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施工企业提升物资设备管理的思路展望论文_张雷

上海远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135

摘要:当下,我们处于国家重大战略陆续实施的历史机遇期,国家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企业将持续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开展标准化建设。做为路桥企业物资设备管理人员应以提质增效为主线,把握历史机遇,积极作为,夯实项目基础管控,持续提升物资设备管控水平,奋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为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

1.当下路桥建筑市场形势

随着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陆续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持续平稳增长,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等将持续扩大,这将会为建筑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我们仍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

本文就结合公司实际,指出当下仍存在的某些亟需改变问题,并提出下步管控思路,在后续工作中快速改进,以确保符合当前历史机遇期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需要。

2.企业现阶段物资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力资源方面

(1)管理人员配备不足。根据局级标准化管理要求,公司及项目应根据项目规模大小配备符合岗位要求的物资设备管理人员,然而当前项目鉴于经济效益及标后预算的压力,项目负责人则采取减少人员及控制薪酬的方式,以降低整体薪酬开支,一方面造成一人多岗,劳动强度畸高现象;另一方面造成离乡就业与回乡就业薪资水平差距不断缩小,野外施工吸引力衰退。根据统计公司2018年数据,全年物资设备管理费用10.12亿,实际物资设备管理人员66人,人均物资设备费用1500万元,严重高出全局743万元/人的均值。较多员工因劳动强度及薪资不匹配,且上升通道有限而跳离。

(2)职业能力参差不齐,有待提升。根据近年来对公司物资设备管理人员的摸排分析,依然存在职责岗位界定模糊,笼统分工的现象,存在专业人员比例低、人员结构复杂、临聘人员比例高、流动性大以及忙于工作而学习专业知识少的问题;存在对上级单位发布的新制度、操作指南不主动潜心学习,惯用“等、靠、要”手段,思想守旧、惯性思维、墨守成规、惯用老做法依然普遍。综合来看,职业能力参差不齐,拉低工作效率,拖累转型升级步伐。

(3)管理人员思想和形势认识不足。当下是日新月异不断变革的时代,经营决策层为快速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不断推陈出新,进行资源融合,稍有懈怠就可能跟不上改革和转型的节奏,而部分人员思想和形势认识不足,实施策略和管理思路不超前,不主动作为、不主动担当,存在“当天和尚撞天钟”人浮于事的懈怠思想。

2.2项目管控执行方面

(1)物资设备专项策划。当下专项策划内容不够丰富,策划质量不高,没有与时俱进,拍脑袋、凭经验、走一步算一步的现象时有发生。物资设备管理人员对项目施工的参与程度依然不够深入,对施工进度及施工计划认识短浅。

(2)大宗物资设备采购。招标采购合规性仍需提高,线下采购、非第一中标人供货、合同变更不报批、无评(定)标资料、评标资料不严谨等诸多现象依然存在。

受国家政策影响,自2016年以来建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地材供不应求,企业物资采购成本大幅增加(主要物资采购价格情况如下图所示)。

笔者结合公司各项目并引用部分局统计数据,2018年末较2016年初钢材月均采购单价上涨1531元/吨,涨幅比例52%;柴油上涨1897元/吨,涨幅比例33%;水泥上涨171元/吨,涨幅56%;砂石料上涨19元,涨幅32%,价格上涨也体现在材料费用占形象进度产值的比例上大幅升高,大宗物资采购成本的上涨已经严重影响经营目标。

(3)物资盘点及量价核算。当下仍存在对工程合理需求量的组成认识不全面,物资盘点分析数据来源存疑,核算数据准确性差,且对数据缺少敏感性,从数据偏差不能有效识别异常;对预算单价的认识偏于一域,盲目遵从,偏离实际市场行情,造成成本核算不准确。

(4)机械设备管理。当下,对协作队伍自带设备的管控不够深入,存在人、证、机不一致情况;设备进场验收不到位、进场三级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不全面、设备进出场监控不到位等,无证操作将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隐患。

3.物资设备管理工作思路展望

3.1抓组织,强考核,全面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从管控思维、管控手段、管控方法上优化革新,多举措充分夯实管理人员业务能力,通过选人、育人、人才引进等手段,并遵循“靠得住、能干事、在状态、善合作”的标准,选拔任用“有激情、有思路、忠诚企业”的员工,不断激发人才活力。

(1)配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要加快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紧缺型、新业务专业人才,努力营造成长待遇和发展前景并举的良好氛围,确保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2)育人:深入开展岗位轮换、岗位锻炼,对各类人才进行分类评价,尽快建立适应岗位特点的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培育企业竞争新优势,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结构性短缺的矛盾。

(3)用人:深入开展岗位公开竞聘,用人要坚持以价值创造者为本,要体现讲担当、重担当的鲜明导向,要将创效益的、实干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把占着位子、顶着帽子、混着日子、摆着样子的干部换下去。

(4)激励考核:要着力提升制度激励效能,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原则,通过完善项目团队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让想为者有舞台、有为者有位置、不为者让位置。

3.2物资设备专项策划

策划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策划纠偏我们要直面矛盾。我们要不断丰富策划内容,抓好策划交底,根据施工动态偏离,定期进行策划纠偏,保证实用性。完工项目要做好策划的总结工作,通过认真的总结,不断提升参建人员和策划人员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质量,降低隐性风险,并将策划总结纳入兑现考核中。

3.3积极推进标准化管理。

按照局标准化实施方案以及物资管理标准化手册的要求,重点做好制度宣贯、制度体系融合、工作流程优化、过程监控、场站配备、考核激励等方面,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局标准化管理工作步调一致、要求相当、成果丰硕。

3.4大宗物资采购方面

强化供应链建设,充分利用集团物资设备采购信息平台,开展线上电子化采购,切实提高招标采购率;积极与战略、优质供应商的合作,实现降本增效、合作双赢;联合局物资设备部、采供中心积极开展物资设备招标活动,强化全程监督,严格招标流程,确保招标采购依法合规。

针对原材价格持续上涨,拟采取以下措施保证质量和供应,并降低采购成本:(1)选择与战略及优质供应商合作,共同抵御涨价风险;(2)借鉴调差方案,与业主积极沟通促成主材调差;(3)充分调查市场行情,扩大料源调查范围,采取源头直采,降低采购中间成本;(4)根据项目生产进度和市场价格变动规律,制定采购方案,降低材料成本;(5)创造条件,符合依法合规前提下,开展地材自采。

3.5物资盘点、量价核算方面

算清工程合理需求量,明晰工作流程,采用PDCA循环的方法,做好大宗物资的盘点、核算、分析、改进,应通过盘点分析提高大宗物资量价管理效果的检验和监督力度。重点关注经营利润点和潜亏风险点,找准偏差原因,明确改进措施,有偏差及时动态纠偏,“干好活”和“算清账”要齐头并进。

认真总结新型业务物资设备成本管理经验,构建出经验成本数据库、成本控制线,要实现全业务类型成本预算的全覆盖。

3.6机械设备管理方面

重点关注设备安全管理,强化对大型设备、特种设备安装、拆除、作业过程管控。提高对协作队伍设备管理的参与度,抓好设备设备进场验收,过程监控。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杜绝因无证操作、操作失误、违规违章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

在下达设备租赁限价时,应充分调研区域市场价格,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以提高租赁设备的价格控制能力,达到租赁限价指导和控制项目租赁成本目的。

公司应应发挥集中引领作用,逐步对项目所需租赁设备进行集中招标,引进大型优质供应商,提高项目租赁设备的管理效率,降低安全风险,对确实无法组织租赁招标的设备应做好限价的指导工作。

3.7持续强化信息化建设。

按照“简单、实用、方便、高效”的原则,不断推进中交物采系统、OA系统、BIM、PMS等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探索实践,使信息化技术在工程施工中有更多融合运用,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先导力量,加快信息化与公司管理融合的深度,全面提高各要素的生产率。

4.结语

在这历史机遇期,我们要根据企业战略部署,牢牢抓住提质增效主线,解放思想,积极作为,夯实项目基础管控,围绕安全生产、成本管控、人才培养、管理提升等工作,多措并举,创新创效,勤勉尽责,实干担当,加快完成转型升级,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论文作者:张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路桥施工企业提升物资设备管理的思路展望论文_张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