中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黄健勇

中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黄健勇

浙江晶山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316000

摘要:在现在中高层建筑施工中,大多数人都是以施工所耗费的费用少,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好为目标,在外墙施工过程中,通过使用清水混凝土这项工艺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预期目标,还可以提高使用混凝土所造建筑物的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使用清水混凝土工艺的具体步骤及与其他的工艺进行对比,以此来突出混凝土的特点。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钢筋施工

中高层建筑所使用的清水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有着很明显的不同,每个环节都需要谨慎以及耐心,浇筑必须一次完成,不能进行二次浇筑,墙体施工中所使用的构件都需要提前完成准备,这就为施工操作带来很大的难度,所以对于清水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分析,对于节约材料和成本上的探讨显得十分重要。

1 清水混凝土的内涵及优势

清水混凝土习惯上被称作装饰混凝土,必须一次完成,不能进行二次浇筑。采用清水混凝土的技术,可以利用设计上所能直接呈现的状态来作为装饰面,以此种工艺所完成的表面,其具有色泽均匀、光滑平整等特点。与传统的混凝土技术对比,有着减少成本、简化工序、保证质量等优势,所以具有良好的社会前景和经济前景;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在施工过程中也会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因此清水混凝土这种方式的出现,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因为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清水混凝土可以减少四周垃圾的产生,从而保护了周边的环境。在此基础上,采用清水混凝土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墙体开裂,脱落这种现象几乎不会出现。此外,使用这种方式所达到的装修效果可以长时间的保持原有的状态,这样对于人们来说就会大大的减少了修补费用以及人工费用。

2 采用模板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

在施工时,选用清水混凝土模板的时候也是有技巧的,需要挑选具有刚度适宜,吸水效果较好特点的复合塑料模板以及其他模板类型,在开始使用的时候,要保证其表面的整洁。然后需要将脱模剂涂抹在上面,不能出现漏刷,要是选择钢模板的话,在使用前要进行打磨剖光以保证其整洁度,进行拼接的时候应该要尽量保持精准,尤其是在进行拼缝的是候更要聚精会神,以免发生漏浆现象;在拼接过程中,其牢固性也是我们十分关注的一个点,要保证其牢固性,接缝之间的误差要小于等于1.5毫米;墙体模板需要使用钢筋的配合来进行支撑,从而保证墙体截面尺寸的精准,避免出现移位的现象,门窗位置的加固、尺寸的都要有保证,在相应的位置还要贴上海绵条,有接缝的时候通常都需要借助海绵条目的是保持其严密性。接缝的次数越多则导致其严密效果越差,因此我们应当尽量减少拼接的次数,更不应该出现大面积的接缝的情况,在施工过程中,相应的位置都要进行加固,墙体的强度和平整度要达到相应的标准后才算完成任务,再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3 施工过程中的钢筋施工

在这个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的使用可以说是占据了一半的工艺步骤,因此对于钢筋的质量以及光洁度的要求也就会大大的提高。使用钢筋进行建造通常会借助焊接的方式,如果需要焊接就要在焊接位置的下方放置一块金属薄板,目的是其完成后的光滑度可以符合标准,钢筋在进行翻样的过程中要保证精准度;我们在此过程中通常会设置保护层,其厚度也要确保在标准范围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外绑扎是必不可是的一道工序,对于使用的扎带类型也是有要求的,通常采用的是镀锌铁丝拉斯,在进行绑扎的时候技术含量要求较高,对于相应的要求也较多,每一个需要绑扎的位置,扎带的方向都会有规定,绑扎时扎带尽量不要裸露在外面以免形成锈斑,另外在双排筋的外部需要绑住一个15毫米厚的铁块。切记要在绑水平筋的位置多加2个定位筋,而且要保证比墙面高出400毫米,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发生移位的情况。在完成楼板放线之后需要对相应位置的钢筋进行校正,以防出现保护层厚度发生变化的情况。在做了这种校正措施以后并没有结束,还要对主筋位置和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校正,同样是为了避免移位现象的发生,通常的做法是在洞口部焊接纤维筋。而且在每个钢筋的上部都需要绑2个定位筋使其主筋保持垂直的状态。在施工中,我们还要确保应该平行的位置要确保平行,应该垂直的地方也要确保其垂直度,是每一项步骤都合乎标准,达到最好的效果。若受力筋发生了多层或者双层的情况,需要借助短钢筋的使用。当钢筋的位置出现了位移的情况,应该及时往相反的方向弯曲。在完成绑扎后还要设置踩踏垫板,在绑扎时禁止在模板上拖拉钢筋从而造成模板的损伤,在进行关模之前需要对各个程序进行检查,以避免出现漏筋、露丝现象,每个位置都要重点进行检查。

4 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施工

在开始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要对钢筋情况进行检查,打扫墙体四周的杂物,而且要使用砂浆对模板底部进行封堵以避免出现漏浆现象;在开始施工前,还要保证施工进度配备运输车辆充分的利用,提高施工效率。浇筑流向通常是从角部的位置起步,先要在根部位置浇筑1~2cm 厚与混凝土可融合的砂浆,可以借助铁锹入模的方法来完成,不能采用吊斗或泵管进行倾倒,以防止出现砂浆溅到模板上面而形成小斑点的情况,还要保证砂浆铺的时间的长短适宜。在浇筑的过程中人们现在主要采用的方式是分层浇筑的方法,在浇筑的过程中需借助专人的力量来支撑从而完成对相应位置的钢筋,角度,尺寸等仔细的检查。尤其要关注重点位置,要在重要位置进行加固;在浇筑过程中要仔细把控下料高度,若要对大截面柱子进行浇筑,需要调整中间位置的钢筋的间距,在下料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下伸泵管,这样是为了避免混凝土在下降过程中出现离析的情况。当我们对水平方向进行浇筑的时候,大多数采用的都是赶浆法,所谓赶浆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对于温度以及每个材料所使用的比例,使用顺序,搅拌的时间都有一定的要求,在这里我就不一一介绍了。当采用分层浇筑时,每一层浇筑的时间都有要求,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当第一层浇筑时,下料的速度要保持缓慢,等到梁底震实之后,这时候才能开始第二层的下料,值得注意的是在搅捣的时候要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使混凝土的深入>5cm,振捣棒应该在其作用的1.5倍范围内移动,当下层开始凝固后,再开始上层的作业,在钢筋密集的位置要缩短捣棒的距离,另外在钢筋密集的位置上要使用比较细小的振捣棒,原因是墙体具有很好的密封性能,但是在施工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弊端,例如在某些位置的密封性较好,透气性不良,从而导致在振捣是会产生少量的气泡,若要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要严格把控振捣的时间,在振捣的过程中要对相应位置的部件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解决;在完成混凝土振捣和浇筑之后,为了避免出现收缩,需要使其保持湿润,然后在 12h 内进行覆盖。养护持续的时间需≥14d,温度较高时要增加浇水次数和养护时间。在拆模时要防止出现掉角、起皮现象,开始拆模之前需要对混凝土进行洒水,目的是让水分渗透到混凝土里面,拆模后不能立刻洒水这样是为了防止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切记不能使用草垫覆盖在混凝土上面,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出现黄色污染的情况,当结束拆模时还应该进行洒水最后通过使用塑料进行包装,尤其是拼接位置要重点防护。在冬季施工时要借用抗冻剂和保护液来进行养护。

5 结束语

通过上面所阐述的,清水混凝土所具备的优点正式我们所追求的,应该被人们广泛使用以及传播,但目前在国内混凝土施工中主要采用人工方式,机械化发展不发达,并且在国内此类施工的规程和质量发展处于中下游,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对绿色建筑也逐渐重视,因此可以预见在未来高级住宅施工中这种施工工艺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光明。

论文作者:黄健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5

标签:;  ;  ;  ;  ;  ;  ;  ;  

中高层建筑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论文_黄健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