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入境旅游增长的区域差异再分析_离散系数论文

中国大陆入境旅游增长区域差异的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大陆论文,差异论文,区域论文,旅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背景

我国入境旅游业迅猛发展始于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路线的确立,大陆入境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至2005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已由1978年世界第41位[1]一跃成为世界第6位[2],现已成为世界上主要入境旅游目的地国,发展速度令世界注目。

与总量增长同样引人注目是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以2005年为例,在我国大陆各省区中名列第1位广东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高达64.57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大陆各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总收入的25%,超过排名在第7名以后的24个省区的入境旅游外收入总和,是位居最后1名的3000多倍。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仅仅利用总量指标显然不足以反映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的真实面貌,区域差异是认识我国入境旅游发展内在规律的一个重要侧面;同时,入境旅游很可能加大了我国大陆沿海和内陆经济的不平衡[3,4],探讨入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对于制定统筹区域发展的宏观政策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为此,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陆续出现一系列文献,对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发展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从利用中国期刊网收集到的文献来看,已有研究主要基于基尼系数[3,5]、离散系数(也称变异系数)[6,7,8]、Theil指数[6]、地理集中指数[9]等统计指标,配合相应的百分比计算进行分析,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认为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发展呈现明显的非均衡增长特征,沿海地区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省区差异显著,同时,区域相对差异呈现降低的总体趋势。虽然,已有研究对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增长区域差异做了深入的探讨,但是,通过分析发现,仍然还存在着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是已有研究中所采用的统计指数工具,一方面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因此而存在着不能反映数据内部结构特征的不足。受此制约,已有研究对区域相对差异整体变化与各省区相对发展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关注不够,对整体相对差异变化与落后区域入境旅游相对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缺乏分析。对于发展水平悬殊的我国大陆入境旅游来说,忽视上述侧面,可能会掩盖一些存在着的问题,因为,整体相对差异的减小并不一定表明落后地区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而这正是旅游发展区域差异研究与统筹旅游区域发展政策制定的核心问题。那么,在我国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域整体相对差异的减小是否来自于落后省区入境旅游的快速增长呢?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基于一种新的分析工具进行了一些探索;二是对于入境旅游增长区域差异的研究,已有文献关注的是整体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实际上除了整体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外,还存在着局部区域内部差异及变化的问题,如相邻省区间差异及其变化。由于空间的邻近,邻省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其入境旅游增长差异及变化有着更直接的政策含义。针对这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本文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基于“中心-外围”分析框架,对我国大陆各省区与相邻省区之间入境旅游增长差异及变化进行了分析。

2 数据与指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在全国各区域层次中,省区层次的利益冲突最为明显,这是我国调控区域经济差异变化最重要的层次[10]。所以,本文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区)为区域单元。

以各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表示入境旅游区域增长,数据来源于各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单位:万美元),时间期限为1997年至2005年共9年。各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指入境国际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旅游支出。根据统计年鉴,入境国际旅游者指来中国参观、访问、旅行、探亲、访友、休养、考察、参加会议和从事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不包括外国在我国的常驻机构,如使领馆、通讯社、企业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来我国常住的外国专家、留学生以及在岸逗留不过夜人员。

使用均值相对数(各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同期大陆各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均值的比值)作为具体分析指标。选用均值相对数作为分析指标有三个好处:一是,数值的含义更加直观,0.50表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等于同期均值的1/2,1.00表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等于同期的均值,而2.00则表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等于同期均值的2倍;二是,各年的均值相对数的均值都为1,从而不存在均值的趋势变化;三是,均值相对数的离散系数与相应原始数据的离散系数相等,但均值相对数的离散系数的计算更简单,含义更直观。这一点将在下文中予以进一步说明。

3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整体区域差异及变化

目前,离散系数是研究区域差异最常用的指标。对于n个区域而言,某一指标x的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由式(1)、(2)可知,离散系数从相对的角度衡量差异与离散程度,一组数据的离散系越小,表明该组数据的相对离散程度越小。不过,正如表1所示,当数据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时,仅以离散系数的大小刻画差异程度可能有失偏颇。

图1 1997-2005年我国大陆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离散系数-竖状散点图

由表1可以看到,离散系数一方面具有高度概括性的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不能反映数据内部结构特征的不足。为此,本文研究制作了离散系数-竖状散点图,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国大陆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离散系数-竖状散点图见图1。

图1显示,1997-2005年期间,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均值相对数差异很大,仅有6个省区呈明显的离散状态处于1.00以上的范围,其余25个省区(即总数的81%)则相对均匀地集中在0.00-1.00区间;同时,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均值相对数“点群”有着较明显的时间变化,“点群”逐渐在1.00处形成分化,大于1.00的6个省区分别由“高→低”和“高←低”两个方向相互靠拢,而小于1.00的25个省区在趋中位置和分散程度上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与1.00以上6个省区相互靠拢的进程相一致,离散系数呈现出随时间不断减小的变化。基于上述直观认识,针对本文所关注问题,进一步结合相关数据分析可知,1997年至2005年,大于1.00的6个省区均分布于沿海,分别是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和福建省,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极差由7.30降为6.24(下降14.5%),离散系数由0.80降低到0.60(下降25%);小于1.00的25个省区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数的中位数由0.29降为0.26,在正常年份(2003年我国旅游业受“非典”重创,视为非常年份)主要集中分布于0.70以下,其中18个省区一直小于0.50,10个省区一直低于0.25,也就是说分别有58%和32%的省区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一直不到同期平均水平的1/2和1/4。

上述分析说明,在1997年-2005年期间,我国大陆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整体相对差异的降低,主要来自于入境旅游发达省区之间旅游外汇收入水平的相互接近,欠发达省区的整体相对发展水平并没有得以明显提升,其落后程度在整体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4 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局部区域差异及变化

前面从整体上对我国大陆省区入境旅游增长差异及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际上除了整体区域差异需引起关注外,由相邻省区(或者市、县等)构成的局部区域的内部差异及变化也应予以高度重视。由于空间的邻近,邻省之间更容易产生相互影响,所以,在我国入境旅游总量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从局部把握相邻省区差距的变化规律,不仅有利于加深对我国整体差异及其变化的认识,而且入境旅游增长局部差异及变化有着更直接的政策含义。那么,我国大陆内部由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内的入境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对差异怎样?如何变化?哪些趋于减小?哪些趋于增大?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运用GIS工具,依次将每个省区选作为中心省区,分别计算该省区和共行政边界的相邻省区所构成的局部区域在正常年份的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离散系数,然后,以离散系数的时间变化反映该局部区域内部差异的演变,用各个离散系数时间序列的线性斜率系数表示内部差异的变化方向和变化大小。

计算结果表明,各个省区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存在明显空间差异(见图2),重庆、湖北、黑龙江、贵州、山西以及上海等省区与各自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较小,相邻省区中含有广东省或者北京市的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都显著较大,其中湖南省及其相邻广东、广西、贵州、重庆、湖北和江西省等共7个省构成的局部区域一直是我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差异最大的局部区域,离散系数在正常年份波动在2.04-2.14之间。在这一局部区域内,既分布着入境旅游外汇收入高于同期全国均值7.8倍的、居全国之首的广东省,也分布着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不到同期均值1/7的贵州省,而与此同时,本区域旅游资源丰富,各省区特色鲜明,互补性强,旅游业发展均受到各省区高度重视,同时,除湖北以外,其余6个省均属于泛珠江三角洲地区,所以,理应具备开展旅游区域合作的良好条件。但是,从实际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该区域内落后省区的入境旅游不仅未因此得到更快的发展,相反,旅游外汇收入相对水平还呈下降趋势,6个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数之和由1997年的2.33下降到2005年的1.97。如何充分整合区域优势,利用空间上邻近的便利条件,实现区内省区无缝对接,充分发挥广东省的“火车头”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图2 1997-2005年各局部区域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离散系数箱线圈

分析图2还可以看到,1997-2005年期间的正常年份,各个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不仅存在明显空间差异,而且离散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幅度也存着明显不同。那么,变化是波动的还是趋势性的?变化的方向是增大还是减小?这一问题可通过各局部区域离散系数时间序列的斜率系数进行分析(见表2)。

结合图4与表2综合分析可知,各局部区域离散系数时间序列的线性斜率系数变化在-0.064~0.066之间,其中,有10个省区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离散系数时间序列的斜率系数变化在-0.015~0.015之间,同时这些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的年际变化幅度也较小,所以,视为趋势不明显区;除此之外,其余21个省区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中,有16个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表现出较明显的减小趋势,仅有5个表现出增大趋势。上述分析表明,我国相邻省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差异的变化趋势以降低为主,多数相邻省区间入境旅游发展水平趋于接近。这一结论与前述的我国大陆入境旅游省区差异趋于降低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并使得前述结论有了更实际的内容。

5 结语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入境旅游发展迅速,省区间相对差异呈下降趋势,但是,省区差异整体上的下降主要来自于入境旅游发达省区在发展水平上的相互趋近,欠发达省区的整体相对发展水平并没有得以明显提升,其落后程度在整体上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变。

从各省区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来看,区内离散程度存在着空间差异和时间变化。在空间上,重庆、湖北等与相邻省区构成的局部区域内的相对差异明显较小,而邻省中含有广东或者北京的局部区域的离散系数显著较大;在时间上,大多数局部区域的离散系随时间呈现较明显的趋势性变化,其中,多数呈现减小的变化趋势,表明我国邻省之间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相对差异以降低趋势为主。

标签:;  ;  ;  

中国大陆入境旅游增长的区域差异再分析_离散系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