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余清

谷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谷城 441700

【摘 要】目的:综合分析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微创直接前入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应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治疗方法),每组均为31例。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参数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传统后外侧入路。

【关键词】传统后外侧入路;微创直接前入路;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人口大国,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发展水平[1]。全髋关节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其一,人工髋臼;其二,人工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手术,对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疾病患者和髋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等能够积极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疼痛感。本文将综合分析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2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微创直接前入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应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治疗方法),每组均为31例。纳入标准:(1)所有入组患者均在知情下参与本次研究;(2)经双侧髋关节正位 X 线检查确诊具备全髋关节置换术指征者。排除标准:(1)重度髋臼发育不良者;(2)合并腰椎疾病及严重膝关节疾病者;(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实验组中有22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66±5.25)岁,平均体重为(63.36±12.22)kg。对照组中有23例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3.69±5.22)岁,平均体重为(63.40±12.25)kg。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性别比例、平均年龄以及平均体重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实验组

实验组应用微创直接前入路治疗方法,取仰卧位,在骼前上棘外侧2cm处和股骨干长轴3cm处做一皮肤切口(长度约为70mm~80mm),常规开展消毒工作(消毒双侧下肢)。逐层切开皮下组织和切口处皮肤后,再切开阔筋膜张肌和臂中肌肉的间隙部位,充分显露髋关节囊,切开髋关节囊后,使用特殊拉钩显露凑走,经过截股骨骺,选择带偏心距的髋臼磋磨,置入髋臼杯。让患者患侧下肢处于外旋状态中,再切开骨髓腔,操作满意之后,再置入股骨假体。

1.2.2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传统后外侧入路治疗方法,取侧卧位,平行切口和患侧下肢,经过大转子后的三分之一位置时,逐层切开皮肤,切断部分外旋肌群,显露髋关节囊,之后的操作方法同实验组。

两组患者手术后均接受预防感染治疗和预防血栓治疗,选择头孢菌素和低分子肝素等,手术后2d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参数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45%(2/31,1例切口感染、1例假肢松动),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6/31,3例切口感染、3例假肢松动),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传统后外侧入路治疗方式的手术切口比较大且术中出血量多,所以切开后需要外旋肌群和关节囊[2]。手术后髋关节的稳定性差,与此同时出现易脱位情况。微创直接前入路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软组织损伤小;(2)手术时间短;(3)防止髋关节脱位;(4)未破坏后方关节囊;(5)手术后可早期下床活动[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卧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现阶段来看,学术界未明确阐明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因此也缺乏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近年来越来越多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来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与此同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病情复杂患者,能够积极改善其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俞银贤,易诚青,马金忠等.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骨伤,2016,29(8):702-707.

[2]颜来鹏,汤发强,胡世平等.直接前方入路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远期效果对比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7,39(4):53-56.

[3]陈朦村,杨述华,叶树楠等.直接前路与微创后外侧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早期临床疗效比较[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11(4):344-351.

论文作者:余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5

标签:;  ;  ;  ;  ;  ;  ;  ;  

微创直接前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论文_余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