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电力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气操作中一旦出现事故,将导致正常供电中断,甚至引发更严重的事故。倒闸作业是变电站运行时的一项最常规的工作,为此,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文章分析了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和预控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防范措施;预控措施
引言
变电运行倒闸作业操作是变电值班员频次最高、最常规的操作任务,其操作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变电运行的质量与安全,防止倒闸误操作是变电运行管理部门重点控制的工作之一。国内电网连续发生的多起变电运行误操作事故,表明变电运行倒闸误操作依然存在。因此,为了保证变电设备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就应该准确的找出导致引起倒闸作业误操作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范和预控措施,切实做到保人身、保设备、保电网安全。
1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原因分析
1.1操作编制错误
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重要成因之一就是操作票的错误编制。变电运行中的倒闸作业流程复杂,工作内容繁琐,具有一定的难度,而倒闸的操作票是工作人员完成倒闸操作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操作票的正确性对变电运行倒闸作业是否出现误操作具有关键性的影响作用。从另一个角度看,倒闸作业操作票也是变电运行中工作人员生命、设备及电网安全的重要保障。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实践知识,都充分反映了变电运行倒闸作业操作的重要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电网系统中执行了错误的操作票,必然会损坏相关设备,甚至损害人身安全,或者是引发其他连锁反应,造成大面积的电网安全事故。
1.2审核、操作工作不到位
如果变电站运行倒闸作业中负责审核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足够强的责任心,很容易在繁重复杂的工作中产生懈怠心理,对工作持有不端正的态度,进而在审核操作票的过程中缺乏认真的工作心理,容易遗漏重要内容。又或者如果审核人员过于相信拟票人,同时对审批者具有严重的依赖心理,也会影响操作票的审核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操作票的正确性。与此同时,倒闸作业误操作事故的主要成因还有执行命令下达时比较随意,没有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监护,又或者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操作安全监护工作的重要性。此外,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倒闸操作不规范,如漏项、跳项操作,或者不按照操作票进行程序操作,又或者在进行实际操作之前没有对设备的名称、型号等详细信息进行认真的核对,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明明发现了问题却没有及时反馈给上级,擅自进行操作,都会造成倒闸误操作。
1.3五防闭锁装置没有发挥作用
当五防闭锁装置的防护闭锁功能出现异常情况或者程序错误、逻辑关系错误,钥匙、锁具失灵时,其作用不能发挥,也是导致倒闸误操作的原因之一。除此以外,五防闭锁装置出现故障时,如果强行解锁,也会导致误操作。电气设备产生误操作的原因还包括防护闭锁装置覆盖面不全、防护闭锁漏电等各种各样的原因。
1.4变电站运行管理缺乏完善的制度
如果一个变电站在运行中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又或者有完善的制度却不去遵守,甚至是严重缺少责任考核制度,变电站在运行中没有积极的开展工作人员培训等活动,站内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抱有“只要不发生事故,制度就没有遵守的必要”的心理,都容易导致站内员工产生错误思想,对工作中的安全规范麻痹大意,最终造成倒闸作业误操作。
2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防范和预控措施
2.1加强操作人员的操作票编制和控制
在操作票实际编制过程中,要加强与电网实际情况的联系,若电网操作难度较大,需先设置好主接线图与继电保护等,同时还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①理清编制思路,防止出现漏项,并注意专业术语的应用,增强专业性;②做好定值区计算,减少计算错误;③严格审核操作票,在审核的过程中务必有专业、操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若在审核中发现问题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更正,防止恶性事件发生;④相关工作人员在编制前应做好实地考察,坚持不懂就问的原则,真正做到制度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操作票内容的可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加强对五防闭锁的防范和预控
一方面,应该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维护工作,谨慎的选用功能齐全、可靠性高的防误闭锁装置,并且在应用之前还应该认真的对防误闭锁装置进行检查,保证其能够正常、良好的运行,然后确定专门的负责人形成防误工作网,对于规范解锁程序方面,应该按照相应的权限、程序以及步骤进行。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防误装置的维护工作,充分的认识到防误装置设备维护的重要作用,将防误装置的维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当进行停电检修时,应该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检修和逻辑关系正确性的核对、校正,当防误闭锁装置出现锈蚀或者卡涩时,应该及时清除,保证其能够正常的运行。
2.3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
为了减少变电运行倒闸误操作的发生,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已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明确指出操作流程,指出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及其对应的整改措施,要求所有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该规定工作。针对规章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需向上级申请调整;同时为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应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作积极者加以奖励,对工作懈怠者进行惩罚,以减少误操作的出现。
2.4强化对操作票不正确执行的防范和预控措施
首先,操作过程中需要认真执行发令、上报、复述、记录以及监护等制度,还需仔细核对有关设备的编号名称,避免错误拉合开关或者误入带点间隔。在执行操作票的过程中,一旦发生事故,需要立刻停止此项操作,当处理事故完毕后在进行下一步操作。此外,严格根据操作票顺序进行操作,坚决杜绝擅自加项、漏项以及非常规的操作行为。其次,严格执行验电接地制度,在执行这项制度时需要使用绝缘手套,还需使用合格且电压等级相应的接触式验电器,在装设接地线处或者合接地刀闸处进行分别验电。再次,在测量保护压板时,应当查看档位正确与否,例如,投保护测量电压而档位却被放到了电压挡,从而引发开关出口跳闸。然后,在下达调度指令以后,要按照接线图完成核对性预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正确使用防误系统,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按照一站二看三核对四操作的总体原则。在执行倒闸操作之前需核对现场设备的运行方式,认真考虑操作对于电压、系统、继电保护以及自动装置带来的影响。针对那些大型或者较为复杂的操作,我们需要在操作之前做好事故设想以及应对办法。最后,在操作倒母线之前需要对母差运行方式进行调整,要先将母联开关调整成自动的方式,在拉母联之前还应将停母线压改变为二次空气开关,然后再拉母联开关。
2.5制定详细的倒闸作业误操作事故预案
为了增强变电运行倒闸作业操作人员对误操作事故的反应能力,除了应该定期的开展模拟事故训练,增强倒闸操作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之外,还应该制定详细的倒闸作业误操作事故预案,以及其他特殊条件下的事故预案,例如对于电网设施大面积故障的应急处预案、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变电站事故全停的应急处理预案、重大自然灾害的应急处理预案等。
2.6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
为了减少变电运行倒闸误操作的发生,构建完善的规章管理机制已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明确指出操作流程,指出各种可能发生的状况及其对应的整改措施,要求所有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该规定工作。针对规章管理机制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需向上级申请调整;同时为调动操作人员的积极性,还应设置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作积极者加以奖励,对工作懈怠者进行惩罚,以减少误操作的出现。
2.7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倒闸作业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从以下方面入手:①邀请专家或技术人员开展培训讲座,将培训重点放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方面,以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在培训工作完成后,对操作人员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查,以确保培训工作落实的有效性,②定期开展模拟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倒闸作业中极易出现失误的情况,提高其事件发生的处理能力,丰富实践经验,最大限度缩小误操作造成的影响范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导致变电运行导致作业误操作产生的要素包括设备技术、操作人员与调度等,故应对上述这些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采取相应的防范和预控措施进行处理,制定并落实倒闸作业监管制度,以确保倒闸操作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消除导致安全事件发生的不良因素,进而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沈静萍,杜海波.解析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原因分析及防范[J].科技风,2014(21):37.
[2]胡伟新.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0):162-163.
[3]武惠文.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193.
论文作者:黄清雷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1
标签:操作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装置论文; 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电网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