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引用字符为财经新闻报道添加颜色_财经记者论文

如何通过引用字符为财经新闻报道添加颜色_财经记者论文

人物引语如何为财经新闻报道增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引语论文,新闻报道论文,何为论文,人物论文,财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经新闻中人物引语的类型

人物引语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叙述学角度而言,新闻报道中的引语是记者叙述话语中的话语,是叙述语言的次级语言。通过对引语的阅读,受众同财经新闻人物发生直接联系,进而增进对事件的了解。

在采访中,记者面对的新闻人物所叙述内容或大段或零散。然而,出于全文叙述的考虑,记者必须有选择性地将部分内容以引语的方式出现。引语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直接引用语句、段落:即用引号,直接引述财经新闻人物的话语,话语一般是完整的句子、段落,引语自身就可以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如:

A、银聚投资管理公司的一位姓李的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听说在股权移交上新老大股东之间有分歧,我们只能听大股东的,到时候参加股东大会就行了。”

B、颐和丰业投资管理公司一位姓汤的管理人员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自从11月27日成为北大科技的第一大股东后,就按照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向北大科技发函……而该公司和中粮国际股权委托方国银投资有限公司没有任何反应,此后,我们一直在和国银投资谈判,但是总是没有结果,他们不配合。”

C、北大科技的股权移交何时了,目前还看不到眉目。不过汤先生在结束采访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世界上不存在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引自2003年1月20日经济观察报的《董事长神秘消失北大科技忽遭权利真空》作者冉学东)

在B中,由于话语过长,记者在引用时可以在不影响原意的基础上进行省略,只将核心部分内容突出。在C中,为了进一步表达出人物话语的功能,在直接引语前加了“意味深长”几个字,起到对引语功能的补充作用。这三种都是财经新闻人物引语的常用方式。

2.引用单词、短语、分句:这种也是直接引用,但引用的内容很短,不是一个独立的语句。如:

A、更有甚者,杀入了曾号称“中国水泥第一家”安徽海螺集团的大本营——铜陵。

B、4年前,当海螺集团计划到浙江投资建厂时,浙江水泥业界人士曾向省政府进言设法阻击,因为“海螺会给浙江水泥带来灭顶之灾”。(引自2003年8月20日东方早报的《50亿浙江水泥资本游走全国》作者徐益平金连升)

引用的内容都是人物所述,但其单独表达的意思往往会使人不知所云,它必须和记者的叙述内容结合在一起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这种方式把人物话语中记者认为最关键、最重要的内容保留下来了,而人物话语的其他内容都被删去。

3、间接引用:这是记者在采访完成后,通过自己的思考、选择,用自己的语言对财经新闻人物的表述意思进行重新叙述。这种间接引用的方式较为常见。如:

A、渣打银行经济师许长泰说,香港受制于外围经济表现,倘若明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内地经济出现硬着陆,便将拖累本港经济,沙士重临也可能对经济造成隐忧。

B、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表示,本地经济活动已全面复苏,七至九月的出口数字表现得更强劲,进一步支持经济增长,但他担心明年能否持续。(引自2003年11月27日信报财经新闻的《经济师料第三季经济急速复苏》)

在A中,许长泰在被采访时表述香港经济如何面临种种外围影响,沙士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对经济造成隐忧的话语,记者都没有展开,而是通过对许话语的整理,代之以总结性表述。B中记者用很简短的话转引了邓世安要表达的两层意思,一是对现在经济的评价,二是对明年的预测。很明显,这种引用是概括性的,客观而冷静的叙述方式。这种做法缩短了篇幅,加快了叙述速度;同时通过记者对采访中新闻人物的大段语言进行重新梳理,删去其中情绪化的表达、混乱的叙述,可以使受众更直接地了解到财经新闻人物的表达意图。

财经新闻中人物引语的功用

1、降低财经新闻报道的专业难度,增强报道的可读性,引发叙述频率、叙述语境的变迭,实现陌生化写作,增强受众的新鲜感。

财经新闻专业术语多,分析预测内容较为复杂,由于报纸风格的影响及为了顺从目标受众长期形成的语言习惯和语言惰性,记者的叙述往往在较为固定的、客观而理性的语境中展开。这种方式能使受众在顺利获得有价值事实和信息的同时,强化他们对传媒的依赖性和认同感。

但在财经报道中,过于固定的叙述方式同时也很容易让受众失去阅读的兴奋点,这就要适当地变换叙述频率和叙述语境,产生语言的陌生化效应,从而帮助读者延长审美感受和想象空间,为读者提供审美新感性。引语的使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使用直接引语时,记者的叙述频率明显放慢,叙述集中于某个时间某个人的说话状态,引语叙述时间基本与实际事件发生时间在频率上同步,而且受众被引入新闻人物当时事件发生的语境。如前面所提及的汤先生在结束采访时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世界上不存在永远的敌人和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读者好像就在汤先生面前听他意味深长地说这句话。而到了间接引语时,由于引语经过了记者的总结,用词减少了,呈现出节俭的特点,叙述速度得到了加快,读者的心态又发生了变化。而一旦转入记者对事件的陈述时,叙述频率和语境又进入起初状态。这种变迭在文中的交替使用,可以刺激受众的阅读神经,产生新鲜感。

2、表述事件涉及的几方的引语,可以使报道更加平衡、全面、丰富、理性。

经济事件常是有多层联系、错综复杂,当事的几方都出来说话了,对事件发言的人越多,观点越多。由于财经新闻的主流读者以男性、中青年成功人士、学历较高者为主,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不仅不会因说话人多而迷惑,反而会觉得可参考的信息越多,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更为全面,也间接增强了报道的深度。同时,多种不同身份的人出来对事件进行表述,可以避免记者直接出来说话而遭反感,使报道更显客观冷静。

3、可以对记者的观点与分析进行佐证,增强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增强其劝服功用,影响受众的经济选择。

记者往往是财经现象的旁观者,对某一经济事件的涉及难免有限。但通过把观点借采访对象之口说出来,说服力要比记者自己出来说话效果要好得多。

引用权威人士的话语在财经报道中颇为重要,一些财经媒体文中大段引用财经专家的话,不仅在无形中增强报道的权威性,从长远来看,对媒体自身公信力的增强也很有用。

财经报道中人物引语如何“保真”

相比之下,直接引语可以原创性地再现人物的讲话,记者更多地处于一种记载的状态。直接引语实现了一种“同期声”的效果,保真性较强。在财经报道中,人物在对一些还不清晰的财经现象发表观点时,记者将其原语引出,可以由读者去体会和判断下一步的经济选择,记者也避免自己卷入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财经写作中,适当地保留一些人物精彩、有特色的话语,可以使文章增色,可读性增强。

间接引用人物片段引语,往往和记者叙述共同组成对一个句子的完整叙述。很明显,在句中只有符合记者叙述需要的人物话语才能在删减中得到保留。同时,由于有引号的标示(从标点符号的功用来看,引号可以使其引用的内容成为全句强调和突出的对象),间接引语的内容更多的是在为记者的全句叙述功能而发挥作用。在这里,引语的保真性得到了较大的削弱。

无引号的间接引语的保真性则最差。人物的原话基本上全部被改头换面,用记者语言进行了重新表达。这种方式尽管可以方便读者进行阅读,如记者往往对财经人物的专业话语,进行通俗化处理。但是,间接引语这种优势也隐含着一定的危机,即由于记者的高度参与,消息来源的声音可能被记者个人的声音所遮盖,造成信息的原意不能有效地传达。

在现在的财经新闻报道中,文中往往会采用间接引语与直接引用互相配合的方式。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向读者表达人物话语的意思。这样既增加了易读性,又保证了信息的可信度。

摘自《新闻与写作》(京),2004.7

标签:;  ;  ;  ;  

如何通过引用字符为财经新闻报道添加颜色_财经记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