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路
广西赛富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31
摘要:应对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建筑信息模型符合要求,此外BIM顺应了大数据时代发展趋势,在现有网络系统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合理化应用成为关键。通过创建和利用数据模型等能实现有序化设计,在建造过程中要完善现有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信息的数字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处理,达到理想的优势。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分析
1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我国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造价模式、定价方法、管理模式、造价数据几个方面。
1.1造价模式
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所有经济活动由国家统一调控。改革开放后,逐渐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国家进行宏观调控。而这种管理方式,也普遍运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一般称这种管理方式为动静态结合的管理方式。先由相关部门根据当地的平均工程预算成本制定出一个预算成本单价,再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计算出一个价格指导系数,最终确定出现行的工程造价。事实上,这种定价方式在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最初阶段,起了相当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由转型所带来的对工程造价工作的冲击。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成熟,这种方式日渐陈旧,已经不再符合现下工程造价的需求,同时也制约了我国整个造价行业的发展。
1.2定价方法与管理模式
我们在行业中,计算直接成本时,通常会直接将代入工程预算定额,然后再根据计算出的直接成本,推算出间接成本、整体成本等其他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定额值是有较大误差的,因为它主要是通过工程量定额乘以人工、材料等成本投入所得出的。而在进行计算时,所采用的定额单价并不是当前的市场价格,这就导致预算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另一方面,在计算中间消费的取费标准时,所采用的定值,也是通过过往的统计经验确定的,而不是根据实际的级别来确定的,以致无法真实反映不同施工单位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1.3造价数据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采用的是定额计价,而这种模式所采用的价格数据更新滞后,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市场发展。我国的定额加个更新周期是五年,五年中,还会进行一到二次的动态调价。然而现今的市场经济使得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五年的更新周期已不能跟上市场的快速发展实在不相符合。而同时,在这其中出现的两次动态调价也给工程造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当动态调价更新以后,一些在建以及预建的工程的造假也要随之进行调整,重新核算,这就额外增加了工程造价的工作量,增加了时间成本和计算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帮助工程造价管理各环节实现有效衔接
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推进,各个环节都可以在BIM技术的应用下进行严格的跟进。这是因为BIM技术模型对于任何录入的数据都可以随着工程的发展进行更新。被选中的部分会根据一定的建筑工程的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得到建筑工程中要用到的各个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配备相关的数据分析人员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各个方面的分析,形成书面文字化记录并上报,管理者结合数据进行分析并对工程的进行做出适当调整。与此同时要注意的是,BIM模型中的各个参数不止存在有数学属性,同时还具备一定的物理属性。在工程完成之后,建筑物的各方面手续在企业和承包公司方面进行移交时,BIM模型可以准确地将工程的相关各方面信息也进行移交,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
2.2BIM技术帮助工程造价管理实现跨区域工作
按正常来说,建立一个信息数据库存在的最基础的问题就是是建筑工程跨越的地域广,且建造一个比较高水平的信息数据库对专业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和资料支持。在实际的应用中,BIM技术不仅仅为建设信息数据库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还创新了新颖的数据管理模式。这样利用BIM技术不仅可以搜集数据形成信息数据库,还可以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一的自动化管理。这种新型技术不仅弥补了传统工程造价模式的不足,还对审核延迟的问题做出了修改,可以非常及时的同步所有被录入的数据,从而促进工程造价行业的发展。
2.3 BIM技术帮助工程造价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传统的数据整合方式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数据共享,对数据的整合和数据处理师的分析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但是使用BIM技术就可以很好的改善以上情况。这是因为BIM技术可根据具体的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对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并生成书面化报表,为成本分析提供准确的数据,数据处理师可以及时的得到数据,与其他建筑工程的负责人进行及时的交流,这样就可以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分析和判断,一遍建筑工程的负责人可以及时的实行措施来做出调整。
2.4BIM技术把工程造价模式和市场结合
由于传统的工程造价分析模式存在很大的漏洞,那么BIM技术的使用,就可以使这些漏洞得到很好的改正,使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成为了可能。这是因为BIM模型中包括市场分析,可以不断地随着市场的变动进行数据分析模式的调整,从而达到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模式和市场的无缝衔接,更好地帮助企业建设适应市场。市场被完美的适应之后,企业才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应用这种新型的技术去进行更为准确化和精密的计算。
结束语
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优势明显,根据造价管理的各类要求可知,如何做好项目整体管理成为重点。政府机构以及行业协会等要了解技术推广力度,建立行业标准和协议。根据BIM技术的常态化趋势可知,针对当前建筑管理的现状要明确具体内容,在实际应用阶段针对性进行调整,从强化工作人员能力、制定BIM技术应用标准、建立BIM的应用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实现改进和有序应用,促进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颜和平,罗国基,陈娟,等.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BIM技术在湖南省工程造价行业的应用为例[J].财务与金融,2017,(6):69-79.
[2]冯航.BIM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经济,2017,38(11):23-25.
[3]聂蕊霞.论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2016,48(7):87-88+92.
论文作者:杨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数据论文; 技术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定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