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有哪些临床表现?该怎么预防?论文_徐晓庆

心绞痛有哪些临床表现?该怎么预防?论文_徐晓庆

眉山中医医院,四川省眉山市,620000

心绞痛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心脏病症之一,初期人们对于心脏的绞痛不以为然,等发现的时候病情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从而导致心脏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心绞痛的产生普遍是由于冠状动脉的供血不足,血液流通不畅,造成心肌短时间缺血、缺氧引发的胸痛。患病初期就是前胸明显的阵痛、压榨性的疼痛,同时也会伴随着其他病症。疼痛部位是由胸背后部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等,这种病症会因为患者的情绪波动或者过度劳累时常发生,每次发作的时间大概在3-5分钟会偶尔发作,也会伴随着病清的发展逐步增加发作的频率。患者在短时间休息之后含服相关药剂之后会有所缓解。相关数据显示,患有心绞痛的人群当中,男性患者的比率高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情绪的波动、过度的劳累、季节的变化以及患者本身的身体素质,都是直接引发病症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目前医学上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一)稳定类型的心绞痛

心绞痛最明显的临床体现就是发作性的胸痛,疼痛部位以前心区为主,大概有手掌大小,但是疼痛没有明显界限。放射性疼痛主要范围在左肩、左臂内侧、左手的无名指、小指等。有的时候疼痛感也会蔓延到颈部、咽部以及下颌处。

胸部在病发时会有明显的压迫感、胸部发闷或者是心脏部位的紧缩感,也可能伴随着灼烧感,但是并不明显,不会像针扎或是尖刀的刺痛感那样突出,病症发作时患者往往会自主停下手中的工作或者活动,等待不适感缓解。

潜在的病症往往会因为患者情绪的波动而引发,比如:过度的愤怒、兴奋等。过度的劳累也是导致病症产生的主要原因,不良的饮食习惯、季节的变化也是促进病症发展的主要元凶。

(二)不稳定型的心绞痛

整体来说不稳定型的心绞痛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心前区疼痛,疼痛感的体现也多种形式,而非单一式。导致病情发作的原因也不一定,有的患者是因为过度的劳累引发病症,有的患者在没有诱因的前提之下也会导病发,这种情况也被称之为自发性疼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不稳定型心绞痛一旦发作起来要比稳定性心绞痛的时间较长,一般可达到30分钟左右,患者疼痛的部位以及放射性疼痛的位置都与稳定型心绞痛类似,多数患者在病发时可含服硝酸甘油、复方丹参片等药物,可以得到一定的缓解。少数患者在病发时疼痛不会有明显的体现,这类患者在病发时多为胸闷、气短、四肢无力、恶心等,特别是50岁以上的女性或者是糖尿病的患者。

二、我们应该如何防止心绞痛光临我们的生活?

(一)倡导劳逸结合的生活模式

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劳作人群都要随时调节自己的休息的间,不可过度操劳,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尤其是已经患有心绞痛的病患,需要尤其注意。

(二)保持情绪的稳定

对于心绞痛的患者来说,情绪的波动是个中大忌,会诱因病症的发生,所以如果心绞痛已经光临您的生活,那么您就需要及时调整目前的生活状态,切忌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动肝火,如果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可以及时跟亲朋沟通,将心中不良情绪发泄出来,还给自己一个平和的心态。

(三)适当的运动

目前患有心绞痛的病患,有一部分是因为身体过胖,导致高血压、血脂的病症出现从而引发至心绞痛,这一类的患者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不爱运动,导致体内脂肪含量过高。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机能的调节,对血压血脂进行一个良好的控制,增强免疫力,从而预防心绞痛的发生,每天可以留出3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展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注意保持呼吸的频率,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活习惯。

(三)良好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

在饮食习惯方面,要始终倡导少盐少糖的,不要每天都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这种食物如果是长期食用的话会加重身体的原本的负担,尤其是对已经患病的人群来说要控制脂肪、蛋白以及胆固醇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水果、低脂的食物,比如:鱼肉、鸡肉等,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多喝牛奶,牛奶中钙质和微量元素含量较多,可以补充身体的日常需要。尽量避免烟酒的摄入情况,经实践表明,长时间吸烟者会有心肌梗死甚至是猝死的概率,要远高于不抽烟者的2倍,由此可见不良的生活习惯对于心脏来说绝对是有害无利的,所以无论是已患有心绞痛的患者还是正常的大众群体,都应该对烟酒敬而远之,从而改善目前不良的生活习惯。

论文作者:徐晓庆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4

标签:;  ;  ;  ;  ;  ;  ;  ;  

心绞痛有哪些临床表现?该怎么预防?论文_徐晓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