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分析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 肖轶瑾

摘 要: 随着高校语言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社会语言学对高校语言教学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对高校语言教学现状认知的基础上,剖析社会语言学对高校语言教学的意义,尝试性探索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策略,旨在通过社会语言学促进高校语言教学改革与完善,以更好地发挥高校语言教学提升大学生语言实际运用的能力,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 高校语言教学 社会语言学 改革策略

社会语言学既是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又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元素,是语言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领域。社会语言学既体现出语言和社会二者的相互影响,又明确地指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所在。随着社会语言学被应用于高校语言教学之中,社会语言学对高校语言教学形成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方面,基于社会语言学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侧重“以学为本”的语言教学。另一方面,社会语言学使得高校语言教学侧重对学生语言实际使用能力的培养。依据高校语言教学的现状,基于社会语言学对高校语言教学进行深化分析,以实现高校语言教学改革。

对于这次工作岗位变更,成锐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没想到会这么突然。“2017年6月,公司人事经理曾经以精简人员编制、压缩和控制成本为由,通知我们车间拟取消铆工岗位和编制。”成锐说,公司即没关闭停产、还在继续营业,怎么会取消这些离不开的岗位和人员呢?他和同事们不理解,要求公司给个理由,公司没有答复。

一、高校语言教学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语言教学中依然存在侧重语言教学而轻视文化的语言教学现状。在语言教学中,教师把大部分的教学时间用于语言词汇、语法层面的教学中。虽然高校在语言教学中已逐渐地重视对大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但是引导大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方面的能力还需提升,关键是高校在语言教学中应重视语言文化内涵的教学。

1.传统语言教学依然唱主角

现阶段,在高校语言教学中依然呈现传统语言教学唱主角的教学局面。一方面,在高校语言教学中采取重视语言的语法教学,而轻视口语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在高校语言教学中,针对大学生语言口语方面的教学情况,无论是教师对此项语言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还是在语言教学中对口语训练的实际力度,都有待提升。这种语言教学情况,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形成心理层面的阻碍。

2.缺乏文化意识

高校在语言教学中表现为对学生缺乏文化意识层面的教学。一方面,针对本民族文化。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既受到自身语文素养的直接影响,又受到语言教学中教师在民族文化层面的引导。另一方面,针对跨文化知识。目前,大部分的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些教学语言的词汇与语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术语的知识和跨文化的背景,常会导致大学生欠缺进行语言交流的兴趣和能力。

3.大学生的语言学习方法

又过了一年,双方父母都在催办婚事。蒋海峰想明白了,已经躲不过去,把结婚证领了。结婚后,蒋海峰不回家。紫云困守着租来的窄屋,冷冷清清。

4.语言实践缺乏

大学生在高校语言学习中,存在依赖于教师所设计的语言训练,而缺乏语言交流的实践学习。一方面,高校在语言教学中表现为语言实践教学内容的缺乏,导致在语言课堂教学中大学生被局限在教师所创设的语言训练的条件之下。另一方面,高校语言教学与社会文化发展的关联性不强,导致高校在语言教学中存在不能较好地指导学生实际语言交流的教学问题。

二、社会语言学对高校语言教学的意义

高校语言教学与社会语言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并且社会语言学对高校语言教学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对高校语言学科性质的影响,而且更多地体现在对语言教学元素的影响,如语言功能、文化和语境等方面。

高校在社会语言学视阈下进行语言教学改革,使得文化因素在语言教学中得以重视。一方面,目前高校的语言教学正处于对文化元素缺乏的处境之中。社会语言学为高校语言教学与文化元素相结合找准了切入点,不仅仅易于学生对语言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使大学生逐渐地形成跨文化的思想意识,促进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社会中的文化元素对高校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效能,如对语言听说读写基本内容学习的作用。

1.明确高校语言教学的学科性质

高校可以通过社会语言学来明确语言学科的性质。一方面,高校应通过社会语言学明确语言教学与社会的关系。一是高校在语言教学中要重视语言所使用的社会语境;二是语言教学可以被视为研究社会学领域内容的途径;三是在语言教学中应创建语言与社会二者的紧密关系。另一方面,高校的语言教学中蕴含社会语言学的内容,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向学生强调在特定的社会语境文化中所实际运用的语言。

2.语言的社会功能得以强调

社会语言学使得高校在语言教学中强调语言与语境二者的紧密关系,为高校语言教学改革提供支持。一方面,语言与语境的紧密联系体现出语言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的丰富内涵,在语言教学中突出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语言运用中明确语境,是其实际运用语言的前提条件,不仅能使大学生的交流顺利,避免交流中歧义现象的产生,而且能使大学生在语言运用中认识到语境的重要性。

高校语言教学在社会语言学视阈下进行教学改革,能起到有效促进高校语言口语交流的效果。一方面,在语言教学中,大学生的口语交际会受到语言情境、知识背景和感受力等方面的影响。为了提升大学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具有语言学和语言运用方面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应使高校语言教学过程建立在多元化的语言教学活动形式之上。多元化的语言教学活动,如教师采用重叠与韵律的语言教学方法使大学生能持续性地参与到口语教学活动中,为大学生形成平等的语言交流意识创造条件。

3.语言的文化因素得以重视

(6) 隧道渗漏。当隧道发生漏水冒泥现象时,将导致隧道周围土体进一步排水固结,如不采取措施则其对隧道沉降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剧。

4.语言运用的实际语境得以明确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使得语言所具有的社会性功能得以强调。一方面,语言所具有的社会性功能集中体现为语言的沟通与交际,这明确了高校语言教学的内容,以有效地解决高校语言教学目前的瓶颈。另一方面,社会语言学强调高校语言教学为大学生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提供语言教学理论层面的支持。高校语言教学应服务于大学生社会交流和沟通的实际需要,以为大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提供动力源。

三、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策略

(1)促进高校语言教学中的口语交流

1.交际能力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下高校语言教学不仅使得高校的语言教学重视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而且还具体体现在高校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如语言教学重视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通过语篇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以对高校传统语言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社会语言学也对高校语言教学的材料和师资提出一定的要求。

自1921年东非肯尼亚首次公开非洲猪瘟,到目前依旧有29个国家存在非洲猪瘟的问题,这些国家大部分来自亚洲,但是在高加索地区以及俄罗斯地区等一些欧洲国家也存在该疫情。2017年3月俄罗斯远东地区发生了非洲猪瘟疫病,该区域距离我国较近,导致非洲猪瘟传入我国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就我国目前出现的非洲猪瘟疫病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截止到2018年9月22号我国已经发生了20例非洲猪瘟疫病,具体如表1所示。9月24日内蒙古地区又新增1例非洲猪瘟疫病,截至目前共感染猪只1 947例,死亡猪只1 063例,对我国的养猪行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

(2)重视语言的变化性

大学生在高校语言学习中表现为以强化性记忆为主。一方面,大学生对语言学习采取强化记忆的学习方式,表明大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依然处于被动接受知识内容的学习状态,尚未在高校语言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不利于大学生持续性的语言学习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大学生依据靠死记硬背学习语言,必然会出现在语言学习中脱离实际语言应用环境的问题。这种学习现象会导致大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不准确和不得体的问题。

在高校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大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变化。教师既要指导大学生认知到语言在口语运用方面的差异性,又要鼓励大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充分地认识到语言所具有的风格和种类。

2.文化意识

社会语言学侧重对语言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研究。高校语言教学在基于社会语言视阈下进行改革,必然会使高校语言教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使得大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能认识到讲话主体在特定语境中的讲话情况。一方面,在高校语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语言词汇的意义和功能,而且教师还应侧重讲解词汇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以为大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提供支持,为大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在高校语言教学中,教师应突出本族语言与目标语言二者内在的文化差异。一是语言应被视为文化的载体形式之一,使得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需要依托语言的形式向学生讲解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容。二是在高校语言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习得跨文化思维的语言学习模式,以为大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思维模式的支持。同时,在高校语言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教师自身对语言之间差异性的态度会影响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语言的实际运用。因此,在高校语言教学中,应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3.语篇意识

在语言教学中,语篇为语言的使用提供语境的作用。高校语言教学在社会语言学视阈下实施改革,使得教师在语言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一方面,在高校语言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通过对语篇的“肢解”进行语言教学的模式,如针对语篇中的句子或者是词汇进行的讲解分析。教师应以语篇作为语言教学的基本单位,强调语言使用的语境。另一方面,语篇教学可以为大学生理解语言和正确的运用语言提供教学支持,不仅使学生能从宏观的角度理解语言,如语篇的主题,而且能使语言的基本元素在语篇学习中被学生所掌握。

2014年,国家财政部颁布实施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财会〔2014〕27号),其中明确指出,管理会计是会计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其主要职能就是为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提供服务,通过对各类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有机整合组织单位实践中的财务活动以及业务活动,进而发挥出规划、决策、控制等多方面的价值。与此同时,也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尽快构建起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将其作为强化预算管理、绩效管理、决算分析与评价的重要途径,从而进一步深化国家的会计改革,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进而使得会计制度与会计实务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4.提升高校语言教学材料的质量

针对高校语言教学的材料,一方面,应在语言教材中体现培养大学生听说读写基本的语言能力,不仅有效地调整高校传统语言教学的弊端,而且能提升大学生语言综合运用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语言教材应“以学为本”,以对教师的语言教学模式产生积极的影响效能。

参考文献:

[1]王向林.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

[2]宋祖建.社会语言学视阈下高校语言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前沿,2012

[3]唐雪梅,王 翔,朱正怡.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4]张 莉.社会语言学对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影响探析[J].华章,2011

[5]郑通涛.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改革[J].海外华文教育,2011

[6]韦美璇.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2010

[7]肖熙妍.认知语言学视域下大学英语微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英语教师,2016

[8]王 月.生态语言学视域与英语综合类课程教学模式[J].文教资料,2019

[9]张海天.认知语言学对英语写作连贯教学的启发——以“The Central Railroad——A Chinese Achievement”语篇分析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

[10]仝 丹.大学英语教学中几种语言学观点的应用与体现[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13-0066

作者简介: 肖轶瑾(1983—),女,汉族,广东汕头人,大学本科,助讲,研究方向:中文

标签:;  ;  ;  ;  

基于社会语言学视阈的高校语言教学改革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