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理论研究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826(2004)01-0005-03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成人教育研究发展进程,我们看到,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一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指导成人教育实践乏力的状况。改革开放以来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思潮中,各种各样的成人教育主张纷纷亮相。但风云过后,却未能产生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比较成熟、完整、系统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思想体系,能够当做经典流传下来的东西不多。它主要表现在,面对这些年来日益丰富多彩的成人教育实践活动,成人教育的指导功能、为成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动力与对成人教育发展进行深层探索的能力减弱。分析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提高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及推动成人教育实践的健康发展都是有裨益的。

问题之一,对成人教育实践指导功能弱化。对成人教育实践的指导是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重要价值之一。但近年来,我们的成人教育研究面对成人教育实践的指导能力日益减弱,几乎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快成人教育发展而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很不相称。在诸如成人教育办学主体多样化、成人教育如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发挥作用、成人教育产业化、成人教育特色化发展等重大问题上,成人教育实践对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迫切呼唤,希望成人教育研究向成人教育实践提供可参照的新理论、新观点。然而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却没有能够满足这种要求。是的,我们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也关注和辨析了很多的成人教育实践的矛盾,论述有时甚至很激烈、很尖锐,但很少有论著将这些矛盾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进行富有震撼力的剖解。常见的现象是,将成人教育的整体性疑问“微型化”为个别概念的内涵再现或外延拓展,从而使成人教育研究一直难于卓有成效地指导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日益变成一些人用作谋生的工具和手段。比如研究者开展成人教育研究一般都是按照写文章(撰专著)→发表文章(出版专著)→拿稿费→计算成果→评职称这一轨迹运转的。大家都习以为常,无人提出异议。至于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成人教育实践是否有指导意义就无人理会了。

问题之二,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创新能力不足。近年来,成人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加快,而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创新却停滞不前。尽管成人教育研究“热点”不断出现,但是真正持久延续的十分鲜见。比如,有这样一种现象:当初提出一个问题时,大家的热情往往很高,但当研究步步深入、研究难度增大时,研究者便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对它的研究。如对“成人教育实行学分制”问题的研究,刚开始时大家都充满热情,从学分制的一般意义上提出了一系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当进入实质性的学术探讨时却纷纷放弃了对它的研究而转到另一热点上去了。这就形成了成人教育理论队伍人数可观的“追热族”。客观而言,研究者关心热点问题,研究热点问题,这是一件好事,无可厚非。但关注热点不能热过头,更不能一哄而起,争相炒作,浅尝輙止。然而在事实上,炒作热点的现象在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领域里是比较流行的。如关于“21世纪的中国成人教育”这一选题的许多文章,从题目的设计到行文的内容,基本上是一个模式,第二篇炒第一篇,第三篇又炒第二篇,炒来炒去,把新意炒没了,把读者的口味也炒腻了。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出现的这一现状不能用市场经济的同化作用来解释,而只能说明成人教育研究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从以往理论研究发展的经验看,市场经济初兴之时。虽然人欲横流,但往往是理论研究创造最富成果的阶段。其动因即在于理论研究者作为理论价值的守望者,与社会人的“经济化”的过程有强烈的逆反心理,不断强化自己的理论研究至上立场。此时的研究者,更加具备从时代变迁中冷静观察现实、凸显独立自我智慧的条件。换句话说,理论研究者甘坐冷板凳的心境,更具有理论研究意义上的创新性。然而,要达到这种“心远地自偏”的境界,必须首先具备对理论价值的兴趣。另外,从社会学角度看,思想是人的一种活动或行动,而人的行动的目的性,决定了他的行动方法和方式。对理论发展有兴趣的人,将理论研究看作是对人类发展问题的洞察,他的注意力始终是稳定的,主题也相应地表现出独特性和持续性。而将理论研究仅仅当做谋生工具的人,必然随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自己,为畅销而制造“作品”。这样的“操作”,只能使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不可避免地“可口可乐化”,进入“一次性消费”的行列。由此可见,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假如不能摆脱从俗的心态,不进行理论创新,那么,必然要被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所遗忘。当然,在成人教育研究的行为方式上,不能单纯反对“炒一把”、“热一阵”之类的游戏性观念和实践。在人的文化行为的诸多特征中,总的来说包含两个要素:神圣性的和游戏性的。神圣性的文化行为以良知、信仰为出发点,经常性地表现为不计个人的苦乐、得失,甚至以苦为乐。一般来看,人类通过神圣性的文化行为,特定时代的文化精华就能得以积累和延传。这也反映了人类从整体上对崇高和价值的追求和向往。至于人的文化行为的游戏性,也是应当给予适当肯定的。它既建立在世界的丰富性基础上,也体现了在人性中包含有游戏欲求的一面。目前,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界,其游戏行为比例过大,为“炒”而“炒”、为“热”而“热”的炒作太多。这类缺乏成人教育研究神圣性的弊端,无疑会给成人教育研究带来严重的损害。

问题之三,队伍不整齐和科研规划力度不够。全国成人教育研究界也有卓立不群的俊杰之士,但没有形成人才结构合理、队伍整齐、分工科学的群体攻关局面。此外,研究者之间缺乏理解、沟通、交流协作和相互欣赏的雅量,缺乏信念上的融通和共鸣;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舞台前掌声零落,没有百家争鸣的景观;对研究进展反应麻木。这些现象在成人教育研究界普遍存在。心态、体制以及研究展示的理念缺乏魅力等原因错杂其间,例如研究成果并不能引为决策的咨询信息。在成人教育研究界你没法找出在信念、观念、方法上形成共识的一群人,能够在一核心范畴统帅下,分工完成理论体系的建构。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一方面表明了成人教育研究队伍的理论内涵的贫弱,另一方面也造成成人教育研究的断裂。当前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成人教育研究精神的贫困。成人教育研究精神在成人教育研究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决定着成人教育研究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也决定着成人教育研究者的审美精神。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精神指向的变化,每每从核心层改变着成人教育研究面貌。在现代的成人教育研究中,无不是以成人教育研究精神指向的转变为出发点,开拓着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视界。而成人教育研究出现的这些问题,其背后往往是成人教育研究精神的贫困。

二是成人教育研究者的心态未调整好。有许多的成人教育研究者尽管比较熟识成人教育研究,但自己的心态与现实生活相隔太远,只能在思维中“独自漫步”,无法将思想与成人教育现实贯通起来。

三是大多数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单独运作,至今都没有实行或者计划实行实质性的联合。由于研究力量分散,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界至今未形成有学术影响的学派。

四是成人教育研究机构规模小,研究力量薄弱,大多数研究机构只有三两个人,有的还唱“空城计”。由此导致大多数成人教育研究机构运转不灵,效率低,成果不多并且水平不高。由于长期存在着研究力量分散的问题,直接导致了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界有导师而无大师、有学者而无学派、有研究人员而无高效运转的研究机构。

改变这种不尽人意的态势,关键还在于强化对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虔诚,多一些对成人教育发展的忧患意识,多一些痛苦的理性思考。惟有如此,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才能克服自身的不足,融入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价值创造中,从而使成人教育研究存在空白、缺陷、遗憾的现状有所改观。就当前的情况看,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者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利用和社会转化意识。强化研究成果的社会利用社会转化意识需要加深对研究成果的社会利用和社会转化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如果研究成果不进行社会利用和社会转化,不管是想实现政治导向、思想导向,还是担负起对实际工作的指导,都是不可能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社会利用和社会转化率越高,其学术价值就越大,对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就越具有指导作用。因此,成人教育研究者要加深认识,自觉地做好研究成果的社会利用和社会转化的工作。

二是必须强化成人教育研究者的创新意识。第一,要树立邓小平提倡的“闯”和“冒”的精神。即要想走出一条新路,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要有“闯的精神”和“冒的精神”。这种精神实质上就是创新意识。每个成人教育研究者都要自觉地树立起两种精神,在研究工作中干出一番新事业。第二,要继续更新观念。更新观念对出新成果有重要作用。科学研究贵在创新,著书立说,贵在一个“新”字。在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要注意选取前人和别人没有研究和涉猎的课题,并注意从新的角度选题,使选择的课题和论文题目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深度有新意的研究成果。

三是加强成人教育研究界的联合与协作,扬长避短,优化阵容,针对成人教育研究领域里研究力量分散的现状,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充实现有成人教育研究机构的力量,为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同时,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不同研究机构之间要加强相互联系,交流信息,在有关课题研究上实现优势互补。第二,建立专家研究室,充分发挥名人效应。一些研究力量比较强的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可尝试建立专家研究室,并以专家的名字或研究课题的名字挂牌。专家研究室要以成就显著的成人教育研究专家为中心,形成一个范围不大但工作效率很高的研究群体,集中力量对重点课题进行攻关。第三,引导成人教育研究者逐步形成学术流派,完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体系,以改变我国至今没有可以走向世界的、成体系的流派的局面。中国教育学会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学会要积极运用多种方式,促使各具特色的成人教育理论学派早日形成。可以预料,随着各个学派的理论形成,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内容将会进一步丰富,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对成人教育事业的指导能力将会进一步加强。第四,强化协作策划,提高协作权威性。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充满着智慧、谋略的文化积淀。古今中外贤能之士无不以策划、谋略作为其事业的发展与迎接挑战的魔方。成人教育研究界也需要“先谋而后动”,拿出自己的策略与谋略,并以创新性、开拓性的姿态。接受成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成人教育研究机构之间的协作是一项战略性、创造性劳动,要达预期目的,除了制定正确的策略,还需要精密的组织策划与后期管理。必须加强协作策划与组织协调,强化协作的权威性。当然,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运作必然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左右与制约。为此,在制定协作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客观分析各协作机构的现实基础与制约因素,强调协作权威性的同时不能搞“拉郎配”式的强制,也不能搞“劫富济贫式的二次分配”,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策略联盟”。

标签:;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