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难题何解论文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难题何解

袁 锐

【摘要】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供需失衡问题,无法很好地满足农民对高质量文化生活的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为基本思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体系改革,应当调整文化服务内容、优化文化服务结构、提升文化产品质量,实现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无缝衔接。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供需失衡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可以满足农民的基本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也有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开展。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文化产品供给总量不断增加,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但是由于服务机制不完善、供给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影响,许多农村地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上都面临着有效供给不足、供需结构失衡、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

粗放式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带来了“水土不服”、效果不佳等问题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思路,将调结构、去产能、创造新供给、提升供给质量等作为产业结构改革的基本思路。其实,在多个领域落后生产过剩、优质产能供给不足的条件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不仅适用于产业结构改革,而且适用于文化建设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改革。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为例,每年生产电视剧超过1.5万集,但是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精品却少之又少;每年出版图书超过30万种,但是真正算得上文化精品的图书却较为稀少,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我国文化产品所面临的供给质量不高、落后产能过剩、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

当前我国已建成了以乡镇服务中心、农村文化活动室等为主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针对农村的图书报刊、影视作品、农业科技、数字产品等也在不断增多,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文化产品总量缺失问题。但粗放式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也带来了“水土不服”、效果不佳等问题,比如许多公共文化设施选址不佳;农村文化产品不合农民“口味”;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利用率不高;农民对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等。由上可知,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已经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仅依靠增加供给数量已无法解决农民公共文化服务所面临的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的问题,需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高职学校教育人才的最终目的是能够符合企业或者市场的需求,但是企业和行业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也急需要高水平人才。基于此,必须要建立可持续的培养机制,一方面可以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企业或者市场中去,并发挥出它们最大的功效另一方面,企业和市场也能得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失衡的发生逻辑

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结构不合理、供给体制不健全等,带来了乡村社会“内卷化”、乡村文化衰落、农村落后文化泛滥等问题。这些问题固然与农村人口流失、农村文化基础薄弱等有关,但主要还是供给机制不合理、产品供给模式化等造成的。

产品供给模式化。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面临着财政收入不足、文化经费短缺等问题,为此,一些地方政府以标准化、统一化的方式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以制定实施细则、工作流程、产品要求等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比如某地就以统一设计、规范化运作的方式建设了许多村社文化室。这些有利于扩大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规模,增加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总量,但也弱化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地域性、个性化、差异化等,不能与农民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无缝对接,从而带来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过剩”问题。

本研究所介绍的一体化概念模型仍以空间数据分析为应用目标,利用派生制图信息与GIS软件的制图表达功能来推动地理实体符号化表达的实现,满足地图制图对符号的规范要求。

供给机制不合理。从总体上看,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面临着总量过剩、高质量产品短缺的双重困境,这些直接影响了乡村文化的高质量发展,也带来了农村文化服务“内卷化”的发展困境。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问题是以政治逻辑和生活逻辑推动文化服务供给的必然结果,在政治逻辑指引下政府部门将公共服务供给转化为一种理性选择和公共决策,地方政府以显性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比如建设多少个文化场馆,开展多少次文艺演出,实施多少个文化工程等。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领导干部只关心考核指标和头上的“乌纱帽”,忽视了农村文化发展现状、农民文化服务需要、农村文化服务效果等,从而扭曲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看,当前多数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已经进入了总量过剩、结构性短缺、高质量文化产品少的发展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为基本思路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体系改革,推动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无缝衔接。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转型

行政干预过度。从本质上看,农民是农村文化活动的主体,但是某些地方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产品供给、文化体制建设等活动中政府往往是唯一的主体,农民反而成了农村文化服务发展的旁观者。政府“过度干预”造成文化事业发展的不良倾向。比如许多农村的文化服务站、文化活动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都是地方政府说了算,较少考虑农民的需要,这些公共文化服务也并不适应当地农民的文化需要,导致农村文化事业缺乏内生性发展力量。

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型聚酰胺材料的后桥变速箱横梁是康迪泰克振动控制业务单元研发并投入量产的又一款轻量化产品,也是全球第一款聚酰胺材料的后桥变速箱横梁。这款产品的重量比原状态的高压铸造铝合金产品减轻了约30%。与此同时,该产品完全满足强度和疲劳要求,在整车上有效减小振动和降低噪声,并且提供符合客户要求的碰撞保护水平。

调整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我国不同的农村地区往往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应当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出发,灵活地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落后地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数量。此外,应当盘活闲置的公共文化资源,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当前许多农村地区的文化室、文化站等都处于“休眠”状态,应当通过调整置换、升级改造等方式盘活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发挥其作用。

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在解决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时,应当建设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供给结构。例如,通过政府购买、政企合作等方式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推动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改革,以“订单式”“点单式”等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需求的无缝衔接;支持和鼓励农民文艺团体、民间工艺传承人等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农民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参与度。此外,还应增加制度供给,创新农村公共文化供给制度,建立多元参与、上下融通的公共文化供给制度。比如应当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农村参与机制,以农村投票表决、农民监督实施等方式提高农民的话语权和参与度。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以主流价值观和主流意识形态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基本内容,不断创新乡村文化,提高农村文化的先进性。

提升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质量。首先,坚持以农民为中心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理念。由于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多数农民喜欢贴近生活、“接地气”的通俗文化产品。所以,应树立以农民为中心的公共服务供给原则,生产一些顺应农村发展、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精品。其次,在农村文化产品供给中,既不能放弃意识形态教育、主流价值观宣传的基本原则,也不能脱离农民的日常生活、文化偏好等,而应当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将农村传统文化、民间传统工艺、现代农业技术等作为公共文化产品,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民生活的融合度。最后,提供开放、亲民的文化产品。比如某市的农家书屋就聘请退休教师为书屋指导员,为农民提供普法教育、书法培训、政策咨询等服务,提升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质量。

【参考文献】

①黄雪丽:《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悬浮化”的阐释——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图书馆论坛》,2018年第2期。

②张青:《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表达流程设计》,《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③陈建:《超越结构性失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研究》,《图书馆建设》,2017年第9期。

【中图分类号】 D669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为河南工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

责编/胡秀文 美编/王梦雅

标签:;  ;  ;  ;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失衡难题何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