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论“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下)》

建设好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论“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下)》

一、建一个好的党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论"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之二(论文文献综述)

朱怡[1](2020)在《惠水县好花红乡布依族好花红民歌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惠水县布依族好花红民歌文化,是极具地域文化特征的民族文化。好花红民歌文化的诞生,与当地布依族文化主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息息相关,并在布依族有本民族语言,却无本民族文字的历史岁月中,依靠布依族文化主体口传心授至今。所以,好花红民歌文化是惠水县布依族文化历史的活态记录,也是研究惠水县布依族社会文化流变的重要依据。自2000年以来,惠水县政府将好花红民歌文化打造为当地的民族文化品牌,引领和推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拉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同时,通过经济的反推动作用,引入资金投入到好花红民歌文化的挖掘和保护中去,以文化旅游产业带动好花红民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2008年好花红民歌文化申遗成功,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好花红民歌文化对记录布依族文化基因,促进当地布依族的发展,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好花红民歌文化作为惠水县的民族文化品牌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不再仅仅是作为布依族单一的民歌文化而存在,它在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是整个惠水县布依族文化体系的象征。但是,文化旅游产业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挤压和消解了好花红民歌文化生存所需要的文化空间,为好花红民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以好花红民歌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民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首先,本文梳理了好花红民歌文化和民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了解近年来,好花红民歌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民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其次是介绍好花红乡的田野点概况,以及好花红乡目前被挖掘的文化资源;第三是对好花红民歌文化进行分类界定,论述其历史来源和分布区域,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场域理论、文化变迁理论等民族学理论对好花红民歌文化进行文化内涵解读;第四是在解读好花红民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好花红民歌文化的文化特征;然后运用功能理论分析好花红民歌文化的价值,论述惠水县开展文化旅游业以来,好花红民歌文化在社会领域、经济领域和文化领域的促进作用;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梳理好花红民歌文化在文化旅游背景下,目前所存在的保护传承困境,并针对好花红民歌文化的传承困境探讨其解决路径。好花红民歌文化作为惠水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发展和保护传承困境虽有独特的地域性,但是其保护传承模式,仍是当下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采用的,在文化旅游业背景下的生产性保护模式。因此,好花红民歌文化目前所存在的保护传承困境,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赵万帅[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S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引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贯彻党的部署,落实上级决定,推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重大责任。因此,新时期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如何发挥其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是当前重大的现实课题。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切入点,基于党的建设理论、组织理论、乡村治理理论,以S市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措施。本文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选树带头人、培养本土人才、引领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取得一定经验。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还存在着组织功能、带头人能力、队伍素质、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短板,亟待补强。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来源于内、外两个方面。内在因素即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欠缺、基层党组织管理体制不完善;外在原因主要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滞后、农村社会组织多元化影响基层党组织运转。在此基础上,主要从加强政治建设、产业发展、队伍建设、治理能力四个方面提出对策措施,试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推进乡村振兴。

刘畅[3](2020)在《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次区域合作取得新发展,呼唤新型理论工具解释到底什么是次区域合作,什么是“好的”次区域合作,中国和东盟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好的”次区域合作。环境主义认识到,过往研究使用“拟合法”和“层次法”解释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是行不通的,必须引入对环境的感知。环境主义主张环境是生产和再生产国际关系的场所,认为环境主义指的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并重视环境(及其差异性)为分析国际关系现实的理论思路,强调国际关系行为体应使用环境的角度和方法入手处理国际关系问题。引入环境主义视角可知,区域和次区域都是环境对象物,区域是国际关系行为体按照权力需要进行人为区隔的环境对象物,其中既包含一定的时空组合关系,也包括行为体间对环境对象物的共识。次区域是区域概念基础上引入“异质性因素”的不断流动的环境对象物。微区域是区域和次区域概念的延展概念。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都主张重视区域和次区域环境的核心地位,构筑和完善环境,但次区域主义主张适度性、非系统性和弱主导性。二战后次区域合作经历了三次起伏期,分别为冷战早期、冷战后初期和新世纪以来。三次起伏期的历史演变表明,次区域合作的普适性越来越强,次区域主义方向性越来越突出,次区域合作的环境属性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理论和历史相统一的前提下,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包括环境属性、环境特点和异质性因素三部分。其中环境属性包括价值设定和上层权力,环境特点包括相互承认和社会关系。价值设定包括设定方、设定内容、设定强度和设定方与主导权关系。上层权力包括伙伴延迟以及格局延迟。相互承认包括扩员能力、专注能力和推进能力。社会关系包括合作系统性、机制建设、成果可持续性。典型的异质性因素包括单标区隔、外力耦合、弹性贫乏。当绝大部分指标趋于积极时,即可认为次区域合作总体状况良好。澜湄合作始终坚持务实高效的特性,充分发挥异质性因素的作用,不仅很快融入次区域环境之中,也为未来塑造次区域环境提供了较好基础。中国—东盟东增区合作虽然还面临严峻挑战,但提质升级后基本适应了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已经部分具备了塑造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环境的能力。案例启示中国和东盟次区域合作的构建和发展应主动让次区域合作融入到已有次区域合作环境之中。中国应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逐步提升与东盟开展次区域合作的能力。

屈芳竹[4](2019)在《文化人类学视域下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鄂伦春族是我国东北古老民族室韦的后裔,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便广泛地活跃于贝加尔湖以东至海中库页岛,黑龙江以北至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附近。在1950年之前,鄂伦春族还处于以狩猎为主、采集和捕鱼为辅的经济形式,并随季节而迁徙,呈现出游动式的聚落形态。特殊的社会生活使得鄂伦春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审美追求和思维方式,在生产、生活、生存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都独具特色。在1950年之后,鄂伦春族根据流域的分区逐步定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大、小兴安岭。下山之后,鄂伦春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制度逐步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传统文化没有了滋养的容器,千百年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趋于濒危。因此,鄂伦春族聚落空间亟待找到适合生存的活态更新策略。聚落是人类生活的物质载体之一,也是体现民族文化的关键要素。本文对于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的研究也不仅仅局限于聚落本身,而是采用文化人类学的交叉研究方法,并基于各时期权威的史料、实地调研以及口述史访谈,以分析影响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形成的关键因素,并从自然环境特质、社会经济结构、文化习俗特征三方面分别挖掘与聚落空间形成的主要关联。依托以上对聚居空间溯源的分析结果,分别从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挖掘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的空间的结构和文化空间。对于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结构的研究,论文应用图解的分析方法,从自然维度、社会维度和家庭维度,分别剖析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中的游居空间模式、游猎空间秩序以及住居空间类型。并以“100-1000m”的视角,俯视聚落以提取生存空间原型;以“10-100m”的视角,俯视族群以提取生产空间原型;以“1-10m”的视角,俯视家庭以提取生活空间原型。在精神层面,体现在鄂伦春族有关文化空间的研究。论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空间中,将无形的信仰、歌舞、神话、礼仪、文学等转化为有形的空间。分别从宗教仪式性空间、节庆艺术性空间和民俗生活性空间中分析仪式发生的必要元素,从而分解每种文化空间的空间结构,挖掘文化空间原型。

邹娅婕[5](2019)在《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是与人类相伴而生、形影相随的问题,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调研和深刻分析我国贫困问题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战略基础之上,将脱贫攻坚战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战略安排明确提出,并在多个场合、多次会议就如何打好这一攻坚战进行了反复论述和战略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与新思想。它紧紧围绕着“为什么要脱贫攻坚及如何脱贫攻坚”这一核心问题,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些列重大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些论述既反映了新时代的时代特点,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站是在新时代的高度,回应时代之问,解决民生中的“短板”问题,力求解决脱贫攻坚中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内容丰富,包含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检验标准;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的领导指引;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拔“穷根”,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的有效脱贫方式;以及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脱贫攻坚承诺五个方面的内容。阐述了脱贫攻坚工作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地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深刻的时代性、人民性、科学性和创新性。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对新时代脱贫攻坚工作进行阐述,赋予了新时代的特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的思想,是新时代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南。本文主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问题这些方面的重要论述进行了系统性整理和归纳,力求能更加深入的认识到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脱贫攻坚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看法。

李红琳[6](2018)在《东北地域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文中认为渔猎民族,在历史上世代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一系列独具地域或民族特色的渔猎文化,形成纯粹的渔猎民族和渔猎文化构成的狭长的“北方渔猎文化带”,也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渔猎文化分布区(带)。在我国东北地区以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为主要代表,他们人口较少且生活方式经历了从传统聚居到现在下山定居的转变,脱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的特色人居模式渐趋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趋濒危,因此,对东北寒地渔猎民族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再生已刻不容缓。本文以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的驯鹿鄂温克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搜集了大量史料、实地调研和访谈口述的基础上,基于复杂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理论对聚落形态的认知,剖析影响渔猎民族传统聚居形成的关键参变量,对三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分别进行阐述。以上述影响民族聚居空间的参变量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图解的方式,分别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挖掘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的空间结构和文化空间。对传统聚居空间结构原型的挖掘,主要结合原型理论,分别从人与自然的宏观维度,图解基于人-地关系的生存景观原型;从人与社会的中观维度,图解基于家庭-族群关联的生产聚居原型;从人与家庭的微观维度,图解基于身体-家庭构成的生活居住原型。对传统聚居文化空间的挖掘,引入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中核心、动力、支撑、边界、自复制的“五种功能”,以文化空间概念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转换为有形的空间模型,从个体、群体和家庭三个层面着手,分别挖掘萨满教演承所形成的仪式性文化空间、篝火舞社交而形成的艺术性文化空间、手工艺演绎形成的生活性文化空间,从而对每种文化空间进行图解分析并提取出每种文化空间的构成机制。

于法伟[7](2018)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和军委主席以来,先后提出了“中国梦”和“强军梦”的概念,鲜明指出了党要领导全国人民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我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人民军队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在党领导下的强军史,强军兴军是贯穿我军90多年建军治军的一条主线。强国必先强军,强军要为实现强国保驾护航,这是当代人民军队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紧紧围绕富国强军谋篇布局,鲜明提出了“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目标昭示方向,习近平强军思想紧紧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核心,提出了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形成了新时代人民军队建设的纲领。习近平强军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针对性、指导性非常强,深刻回答了人民军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进一步回答了“军队建设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要采取什么样措施和办法”“要建成一支什么样的军队”等问题。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都是紧紧围绕强军兴军这个主题而展开,其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统一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综述了研究习近平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相关文献,阐述了本文选题的原因、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从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和主体脉络三个方面阐述习近平强军思想产生的渊源。第三章从强军目标、政治建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和军民融合四个维度进行论述,分析阐述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第四章论述强军改革方略的具体实施和目标成效。第五章阐述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价值、指导意义和鲜明特点。第六章阐述习近平强平思想在军队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对习近平强军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和概括,厘清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题和主线,为我军实现跨越性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申莎莎[8](2018)在《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于建设一支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这既是中国革命、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应对农村社会治理转型所带来的挑战,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存在着理想信念淡化、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结构不合理、积极性不高、自我要求不严、消极腐败突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后继乏人、激励不足、保障不够以及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事实上缺失。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坚强有力,应当从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教育、“雁苗”成长培育、“领头雁”队伍选聘、能力提升、激励保障以及执行能力建设六个方面进行长效机制的构建。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现状,以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首先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次,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描述,分析了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论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依据、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文从不同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还有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地位,在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从解决由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与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新问题、应对农村社会治理转型所带来的新挑战和决胜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视角阐述了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紧迫性。第三部分从思想、组织、素质能力、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描述了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其形成的原因。第四部分,着眼于当前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存在问题的根本解决,提出了包括建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教育机制、构建“雁苗”成长的培育机制、创新“领头雁”队伍选聘机制、建立“领头雁”队伍能力提升机制、加强“领头雁”队伍的执行力建设以及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在内的对策建议。

王鑫[9](2018)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易地扶贫搬迁是促进农村扶贫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对生存环境恶劣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根本改善其生存和发展环境。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国家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易地扶贫搬迁被纳入精准扶贫体制机制之中,成为打赢新时期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五个一批”工程中政策性最强、群众关注度最高的一项标志性工程。国家明确提出,自20162020年,全国要实现约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同时期,武陵山片区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任务数为103.83万人,占全国总任务量的10.38%。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总任务量来看,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武陵山片区的搬迁任务量高于平均水平,属于我国易地扶贫搬迁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之一。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自武陵山区全面启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以来,片区各地易地扶贫进展到底如何,能否按计划如期完成任务?各地在推进政策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或障碍,必须予以解决?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实施效果感受如何,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2019年片区各地陆续脱贫“摘帽”后,面向搬迁户的各项优惠政策去留如何?带着以上问题研究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对于进一步做好我国扶贫开发工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内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研究文献的分析,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以下局限性:第一,对“十三五”时期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研究成果总量不多,毕竟易地扶贫搬迁作为精准扶贫国家方略“五个一批”重要工程之一,在2016年才开始大规模铺开实施,近期内尚无针对整个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专题研究;第二,许多研究成果的重点,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背景、实施举措的宏观解读和评价,对搬迁户个体微观层面的案例研究不多;第三,对搬迁户的个案分析过多关注其生产、生活物质层面的变化,侧重看硬件水平、比数字达标,而对搬迁户面对诸如生计活动转型和居住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移风易俗、文化冲突、社交焦虑等精神层面的问题描述和分析不足,人文关怀有待加强。基于上述分析,本文锁定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兼顾宏观和微观角度,在系统梳理我国扶贫战略演变历史脉络,总结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和发展过程,分析易地扶贫搬迁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各地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推进现状、基层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搬迁户个案访谈、政策实施效果群众满意度评估、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性对策建议等多个方面,对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展开深入地剖析、研究和总结,希望研究成果对相关部门出台进一步促进易地扶贫搬迁执行进度、扶贫深度、惠民广度相关政策措施具有借鉴意义。在研究方法上,本文注重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重视实证分析与调研考察相统一、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国家扶贫战略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限期必须完成的严肃政治任务,工作做得好不好,不能只参考各级政府、各部门的文件和报告,为了避免研究中受到“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可能状况的干扰,有必要到政策落地生根的地方去观察实情,倾听老百姓的心声。因此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研究,除了借助常规的文献分析方法外,最重要是对实地的调研,对政策实施具体实情的掌握,对搬迁户安置点巨大变化的细致观察,以及对贫困户实际生存状态变化的对比分析。为了让研究成果更接地气、更为可信,本文写作采取了实地考察、会议座谈、调查问卷和个别深度访谈等调查形式,连续3年利用高校寒暑假期多次赴武陵山区,利用各种机会参与政府机关与易地扶贫搬迁主题相关的会议,拜访发改委、扶贫办等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实地踏勘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并入户访问,尽可能地掌握了大量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调研材料,为论文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研究内容上,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阐述了包括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内的中国扶贫战略体系完整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解释了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以及所涉及的政策配套体系,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发端、成形、发展再到完善的政策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际相关案例和经验。第二部分,“十三五”时期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现状及案例分析。首先对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阐述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对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梳理归总了片区在“十三五”时期的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其次从武陵山片区的湖北、湖南、贵州和重庆4个分片区入手,阐述了武陵山各个分片区部署落实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举措和总体进展,详细盘点了各分片区2016年搬迁实施方案的内容以及实际完成情况,介绍了2017年各分片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计划安排,从较大的空间尺度掌握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推进的整体情况;然后再将研究视角逐层下移,从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的工作作为,再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主观感受,不断分析案例,总结经验,发现亮点,精准地描绘勾勒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武陵山片区各地落地生根、发挥成效的过程。第三部分,从调查易迁户对搬迁政策的满意度展开,评估与分析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效果,以发掘不足和尚待改善的之处。通过综合分析有关易地扶贫搬迁成效评估相关文献,提出基于多维贫困视角、反映综合减贫绩效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展开深入扎实的调研,并对搬迁群众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总结。第四部分,列举当前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破解难题、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在对“十三五”以来各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进展情况进行全面、深入掌握的基础上,结合与田野调查结果的印证,归纳出8个必须予以重视和解决的问题;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建议的目的,着眼于提高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质量,帮助搬迁贫困户更为稳妥的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第五部分,给出全文研究的结论,并提出对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的研究展望。到2020年,武陵山片区虽然一定能够全面摘帽脱贫,但贫困因素并未完全消除,相对贫困始终存在,如何对刚刚脱贫的搬迁户、乃至更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上马、送一程”,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小康效果,也是应该予以思考的问题,所以就此做了一番展望。通过全面梳理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情况,结合对搬迁户展开的政策执行效果满意度调查,辅以田野调查中底层实情的印证,本文认为,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2016年工作首战告捷、2017年工作呈现良好开局”的阶段性成效,“搬得出”已经稳固实现、快速夯实,“稳得住、能致富”各已初见实效,各地都有成功案例,但也有问题暴露出来,需要进一步做深层处理,本文也针对性给出了对策建议,期望对政府相关部门出台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优化调整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游滨,彭建国,傅旭东,胡志平,梁远华,周沫,郑洁[10](2016)在《学术期刊专栏出版暨学术平台建设——研讨会会议实录》文中研究说明围绕学术期刊专栏出版与在线出版平台建设、期刊跨区域合作与协同创新,以及学术传播与学术评价、学术新媒体建设与学术服务功能拓展等内容进行专题学术研讨。由此,总结"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经验,重建互联网时代学术传播的新秩序,利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学术传播方式,加强学术传播能力建设,通过跨区域合作和协同创新,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约化、数字化转型及体系化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与繁荣发展。

二、建一个好的党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论"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之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一个好的党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论"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之二(论文提纲范文)

(1)惠水县好花红乡布依族好花红民歌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布依族好花红民歌文化研究现状
        (二)民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三)研究评述
    四、研究方法
        (一)访问法
        (二)参与观察法
        (三)文献研究法
        (四)跨学科研究法
第一章 好花红乡概况
    一、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貌
        (二)气候
        (三)自然资源
    二、人文环境
        (一)历史沿革
        (二)民族分布
        (三)好花红乡历史来源
    三、好花红乡文化资源分布现状
        (一)建筑文化资源
        (二)服饰文化资源
        (三)生活文化资源
第二章 好花红民歌文化概述
    一、好花红民歌文化的分类
        (一)分类界定
        (二)分类内容
    二、历史渊源
        (一)来源
        (二)成因
    三、分布区域
        (一)布依族民歌分布区域
        (二)好花红民歌分布区域
    四、艺术形式
        (一)曲调和唱腔
        (二)演唱场域
第三章 好花红民歌文化特征
    一、民歌文化载体的依赖性
        (一)词本
        (二)文化主体
        (三)传承人
    二、民歌文化形象的朴实性
        (一)古歌文化形象的朴实性
        (二)现代民歌文化形象的朴实性
    三、民歌文化审美的时代性
        (一)古歌文化审美的时代性
        (二)现代民歌文化审美的时代性
第四章 好花红民歌文化的价值
    一、历史价值
        (一)社会历史的刻录
        (二)民俗风貌的体现
    二、经济价值
        (一)整体经济的推动
        (二)个体经济的创收
    三、社会价值
        (一)推动地方的发展
        (二)增加民族的认同感
    四、文化价值
        (一)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二)文化资源创新化
第五章 好花红民歌文化保护与传承
    一、好花红民歌文化保护传承困境
        (一)外部传承困境
        (二)内部传承困境
    二、好花红民歌文化保护传承路径
        (一)外部传承路径
        (二)内部传承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2.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涵
        2.1.3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关系分析
    2.2 理论基础
        2.2.1 党的建设理论
        2.2.2 组织理论
        2.2.3 乡村治理理论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以S市为例
    3.1 S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概况
        3.1.1 S市基本情况
        3.1.2 S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基本情况
    3.2 S市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中的主要做法
        3.2.1 抓好带头人
        3.2.2 培养主力军
        3.2.3 壮大村集体
        3.2.4 夯实村班子
    3.3 S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3.3.1 党组织整体功能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不相匹配
        3.3.2 党组织带头人能力未达到乡村振兴战略要求
        3.3.3 党员队伍素质难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需求
        3.3.4 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导致乡村振兴战略缺乏支撑
    3.4 S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3.4.1 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在因素
        3.4.2 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外在因素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措施
    4.1 加强政治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组织保障
        4.1.1 把提升政治功能放在首位
        4.1.2 理顺农村基层党组织与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
        4.1.3 不断完善村级民主制度
    4.2 抓实产业基础,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
        4.2.1 发挥资产资源优势
        4.2.2 加强村社共建
        4.2.3 打造党建发展联合体
    4.3 加强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4.3.1 选优配强支部带头人
        4.3.2 加强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4.3.3 吸纳农村实用人才加入党组织
    4.4 提升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凝聚群众力量
        4.4.1 有效组织群众
        4.4.2 深入宣传群众
        4.4.3 团结凝聚群众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区域和次区域相关概念和理论
        (二)中国参与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有关研究
        (三)东增区次区域合作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五、篇章结构安排
第一章 国际关系中的环境主义
    第一节 、国际关系环境
        一、证明
        二、分类
    第二节 、环境主义
        一、环境主义的特点
        二、环境主义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区域和次区域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第一节 界定区域和次区域
        一、区域
        二、次区域
    第二节 区域主义和次区域主义的界定及对相关概念的认识
        一、区域主义
        二、次区域主义
第三章 一个环境主义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第一节 战后次区域合作的三次起伏
        一、冷战早期的次区域合作
        二、冷战后初期的次区域合作
        三、新世纪以来的次区域合作
    第二节 次区域合作发展历程的理论总结
        一、纵向比较得出的特点和初步结论
        二、既有模型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三节 以环境主义的次区域主义为基础的次区域合作分析框架
        一、环境属性
        二、环境特点及异质性因素
第四章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
    第一节 概况
        一、背景和目的
        二、特点
        三、后续发展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一、价值设定
        二、上层权力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一、相互承认
        二、社会关系
        三、异质性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中国-东盟东部增长区合作
    第一节 概况
        一、东增区主要发展历程和特点
        二、中国-东增区合作的历程
    第二节 环境属性分析
        一、价值设定
        二、上层权力
    第三节 环境特点分析
        一、相互承认
        二、社会关系
        三、异质性因素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4)文化人类学视域下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有关聚落形态的研究
        1.2.2 国内外有关鄂伦春族的研究
        1.2.3 关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
        1.2.4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解析
        1.4.1 理论概念
        1.4.2 方法概念
        1.4.3 科学概念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鄂伦春族传统聚落形成的空间溯源
    2.1 鄂伦春族的自然环境特质
        2.1.1 游居迁徙形成的空间分布
        2.1.2 地形地貌架构下的空间格局
        2.1.3 适应气候条件下的迁徙周期
        2.1.4 依托物产资源而成的生态链
    2.2 鄂伦春族的社会经济结构
        2.2.1 生产力水平决定的经济结构
        2.2.2 由血缘到地缘的社会结构
        2.2.3 由穆昆到乌力楞的社会制度
    2.3 鄂伦春族的文化习俗特征
        2.3.1 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
        2.3.2 情感寄托的民俗民风
        2.3.3 源于生活的民间艺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的空间结构
    3.1 自然维度下的游居空间模式
        3.1.1 “游-居”的自然共生
        3.1.2 “游”的迁徙方式
        3.1.3 “居”的景观图底
    3.2 社会维度下的游猎空间秩序
        3.2.1 由时间到空间的聚落组织
        3.2.2 从氏族到家庭的聚落布局
        3.2.3 狩猎空间与选址
    3.3 家庭维度下的住居空间类型
        3.3.1 原始基础性建筑
        3.3.2 辅助性居住建筑
        3.3.3 临时性狩猎棚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的文化空间
    4.1 天人合一的宗教仪式性空间
        4.1.1 萨满仪式的空间特征
        4.1.2 自然崇拜的空间特征
        4.1.3 图腾崇拜空间特征
        4.1.4 祖先崇拜空间特征
    4.2 世代相传的节庆艺术性空间
        4.2.1 氏族大会的空间特征
        4.2.2 春节活动的空间特征
        4.2.3 篝火节的空间特征
    4.3 精神主导的民俗生活性空间
        4.3.1 婚嫁仪式的空间特征
        4.3.2 丧葬仪式的空间特征
        4.3.3 周年祭仪式的空间特征
    4.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二、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
    (二)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实现了世界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三、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一)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1、中国古代民本主义在当代的创新与转换
        2、马克主义反贫困理论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
    (二)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1、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反贫困斗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所取得成就的理论体现
        3、新时代“时代之问”的应然反应
    (三)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
        1、梁家河插队的初步萌芽
        2、地方任职的基本形成
        3、党的十八大以后逐步成熟
四、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特征
        1、时代性
        2、人民性
        3、科学性
        4、创新性
    (二)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1、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2、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建个好支部
        3、找准症结把准脉,开对药方拔“穷根”
        4、用好外力、激发内力,才能形成合力
        5、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五、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时代意义
    (一)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1、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的思想
    (二)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1、新时代指导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
        2、新时代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东北地域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综述
        1.1.1 课题来源
        1.1.2 课题研究背景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有关聚落形态的研究
        1.2.2 国内外渔猎民族研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理论建构
        1.4.1 复杂系统演化理论
        1.4.2 原型理论
        1.4.3 文化空间概念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的成因溯源
    2.1 渔猎民族自然环境特质
        2.1.1 空间分布的地理格局
        2.1.2 民族生存的物产资源
        2.1.3 族群繁衍的地形地貌
        2.1.4 东北寒地的气候条件
    2.2 渔猎民族社会经济结构
        2.2.1 氏族制社会制度
        2.2.2 赫哲族沿江捕鱼的生产方式
        2.2.3 鄂伦春族狩猎为生的经济模式
        2.2.4 驯鹿鄂温克族驯鹿游牧的生产活动
    2.3 渔猎民族文化习俗特性
        2.3.1 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
        2.3.2 代代相传的渔猎艺术
        2.3.3 源于族群的民俗民风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的空间结构
    3.1 基于“人-自然”维度下的生存空间模式
        3.1.1 大河捕鱼型的赫哲族
        3.1.2 山林骑马狩猎型的鄂伦春族
        3.1.3 森林牧猎型的驯鹿鄂温克族
    3.2 基于“人-社会”维度下的生产空间秩序
        3.2.1 “哈拉莫昆”组织下的赫哲族渔猎秩序
        3.2.2 “乌力楞”主导下的鄂伦春族狩猎秩序
        3.2.3 “乌力楞”关联下的驯鹿鄂温克族游牧秩序
    3.3 基于“人-家庭”维度下的生活空间原型
        3.3.1 渔猎生产行为与临时性居住建筑
        3.3.2 避寒需求与固定性居住建筑
        3.3.3 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与固定性仓储建筑
        3.3.4 渔猎民族住居建筑原型提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的文化空间
    4.1 萨满宗教的仪式性空间
        4.1.1 仪式活动承载下的场所选择
        4.1.2 萨满活动的表现形式
        4.1.3 仪式空间的构成—个体的观演
    4.2 篝火舞活动的艺术性空间
        4.2.1 篝火舞的来源—火的神圣
        4.2.2 艺术空间的构成—群体的互动
        4.2.3 篝火舞空间的组成
    4.3 手工艺演绎的生活性空间
        4.3.1 桦皮和兽皮成品的制作技艺
        4.3.2 生活空间的构成—家庭的演绎
        4.3.3 手工艺文化空间的组织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创新之处和不足
2、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渊源
    2.1 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2.2 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3 习近平强军思想形成的主体脉络
3、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强军目标是强军之纲
        3.1.1 建设强大的国防和军队是我们党的不懈追求
        3.1.2 铸牢听党指挥这个灵魂
        3.1.3 扭住能打胜仗这个核心
        3.1.4 强固作风优良这个保证
    3.2 政治建军是强军之本
        3.2.1 政治建军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3.2.2 加强新形势下的政治建军工作
        3.2.3 努力开创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3.3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强军之基
        3.3.1 认真贯彻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
        3.3.2 把纪律建设作为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核心
        3.3.3 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
        3.3.4 依法治权、依法治官
    3.4 军民融合发展是强军之策
        3.4.1 军民融合发展是强国兴军的战略举措
        3.4.2 做好国防科学技术向民用转化
        3.4.3 以强烈的责任意识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4、全面实施强军改革方略
    4.1 绘制强军改革目标图、路线图和施工图
    4.2 扎实推进强军改革
    4.3 坚决拥护强军改革、积极投身强军改革
5、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价值、指导意义和鲜明特点
    5.1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价值
    5.2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导意义
    5.3 .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鲜明特点
6、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强军思想
    6.1 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导地位
    6.2 推动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
    6.3 加强实战训练准备打仗
    6.4 练好本领完成使命任务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1.4 基本概念
        1.4.1 政党
        1.4.2 马克思主义政党
        1.4.3 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
2.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1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1.1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
        2.1.2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
        2.1.3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
    2.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迫切性
        2.2.1 解决由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与经济市场化所带来的新问题的迫切要求
        2.2.2 应对农村社会治理转型所带来挑战的迫切要求
        2.2.3 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3.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3.1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理想信念淡漠
        3.1.2 结构“老化”不合理、优秀后备力量不足
        3.1.3 素质不高,实际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3.1.4 过度追求富人、能人“治村”
        3.1.5 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能力不强
        3.1.6 消极腐败现象普遍,贪腐现象时有发生
    3.2 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中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3.2.1 长效教育培训机制的缺失
        3.2.2 农村青年党员积极分子少且入党难
        3.2.3 缺乏长远的培养与实际锻炼
        3.2.4 宗族势力影响较大
        3.2.5 责、权、利不对等,激励与保障程度低
        3.2.6 对权利的制约和监督不够
4.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的对策
    4.1 建立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思想教育长效机制
    4.2 构建“雁苗”成长的培育机制
    4.3 创新“领头雁”队伍选聘机制
    4.4 建立“领头雁”队伍能力提升机制
    4.5 加强“领头雁”队伍的执行力建设
    4.6 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对象
        (三) 研究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主要内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扶贫
        (一) 我国扶贫开发的历程
        (二) 我国扶贫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三) 我国扶贫存在的问题、不足和对策探讨
    二、精准扶贫
        (一) 精准扶贫的内涵
        (二) 精准扶贫的基本内容
    三、易地扶贫搬迁
        (一) 易地扶贫搬迁的基本概念界定
        (二) 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移民的关系辨析
    四、易地扶贫搬迁的配套政策体系
        (一) 搬迁农户住房建设的支持政策
        (二) 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政策
        (三) 易地扶贫搬迁的土地支持政策
        (四) 搬迁户生计重建的支持政策
        (五) 产业发展与就业支持政策
    五、易地扶贫搬迁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人口迁移理论
        (二) 生态价值理论
        (三) 生态贫困理论
        (四) 生态文明理论
        (五)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二章 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实践和国际经验借鉴
    一、我国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发展历程
        (一) 初步探索阶段(1982~1990)
        (二) 常规化与扩展阶段(1991~2000)
        (三) 整体推进阶段(2001~2010)
        (四) 政策强化阶段(2011~2014)
        (五) 精准扶贫阶段(2015年至今)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 国外生态移民安置的主要做法
        (二) 国外生态移民搬迁的经验启示
第三章 精准扶贫背景下易地扶贫搬迁现状及案例分析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及总体规模
        (一) 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差异分析
        (二) 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重要意义
        (三) 武陵山片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总体规模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的现状
        (一) 武陵山片区省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二) 武陵山片区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方案及完成情况
        (三) 武陵山片区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安排
    三、经典案例分析及其模式、经验
        (一) 武陵山片区各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具体案例
        (二) 易地扶贫搬迁户深度访谈案例
        (三) 武陵山片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主要创新模式
        (四) 武陵山片区有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的特色经验
第四章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与分析
    一、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文献分析
    二、基于多维贫困视角的易地扶贫搬迁效果评估分析框架
        (一) 综合减贫绩效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二) 易地扶贫搬迁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实证分析
        (一) 调研设计与实施概况
        (二) 搬迁群众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的认同度分析
        (三) 调查问卷分析结论及相关建议
第五章 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搬迁后脱贫产业发展乏力
        (二) 征地费用高,县级财政压力大、农户自筹资金难
        (三) 对象精准识别存在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四) 集中安置各有限制,搬迁方式选择难
        (五) 项目审批手续繁,工程招标提速难
        (六) 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不到位
        (七) 拆旧复垦落实难,且与传统村落保护相矛盾
        (八) 社区管理有漏洞,基层治理存隐患
    二、易地扶贫搬迁向“稳得住、能致富”纵深推进的对策建议
        (一) 精准对接产业,助推搬迁扶贫
        (二) 积极报告呼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三) 优化创新搬迁模式,分类保障农户生计
        (四) 简化项目审批,加快工程招投标进度
        (五) 强化分散安置点建房安全监管
        (六) 加大拆旧复垦执行力度
        (七) 狠抓新型社区治理,化解基层搬迁纠纷
        (八) 在易地搬迁中加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第六章 结论及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一、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
    三、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后时期相关政策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B: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问卷
附录C: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调查访谈提纲

(10)学术期刊专栏出版暨学术平台建设——研讨会会议实录(论文提纲范文)

一、会议召开的背景及基本情况
二、会议主题发言和专题报告
    (一)主题发言
    (二)专题报告
        1. 通往学术共同体之路
        2. 超云平台的理念与设计
        3. 基于移动应用时代学术期刊出版传播的变化
        4. 学术数字出版的法律环境建设与社会价值认同
        5. 学术传播平台的拓展与创新:永远在路上
        6. 学术传播规律与学术期刊转型
        7. 新型智库建设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转型
三、会议研讨发言
    (一)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组
    (二)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管理学组
    (三)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组
四、会议总结
    (一)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管理学小组总结
    (二)文学、语言学、历史学、艺术学、新闻传播学小组总结
    (三)政治学、法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小组总结

四、建一个好的党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论"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之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惠水县好花红乡布依族好花红民歌文化研究[D]. 朱怡.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2]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 ——以S市为例[D]. 赵万帅. 济南大学, 2020(05)
  • [3]环境主义视角下的次区域合作 ——理论构建与案例分析[D]. 刘畅.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文化人类学视域下鄂伦春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D]. 屈芳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
  • [5]习近平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研究[D]. 邹娅婕.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6]东北地域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D]. 李红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军思想研究[D]. 于法伟. 中北大学, 2018(08)
  • [8]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头雁”队伍建设研究[D]. 申莎莎. 河北经贸大学, 2018(07)
  • [9]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易地扶贫搬迁研究[D]. 王鑫.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10]学术期刊专栏出版暨学术平台建设——研讨会会议实录[J]. 游滨,彭建国,傅旭东,胡志平,梁远华,周沫,郑洁.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标签:;  ;  ;  ;  ;  

建设好党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论“三个代表”思想在社会主义认识史上的地位(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