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论文_康晓丽

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论文_康晓丽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康晓丽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实现素质教育的极好的途径。

新课改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学习化学、体验化学和探究化学过程,实现素质教育的极好的途径。那么,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呢?

1 化学实验的作用1.1 获取化学知识和技能。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所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等等。许多概念的形成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而借助于化学实验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一堂课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首要的是取决于教师对双边活动的精心设计。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引导学生的思维,设计一些有针对性、阶梯性的简明扼要的问题,使学生能拾级而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则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圈套中步步前进、逐步深入,最终仿照老师的类似手段去应用知识,独立得出结论,甚至创造性的得出结论。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应用,且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学习的新动力。

1.3 训练学习、研究、应用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律和思维。学习活动的核心成分是思维品质的培养需结合具体化学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化学实验为之提供了生动的场景。有时还可以将化学反应原理与生产实际、反应速度与原料损耗、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等联系起来,使所学知识与工业生产、经济问题紧密结合,增大了教学和思维的开放度。

2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的策略2.1 利用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人们要对一件事情愿意去学习,那么首先要对这件事情感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对事物有兴趣时,他的大脑就会兴奋起来,对事物的记忆的时间将大大延长。反之,当人对事物毫无兴致时,他的大脑细胞就会越来越疲劳,即使当时记住了,印象也很模糊。因此,通过激发学生的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来培养学生进一步动手参与和主动思考实验具体细节对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有重要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过趣味实验,充分吊起了学生学习的“胃口”,再加上高中学生特殊的年龄特点,大部分学生学完相应知识后,都会主动的去自己动手做相关的家庭实验,这种自发的意识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大有裨益。

2.2 增加实验时间,有效培养实验操作能力。由于演示实验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做给学生看的,由此导致学生动手机会明显偏低,动手能力普遍不高,因而我们有必要想方设法将实验的时间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来增加实验的时间。并开展一些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自行实验活动。由于课外活动时间充足,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做一些实验,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其内容需联系实际生活、生产,成立兴趣小组,组织学生共同研究和制作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仪器,并根据自己学习的情况和一些爱好,自己动手进行一些实验,这些实验的全过程(包括设计实验、选用药品和一起操作)由学生自己完成。实验内容一般是:有些学生未能参与或没有观察好的演示实验;一些课内没有做好或又产生不同见解或有疑问的实验;一些学生想亲手做的小实验,小制作等;还有由教师命题,学生自行设计的实验等。这些实验的顺利进行可以让有强烈求知欲且有不同需要的学生各得其所。使他们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的动手动脑而获得知识,增强能力。

2.3 丰富学生实验能力培养的途径。

2.3.1 教师演示与学生练习相结合。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内容相当丰富,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学习掌握操作技能时,教师应首先示范每个操作的分解动作,然后示范连贯动作,最后让学生模仿练习、逐渐掌握操作要点,并通过多次有效的练习,以培养实验操作的技能和技巧。

2.3.2 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相结合。练习是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而集中练习和分散练习的紧密结合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实验技能的形成。

所谓分散,就是将一个实验操作的技能,分解为若干个单项进行练习,而集中是将若干个单项进行练习组成一个较为复杂的综合练习。

2.3.3 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相结合。定性的化学实验只能宏观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规律。只有定性和定量的化学实验紧密结合才能更为深入的认识物质的本质及变化规律。所以在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定量实验技能的培养。

2.4 加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指的是把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共同学习、讨论以达到通常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活动:这一研究常把参与合作小组学习的学生成绩与独自学习的学生成绩进行比较。研究表明:如应用得当,合作学习法能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成绩。通过合作以实现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和创造竞争环境的教学方法的结果相似,并且对开发化学的问题解决技能有重要意义。也有研究者把合作学习法和个体学习法相结合。学生先自己做小测验题,后小组讨论,最后班级讨论。然后用10 分钟小组讨论当天的学习内容。80%以上的学生对这种做法加以肯定。有些研究探讨了合作学习法产生良好效果的原因定性研究得出结论:合作学习使学生们摆脱了机械记忆,从而转向有意义的学习,这也正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所在。

2.5 实验后的激励性评价。创造宽松的实验环境是指创设一种师生相融、合作交往的良好实验气氛。实验教学不再仅仅是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更是提高实践技能,训练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的绝佳机会。

论文作者:康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如何建构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论文_康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