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佳
中船重工海鑫工程管理(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而建筑工程中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则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是就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市人口密度的持续增加,人们对住房和相关配套设施所提出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提高。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的要求,虽然很多开发商都采取了开发高层建筑物方式,但是高层建筑对于基础施工技术的要求更高,而连续墙施工技术,作为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不仅有效的截断了地下水对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同时也承受着来自于周围土体侧产生的压力。这说明了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优劣,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1、建筑工程地下连续墙优势分析
我国建筑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不管是在制度还是在技术等方面,很多都已经和西方国家持平甚至赶超。而在这其中,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尤其的显著。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率、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连续墙施工技术作为一种针对地下道路施工的施工技术,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体现在:使用不同型号的挖槽机械设备,同时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泥浆保护措施。在地下沟槽挖掘完成后,将预制钢构架放置与沟槽内,并灌注一定的封闭材料,以达到修筑具备承重、挡土、防水等性能的连续地下墙体的目的。如果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可以进一步扩大,那么其产生的优势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建筑工程施工方面。建筑工程施工时,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影响,而通过建设连续墙的方式,则可以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等为问题,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居民生活的关键因素。所以,连续墙施工技术所产生的效果也就更加的显著。(2)连续墙最大的特点就是其自身的刚度相对较大。就目前而言,我国的连续墙施工技术已经可以达到0.6-1.3米的厚度,而很多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已经可以到达3.2米,随着厚度的不断增强其所承受的体侧压力也大幅度提升,降低了地基沉降或者开挖过程中安全施工技术发生的几率。
2、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施工准备阶段
连续墙施工施工技术应用前,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查。了解施工现场的空间是否满足机械设备的进入、挖出沙土的外运和处理、水电供给、地下障碍物以及相邻建筑的实际情况等各方面情况。只有详细的掌握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施工阶段问题的出现,确保连续墙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施工企业在连续墙施工前,还应及时的收集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下水资料、详细的掌握施工现场地下水流、水位、分布、压力等相关数据,对连续墙施工所产生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连续墙施工的顺利进行。
2.2施工技术
修筑导墙是连续墙施工的第一步。导墙的修筑不仅为泥浆的储存,以及基准测量提供了方便,而且也是挖槽施工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连续墙施工技术的要求,导墙施工必须对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予以充分的重视:(1)如果导墙施工完成后没有及时的进行纵向支撑加固处理,那么就会导致导墙出现变形的问题,一旦导墙出现变形那么必然会对钢筋笼的下放施工产生影响。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先进行模板的拆除,然后沿纵向按照间隔1米的距离架设两道支撑,从而确保导墙满足强度要求。为了避免导墙再次出现变形的问题,应禁止大型技术设备在导墙外侧行驶;(2)由于导墙修筑区域大多都是回填土,所以如果出现塌方就会导致空洞现象的出现。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必须对施工技术的应用予以充分的重视,在导墙挖掘时必须先使用小型挖掘设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回填土量,同时在回填过程中尽可能的使用没有掺入杂土素土,才能确保导墙施工区域回填施工的质量。
2.3制备和处理泥浆
根据以往的连续墙施工经验,可以将泥浆的储备量和用量推算出来,但是由于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制备和处理泥浆时必须对当地的地质、机械设备、施工效率等各方面因素予以充分的考虑。另外,虽然工程规模不同使得所设置的泥浆池的大小也不同,但是每个泥浆池都必须按照规范将其均等的分为制备、过滤、沉淀等几个工序。泥浆制备完成后必须对泥浆的各方面指标进行全面的检测,如果发现泥浆不合格,必须进行再生处理,直至其符合工程施工要求为止。
2.4挖槽
这一施工工序不仅是连续墙施工的重要阶段,而且其占据了整个工程施工一半的时间。所以,挖槽作业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是影响连续墙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而在挖槽施工时必须确保其施工的精确度,如果出现误差那么必然会对槽壁的形状产生不利的影响。根据连续墙施工的特点,挖槽施工开始前一般都会采取两套施工方案交替使用的方式施工。
2.5清底换浆
槽段开挖完成后且灌注槽段混凝土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必须及时的进行清底换浆的施工作业,这一施工工序的进行不仅有助于槽底杂物垃圾的清理,而且也促进了连续墙墙壁稳定性的有效提升。
2.6拔出接头管
连续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接头管的拔出必须严格的按照超前规范和要求进行:在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成,且刚刚开始凝固前,必须按照接头管的上下方向活动接头管,在接头管出现明显向上提升后,每隔10-15分钟继续按照要求活动接头管,且每次活动时都应向上提升15-30厘米的距离,在混凝土凝固时间达到3.5-4个小时后,将接头管逐渐的拔出,混凝土凝固8小时后接头管可以全部拔出。在这一工序操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控制时间,如果混凝土凝固强度过大,那么就会导致接头管松动难度的增加。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随之不断啊提高。所以为了满足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加强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推广和应用,不仅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对周边建筑设施产生的影响,而且也实现了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加强连续墙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研究的力度,对于建筑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而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多多.试论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No.50043:41-42.
[2]何金明,喻红霞.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要求[J].施工技术,2017,v.45S1:224-225.
[3]王永强.建筑工程连续墙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科技传播,2017,v.6;No.11106:151-152.
论文作者:刘思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泥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