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_婴儿论文

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_婴儿论文

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知论文,儿童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为母婴依恋。婴儿依恋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研究婴儿社会认知发展早期的表现形式及其特点,对于促进和加强儿童社会认知能力及相应的社会技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关于社会现象、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人类自身事件的认知,在内容上涉及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关于个人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别人各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情感、动机、意向等)及思想观点、个性品质等的认识;第二,关于人与人之间各种双边关系的认知,如对权威的服从、友谊、冲突、合作等关系的认知;第三,对社团内部或社团之间各种社会关系的认知等。如果我们将非社会认知的对象描述为具有“硬”的和“冷”的特性的话,那么,社会认知对象的性质则是“软”的和“暖”的。

在儿童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活动中都包括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的顺利进行和完成,要求主体社会认知的参与,儿童必须能够评价与他人构成某种关系的特定社会情景、了解自己与他人的社会角色、推断他人的情感和意图、选择和执行某种恰当的社会交往策略等,所有这些都将促进某种积极的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发展,提高儿童的适应性能力。

那么,儿童的社会认知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在儿童发展的早期,社会认知是以什么样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本世纪以来,研究者们从精神分析(Freud,1938)、生态学(Bowlby,1969)、行为学(Gewirtz , 1972)及认知心理学(Kagan,1974)等不同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尽管各派理论在对某些具体问题的分析上有所不同,但都认为,儿童出生不久,就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社会认知的萌芽,其中,依恋能力是个体早期社会认知的重要形式之一。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刚一出生就进入与他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婴儿学到了许多有关社会关系及社会性反应方式的知识和技能,他们可以用微笑、啼哭、咿呀作语以及身体动作等发动起与母亲间的社会性交往活动,这种母婴之间亲密的情感联结被称为母婴依恋。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建立其他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对儿童各种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来的一些研究表明,母婴依恋与婴儿的认知发展密切相关,其形成基础是个体早期的社会认知能力。

一、婴儿依恋能力的认知基础

婴儿依恋能力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其认知能力为基础的。这里所说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指婴儿对社会性刺激物的感知觉方面的能力。个体在出生前(胎儿后期)就做着对社会性刺激予以知觉的反应的各种准备,出生后不久则不断地显示出这种能力。近20年来的研究表明,新生儿的感知觉系统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表现出明显的对社会性刺激的知觉偏爱性,这种偏爱性是导致产生母婴依恋的重要因素之一。

鲁弗等(Ruff& Birch,1974)发现, 出生不久的婴儿对那些运动的、具有对比度的以及曲线式的刺激物更感兴趣,而这些特性都在不同程度上与人脸的各部位有关。婴儿的这种特殊兴趣使其更倾向于注视母亲的面孔,这种不断的注视,一方面加深了婴儿对母亲形象的了解和记忆,另一方面也诱发母亲与婴儿进行更积极的情感交流,形成母婴之间循环式的情感互动。

婴儿在出生后的头两个月里,由于双眼还不能很好地聚焦,因此对注视的距离有特殊的要求。研究发现8~9英寸是婴儿以看清视觉对象最合适的距离,而当母亲给婴儿哺乳时,母亲的面孔与婴儿眼睛之间的距离恰好约8~9英寸,由于对在合适的视觉距离上物体的分辨度高,婴儿就会更经常地注视这些物体,因此婴儿能反复地看到母亲面孔的细节,提高了对母亲感知的熟悉度。

知觉偏爱还表现在婴儿的听觉和嗅觉中。婴儿对高频声音比对低频声音更敏感,这表明婴儿更偏爱女性的声音;进一步的研究(Decasper&Fifer,1980)发现, 出生后仅三天的婴儿就表现出对自己母亲而非其他女性声音的偏爱;二周的婴儿表现出对母亲气味的偏爱。由于这些感知觉偏爱的存在,使婴儿更愿意接近母亲,帮助婴儿更全面的感知和认识母亲,并与母亲形成和保持更亲密的情感联系。

另一种促进母婴依恋的认知因素是婴儿的模仿能力。 穆子等(More&Melzoff,1983)发现, 婴儿对成人的面部表情能进行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即时模仿是指当成人做出某种面部表情之后,婴儿马上也做出同样的表情,延迟模仿是指婴儿不是马上模仿成人的表情,而是依据内在表象,在一段时间以后再现成人的表情。这种模仿能力不仅促进了母婴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有助于发展婴儿关于社会信息的内在表征系统,为以后的社会信息加工奠定基础。

还有研究表明,婴儿早期对社会性刺激的感知和应答能力要好于对非社会性刺激的。

总之,婴儿早期所具有的社会性信息的感知觉偏爱及其他方面的认知能力促进了婴儿与其他人类个体,尤其是母亲间的社会交往,建立起与母亲间的相互依恋的情感联结。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及认知能力的发展,其依恋模式会发生变化。

二、婴儿依恋的表现形式随其认知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虽然母婴之间的相互作用开始于婴儿出生后的头几周内,但婴儿的依恋行为是随其认知能力的变化而变化的。婴儿早期的依恋行为多为对母亲表现出更经常的微笑、咿呀声音、注视、依偎、拥抱等行为,但对母婴分离尚未表现出更多的消极情绪;随着婴儿与母亲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和稳固,婴儿出现了分离焦虑,即当婴儿所依恋的对象离开时,表现出伤心、恐惧、活动水平降低等特点。

分离焦虑的表现也随婴儿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头半年里,虽然当妈妈离开时,婴儿也可能哭闹,但如果有另外一个来与他玩,婴儿能很快接受这种代替而安静下来;然而,在后半年中,婴儿分离焦虑的反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出极度的不快、不安和恐惧,而且拒绝接受他人的代替,焦虑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均增加,在出生后的18~20个月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分离焦虑的产生和发展变化,与婴儿的社会认知能力有关。我们认为,对社会性信息进行表征、比较和推断是使婴儿产生分离焦虑的重要认知因素。婴儿在六个月以前,还不具备这三个方面的能力,因此还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六个月以后,婴儿可以形成关于过去经验的最初始形式的表象,并逐渐能将此表象与当前事件加以比较或联系,以形成对将来事件发生可能性的推测。当母亲离开后,婴儿能从记忆中提取出母亲在他身边的图式,并把这种图式与当前情景相比较,对“一会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进行推测,由于受认知能力的局限,婴儿的推测往往是错误的,因此产生分离焦虑。随着婴儿的继续长大,到20个月以后,分离焦虑的强度逐渐减弱。这种在依恋行为上的变化与婴儿所获得的客体永久性概念有密切关系。客体永久性概念是指,婴儿了解到当物体从自己的视野中消失时,并不意味着客体不存在了,而是被放在某个自己看不见的地方了。正是因为获得了这个概念,当母亲不在他身边时,婴儿才可能提出关于母亲的去向及很快就会回来的假设,这种推断使婴儿减轻了由于与母亲分离而带来的紧张、惊恐、痛苦和压力,也使他们对环境做出相对积极的、有控制的反应,从而更有效地应付新的情景。

三、婴儿依恋的内在认知模式

婴儿依恋虽然是从其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的,但像个体其他行为一样,肯定也会存在着相应的内在依据。艾斯沃思等(Ainsworth, 1978)提出,在婴儿内部存在着一种支持其社会交往的内在组织模式,这种内在心理组织模式反映出个体最早期的、对社会性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和方式。在安斯沃思工作的基础上,布鲁瑟顿(Bretherton,1980 , 1985)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关于婴儿依恋的内在认知工作模式,更具体地揭示了婴儿依恋行为发生及变化的内在依据。

在这个模式中,婴儿首先要对来自外界的信息进行监控,并将此与自身已有的信息做比较,进而对新的刺激和情景做出评价(如:这是否是一种潜在危险情景?)。在此基础上决定与对方的亲密程度。上述所有这些环节都是在婴儿对自己及依恋对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的。

由于这个模式是建立在来自环境信息的基础之上,并不断地被婴儿的经验所修正,所以被称之为“工作模式”。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给婴儿提供关于在特定情景下,对自己及依恋对象社会行为的期待(如:当我哭叫时,母亲将如何反应?当我咿呀发声或含笑注视着母亲时,她将如何反应?当我的牛奶杯子被碰翻时,我是否需要母亲的帮助?等等)。由此可见,婴儿依恋不仅是个体社会性及社会交往技能发展的结果,也是婴儿所具有的、并不断变化着的内在认知工作模式的功能,婴儿依恋行为的性质和特点随其对有关社会性信息进行加工能力的变化而变化。

婴儿依恋行为变化的另一个表现是,所依恋的对象从单一向复杂化发展,从仅对真实的人——母亲表现依恋发展到对母亲的照片也表现出依恋。研究者观察了二岁男孩在其母亲分离10天的过程中对母亲照片的行为反映,发现在母子分离的头几天中,男孩搂抱着亲吻照片,并表现他非常喜欢这些照片;随着分离时间的延续,男孩对照片的反应发生了变化,他不去看照片,并表示他不需要再看它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变化,是因为在婴儿内心产生了与母亲的象征性重聚,虽然在母子分离期间母亲对儿童的态度及照片本身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但儿童对母亲的反应却逐渐趋于平静,导致这种行为变化的是婴儿内在认知工作模式。婴儿通过对自身经验及内外信息的整合,重新构造了当母亲不在时与母亲的依恋关系,使得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开始具有较多的内隐成份。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们将布鲁瑟顿的这个关于婴儿依恋的认知工作模式应用到幼儿、青少年及成人的研究中,发现六岁儿童的依恋表现在某些方面与其在一岁时的表现具有较高的相关。这说明,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对外部世界探索和了解的增加,他们对情景的反映可能发生变化,但关于依恋的内在工作模式却具有连续性。个体早期的依恋经验被不断地贮存到模式中,并影响其对以后所发生的事件的知觉和认识。所以,不同年龄的儿童在社会交往中的外在行为会有许多不同,但是控制这些行为的系统却是那个根植于婴儿期的,关于母子依恋的内在认识工作模式。

关于婴儿依恋的认知工作模式,特别强调对社会性刺激的心理表征在个体依恋行为中的动力和机能作用。因为,认知工作模式可以给婴儿提供关于自我、依恋对象和环境的充分的表征,从而具有适应性的功能。健康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以运转良好的内部认知工作模式为基础的,通过模式的工作,个体能够解释和预测依恋对象的行为,计划自己当前和将来的反应,以使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更具主动性和协调性。由于婴儿与依恋对象之间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相互诱发、相互作用的互动关系,所以,认知工作模式实际上反映了一种双边性的社会关系。例如,如果在一个婴儿经验和表征系统中的依恋对象大多数为拒绝型的,那么婴儿的自我概念也是消极的;相反,如果在一个儿童经验中的依恋对象大多数是情感悦纳和支持型的,那么,婴儿的自我概念也将是积极的、自信的。婴儿一旦形成了关于自身的某种感觉之后,就会不自觉地在行为中表现出来,从而影响与依恋对象的进一步交往。

四、依恋行为对认知的影响

从前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到,婴儿的依恋行为受其认知因素的影响,那么,这种影响仅是单方面的吗?或者说儿童早期的认知发展是否也受到像依恋这种社会性行为的影响?长期以来,研究者们都坚信,儿童在早期获得的、来自家庭的经验将影响其认知的发展,而这些经验大部分是社会性的,许多是母子交往方面的。

近30 年来关于母婴依恋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着艾斯沃斯(Ainsworth,1967,1979)的理论进行的。她将婴儿依恋划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安全型、回避型和反抗型,由于后两种类型的表现经常是重叠在一起的,所以统称为非安全型依恋。不同依恋类型的划分是依据由艾斯沃斯和威蒂哥(Wittig,1969)创造的陌生情景测验(Strange SituationTest)进行的。 陌生情景测验一般要求母亲(或父亲)与婴儿(年龄为12~18个月)同时参加。测验程序如下:首先,母亲与婴儿同时进入一个小房间,母亲用一些玩具引发婴儿的兴趣并鼓励婴儿自由地探索和摆弄这些玩具,在这个过程持续约三分钟左右时,一位陌生成人进入房间,与母亲交谈并与婴儿交往,然后母亲离开房间,这时婴儿产生分离焦虑。研究者认为,当妈妈重新回到婴儿身边时,婴儿的行为表现最能代表其分离焦虑或依恋的性质。安全依恋型的婴儿很热情地欢迎母亲的返回,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容易被抚慰,继续玩玩具,探索环境或与陌生人交往;而非安全依恋型的婴儿拒绝注视返回的母亲,对母亲表示气愤,出现反抗行为;或者缠着母亲,在接下来实验的整个过程中,再也不离开母亲独自去探索环境。艾斯沃斯认为,不同的依恋类型影响儿童认知的发展。那些安全依恋型的婴儿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和独立性,这使他们能更多地积累社会性经验,更快地发展应付环境、解决问题的社会性策略和技能,更好地发展社会适应性行为。艾斯沃斯将母亲的反应方式、婴儿依恋类型与认知发展之间的关系做如下描述:

母亲对婴儿信号的敏感→婴儿的安全型依恋→独自探索行为的增加→认知能力(社会认知、自然认知)的提高。

另有研究者(Coates&Lewis,1984;Cohen&Beckworth,1979;Olson,Bates,&Bayles,1984)通过研究发现,婴儿期母子间交往活动的数量和质量与儿童后来所表现出的认知能力呈正相关。

还有一些研究者将个体幼儿阶段的认知能力和社会性能力作为婴儿期依恋类型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苏菲(Sroufe)及其同事对一组儿童从婴儿期一直追踪到五岁。他们首先将12~18个月的婴儿通过陌生情景测验划分为安全依恋型及非安全依恋型,然后对这些儿童进行追踪观察,重点观察了他们在幼儿期认知能力和各种社会性能力的发展状况。观察及测查结果表明,那些在18个月时被划分到安全依恋组的儿童在二岁时表现出更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Matas,Arend&Sroufe,1978);在三岁半时表现出更好的社会性技能、自我指向性行为及注意力(Erickson,Soroufe,&Egeland,1985);在五岁时表现出更好的应变能力、坚持性以及对冲动及情绪的控制力,具有更多的好奇心及解决问题的方法(Arend,Gove,&Sroufe,1979)。

以上研究结果清楚地说明了婴儿依恋行为与后来认知发展的关系。但是在解释这种关系时必须谨慎小心,并不是说在18个月时具有安全依恋行为的儿童到五岁时就自然会表现出更好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而是由于这类儿童的母亲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就鼓励他们去积极探索环境,并让孩子在探索环境时感受到充分的安全。在孩子长大以后,父母仍然坚持这样做,这种良好的父母教养方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婴儿对社会性刺激的感知和理解力影响其良好社会交往关系的建立和发展;相反,婴儿当前及以后的认知水平也会受到各种社会性因素的影响,两者交融在一起,互为因果,在个体整个心理发展过程中均起着重要作用。

五、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

对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与对其自然认知发展的研究几乎具有同样长的历史,如皮亚杰关于儿童对社会性游戏规则以及在假设情景中道德判断的研究(Piaget,1932,1965)就被认作为是关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早期研究之一。但社会认知被作为一个与儿童自然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相联系的独立研究领域则开始于60年代末期,以弗拉韦尔(J·H·Flavell)与其同事共同撰写的关于《儿童角色采择及交流技能发展》一书为重要标志。从此以后,关于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研究被大大扩展,到80年代后,该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

由于社会认知与自然认知都是人类大脑所进行的认知活动,所依赖的神经生理基础是一样的。所以,个体社会认知的发展在许多方面与自然认知的发展具有相同的特点;但又由于两者的认知对象不同,社会认知的发展也表现出某些特殊性。与自然认知发展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表面到深入

儿童在认识自然现象或事物的时候,开始总是集中于事物的某些表面现象和特点,后来才慢慢地学会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推断事物的内在属性的实质;社会认识的发展也经历同样的过程,儿童最初只能感知自己、他人或社会事件中的那些非常直观的、表面的知觉性特征,只注意人的外表及外显行为,只有到了一定年龄以后,才能依据这些外在线索和证据去推断他人较隐蔽的心理过程、事件的含义及原因。

第二,从时空中心到非时空中心

年幼儿童对社会事件的认识也表现出明显的时空中心性。事件发生的即时情景对他们的认识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例如,他们只能观察到别人表现出的明显的快乐情绪,却不能通过他人表情上的细微变化去了解隐藏在内心的某种不愉快。年幼儿童更易对当前的社会情景产生反应,逐渐才能学会对当前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了解到一个人的过去经验及内在动机等都将导致他当前的行为及下一个行为的发生。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会了将时间与事件进行整合,将各种事件与情景进行连接和转换。

第三,逐渐认识到社会性事物具有稳定性

像自然认知的发展一样,儿童逐渐发展起一种关于自己及他人具有稳定性的概念,了解到人的某些特点将是跨越时间和情景而稳定不变的,如性别角色及气质特点等。自己或他人平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行为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只是在个人稳定的大背景上出现的小调整,与总体基调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关于社会事物稳定性特点的认识看作为“去时间中心”能力的发展。

第四,逐渐发展起数量化的思想

在非社会认知领域中,儿童要获得对物理现象的数量化认识,就需要获得如何以一种精确的手段测量事物的想法。同样,在社会认知领域中,儿童也逐渐发展起一种判断社会事件合理性的公则,例如,他们认为奖赏和惩罚的程度必须与接受者的实际功过相对应。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运用于社会认知中的数量量度思想越来越明确,“公正”及“非公正”的概念被应用得越来越普遍。

第五,元认知的发展

元认知是指主体可以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当成认知对象去认识,并对此进行监控。由于人是认知活动的主体,所以对认知活动本身的认识就是一个典型的社会认知活动(Flavell,1981)。 到了青少年阶段,儿童逐渐发展起了解自己及他人认知活动的兴趣和能力,对事物具有更强的审察力,对自己的思想及情感更具内省性。

第六,逐渐表现出思维的抽象性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社会认知中也逐渐表现出思维的抽象性。他们能将不同的人抽象到“人类”去理解。而且,既能理解人类的共性,也能理解人类个体的特性;对道德、宗教、政治等抽象社会内容进行更多的思考。

第七,社会认知中的弱点

像在自然认知领域一样,社会认知的发展也有一个逐渐改错的过程。当儿童对某种社会事件进行判断和评价时,更易受个人偏好、文化及其他个人特点的影响。对错误行为进行归因时,对别人更强调主观原因,对自己则更强调客观的、偶然的因素。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这些弱点会得到限制。

社会认知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儿童社会认知发展上的某些特殊性。具体表现为第一,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社会认知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上更易表现出差异性而非同步性;第二,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受环境、教育、文化等外在因素更大;第三,个体社会认知的水平始终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甚至到中老年时仍处于发展状态;第四,儿童的社会认知水平与其行为会有更密切的相关。

总之,儿童的社会行为水平是与其相关的社会认知水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当一个儿童不能很好地理解他周围的社会关系,不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行为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的时候,他的社会性行为也很难表现出充分的合理性。所以,儿童的所有社会性行为均是以其社会认知为基础的。我们应该把握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的特点,从社会认知发展的早期表现——婴儿依恋开始,对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认知能力进行适当的促进和强化,使儿童在社会认知及相应的社会技能的发展上获得更快的进步。

标签:;  ;  ;  ;  

儿童社会认知的早期表现_婴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