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研究论文_刘明辉

安全生产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研究论文_刘明辉

铁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 辽宁调兵山 1127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现状的对比分析,指出当前我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运营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对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改革的几点想法。

关键词:应急队伍;建设运营模式;存在问题;措施

1 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现状

1.1 解放军、武警部队建设运营模式

解放军、武警部队总人数超过300万人,解放军驻扎在全国七大军区,武警部队分布于全国各大中城市,这两支战斗队伍是大型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铁军,是处理大灾大难的中坚力量,因隶属于军队系统,在此不做阐述。

1.2 消防应急救援队建设运营模式

公安消防部队现役15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是应急救援的主力军。企业事业专职消防队是指企业事业单位按照《消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成立的专职消防队,包括铁路、交通、民航、林业系统公安编制的专职消防队。2010年以来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全部依托公安消防队组建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目前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有6374支11.58万人,消防文员3.5万人,成为现役消防力量的重要补充。

1.3 矿山应急救援队建设运营模式

矿山应急救援队伍现有436支2.8万人的专职救援队伍和2782支2.7万人的兼职救援队伍。为形成更加完善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2010年11月11日国务院安委会下发《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至2011年底国家依托大型矿山企业和相关单位建设7支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和14支区域矿山应急救援队。

1.4 危化品和油气田应急救援队建设运营模式

国务院安委会下发的《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表示,要大力加强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田应急救援队伍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田应急救援队的建设步伐。要在原来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现有中央石化、石油企业的应急救援队,建设6个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14个区域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队、7个区域油气田应急救援队和1个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技术咨询中心。

1.5 核应急救援队建设运营模式

我国核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才刚刚起步,2014年才开始搭设架构,在刚刚过去的“9•2”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发生后,新成立的国家核生化应急救援队217名官兵就迅速赶到爆炸现场展开了救援。我国核应急救援体系的建设运营模式可概括为:一个体系、两个系统、三级管理。即全国一套核应急管理体系,有军队和地方两个系统,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国家、省(区、市)、核设施营运单位三级管理的机制。

1.6 公共卫生应急救援队建设运营模式

我国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主要是依靠各级急救中心(站)、医院(包括企业、军队医院)开展,到1980年全国开设120特种医疗急救呼救电话,通过近30年的努力,在全国大部分市、县均已建立了“120”网络。有些地区将120急救纳入CERC,除施行“独立”的医疗救援行动外,可以以更有效的方式“联合”应对突发事件。

1.7 旅游、重大动物疫情、气象、地质灾害、公用事业保障等应急救援队建设运营模式

旅游应急救援队的建设目前处于试点阶段,源于2011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文,同意黄山景区试点建设国家旅游应急救援黄山队项目。其余三类应急救援队的建设源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09〕59号)的要求。目前实际情况只是将原有资源和队伍进行整合重组,成立个组织机构,没什么大的变动和创新之处。

2 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运营多为各地区各部门自发组织的,专业性不强,内容不完备,整体水平亟待完善。

2.1 消防部队力量不足

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的消防部队人数离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专家测算,要基本达到全国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实际需求,消防警力需要有25万到30万人。其中国家级综合应急救援机动力量应达到至少5万人。而目前我国公安现役消防部队只有15万左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国公安现役消防部队现有编制人员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不到万分之一,而世界上多数国家平均在万分之十以上。

2.2 应急救援队伍归口不一协调困难

我国应急救援队伍过去是根据灾害种类和部门来建设的。这种单灾导向的专业救援力量分散于各个行业和系统,很难应对一些重大复杂的突发事件,很难协调指挥,而且容易造成应急救援配置的不均衡和资源重复建设现象,导致巨大人力、装备及资金方面的浪费。

2.3 缺乏有效的法律规范保障

当前我国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面的法律规范不够健全。主要是各地政府自行出台的一些有关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方案,而国家层面上有关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文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这三部法律法规,而且只是从某一方面加以规范。

2.4 应急救援资金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

我国目前应急救援装备配备方面普遍存在数量不足,技术落后等问题,严重缺乏针对性强、特殊专用的先进救援装备,远远不能满足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需要。

3 我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改革的措施

当前我国应急救援队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应急救援时“无法协调指挥、高效运行”。必须“大改革、大整合”。

3.1 建立统一的指挥机构以便能迅速决断

面对大灾大难,要迅速调整一切有效的救援力量光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靠人民军队,靠人民军队和政府救援力量的合力,所以,要真正做好应急救援工作,最高指挥权应交给国家安全委员会。

3.2 整合成精干的专(兼)职救援队伍以便能集中救援

经过仔细分析我国各种灾难事件的特点和应急救援队伍的构成,有许多灾难性质差别不大,现有救援队伍只要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救援设备,完全可以胜任救援工作。

3.3 提供健全的保障制度以便能真正形成战斗力

要使救援队伍真正形成战斗力,必须从人员设置、资金保障、设备配备、队伍管理、培训训练、预案演练、保险保障、抚恤补偿、退役安置等等方面形成系统的体系。

3.4 组建综合应急救护队伍以便能“一专多能”

当前我国应急救援队伍这种“多队单能”的建设运营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目前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已全部依托公安消防队组建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以实现“一专多能”。

3.5 “三军三队”建设运营模式的构想

建议整合现有救援力量成“三军三队”的建设运营模式。“三军”是指“军队、消防和矿山救援队”这三个军事化管理的应急救援队伍。“三队”是指“各级政府的综合应急救援队、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应急救援队和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应急救援队”。其中,“三军”是骨干力量,主要任务是加强职业化训练、进行专业化救援,三者之间的职责分工必须能覆盖所有灾害事件的应急救援,由国家层面负责队伍建设和考评考核;“三队”是基层力量,主要任务是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强化对隐患的预防检查、迅速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期救援和信息传递,做好对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辅助性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由地方政府负责队伍建设和考评考核。

4 结语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是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因此抓好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是国家综合减灾规划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高广伟.国家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发展[Z].2013

作者简介:

姓名:刘明辉(1971-);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辽宁昌图人;学历:硕士;职称:高级;研究方向:通风救护技术管理

论文作者:刘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8

标签:;  ;  ;  ;  ;  ;  ;  ;  

安全生产专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运营模式研究论文_刘明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