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论文_兰艳华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论文_兰艳华

——重走教育的长征路

黑龙江省五常市民意乡中心学校 兰艳华

十年了,市进修学校组织的那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仍然让我记忆犹新。

讲座会上,主持人讲述了这样一个案例——某年初夏,中日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夏令营活动,两国各派出三十名学生来中国进行一次爬山活动。日本随意在某学校排选出三十名小学生准备参加活动;中国则在全省各地选拔最优秀的小学生三十名参加。活动当天,双方学生到齐。日本学生只由一名大队辅导员教师带队,教师身上背着一个行军锅,学生只背一个双肩背包;中国的学生每个学生配备一个辅导教师和一个家长跟随,家长身上负着沉重的背包。

爬山开始,海拔几百米的小山峰,随着一声令下,日本小学生蜂拥而上,动作敏捷,不一会就呼啸着奔上山顶,他们雀跃欢呼着胜利;而此时,中国的孩子们还在半山腰在家长、辅导教师的催促搀扶下大汗淋漓的爬着开始午餐了,日本学生在教师的一声令下中一哄而散,三块石头架起了行军锅,孩子们奔向山下的河流中和山坡上,寻野菜,抓小鱼儿,捡干树枝,点火须臾之间一大锅香气喷喷的野炊完成,他们在欢笑中开吃中国的孩子们则铺开一字长龙的塑料布,上面摆满了全国各地特色小吃吃完后,日本孩子们熄灭了火,收拾完毕,草地上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而我们的孩子吃罢的地方却一片狼藉,纸屑满天飞,瓶子到处是

活动完毕,两国孩子为表示友好在送礼物,中国孩子拿出精心准备的精美礼品送给小朋友;而日本孩子把随手采摘的花草编织成各种形状送给中国的小学生

我为什么费这么大篇幅写下上面的文字呢?因为这个案例一直在刺痛着我的心。从这件事上,我深深的感到了我们的教育所存在的不足和缺憾,它是我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体味的为人师者的耻辱和责任。

笔者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备至,上学放学车接车送,课外接受各种补习班辅导,加上孩子天资聪颖,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一次小考中,由于身体不佳出现感冒,影响了考试发挥,结果考了第三名。结果这个第三名大大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从此情绪低落,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跟同学发脾气,顶撞老师,学习成绩从此一落千丈。

一个好的学生,应该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抗挫折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为人师者要从小就让学生学会坚强的毅力和面对失败的勇气,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失败,不敢直面挫折和困难。自私,不敢正视失败是目前很多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仅就中国孩子爬山这次夏令营活动,就暴露出了我们的教育上的三点弊病:

一、注重耻辱,过于关注所谓的重点培养。

现在许多学校,教师和家长特别重视所谓的重点学校,尖子班,特别生的培养,仿佛一个学校没有重点班就不是名校,就影响了声誉;一个学生不是尖子生就不会受到重视,就会给家长、老师丢尽颜份,一个学校似乎升学率高就是重点名校,一个学生如果学习成绩第一就一俊遮百丑,就什么都优秀——于是导致了两国孩子活动还没开始,在排兵布阵的点将台上就出现了错误。

阵地战的胜利是靠集团冲锋才取得胜利的,团队合作精神应从学生时代抓起,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二、注重学科成绩,注重升学率,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

谁都不能否认中国现在绝大多数的学校的教育教学重点仍然放在应试教育上。学校的成绩的高低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家长以孩子的名次作为孩子之间比较的天平;教师以能交出试卷满分的孩子为自豪,于是,一切向分数看齐,向成绩看齐,向攀比看齐,导致了大多数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测书”。教师为了争学年第一——拼;家长为了孩子提高成绩——拼;学校为了扩大生源成为名校——拼。于是才出现了半山腰上望着日本孩子兴叹的一幕。

三、不知一粒粟之来之不易,相互攀比的弊端和享受思想

已初步养成,成为成才的一大障碍。

家长的大背包里是什么?代表各地风味的小吃和营养品,一字排开,互相炫耀,大吃大喝,享受殊荣却不知在吃谁的喝谁的;垃圾满天横飞,布阵草地却不以为然;用父母或学校准备的厚礼去换取自己国土上的花草却不感自愧——这样的一代人是不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是孩子出现问题了吗?我们把夏令营活动的失败归咎于孩子们吗?

一个强大的民族,一定是一个自强、自立、自信的民族;一个强大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人。

当我看到非洲部落一些民族给孩子做成人礼的时候,我激动;当我看到俄罗斯人在冰天雪地中往赤裸的孩子身上浇冰水的时候,我震撼;当我看到我们的孩子在父母姥爷姥姥爷爷奶奶的呵护下欢天喜地于麦当劳店的时候,不知怎的,我笑不出来

该觉醒了,我们的教育;教育的觉醒才是国人的真正觉醒;教育的改革才真正是思维的更新。一个民族的兴衰主要在于教育,我们要用长征精神来面对教育——不怕二万五千里,而今逐步从头起。

让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家长都怀着让孩子真正成材的心态,开始我们教育征程的新的里程。

论文作者:兰艳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论文_兰艳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