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论文_秦强

浅议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论文_秦强

(万源市太平镇第二小学校 万源 636350)

【摘 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新课改为导向,采用创新教学法,注重在应用题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习惯、思维和能力等方面培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

【关健词】:思维 习惯 创新 兴趣 情感 应用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抓好应用题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数学是小学阶段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它具有知识性,系统性,逻辑性等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的腾飞,数学知识的应用面也进一步拓宽。这对长期从事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的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也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更加巩固,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基本数学素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存在于生活中,生活需要数学,并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如何教学应用题是我长期研究和探讨的教学重点,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教学进程,收到了应用的教学效果。

一、通过读题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对于小学数学课教学来说,指导学生读题是重要环节。因为,读题是解答应用题的基础,学生必须把应用题读通、读懂。读题时指导学生多采用慢读、自读、完整读等,知道题里讲的是什么事情,弄清楚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要求做什么或达到的目的等。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题里关键的字、词、句,当遇到某些句子因上下文连接后句中主语被省略,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这一句话如果是独立的一句话,怎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例如:“一只密蜂0.8小时飞行9.8千米,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6倍,这只蝴蝶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关键句“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6倍”,接着启发学生问:什么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6倍?学生分组讨论弄清了密蜂飞行的速度是一只蝴蝶飞行速度的2.6倍。同学们积极动脑、动口,搞清了要想解决最后问题。首先要找出一只密蜂飞行的速度,而一只密蜂飞行的路程、时间已知,可以直接求出答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应用中容易混淆的词语,例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常遇到“增加百分之几”、“增加到百分之几”教师可以做出适当的解释或举例帮助学生区分,从而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二、通过分析数与量的关系,鼓励学生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创新是时代的主题。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的责任在教师。因此,教师要树立创新教育观,鼓励学生开启智能,展开思维的想象,发挥创新的潜能,培养自主探究的独创意识和精神。例如,少先队员在驮山公园里栽松树和柏树一共680株,松树是柏树的6倍,松树和柏树各栽了多少株?这是一道标准的“和倍"应用题,同学们基本都能解答。我出了这道题后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通过画图、观察、讨论等方法寻求多种解题途径,比比看谁更聪明。同学们一下子思维活跃,积极开动脑筋,想出了各种解题方法。有列方程式解、有按比例分配解、用算术方法解等。然后让学生分别说说解题思想,并当场给予肯定和表杨,鼓励他们要勤思多想。若有创新方法,就介绍给大家,让我们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同学们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更加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乐趣,学生从内心有“我要学”的愿望,拓展了思路,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真正弄通了数与量的关系,想出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进行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三、通过设计变换式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题的设计往往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甚至是深刻性影响。好的练习题不但可以使新知识得到巩固,还能开阔学生思路。因此练习题的设计应有层次性和导向性,让每个同学的思维都能得到发展。

(1)、基本性练习。依据新课标的目标要求,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专项练习,使新知识在学生脑海里得以有效巩固。

(2)、发散性思维练习。有选择地设计一些看问题想条件、看条件想问题、改编应用题、自编应用题等。不但能使学生新旧知识融为一体,也有利于防止学生死搬死套,形成思维定势,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3)、应用性练习。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结合生活实际的练习,会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例如:计算自家住房面积、计算贷款利息、计算月交水电费等。

(4)、探究性训练题,练习的最后应设计一道拔高题,让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思考和作答,从而有效解决差生“吃不了",优生“吃不饱"的现象,使课堂结构紧湊有序。

四,通过应用題教学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喜好的情趣。是学生学习成功的催化剂。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学得好,掌握牢。也可以认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第一动力。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长期的应用题教学训练,通过沟通数学与实际事物的联系,数学语言同生活语言互相转换,使学生感受到运用数学观点观察和分析事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手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同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也是很直接的,学生爱思考,爱动手,爱联系,爱生活往往都可能是习惯的。教师一定要充分地把握教学平台,紧扣教材内容,把应用题训练与学习习惯有效融合,一定会收到效果。另外,还经常通过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严格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强化道德教育和中国梦的引导。使学生从小立壮志,长大成英才。

总之,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我们应以素质教育为本,以新课标为目标,紧扣新课改和新教材内容,让学生学会合作,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使学生会动脑,勤动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力争早日成为国家需要的应用型栋梁。

论文作者:秦强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浅议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论文_秦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