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园感恩教育论文_朱丽

探讨幼儿园感恩教育论文_朱丽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季家街道中心幼儿园,山东 烟台 264006)

摘要: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发扬传统美德的延续,幼儿时期的品德教育更容易使幼儿正确地认识社会环境、健康成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故而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现如今,家庭对幼儿的宠溺现象十分普遍,容易影响幼儿正确人格的确立,不利于我国人才的培养,故而针对幼儿园感恩教育,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为今后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感恩教育的课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感恩教育;原因;策略

引言:

“羔羊跪乳、义鸦反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对“感恩”的认识与崇尚。但是,当前有些人感恩意识严重缺失,面对父母的哺养之恩,孝心和赡养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已大打折扣,甚至很淡漠。特别是我们的孩子们的“感恩意识”已经淡化到匮乏的程度。因此,开展感恩教育应从小孩抓起,尤其应从学前教育抓起。

一、感恩教育的内涵

1、什么是感恩

所谓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内心产生认可并意欲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怀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

2、感恩教育的含义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它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道德教育,“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

二、导致幼儿缺乏感恩之心的原因

1、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首先,网络文化的泛滥,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网络文化传播的无限制以及媒体的娱乐化,对传统的道德文化造成了猛烈冲击。其次,富裕的生活,加之父母的溺爱,使很多儿童并不能感受到生活的不易,更不知感恩。

2、家庭因素

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们只要吃的饱、穿的暖、健康、快乐、长知识, 就是他们最大的心愿,却很少想过要培养孩子的回报意识, 教孩子感恩。许多父母缺乏对教育的正确理解,在幼儿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例子:家长到幼儿园接孩子时最关心的事是孩子今天学了些什么?儿歌会背吗?歌曲会唱吗?故事会讲吗?如果听到老师夸孩子脑子聪明, 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的是孩子没有爱心、品德行为方面的缺点,家长往往会爱听不听的。这种片面重视智力发展,忽视品德教育,将造成孩子的"爱心缺失"。久而久之,家庭小环境促成了孩子们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目中无人的心态和习惯,不利于幼儿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利于幼儿未来的发展。

3、学校因素

在幼儿园课程里关于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少, 虽有品德教育,但还不全、不到位,或是形式化、表面化,没有持之以恒,不能使幼儿从内心深处去理解和感受其行为的真正意义,做到知之而行。对于幼儿教师来说本身也缺乏这方面的教育意识,偏重于幼儿的智力教育,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缺乏对孩子人格的正确引导教育,让智力教育与人格教育出现了倒挂现象,使得孩子无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实施策略

1、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幼儿思想意识树立的启蒙者,肩负着重要的感恩教育责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求老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对心理生理尚未成熟的幼儿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素质的教师能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幼儿增强感恩意识,以更多丰富的知识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故事中理解感恩的含义,例如,《羊羔跪哺》《乌鸦反哺》等经典课文,都能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内,掌握感恩的内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才能在根本上解决幼儿感恩教育的问题。而且高素质的专业老师,自身就具备表率作用,容易成为幼儿心中崇拜的对象,更有利于今后感恩教学的开展,使得感恩思想慢慢深入到幼儿的心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根据幼儿身心特点,选择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

感恩教育的内容很多,有感激祖国之恩,培养热爱祖国的高尚道德情操;有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幼儿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有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幼儿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有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有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使“爱护环境,保护自然”成为幼儿的自觉行为等。根据学龄前幼儿的身心特点,我们选择从孩子身边最亲的父母长辈入手,重点培养孩子对人与事的感恩之心,训练简单的感恩语言和行为,当孩子学会用心灵去理解和珍惜,内心充满爱与感动,相信这种对人的感恩将会渗透到生活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让幼儿懂得并非报大恩大德的大举动才叫报恩。报恩心要存在,有感恩行更可贵,对父母的点滴孝行,对他人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关心,正是一种报恩的表现。幼儿园感恩教育实质是一种知恩图报教育。

3、积极开展家长工作,营建家园和谐的感恩环境

家庭是幼儿人生成长的第一站,父母就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因此,为幼儿搭建感恩教育的第一个平台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们应积极利用学校网络、电话家访、家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指导、督促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好感恩教育。 第一,强化对幼儿的文明礼貌用语教育。考虑到幼儿年龄小和家长家教技能低的特点,我们指导家长首先进行文明礼貌用语教育,学会尊重别人。父母要言传身教,做出表率,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第二,对幼儿进行互相关爱、自理自立教育。针对幼儿自私、自理自立能力差的普遍现象,我们应积极指导家长在邻里之间、家人之间开展互相关爱、自理自立教育。幼儿只有在家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与行为品质,才能在面对他人的帮助或困境时,怀揣一颗爱心,感恩他人也感动自己。

4、节日巧安排,实践学感恩

我们结合三八妇女节、九九重阳节、教师节几个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三八妇女节,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1)我给妈妈捶捶背。(2)我给妈妈说儿歌《我爱妈妈》。(3)给我给妈妈一个吻,给妈妈说一句甜甜的话。(4)我给妈妈送礼物。让孩子把自己亲手做的贺卡送给妈妈。孩子说“红红的心代表爱”。九九重阳节,我们开展了以下活动:(1)通过讲故事告诉孩子重阳节的意义。(2)帮爷爷奶奶做一件事情,如:捶捶腿、梳梳头、搬凳子等。(3)吃的、用的要先让老人享用。教师节,我们给孩子讲了教师节的意义。孩子们为老师亲手画画、买一朵鲜花、送个老师一包润喉片,亲吻老师并祝老师节日快乐。

5、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社会环境是感恩教育的肥沃土壤,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好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组织幼儿开展一些适宜他们参与的社会活动,如爱心捐书、捐玩具等,让他们去学习主动地关爱和帮助他人,帮助那些因受灾或边远乡村家庭贫困的小孩。通过社会实践教育,进一步强化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四、结束语

幼儿感恩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这不仅是幼儿未来健康发展所具备的专业素质,更是社会成员共同的责任,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只有心怀一颗感恩之心,才能更有利于国家的建设、社会的安定,感恩教育对幼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本文详细的分析,能为今后幼儿感恩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卢乐珍,楼必生.幼儿道德启蒙的理沦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2]南京师范大学.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I].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朱丽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4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1

标签:;  ;  ;  ;  ;  ;  ;  ;  

探讨幼儿园感恩教育论文_朱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