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廖慧平[1]2004年在《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党报理论为核心的新闻理论是党的思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作为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长期领导和组织报刊等新闻传播实践工作中,把马列主义的新闻理论同党的新闻事业相结合,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和独到的见解,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丰富了毛泽东的新闻思想,对我党的新闻思想产生了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刘少奇的新闻实践为背景,以原着解读和史论结合的方法,解析其新闻思想形成和发展历史脉络、历史背景和动因,系统梳理并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刘少奇的新闻思想,并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改革的主要内容,阐发它对当前新闻改革的启示。全文共分叁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刘少奇新闻思想形成的历史考察及其主要内容。本文通过追溯刘少奇新闻传播实践历程,勾勒出刘少奇新闻思想形成的历史线索,并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阐述刘少奇关于党的新闻工作叁次谈话的历史背景和形成动因。根据叁次谈话的内容,采取先分后总的方式,概述了刘少奇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和评价刘少奇的新闻思想。根据研究的需要,主要从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媒介、受众、新闻传播过程、新闻自由和新闻控制的角度六个方面来分析和评价刘少奇新闻思想。 第叁部分主要是论述刘少奇新闻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改革的启示。在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改革内容的前提下,结合刘少奇新闻思想的闪光点来提炼它的启示。即新闻改革必须运用发展的眼光,将策略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在“不变”中求“变”;必须遵循新闻基本规律,用开放的眼光,以世界为参照系,扬长避短,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尤其是新闻传播方面的。

王芳[2]2008年在《论刘少奇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刘少奇同志新闻思想对当前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闪耀着真理的光芒。刘少奇同志高度重视和评价新闻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用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来做新闻工作。刘少奇同志用"喉舌"和"桥梁"来比喻党的新闻事业的性质,在新闻领域贯彻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报刊工作者的个人修养,刘少奇同志从政治、思想、专业技术等多方面提出了若干要求。他提出的"在报纸之间搞自由竞争,搞社会主义竞赛"的观点为现在的新闻事业发展创造开辟了正确的理论方向。刘少奇新闻思想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对今天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他的许多理论观点和创造性的建议对今天和将来的新闻事业,仍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吴桂萍[3]2011年在《刘少奇宣传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一向重视宣传工作。通过宣传,刘少奇在唤醒发动群众、激励动员战士、统一全党思想、推动革命发展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在长期的宣传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宣传思想,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人的思想空前活跃,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刘少奇的宣传思想,对于充分发挥党的宣传优势和优良传统,确保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积极意义。论文包括前言和正文两部分。前言部分着重分析选题的意义、学界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整体框架。正文从四个方面对刘少奇宣传思想进行探讨:第一部分主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着眼,分析刘少奇宣传思想从萌芽、形成、发展到成熟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过程。第二部分是整篇论文的主体,主要从宣传工作的地位与作用、任务与内容、基本原则、主要方法以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探讨刘少奇宣传思想的基本内涵。第叁部分总结出刘少奇宣传思想的四大特征,即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勇于并善于开展宣传斗争,处理好积蓄力量与开展革命的关系;以民为本,把宣传工作与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有机结合;加强党员修养,发挥每名党员的宣传作用。第四部分抛开刘少奇宣传思想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辩证地思考它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杨惠林[4]2010年在《毛泽东刘少奇新闻思想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毛泽东与刘少奇在不同时期就新闻事业作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如两人都强调新闻的阶级性、党性,新闻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但是对比两位领导人的新闻思想时也有一些分歧,这些分歧主要表现在:毛泽东认为报刊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要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他认为作为知识分子的新闻工作者脱离群众,不善于调查研究,而群众则始终处在受教育的地位,他们是被动的;而刘少奇则认为报刊不仅是工具,更应该是桥梁,记者和群众都是新闻传播的主体,他们的权利和地位是平等的。

廖慧平, 谈群林, 戴永冠[5]2004年在《浅析刘少奇新闻思想形成的动因》文中认为刘少奇的新闻思想是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发挥、完善、补充和发展。本文运用文献、归纳法 ,主要从特定的历史条件、历史动因和个人因素等几个方面来阐述和分析刘少奇新闻思想形成的动因

贺全胜[6]2012年在《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说明近二十年来,学界关于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渊源和历史地位;(二)刘少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叁)刘少奇关于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四)刘少奇与湖湘文化的关系。但学界对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关系、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表现特征及刘少奇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

刘桂江, 陈晓云[7]2000年在《刘少奇新闻思想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少奇是党的新闻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在长期领导和组织报刊等新闻实践工作中 ,他把马列主义的新闻理论同党的新闻事业相结合 ,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点 ,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和独到的见解 ,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 ,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徐占焜[8]1999年在《论刘少奇新闻思想》文中提出刘少奇新闻思想特色鲜明,富有创见,自成体系,务实开放,乃国之瑰宝。我试将刘少奇新闻思想的特色概括为“四性”:(1)独创性──独家见解,不人云亦云;(2)系统性──自成体系,不零零碎碎;(3)务实性──讲求实际,不尚空谈;(4)开放性──面向世界,不故步自

李毅坚[9]2011年在《毛泽东、刘少奇新闻宣传思想比较》文中研究说明毛泽东、刘少奇都是中共重要领导人,他们对无产阶级的新闻宣传事业有共同的看法,也存在不少分歧。相对而言,刘少奇的新闻宣传思想比毛泽东更为独特、包容和开阔,更加尊重新闻宣传的规律。本文拟从他们对媒介性质与功能、媒介作用、新闻宣传的原则、办报策略、新闻宣传方法、受众观、舆论监督观、新闻工作人员修养观、对待外国媒介信息的态度等九个方面,对两人的新闻宣传观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赵中颉[10]2002年在《刘少奇新闻思想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刘少奇同志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者,为发展和丰富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理论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略述了他近半个世纪的新闻宣传实践,论述了他在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岗位上和长期的新闻宣传实践中,以总揽全局的战略眼光,根据马列主义的新闻理论和中国具体新闻宣传的实际,就新闻媒介“桥梁说”、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党和新闻工作的关系、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以及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体制和性质等方面的问题所进行的系统而卓有创见的理论思考,并通过具体论着总结了他的新闻思想和理论。文章强调刘少奇新闻思想是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传播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当代新闻传播工作者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宝贵的启示,理解和掌握他在关键时期提出的有关新闻宣传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当前新闻传播工作的深层次改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D]. 廖慧平. 江西师范大学. 2004

[2]. 论刘少奇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J]. 王芳.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刘少奇宣传思想研究[D]. 吴桂萍. 安徽师范大学. 2011

[4]. 毛泽东刘少奇新闻思想的比较研究[J]. 杨惠林.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 浅析刘少奇新闻思想形成的动因[J]. 廖慧平, 谈群林, 戴永冠.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6]. 刘少奇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研究述评[J]. 贺全胜.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7]. 刘少奇新闻思想初探[J]. 刘桂江, 陈晓云.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8]. 论刘少奇新闻思想[J]. 徐占焜. 新闻界. 1999

[9]. 毛泽东、刘少奇新闻宣传思想比较[J]. 李毅坚.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10]. 刘少奇新闻思想简论[J]. 赵中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2

标签:;  ;  ;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