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方言语法浅析论文_郭萌萌

河南平顶山方言语法浅析论文_郭萌萌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文化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摘要: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平顶山方言在很多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尤其在词法、句法两方面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存在差异。

关键词:平顶山方言;语法;差异

平顶山方言属于官话方言,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之一。在具体的语法现象和语法特点上,平顶山方言与现代汉语普通话存在相似,但是,在词法(词类、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和句法(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方面,平顶山方言有着独特的地方。

一、词的构成

(1)一些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存在的词,在平顶山方言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表达特有的涵义。例如:出门—出嫁 鬼—炫耀 旋—危险 能—聪明 肉—动作慢

(2)有一些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不存在的词,是平顶山方言中特有的。例如:

股堆:(量词)一堆 渣头:面酵子 甜熟杆:甘蔗 厮跟:一起 木杻:没有 癔症:刚睡醒的样子 当门:外屋 枯楚:有皱纹 出驴:到处跑 诡撅:臭美

(3)平顶山方言在词的构成方面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不同的地方。

1有一些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双音节的,但在平顶山方言中是单音节的。

例如:怼—批评 怪—厉害 捣—欺骗

2有一些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是双音节的,但在平顶山方言中是多音节的。

例如:看美儿—恰好 甜熟杆—甘蔗 马虎瞪—迷瞪 小出儿出儿—蟋蟀

3有一些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与平顶山方言音节一样,但说法相差很大。

例如:老末—最后  住贵—贵重  老鳖—吝啬 出串—蚯蚓 信球—傻瓜

二、词缀

词缀是由词根演化而来的,词缀,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的语素,词缀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词缀按照与词根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三大类:粘附在词根前面的词缀称为前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插入词根中间的词缀称为中缀。平顶山方言中的前缀、中缀和后缀。

(一)前缀1“老” 一般在平顶山方言中由“老”作为前缀的词,指人或物时多有贬义。例如:老娘们儿—妇女 老油子—滑头的人 老不死—骂老年人的话

老好人—不愿得罪人的人 老闺女—年纪较大还没结婚的女子

2“怪”在平顶山方言中由“怪”作为前缀的词,多表示程度的加深。

例如:怪难看 怪难闻 怪难听 怪难受

(二)中缀 “骨”在平顶山方言中由“骨”作为中缀的词,多表示状态。

例如:黑骨隆咚—表示太黑 叽骨隆咚—形容说话很难让人听懂或听清楚

(三)后缀1“巴”一般在平顶山方言中由“巴”作为后缀的词,多用重叠式,表示连续、反复的动作意义。例如:捏巴捏巴 眨巴眨巴 挤巴挤巴 洗巴洗巴

2“乎”在平顶山方言中由“乎”作为后缀的词,多用在单音节词后构成双音节形容词或副词。例如:软乎 匀乎 面乎 热乎乎 粘乎乎

3“摸”在平顶山方言中由“摸”作为后缀的词,多与表示心理活动的词连用,有时可重叠。例如:估摸 约摸 觉摸 猜摸 咂摸 掐摸

4“哩慌”在平顶山方言中由“哩慌”作为后缀的词,一般用在表示感知和心理的词后,表示一种不愉快和不舒服的感觉。例如:

渴哩慌—表示口渴的感觉不舒服 热哩慌—表示热的感觉不舒服

气哩慌—表示生气、不愉快 黑哩慌—表示黑暗的环境使人不舒服

疼哩慌—表示疼痛的感觉不舒服 恨哩慌—表示憎恨的感觉不舒服

怕哩慌—表示害怕的感觉不舒服 晒哩慌—表示在太阳照晒下的感觉不舒服

5“了吧叽”在平顶山方言中由“了吧叽”作为后缀的词,一般用在表示感知的词后,表示不舒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软了吧叽——软软的感觉使人不舒服(触觉)

干了吧叽(触觉) 甜了吧叽(味觉) 蔫了吧叽(触觉) 臭了吧叽(嗅觉)

三、人称代词

在平顶山方言中,表示人称的代词“俺”“恁”等是特有的,并且在用法方面具有特色。

(一)“俺”在平顶山方言中,最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就是“俺”,可以指单数我,也可指复数我们。例如:

俺是河南省平顶山人。(俺指我) 俺村离市区可远。(指复数,包含家庭)

(二)“恁”在平顶山方言中,最常用的第二人称代词就是“恁”,可以指单数你,也可指复数你们。例如:

恁来这儿干什么?(单数,你) 恁听听,他说得对不对?(复数,你们)

(三)“咱”在平顶山方言中,“咱”可指第一人称单数,也可指第一人称复数。

例如:咱今天一起逛街去吧。(复数) 咱就中!不怕他们。(单数)

四、指示代词

在平顶山方言中,有一些指示代词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用法一样,比如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但是,在平顶山方言中有一个特殊存在的指示性代词,就是中指代词“镇”。

(一)表示一种性质、状态、程度。例如:水镇么凉。 镇么厚的雪。

(二)指示一种行为方式。例如:你镇么努力,一定成功。 不能镇么着弄。

(三)表示数量。例如:镇么点东西,赶快整理。 我还有镇么些作业没写。

五、疑问代词

平顶山方言中,在疑问代词的使用方面,有些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一致,有些是自己特有的。

(一)在问人的时候用“谁”(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一致)

(二)在问数量的时候用“多少”(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一致)

(三)在问处所的时候用“哪儿/哪里”(与现代汉语普通话一致)

(四)在问物的时候用“啥”(在平顶山方言中,“啥”可指人,也可以指物)

(五)在问时间的时候用“多大会/啥时候”(平顶山方言中特有的)

(六)在对方式进行询问时用“咋/咋样/咋着”(平顶山方言中特有的)

六、虚词

(一)平顶山方言中的副词“白”,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别”。例如:

你白着急,事情会解决的。(你别着急) 你白去了,一会我就去。(你别去了)

(二)介词“叫”,例如:我叫他的话感动了。(被)

七、特殊句式

(一)“要不……就……”平顶山方言中存在假设关系的“要不……就……”,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如果……就……”例如:

你要是去的话,我就不去了。(=你如果去的话,我就不去了。)

要是下雨,咱就把活动取消了。(=如果下雨,咱就把活动取消了。)

(二)“要不……要不……”平顶山方言中存在假设关系的“要不……要不……”,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或者……或者……”,是一种未定选择复句。例如:要不你走,要不我走。(=或者你走,或者我走。)

(三)“叫”字句1表被动,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被动句。例如:

昨天,小王叫小李给打了。(小王被小李打了) 我叫猫给挠了。(我被猫挠了)

2表安置,相当于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把字句。例如:

我叫作业写完了。(我把作业写完了) 我叫苹果拿走了。(我把苹果拿走了)

3“叫 ”字句在表示被动和表示安置时,有歧义。例如:我叫小李批评了一顿。可以有两种理解:a我被小李批评了一顿。b我把小李批评了一顿。

平顶山方言在词法和句法方面,与现代汉语普通话有一致的地方,但也有特殊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要[M].商务印书馆,2010

3李静.平顶山方言研究[M].三秦出版社,2008

4李静.河南省平顶山方言语法研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1,87-91

5牛利.平顶山方言词缀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

论文作者:郭萌萌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  ;  ;  ;  ;  ;  ;  ;  

河南平顶山方言语法浅析论文_郭萌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