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绿化对策研究论文_张正雄, 曹菲

1合肥市土地整治办公室 安徽合肥 230000;

2合肥市规划设计院 安徽合肥 230000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整治绿化工程投入不足,建设标准不高,加上后期管护难,绿化效果不明显,达不到加快美好乡村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的初衷。针对上述状况,我们对合肥市肥西县官亭镇回民社区、肥东县白龙镇长王村和长丰县造甲乡凤楼村村庄和农田绿化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一、村庄绿化现状

(一)总体评价

村庄绿化大多乡土气息不浓,风格不城不乡、不土不洋,普遍存在设施损坏和脏乱差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绿地面积偏大,尤其是草坪面积过大,房前屋后大量敷设草坪,不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大部分绿地已被村民自发改成菜地。

2、树种选择不当,一些地方栽种银杏、桂花等名贵树木和棕榈等非乡土树种,成活率不高,养护管理成本高、难度大。乔木普遍采用截冠种植方式。

3、植被配置比例失衡,主要体现在乔、灌、草之间及常绿树、落叶树之间,视觉单调、呆板。

4、植被种植形式不符合乡村环境特点,灌木种植稀疏,植株间距过大。

5、养护管理不力,地被类植物大量损毁,灌木缺棵少株,景象残败,裸土严重,杂草丛生,垃圾杂物散布其中。

(二)宅旁绿化

低层建筑一般结合屋前道路和晒场布置,大部分屋前绿地已经改为菜地。乔木依托宅间路栽种,有倒伏枯死现象,主要树种为香樟、栾树、悬铃木;灌木稀疏零散,自然布置,间距过大,主要为桂花、栀子花、海桐等;地被几乎全部被农民自发开发为菜地,偶有细叶结缕草铺地,植被稀疏、裸土严重,杂物垃圾较多。

多层建筑楼前大多采用低矮花灌木稀疏栽植,主要植被为月季、金边黄杨、金叶女贞等。楼两侧主要是以乔木列植,花灌木满铺种植,灌木种植约为20株/㎡,过于稀疏,杂物垃圾较多,长势参差不齐,景象残败,部分区域被农民自发改造为菜地。

(三)路旁绿化

过多采用城市景观植被和非乡土树种,灌木稀疏,杂物堆积,养护不足。

道路两侧绿带宽度3-20m不等,部分路段设置中央绿化分割带,宽度5-8m不等。行道树树种主要为悬铃木、栾树、香樟、广玉兰、女贞,小乔木为紫薇、红枫、黄栌、桂花;下层灌木主要为红叶石楠、金叶女贞、金边黄杨、大叶黄杨、火棘,地被为细叶结缕草和麦冬,乔木呈规则式行列种植。养护较差,长势参差不齐,垃圾杂物夹杂其中。侧石内绿化带土壤埋深过高,造成雨水冲刷形成裸土现象。

(四)水旁、公共场地绿化

大量使用城市景观植被和非乡土树种,建设成本高,缺乏亲水植被,生态性较差。

主要树种为柳树、棕榈、紫叶李、桂花等,灌木为红叶石楠、大叶黄杨、小叶女贞等,地被为细叶结缕草,临水乔木和灌木采用间隔行列式种植,灌木均为修剪的灌木球,冠幅0.8-1.2m,间隔约为4-5m,较稀疏。很少亲水植物,生态性欠缺,水质不佳。

二、对策建议

(一)加强总体绿化布局

以实现“村庄秀美,环境优美”为宗旨,积极创建“森林村庄”、“生态村”,加强“四旁”(村旁、路旁、宅旁、水旁)的造林绿化,建设村庄公共绿地,鼓励和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种植经果林或花卉,最终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进一步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田园风光的农村生态环境体系。

针对村庄多层与低层住宅分类制定控制指标,对绿地率、户均占地面积及容积率建设指标进行控制,同时对绿化中树种搭配进行比例控制。

(二)进行分类绿化控制

将村庄绿化划分为5类,即宅旁绿化、路旁绿化、水旁绿化、公共场地绿化、村旁绿化,同时将菜地纳入各类绿化,统一规划控制。

1、宅旁绿化

宅旁绿化:可结合宅间路布置,同时考虑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统一规划菜地。

低层住宅:宅旁绿化控制在2-3m。建设有院落围墙形成宅院的,适当划分空间作为菜地。对没有院落围墙的住宅,可结合宅间道路绿化,在门前统一划分菜地,每户不超过20m2,边缘统一设置高度0.5-0.8m的竹木栅栏,菜地应整齐、整洁,避免大面积裸土。

多层住宅:宅旁绿化控制在2-5m,结合宅间道路绿化,在宅旁适当划分菜地,边缘设置高度为0.5-0.8m的围合栅栏,做到整齐、整洁,避免大面积裸土。

宅旁绿化种植形式:选用高大乔木列植,如杨树、栾树、香樟。下层避免大面积草地辅地,可用红叶石楠绿篱密植,或菜地铺地。灌木高度控制在0.5m左右。局部地被植物可选用乡土野草,如狗尾草,高羊茅、二月兰等,易于养护且具有乡土特色。

2、路旁绿化

低层住宅:主干路两侧绿化宽度为2-5m,次干路绿化宽度为1-2m。

多层住宅:主干路两侧绿化宽度为2-5m,次干道绿化宽度为2-3m。

路旁绿化种植形式:主干道选择杨树、梧桐、栾树、香樟等高大乔木,行列式密植,株距4-6m。可选择高大乔木与小乔木、大灌木间隔行列种植,如木本红叶石楠、柿子树、桃树、栀子花、含笑等。下层避免低矮灌木稀疏种植和大面积草地种植,直接树穴种植。

3、水旁绿化

水旁绿化应顺应现状地形地貌,禁止开挖建造人工景观水塘。采用生态化的手法处理水塘驳岸,沿岸边种植乡土亲水植物,如芦苇、香蒲、菖蒲、水葱、荷花等,强化水系生态功能,同时强化安全维护,防止安全事故。

水旁绿化种植形式,提倡生态式驳岸,如浆砌块石护坡驳岸、自然植被护坡驳岸。沿岸设置防护栅栏,高度0.9-1.2m,同时开设便于人们使用的取水、用水口。水边绿化宽度为2-8m、可沿岸选用柳树、杨树行列种植,同时用构树、石菖蒲等自然搭配种植,地被选用亲水乡土植被,如二月兰、萱草、大花金鸡菊等。适当布置游步道,可结合公共绿地布置。

4、公共场地绿化

公共场地绿化应结合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布置。集中绿地面积不宜小于400㎡,宽度不低于8m,其中绿化面积(含水)不小于总绿地面积的70%,不得大面积铺设草地。

单个广场绿化面积不应超过800 ㎡,应结合集会、体育健身、文化活动等功能一并考虑绿化,避免大面积灌木、草地植被种植,可行列式种植杨树、栾树、合欢等树种划分空间,或布置树阵,形成休息遮阴遮阳空间。

集中公共绿地,可乔木阵列种植或乔木、花灌木、地被自然式种植,其中灌木应选大型易养护的种类,如红叶石楠、栀子花、大叶黄杨等。可在部分集中公共绿地规划菜地,菜地之间设置游步道,游步道采用卵石、青砖等乡土石材为主。

边角地及零星地块结合布置小型健身、休闲场地,一并见缝插绿,进行红叶石楠灌木满栽,或划作菜地,保证整齐、整洁。

5、村旁绿化

村旁绿化应结合村庄周边道路体系布置防护林,绿带宽度为30-50m,选用高大速生乔木,如杨树、法国梧桐等。结合现状地形地貌条件,可在防护林内侧适当划分一定区域,预留农田。

(三)加强机制建设

1、组建绿化管理队伍。组建一支专门的养护管理队伍,由经培训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村民组成,负责村庄绿化施工监管和日常养护管理。经济条件好的村,可外聘专业养护管理队伍。

2、加强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和“义务植树”、“爱绿倡议”、“自种菜园环境评比”等活动,培养村民爱绿、护绿意识,自觉维护村庄绿化环境。编制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在宣传栏、山墙等明显区域贴示宣传口号,并进行广播宣传、每户宣讲,潜移默化中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符合标准。

3、保障经费。村委会通过集体产业、物业出租、土地流转等筹集经费,形成与绿化专项经费互补的稳定资金来源。

4、落实制度措施。结合村庄实际,制定管理制度,将村庄绿化划分片区,由专门队伍包片负责,责任到人。同时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包绿化、包卫生、包秩序。开展评比奖惩活动,组织群众开展星级评定,兑现奖惩。

参考文献:

[1]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标准(试行)(皖政办秘[2012]148号)

[2]《安徽省森林村庄建设技术导则》

[3]《合肥市农村村庄和农田整治绿化导则》(合政办秘[2014]29号)

[4]《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汪彩琼《浙江农业科学》2012年第8期

[5]《美好乡村视阈下农村土地整治与环境法制建设——以安徽省为例》吴惠敏 贾名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作者简介:

张正雄,男,安徽肥东人,1969年6月出生,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土地资源专业。现任合肥市土地整治办公室副主任,经济师。多年从事土地管理、土地整治工作,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水平。

论文作者:张正雄, 曹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基于美好乡村建设的土地整治项目绿化对策研究论文_张正雄, 曹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