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中医医院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晚期肺癌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推行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较低,护理满意度较高,与观察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改善患者心理态势,控制疼痛问题,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模式;晚期肺癌;抑郁评分;疼痛评分
前言:晚期肺癌多无治愈可能,患者受到疾病困扰,心理、生理情况均不理想,这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分析认为常规护理模式下,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明显,疼痛问题也难以得到控制。舒适护理模式重视保持常规护理价值,同时提升患者护理舒适性,我院就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晚期肺癌住院患者中,选取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男27例,女16例,年龄51-78岁,平均(68.9±3.7)岁。观察组:男28例,女15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8.8±3.9)岁。两组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告知患者病情、病况,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结合患者意愿用药镇痛,积极满足患者住院期间诉求。观察组推行舒适护理模式,在上述措施基础上,行心理疏导、环境护理、延伸护理、转移护理四项措施:
①心理疏导。记录患者情绪特点和心理变化,由责任护士和家属共同进行心理疏导。如患者睡眠不佳,日间精神状态差,可进行语言疏导,就患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交流,假定患者发病前热衷于旅行,可就国内外景观等进行交流,倾听患者心得,使患者注意力得到转移,应对负性情绪和疼痛问题。②环境护理。病房内外避免出现噪声,可结合患者意愿,提供轻音乐、广播类节目等。部分患者希望进行病房改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予以满足,更换办公桌椅和窗帘等,营造办公环境、家庭环境,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③延伸护理。结合患者发病前生活习惯、个体要求进行延伸护理,如患者对生冷食品较为喜爱,可在确保无菌的情况下适量提供给患者。鼓励患者就护理诉求进行表达,尝试给予满足,患者希望日间至户外行走,可选取家属和责任护士陪同,至院外进行简单活动。④转移护理。患者情绪波动和疼痛感加强,多发生于卧床休息期间,建议患者养成阅读书报、养殖花草等习惯转移患者对病情的注意力。可向患者提供情节较为紧凑的小说、电视剧,使患者精神得到集中,选取易于成活的植物,如绿萝等提供给患者,使患者保持对生活的热情,降低负性情绪影响。此外,结合患者个体特点推行特殊的护理方法,患者不善言语,但热衷于下棋,可通过对弈等方式,使患者心理层面的舒适性提升,疼痛感也能得到控制。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SAS焦虑评分、SDS抑郁评分、VAS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为SPSS21.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
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较低,见表1:
3.讨论
肺癌即肺部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灶和继发灶两种,是一种发生率和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疾病,占男性全身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女性全身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二位。现有研究证明,吸烟、遗传、环境因素等均可导致肺癌发病。吸烟史超过10年的人员,肺癌发病率较其他群体高约8-25倍。存在家族病史的人员,发病率较其他群体高约20%-60%。空气污染、辐射因素等,也均可增加肺癌发病率。
肺癌的治疗方式多样,包括手术、化疗、放射治疗等,但因该疾病早期缺乏特异性,患者于疾病中期、晚期确诊,存活率较低,这也对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了高要求。常规护理偏重运用基础性措施,患者的心理态势和疼痛控制不理想,护理满意度不超过85%[1]。给予舒适护理模式,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下降超过20%,护理满意度超过90%,且疼痛感得到降低[2]。我院研究结果与此类似,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5%,焦虑评分为(25.3±3.4)、抑郁评分为(26.2±3.2)、疼痛评分为(5.4±1.4),各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从思路上看,舒适护理模式可视作循证护理、细节护理的一种体现,重视保持常规护理的各项措施,同时进行多元优化,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性。措施上看,我院在工作中引入了心理疏导、环境护理、延伸护理、转移护理四项措施。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情绪,直接提升患者依从性、满意度和应对疾病的信心。环境护理着眼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可降低负性情绪影响,使晚期肺炎患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延伸护理重视结合患者诉求提供服务,使患者在疾病晚期摆脱来自生活、治疗、用药方面的束缚,心理和生理舒适性得以提升。转移护理强调结合患者意愿,引入更多医疗之外的元素,晚期肺癌患者的注意力不再片面集中于疼痛、疾病等方面,有助于缓解疼痛感,优化心理态势。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护理效果也更为理想。
肺癌根治困难,有学者提出换肺治疗的思路,虽然具有一定可行性,但肺源稀缺,难以推广。后续工作中,应重视疾病的防治,首先降低肺癌的发病率,这是医疗工作优化的基本思路。在此基础上,也应加强护理和治疗技术研究,谋求通过多种渠道改善肺癌晚期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模式的运用可改善患者心理态势,控制疼痛问题,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保霞.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15):151-152.
[2]马仲琼.舒适护理模式在晚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16):80+93.
作者简介:张莹(1983.06—),女,汉族,黑龙江集贤人,本科,主管护师。
论文作者:张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9
标签: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晚期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论文; 疼痛论文; 舒适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