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熊,荣,浦淑林,杨姣,王炳龙,李莲华,陆国溪

云南省文山市人民医院输血科 663099

【摘 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型检验,比较微柱凝胶卡式法和试管法的溶血实验结果。结果:在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当中,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4例,均为ABO血型系统母婴血型不合所致。微柱凝胶卡式法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试管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疾病检出率,对于新生儿溶血病的防治有着积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微柱凝胶卡式法;新生儿溶血病;检测

新生儿溶血病属于免疫性溶血性疾病,主要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所引起。母体接受异种抗原而产生免疫抗体,其对于胎儿红细胞具有破坏作用,容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黄疸等并发症,损伤患儿大脑,甚至会导致其死亡[1]。新生儿溶血病严重影响着新生儿的生存质量,加强早期诊断是十分必要的,采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方法,获得准确、稳定的检测结果,进而采取有效防治办法,改善其预后,保障新生儿的健康安全。本研究以我院收治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6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其中男89例,女65例,出生时间≤5d新生儿106例,出生时间>5d新生儿48例。

1.2方法

采集新生儿静脉血3~4ml,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予以抗凝处理后立即送检,使用新生儿ABO及RhD血型检测卡进行血型鉴定,将微柱凝胶卡与0.8%红细胞悬液经血型血清学检测专用离心机(TD-3A型)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5min。在DAT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放散试验当中,需要应用使用HDN胎儿不完全抗体检测卡、免疫微柱孵育器(FYQ型)等设备,同时应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免疫法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判断。在凝胶卡上,其上部及中部有红细胞凝集即判断为阳性,其底部有红细胞沉积即判断为阴性。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中,其检测卡不能含有干胶和气泡,检测前进行检测卡和血液样本的离心处理,沉降纤维蛋白,避免其干扰检测结果。检测环境温度需保持在15~25℃,不宜过高或过低,检测完毕后立即判读和记录结果,保证其检测的准确性[2]。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型检验

在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当中,新生儿溶血病患儿84例,占比54.6%,均为ABO血型系统母婴血型不合所致。

2.2溶血实验

在154例新生儿溶血病疑似病例当中,采用试管法检验,DAT试验、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放散试验等试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9例(12.3%),其中2项为阳性结果、1项为阴性结果18例(11.7%),1项为阳性结果、2项为阴性结果17例(11.0%),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2例(66.2%);采用微柱凝胶卡法,三个试验项目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26例(16.9%),2项为阳性结果、1项为阴性结果31例(20.1%),1项为阳性结果、2项为阴性结果27例(17.5%),检测结果均为阴性70例(45.4%),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在新生儿溶血试验检测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3.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一种严重的免疫性疾病,其患儿主要表现为贫血、水肿以及肝脾肿大等症状,容易引发黄疸、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影响其治疗发育,威胁着婴儿的生命健康安全[3]。加强对该疾病的早期防治,有效控制病情,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和恶化,避免对新生儿大脑组织造成不可逆损伤,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改善其预后效果。针对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不和等致病原因,采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常规应用试管法进行DAT、游离抗体试验以及放散试验,检测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但是该方法操作较为复杂繁琐,且准确率不高,进而导致误诊或漏诊而延误治疗。而微柱凝胶卡式法则是通过血清学试验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提高新生儿溶血病的检出率[4-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溶血病的病因主要是母婴血型不合,采用微柱凝胶卡式法进行溶血检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试管法,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充分说明微柱凝胶卡式法是更好的新生儿溶血试验检测办法。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应用微柱凝胶卡式法,其对于疾病的检出效果更好,为新生儿溶血病早期防治提供重要的参考,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水权.微柱凝胶卡式法与试管法在ABO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09):34-36.

[2]杨丽.微柱凝胶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4):53-54.

[3]蒋峻峰.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7):2362-2363.

[4]粟明丽.微柱凝胶技术在检测新生儿溶血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2):154-156.

[5]陈华,伍燕,王娇华.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6):3079-3080.

论文作者:熊,荣,浦淑林,杨姣,王炳龙,李莲华,陆国溪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  ;  ;  ;  ;  ;  ;  ;  

微柱凝胶卡式法在新生儿溶血病检测中的应用论文_熊,荣,浦淑林,杨姣,王炳龙,李莲华,陆国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