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岑磊

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岑磊

四川省现代医院骨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中挑选20例,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并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15例手术患者症状得以改善,颈椎功能良好,且不存在脊髓受压情况,术后6-7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5例,其中,良好治疗患者2例,骨折愈合效果相对较差者2例,关节复位后颈椎稳定性相对较差者1例,未出现脊髓损伤情况。结论:临床根据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受伤机制、检查结果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颈椎间高度,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意义重大。

关键词: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

Clinical study of single segment lower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dislocation without spinal cord injury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single segment lower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dislocation without spinal cord injury.Methods:from July 2013 to -2016 in our hospital in March without spinal cord injury in a single segment of the lower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dislocation patients selected 20 cases,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patients choose treatment,and statistical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results.Results:1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ymptoms improved,cervical function is good,and there is no spinal cord compression,return to normal life and work for 6-7 months after operation;5 cases received conservative treatment patients,2 cases of patients,2 cases of fracture healing effect is relatively poor,1 cases of cervical stability after joint replacement the relatively poor,there was no case of spinal cord injury.Conclusion:according to the clinical without spinal cord injury of the cervical spine fracture dislocation were treated with the injury mechanism,examination results and choose a suitable treatment method for cervical intervertebral height,recovery,prevention of secondary spinal cord injury of major significance.

Key words:no spinal cord injury;cervical spine fracture;dislocation;clinical effect

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创伤性颈椎损伤病发率持续上涨,若患者病发后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将诱发颈脊髓损伤,导致患者无法自理,危害生命健康[1]。因此,需探究有效方法进行治疗,以在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肢体功能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下面,将我院收治患者资料整理如下,总结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3年7月-2016年3月收治的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中挑选20例,其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段20-64岁,平均(40.5±1.5)岁。20例患者入院后均给予MRI、X线检查,发现中椎间盘破坏者15例。

1.2方法 患者骨折复位后能恢复正常的生理高度,且骨折复位后能稳定肢体功能,有效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一般来讲,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这样几种:①非手术治疗,以颈托固定、颅骨牵引等方法为主,此种疗法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仅适用于椎间盘无破坏、韧带部损伤的患者,通常固定6-8周左右后根据复查情况确定是否继续佩戴固定装置。虽该疗法具备一定的固定、复位效果,但存在周期长、无法维持颈椎高度的缺陷,导致无法自行修复损伤的椎间盘,诱发继发性颈脊髓损伤;②手术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来讲,手术治疗包括前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后路复位、前路减压固定术。

1.3统计学方法 将文中数据录入统计软件包SPSS14.0中,其中,计数类资料数据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实施卡方检验;计量类资料数据用`x±s的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P<0.05,统计有区别。

2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手术治疗后症状均得以改善,其中,14例患者的活动受限、疼痛症状明显性消退。出院后3-4个月接受回访,回访时间为1年,手术治疗的患者回院行X线检查得知,患者骨性均牢靠愈合,不存在植骨脱落现象,颈椎功能良好,且不存在脊髓受压情况。患者颈椎椎间高度未丢失,生理曲线处于良好状态,前屈角度处于0-110度之间,后伸角度处于0-84度之间,侧屈角度处于0-38度之间。患者治疗结果随访至今未出现1例的螺丝断裂、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手术后6-7个月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5例,其中,良好治疗患者2例,骨折愈合效果相对较差者2例,关节复位后颈椎稳定性相对较差者1例,未出现脊髓损伤情况。

3讨论

3.1无脊髓损伤原因和损伤机制 部分学者认为,颈椎椎管患者半身相对较宽,有着相对良好的缓冲空间,故认为是在暴力中未遭受到损伤的原因。

3.1.1过屈性暴力

冲击力的重大影响下能产生相对较多的屈曲,使颈椎前柱受到一定的压缩力,而颈椎后柱则受到张力,该张力以前柱为支点破坏相应的结构,能量未完全被吸收,剩余的能量被椎体吸收后能使相对薄弱的椎板发生骨折,这种情况下因硬脊膜韧性的保护使其经由骨折线向上运动,该运动过程相对较短,脊髓在缓冲作用下仅能吸收相对少量的能量,不仅不会产生损伤,还能预防骨折的发生[2]。遭受到暴力的颈椎丧失部分稳定性,前方椎体因相对较大受力的影响造成压缩性骨折,使椎体脱位。针对这种情况,认为暴力发生时的脊髓因硬脊膜保护、暴力产生过程中对能量的吸收等原因降低脊髓损伤的发生率。

3.1.2过伸性暴力

所谓的过伸性暴力是指暴力着力点作用在颌面部时,影响压缩损伤度。调查报告显示[3],过伸性的压缩损伤能在脱位处产生剪切力,因椎体之间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不同,所造成的损伤度也就不同。因椎体向前脱位,而椎板的骨折端断裂使程度不同的关节突、突触未产生移位,使脱位处的椎管缩短,故未对脊髓形成一定的压迫,不会损伤脊髓。

3.1.3扭转暴力

颈椎处于过度旋转时,能超出关节突韧带所能承受的范围,使关节韧带处于撕裂情况,情况严重时甚至能使上、下椎体关节突错位绞锁。颈椎椎管相对较宽时,整个的旋转过程不会发生明显性的狭窄,脊髓未遭受到严重的压迫,故也就不会产生脊髓性损伤,发生该现象原因和神经根受牵引造成某部位感觉异常相关。

3.1.4侧方暴力

侧方暴力过程中所产生的顺应性能使韧带断裂,关节突分离、脱位,且在受力作用下过度挤压对侧的椎体,因硬脊膜的保护,再加上颈椎管的相对较宽,使脊髓出现明显性的移动,导致未遭受到损伤的脊髓发受到损伤,从而造成运动障碍、感觉异常[4]。

3.2手术治疗优势 根据患者情况选用合适的手术疗法,不但能减轻压力,恢复骨折组织,还能恢复颈椎椎体高度,扩大椎管容积。虽然手术疗法的应用能损失一定量的颈椎灵活度,但颈椎的重建能保护脊髓,为患者的快速康复奠定良好基础。

3.3治疗原则 无论选用哪种治疗方法,都需围绕解除脊髓损伤危险原则。对于移位在3.0mm左右的患者来说,非手术方法是相对理想的方法,毕竟手术疗法存在相对较大的风险。但对于颈椎脱位的患者来说,虽保守疗法能从某种程度上固定、复位骨折,但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且效果不理想,无法有效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尤其是损伤后无法修复的患者,间接增加颈椎椎间高度。手术疗法的实施不仅能实现复位、减压目的,还能重新构建颈椎的稳定性,能在短时间内恢复颈椎序列,从根本上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5-8]。另外,牵引疗法的实施能有效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便于复位脱位椎体,手术者减压处理过程中需格外重视骨折脱位情况,首先处理骨折脱位椎体椎间盘,然后再切除椎体。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0例患者经由不同疗法处理后,15例手术患者症状得以改善,颈椎功能良好,且不存在脊髓受压情况;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5例,其中,良好治疗患者2例,骨折愈合效果相对较差者2例,关节复位后颈椎稳定性相对较差者1例,未出现脊髓损伤情况。综上,临床根据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受伤机制、检查结果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颈椎间高度,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周大勇,吴传城,曹士超,等.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3,19(28):93-94,95.

[2]王雷,柳超,田纪伟,等.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术式选择[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7):610-616.

[3]曲延镇,王玉龙,郭晓东,等.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J].中华骨科杂志,2013,33(10):990-996.

[4]Zhang Guangquan,Li Lin,Gao Yanzheng,et al.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magazine [J].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location with facet interlocking of traumatic fracture of lower cervical spine,2013,15(9):810-812.

[5]杨俊,余斌,杨双石,等.ADD plus-带翼可调节置换系统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3,34(6):897-900.

[6]欧阳永生,黄善武.单纯后路手术治疗难复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5,15(3):248-251,252.

[7]Skadorwa,T.,Ciszek,B..Pediatric arrowshot injury to cervical spinal cord-sagittal cord transection with no neurological deficit and good outcome: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Child's nervous system:ChNS: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ediatric Neurosurgery,2013,29(10):1933-1939.

[8]汪雷,宋跃明,刘浩,等.强直性脊柱炎合并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4,27(10):745-750.

论文作者:岑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5

标签:;  ;  ;  ;  ;  ;  ;  ;  

无脊髓损伤的单节段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治疗研究论文_岑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