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分析论文_孙娟,杨晋通讯作者

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 435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术切除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6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30例)与参考组(30例),参考组围术期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Herth希望量表(HHI)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围术期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激发其生存希望,对疼痛缓解及并发症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术期;人性化护理

肝门部胆管癌为临床常见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60%-70%[1],由于肿瘤位置较为特殊,手术风险及难度较大,术中死亡率极高,虽然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及医疗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成功率有所增加,然而围术期的配合、患者生理状态等对手术仍然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围术期维持患者心理、生理状态的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我院近年来在部分患者围术期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影像学及病理学确诊,符合《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2]标准,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且同意参与。排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以及其他系统或器官严重功能性障碍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与参考组(30例)。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2岁,平均(56.28±3.33)岁;病理分期:Ⅱ-Ⅲ期腺癌。参考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0-72岁,平均(56.19±3.28)岁;病理分期:Ⅱ-Ⅲ期腺癌。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1.2方法

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指导、术中良好配合、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并发症预防、出院指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1)肝门部胆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死亡率较高,因此患者承担巨大的心理负担,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情绪集中爆发,极易引起生理应激反应,增加手术困难,因此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后要主动进入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询问其对病房环境的感受、喜好及其熟悉的事物与人物等,消除其寂寞感、陌生感,转移其对手术、肿瘤的注意力,保持平和的心态。(2)术中人性化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麻醉前,巡回护士需一直陪伴在侧安抚患者,使其相信现代技术;术中可通过保温毯、覆盖等方式维持患者体温;手术完成至麻醉清醒前,护士需陪伴在侧,不仅可以观察病情,同时能够使患者在苏醒时具有安全感。手术成功者,可面带微笑告知其结果;手术效果欠佳者,则将手术治疗效果婉转的告知家属,对患者选择性告知。(3)术后护理,加强并发症预防,每日进行口腔清洁及护理,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四肢,告知患者家属可每日帮助患者清洗会阴、肛门部位,减少并发症发生,定期更换被褥。

1.3观察指标

(1)干预前、后采用SAS评分[3]、HHI评分[4]对其焦虑情绪、生存欲望进行评价。SAS评分:共20个问题,每个问题采用1-4分4级评分法,分别表示“没有或很少有”、“有时有”、“大部分时间有”、“绝大部分或者全部时间都有”。50分为界限,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79分:重度焦虑,分数越高则表明焦虑情绪越严重。HHI评分:共三个维度(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采取积极行动、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12个条目,均采用1-4分四级评分法,分数越高则希望值越高。(2)术后24h以VAS评分[5]评价其疼痛情况,0-10分,分数越高则疼痛越明显。(3)记录两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t检验分析对比;计数资料以检验分析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SAS评分、HHI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评分、HH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评分明显下降,HHI评分明显增加,观察组改善程度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SAS评分、HHI评分比较(,分)

 

2.2两组V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38±0.69)分,参考组术后VAS评分为(3.91±0.60)分,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9.165,P=0.000)。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参考组术后4例切口感染、1例胆瘘、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043,P=0.044)。

3.讨论

根治性切除术为肝门部胆管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对延长患者生命时间有积极意义,然而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极易出现肺炎、胆瘘、肝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维持患者机体最佳状态,对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人性化护理干预是在“以人为本”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护理干预,强调以患者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度为重点,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HHI评分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分析认为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以有效的鼓励、安慰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对手术的期待,以更加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提示人性化护理可对术后患者良好康复起到积极意义。

总之,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围术期配合人性化护理干预,可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助于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何敏,王坚.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的方法与意义[J].临床外科杂志,2017,25(6):419-422.

[2]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胆道外科学组. 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版)[J].中华外科杂志,2013,51(10):865-871.

[3]张红娟,许丽丽,李巧梅,等.护理干预对肝内胆管癌术后行FOLFOX4化疗患者治疗配合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6,40(7):783-784.

[4]张荣荣,徐朱慧.强化护患交流对肺癌患者围术期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2):81-82.

[5]许伟英.预见性护理在肝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27):142-144.

论文作者:孙娟,杨晋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根治性切除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的应用分析论文_孙娟,杨晋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