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迎接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九九年西部大开发论坛”要点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齐心协力迎接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九九年西部大开发论坛”要点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同心协力 共图西部大开发惊世伟业——“’99中国西部发展论坛”要点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伟业论文,同心协力论文,大开发论文,中国西部论文,惊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会科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的“’99中国西部发展论坛”,于1999年10月16~18日在广西南宁市举行。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西部11省、区、市(含内蒙,西藏未到会)的有关同志和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李铁映委托出席会议的社科院负责同志对举办这次论坛表示祝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铁木尔·达瓦买提给大会发了贺信,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到会并讲话。广西壮族自治区曹伯纯书记和李兆焯主席等领导同志,对举办这次论坛非常重视,并在会上讲了话,表示要加快广西特别是9 万多平方公里岩溶区的治理和开发,要更好地发挥西南出海大通道的作用。这次论坛的主题是,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集中学习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和江泽民总书记的有关指示,对如何实施西部大开发谏言献策。这次论坛共收到论文49篇,有16位同志在大会上发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与会同志提出的主要观点和建议,综述如下。

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对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构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富强的客观需要

大家认为,在世纪之交和千年交替的关键时期,在我国即将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始向第三步战略目标挺进的转折关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适时、果断地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并且指明了大开发的重点和目标,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和激动人心的前景。这是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构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鲜明体现,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有些同志指出,历代王朝对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一直采取恩威并用、软硬兼施的羁縻政策。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只要不叛乱,能按时朝贡,就算天下太平,就称得上明君、盛世了。孙中山领导旧民主主义革命推翻帝制,建立了民国。但是,由于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的统治,依然是山河破碎,丧权辱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况并未改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民富国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率领全国人民经过28年的艰苦卓绝斗争,建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并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取得了光辉成就,为实现国家的完全统一和繁荣富强打下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领导全国人民走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并提出使沿海先发展起来,到一定时候再帮助内地加快发展的构想,实施了沿海先一步开放和发展的战略,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时,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指明了道路,并为香港、澳门的回归制订了日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先后完成了港、澳的胜利回归。在进入新世纪的前夕,又作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继续大步前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反映了各个地区、各族人民要求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强烈愿望,是时代的呼唤、历史的必然。它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在共同前进中逐步缩小国内东西部的差距,而且能够大大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加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的繁荣富强和完全统一。

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既是西部的福音,也是东部和中部的发展机遇,应当全国同心,携手共进

大家以实施东部沿海发展战略带动中西部发展的大量事实,分析论证了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东部和中部所处的重要地位、重大作用,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机遇。着重分析了中部地区在先后实施东、西两大发展战略中,均处于“二传手”地位的重大责任,以及便于左右相联、共同发展的优越条件。经过分析论证,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不论是实施东部沿海先发展战略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都是从全局出发,使全国各个地区都能先后发展起来,各族人民都逐步富裕起来。随着认识的加深,化解了一些同志担心只提西部大开发,会影响东、中部的积极性,尤其使中部地区感到受冷落的疑虑。

大家认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四:(一)全国20年来的高速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积累了力量,创造了最基本的条件。(二)西部有丰富的资源和一定的发展水平,潜力巨大,基本上具备了加快发展的条件。(三)当今国际形势发展的主流,以及我国与国际社会首先是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们集中力量开发西部提供了机遇,赢得了时间。(四)在开发后进地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方面,国内外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有利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健康顺利实施。困难主要是两个方面:(一)西部地区从总体上说,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低,社会发育滞后。(二)面对的竞争形势很严峻,国际上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和知识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材料和初级产品价格下滑;国内需求不旺,买方市场逐步形成,使西部的企业和商品受到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和对待上述有利因素与困难,把信心建立在善于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克服困难的基础上,知难而进,趁势而上。

三、西部大开发是世界性的伟大工程,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现新跨越

有些同志联系国外主要是美国的一些情况,论述了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大家认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同于美国的“西进运动”,不同于俄罗斯和前苏联对东部的扩张与开发,也不同于英、法、德、意等国解决地区差距所实施的政策。但是,国外的经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有些是值得我们借鉴和警戒的。(一)下大力气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和改善必要的投资环境。这是各国实施区域开发的共同经验和必备条件。不论是初期开发,还是再开发,各种基础设施都在逐步补充、不断更新。所以,它既需适当超前,又需在开发过程中继续完善。(二)选择和培育新的增长极,逐步展开。美国的“增长中心战略”,法国的“在经济薄弱地区发展中心计划”,英国的“企业区”、“科研——工业综合体园区”等,都是实施培育增长极战略的具体模式。各个地区在主导产业乃至主要产品的选择上,也是从各地的实际出发,把国家需要同国内外市场的供求情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重点,带动全盘。(三)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搞好大开发的前提和重要内容。西方发达国家大多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或“先开发、再环保”的路子。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和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百年沧桑,从反、正两方面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四)把发挥市场作用同发挥政府功能结合起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解决地区协调发展和开发新区的进程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使大量的资金、人力、技术不断地流向开发地区。当然,市场作用的发挥,同政府的有力引导和调控密不可分。各国议会和政府为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制订了系列的相互配套的法律和法规。许多巨大的公共工程由政府直接负责。美国政府曾先后雇用250多万名青年组成国民资源保护队,沿100度子午线种植了一条宽100英里、几乎纵贯美国的防护林带。(五)他们在处理民族、 宗教等社会问题方面,从根本上讲是错误的,尤其在早期的殖民拓荒时代,实行的是一套凶残野蛮政策。

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实施的,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条件下实施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有条件、有能力实现新的跨越。

四、加强调查研究,力争为制订开发规划、特殊政策法规和灵活措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大家认为,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是因为:西部地区处于欧亚大陆腹地,高海拔区占绝大部分,降水从东向西、由南往北递减,干旱半干旱区占大部分;西部大开发兴起于世纪之交,科技进步一日千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国际国内都在抓紧时机进行战略调整;西部大开发是在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西部已有相当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实施的,并将同新体制的完善共同前进。时空条件和其它重大因素,决定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特点,并有自己的发展规律。这是我们应当认真调查研究和努力探索把握的大课题,也是增加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掌握主动权,搞好大开发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许多同志指出,调查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性前期工作,并要对大开发的发展进程进行跟踪调查、跟踪研究。调查研究的内容,应当根据大开发的需要,设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课题,综合性的重大课题,应当组织多学科协同攻关。当前,应当围绕着实施西部大开发需要制订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广泛的论证。与会同志提出的题目和建议主要有十个方面:(一)国家或集体、个人兴办建设项目,所占用的土地和矿产资源应当作价入股,组成股份制企业。把自然资源作为有形资产,作为资本,实行资产化管理和资本化经营,以解决一次补偿后群众没有新的生产生活门路,新建了城镇但穷了农村,诸多矛盾长期困扰我们的老大难问题。(二)江河上游生态保护区禁伐禁垦后,效益在中下游,除造林种草供应粮食、种苗外,还应通过生态保护税或生态保持基金,给上游以长期的补偿,以调剂收益分配。(三)建立西部开发银行或扩大开发行在西部的业务,积极稳妥地利用国际上行之有效的金融创新工具,担负起在海外融资、提供投资担保等促进西部开发的任务。(四)对西部实行差别税率、差别利率和有差别的分配制度,保证在西部投资获得不低于或适当高于东部的实际利润和收入。(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并使其更加规范和透明。地区间人均财政收支的差距,应有合理的限度。(六)国家在国内国外发行西部开发债券。(七)由国内或中外合作开办西部开发实业基金或公共基金,可先发行各种风险性小的封闭型基金。(八)在西部选一、两个中心城市开办股票交易所,开办期货和产权期权交易市场,多批些具备条件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上市。可在全国发行西部教育彩票。(九)改变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等部门以计划经济时期遗留下的基数作基准,来确定现今有关量化指标的不合理作法,按大开发的需要重新审定有关指标。(十)对西部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需要坚持的优惠政策,因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原规定已失效的,应制订新的替代政策。

为了制订贯彻好有利于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法规和灵活措施,大家认为应更多地注意针对性、差别性,以利于加强而不是削弱政令的统一性、权威性。在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时,应辩证地理解其相互关系和把握适当的“度”,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结合起来。例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从长远和全局看是效率高效益好的产业,但从眼前和局部看则可能相反;扶贫济困和帮助后进的一些政策措施,是以貌似不公平以求得能够做的、一定程度的公平。制订和贯彻有关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法规,应有适度的弹性,更需有相当的刚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只有在政策法规和重大举措上有所突破,使其更适合西部的情况和大开发的需要,西部大开发才能够真正“大”起来。

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大开发的各项建设事业

大家对实施大开发的各项建设,包括生态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一、二、三产业的调整升级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等,提出许多具体建议,共同关心和强调的是有关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方面的若干问题:(一)增强生态环境意识,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形成三个台阶,西部绝大部分在高海拔的第一、第二台阶上,是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气候和生态的上游。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处于中下游的中、东部,而且影响东南亚和南亚的广大区域。在决定生态系统的生物界中,植物和自养类微生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异养类微生物是还原者。所以,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地位,特别要抓好植树种草以增加生物界中的生产者这个根本,以造福于中下游的人民。(二)树立大资源的观念,处理好自然资源和市场的关系。所谓大资源,起码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过去往往对社会资源特别是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和国民素质、劳动力质量这个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重视不够。在处理自然资源与市场的关系方面,往往对市场重视不够。所以,长期以自然资源导向,安排生产和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改变这些传统的观念和模式,以市场导向,选择有相对优势的自然资源,力争建立高起点的企业,生产经得起国内外市场核算的商品。特别应把培养有一定科技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水平的各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才是西部最短缺、也是最宝贵的资源。(三)增强产业化观念,培植龙头企业,处理好一、二、三产业的关系。西部农牧业比重大,关系到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夯实这个基础,必须重视培植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以工带农、以商带农、农工商一条龙等形式,使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加速实现产业化、现代化。有些地方靠培育市场、搞活流通,或者靠开展旅游,带动了经济的全面发展,打破了按一、二、三产业循序发展的模式,也是值得重视的经验。(四)明确树立非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观念,处理好国有、集体经济与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西部国有经济比重大大高于全国,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大大低于全国,三资企业微乎其微。西部大开发中,在坚持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发展集体经济和混合经济的同时,必须采取实际有效的措施,下大力气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使其享受平等的待遇,参加公平的竞争,真正发展成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强化群众观念,处理好自力更生与加强扶持的关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要加大投入,东、中部要加强援助,主要的还是靠西部的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发挥聪明才智,敢于竞争,勇于进取,同“等、靠、要”的消极态度彻底决裂。在西部大开发中,国家投资主要用于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而有关生产经营性投资,必须广泛吸纳国内外的社会资金,国家的投入只能起导向作用。在发动和依靠广大群众投入大开发的基础上,有的同志建议组织三支专业队伍;水利、交通和林(草)业。如能用几年时间,组建成由几百万、上千万各民族青年自愿参加的队伍,并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武装起来,会成为专攻大工程、专啃硬骨头的突击力量、攻坚力量。(六)增强科技观念,处理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的关系。要充分发挥现有高新技术资源的作用,大力培植发展新的高新技术资源,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先进技术的推广,提高科技开发创新能力,扩大工农业和服务业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七)强化因地制宜观念,处理好统一规划与分区、分项规划、分类指导的关系。西部地域广阔,情况千差万别。国家要统筹安排,制订西部的总体开发规划和计划,各部门和各地方要制订单项和本地区的规划、计划。在此基础上,国家还应对特点显著、跨省区的自然区域,例如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的连片岩溶区、内蒙古高原的荒漠风沙区等,制订与总体规划和省区规划相衔接的单独规划,以及分阶段推进的具体计划,力求做到使规划和计划符合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建设。以青藏高原为例,这个被称为地球第三极的神秘地域,绝大部分在我国境内,共220多万平方公里, 农业区划分为6个亚区,差异很大。但具有许多共性, 蕴藏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是巨大的物种和基因宝库,也是巨大的固体水库,甚至可称为固体内海。对它的许多方面,人们还知之不多,甚至处于无知状态。所以,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规划和计划单元,运用高科技手段,有计划地进行调查研究、科学实验和开发,是很必要、很重要的。

六、大开发需要大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实现大发展

西部与12国相邻,面对东南亚、南亚和中西亚,是陆路通向中东、欧洲和印度洋、大西洋的必经之地。海洋运输兴起之前,西部许多地方是繁荣的。今后,随着高新科技的发展,陆上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加上时间价值的提高,陆地与海洋交通运输的分工和格局会发生新的变化。应当加快南北丝绸之路的现代化建设,使其以新的姿态创造新的辉煌。为适应西部大开发,还应抓紧四方面的工作:(一)切实做好已开放城市和口岸的工作,尽可能扩大开放程度,提高开放水平。应选择几个条件好的边境城市和口岸,试办自由贸易和投资开发区。还应从多方面做好昆明、乌鲁木齐等边疆大城市的工作,使其逐步成为区域性的国际都会。(二)在“请进来”的同时,必须以更大的步伐“走出去”。在坚持南北合作的同时,必须更加注意南南合作,特别是同周边邻近国家的合作。在双边和多边合作中,政府主要起开路搭桥的作用,主体应是大中小和不同所有制的各类企业。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三)在坚持我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坚持在军事、政治上不结盟原则的基础上,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应当在利大于弊的前提下,加强与周边集团的关系,必要时可用适当的方式加盟、结盟,以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为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利益开辟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四)注意发挥少数民族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我国西部有20多个民族跨国而居,有些民族多数分布在国外。他们与国外的同一民族语言文字相通,风俗习惯相同,还有许多亲属关系。应当利用这些便利条件,促进对外开放,特别是“走出去”开发资源,开拓市场。为了充分发挥这些少数民族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既要信任、放手,又要加强教育,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把祖国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

七、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西部大多是民族自治地方或少数民族比较多的地方,少数民族又多是群众性地信仰某一宗教。民族与宗教属于不同的范畴,但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又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我国有10个少数民族群众性信仰伊斯兰教,这些民族都有各自民族的传统文化,但均受伊斯兰文化的深刻影响。藏、蒙、土等民族群众性信仰藏传佛教,傣族群众性信仰小乘佛教,这些民族均受到佛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有的已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深入了解和正确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在西部的整体工作和各个方面的工作中,历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这也是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的重大问题。关于在西部大开发中继续处理好民族问题,提出四点意见:(一)必须使各民族的广大干部群众明确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与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区别。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自觉投入大开发的洪流。(二)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牢牢把握发展、进步这个新时期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发展中提高各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发展中推进各个民族内部分工的发展,提高他们在生产和其它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实现经济开发与社会进步、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三)必须抓紧修订和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配套法规。过去,各个自治区的自治条例虽易稿十多次而未获批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全国工作向东部沿海倾斜的大局有重大关系。今后,全国工作转为向西部倾斜的大局。这是修订和贯彻好自治法及配套法规,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大好时机,应当把握机遇,抓紧工作。健全和落实民族法规,会对西部大开发起到法律保障作用,产生强大的推动力。(四)必须不断加强各民族的大团结。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使民族团结的基础更加坚实和稳固。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多方面的具体工作,比如:开发资源、兴办实业,要切实带动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使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并注意吸收、培养少数民族职工与技术、管理人才。在同少数民族干部与群众交往共事时,要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及时表彰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涌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且形成制度;对于民族间发生的矛盾、纠纷和一切不利于团结的因素,应及早发现,及时排除,把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在各项工作中,应当联系生动具体的事实,反复深入地进行“谁也离不开谁”的教育,真正达到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民族分裂是破坏民族团结,危害国家、民族利益的犯罪行为,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反对,依法予以惩处,以保障西部大开发的顺利实施,维护边疆安全和祖国统一。

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近期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各部门、各地区都已开始行动,各族各界群众正意气风发地踏上新的征程。“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毛主席1958年写《七律·送瘟神》时用的是1954年人口普查数字。孟子曾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伟大而艰辛的长期搏斗和磨炼中,神州儿女一定会谱写出中国乃至世界发展历史的辉煌篇章,一定会涌现出千千万万的时代骄子。我们坚信,经过三、五十年的顽强拼搏,当西部大开发取得阶段性光辉成就之日,就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之时。在此基础上,中华民族将继续阔步前进,为人类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  ;  ;  ;  

齐心协力迎接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事业--“九九年西部大开发论坛”要点综述_西部大开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