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新型的建筑形式,并在高层建筑当中获得了普遍应用。为了促进其优势的充分发挥,保证其长久、稳定的发展,就需要对装配式建筑的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存在的问题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装配式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高层建筑施工;问题探究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尤其建筑行业中的装配式建筑模式是我国目前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它是一种有效促进改革的重要手段在目前发展中的建筑行业中。因此,加强装配式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装配式建筑概述
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需要进行现场湿浇,等待混凝土凝固(晒大楼)、刷漆、抹灰、安装水、电、管、线。而装配式建筑则在车间里成批成套地生产内墙板、外墙板、叠合板、阳台、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房屋构配件,然后把它们运到施工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把它们装配起来,即可完成一个建筑项目[1]。与传统式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明显优点:建设速度快(施工周期只有传统建筑方式的1/3,全部工期可以压缩为1年)、建设效率高、污染较少,施工不受季节、天气影响、现场作业量较少、工人劳动强度低、可节约大量人工成本、并节约资源、能源(由于避免了现场湿浇,可以节约大量水)。目前,美国、日本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占90%;而在国内新建建筑中,装配式建筑仅占3%。
2装配式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设备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需要使用大量的机械设备辅助作业,所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和进度都有很大的影响。如:墙板等构件结构在安装过程当中缺少较为精度的控制工具,极易造成施工中差错而导致质量不过关,所以施工中一定要选择科学、合理、恰当的机械设备。
2.2施工材料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中材料是至关重要的,是整个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材料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工程的进度,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成本情况。但在实际施工中有些企业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会在建筑工程上偷工减料,使用劣质的材料进行施工,极易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无法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在工程进行维修或者返修时,延误工期、增加成本。
2.3吊装施工存在的问题
装配楼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预制件吊装。吊装时可直接与预留的相应钢筋连接,也可直接与预制构件的吊点连接。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构件解耦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预制构件中钢筋长度不够,其他材料在制造过程中可能不符合标准,在水泥拉起吊装过程中出现吊点。另外,由于吊装位置错误,导致安装错误。所有这些因素都是导致严重事故的重要因素。如果部件在高空坠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其他人死亡的事故。同时,也会对设备产生一定的影响,后果将十分严重。
3装配式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策略
3.1选择恰当的机械设备
根据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情况选择恰当、合理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机械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作业时必须有产品合格证、说明书等资料,在安装检验合格后要进行试运行,确保设备投产后正常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要经过专业培训且有实际操作经验,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让其发挥最大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严把材料质量关
建筑工程中材料种类繁多,而且材料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所以一定要严把质量关,相关部门提前根据施工需要编制采购计划并按规定进行审批(未经审批不得采购),所有进场的建筑材料必须严格检查,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施工要求,避免由于材料质量问题而引起的工期拖延等状况发生。如有检验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和使用。
3.3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3.3.1车辆进场
通常使用宽2.4m、车厢长13~17m,转弯半径15m的车辆运输构件,要尽量选择有经验的老司机运输,否则车辆可能无法进场。
3.3.2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管理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虚拟三维模型提供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全部数据信息(包括建筑材料的质量、建筑材料、构件的价格、施工流程等),并让设计方、施工方、业主围绕这个虚拟三维模型共同讨论,从而优化建筑设计方案。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可以进行虚拟施工,模仿施工过程,布置施工面,进行成本控制,进行可视化技术交底。运用BIM技术,还可以解决安装尺寸偏差、坐浆-注浆连接等问题,方便施工方研究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后浇筑质量,防止出现漏浆、烂根、拔台。
3.3.3吊装
进行构件吊装时,需要运用BIM技术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要让施工人员掌握构件的吊装顺序,按照楼梯-柱-主梁次梁-叠合板的正常顺序进行吊装,而不能随意颠倒。构件吊装应力求一步精准到位。2.3.4叠合板桁架钢筋穿线进行叠合板桁架钢筋穿线时,可能出现穿线困难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使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充分考虑机电管线走向,合理设计叠合板桁架钢筋的位置,避免钢筋错位、碰撞。
3.4加强人员的技术、素养及安全方面管理
建立健全管理考核制度,采用新的、科学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施工人员在上岗前要进行岗位培训和安全教育,特殊工种要持证上岗。对于项目经理等管理人员,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管理经验、技术水平、还要注重其责任心、组织能力等方面,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安全演讲,制定相应奖罚机制,调动施工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安全意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相关劳保用品,如安全帽、高空作业安全梯、安全带等,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所在就是高空坠物的问题,所以为了减轻此状况的出现,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借用脚手架,在靠边的位置安装上相应防护栏或者防护网。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所有人能够看到,可以适当的采用带有亮色的色彩进行相应的涂抹,避免由于自身预防工作不到位而引起高空坠物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危害,但是还要注意的就是所安装的防护一定要严格的按照相符合的标准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建筑业也在不断进步。同时,建筑业的起重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装配式建筑模式在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此,作为一名施工人员,我们要加强各环节的检查工作,同时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有效缩短工期,有效促进建筑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美琳.浅谈装配式建筑现存问题及应对策略[J].居舍,2019(03):7.
[2]马亮.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J].居舍,2019(03):160.
[3]李张鹏,李庆达,赵冰杰.BIM技术在超高层装配式建筑体系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02):134-137+147.
[4]黄登保.装配式高层建筑套筒灌浆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9,9(01):165-166.
[5]张华平,卢德辉,冯伟,袁爱珍.某高装配率高层建筑消能减震分析与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8,25(11):51-55.
[6]刘扬.装配式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探究[J].居舍,2018(31):12.
论文作者:张兰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技术论文; 叠合论文; 构件论文; 高层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