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讨论文_李宏巍

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讨论文_李宏巍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形势仍然严峻。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广东的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建设中可结合当地地形、经济情况、污水收集方式等因素进行选择。

关键词:污水处理;农村;研讨

据统计,2010年全国村镇污水的总产量达到136.2亿吨,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22.9%。调研资料显示,广东省农村污水处理效率低,出水污水COD平均去除率61%,BOD平均去除率66%,氨氮平均去除率79%,总磷平均去除率70%(《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和设备指引》);管网建设落后,农村乱排乱放、地表散流现象严重;重建设轻管理,处理设施荒废严重。目前,广东省已建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中,最常用的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达到65.6%。遵循着水质达标、经济实用、管理方便等原则,对几种常用的适合广东省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研讨。

1、化粪池

化粪池作为农村居民排出粪水接入公共污水管道前的处理单元,实际使用最为普遍,其结构简单、效果较好。它具有沉淀和厌氧微生物发酵的作用,是以去除粪便污水或其他生活污水中悬浮物、有机物和病原微生物为主要目标的初级处理设施。通过化粪池的预处理可有效防止管道堵塞,亦可有效降低后续处理设施负荷。

化粪池处理后出水仍未达到排放标准,不宜直接排入水体,须经过收集管道输送至后续污水处理系统处理。

2、格栅

格栅是重要的前处理单元,可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纤维、碎皮、木屑、果皮、蔬菜、塑料制品等,有利于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污水进行二级处理前应设置格栅,格栅井可与集水井合建。对于合流制排水系统,格栅井处设置溢流口,暴雨时雨水可从溢流口溢出避免对后续污水处理设施造成冲击。

3、沼气发酵法

沼气发酵是指含有大量有机质的污水、污泥和粪便,在一定的温度和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最终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沼气)的生物化学过程。

适用于农村地区的人畜粪便及冲厕污水(黑水)的处理。沼液可收集作为液肥直接还田利用,沼渣经脱水和好氧发酵等无害化处置后作为有机肥还田利用。

4、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属于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的一种,由填料和曝气系统两部分组成。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污染物通过微生物分解去除,出水经沉淀池固液分离后排出。该技术动力消耗主要来自好氧池的充氧。

生物接触氧化池通常与厌氧池形成地埋式组合工艺,用于对出水水质要求较高的村、镇污水集中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于农田灌溉,或排入水体。

5、曝气生物滤池法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污水通过滤料层,水体含有的污染物被滤料层截留,并被滤料上附着的生物降解转化,同时,溶解状态的有机物和特定物质也被去除,所产生的污泥保留在过滤层中,而只让净化的水通过,这样可在一个密闭反应器中达到完全的生物处理而不需在下游设置二沉池进行污泥沉降。

曝气生物滤池适用于进水SS不高,出水要求较高的地区。

6、稳定塘法

稳定塘是经过人工修整,设置围堤和防渗层的池塘,主要依靠水生生物自然净化原理降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稳定塘可充分利用地形,构造简单,无需复杂的机械设备和装置,建设费用低;利用自然充氧,不需要消耗动力,运行费用低廉;产生污泥量少,能承受污水水量大范围的波动。

该技术适用于有废弃或闲置(污染)的自然水塘、洼地等的村庄。处理出水可直接用于农田、苗圃、绿地灌溉。

7、A/O工艺

A/O工艺是由厌氧和好氧两部分反应组成的污水生物处理系统。A就是厌氧段,主要用于脱氮除磷;O就是好氧段,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它除了可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外,还可同时去除氮、磷,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及难降解废水,在好氧段前设置水解酸化段,可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

A/O工艺适用于经济条件一般,出水水质要求一般的地区。

8、A2/O工艺

A2/O工艺是通过附着活性污泥上的微生物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转变成CO2、N2、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最后通过固液分离,实现生物污泥与净化水有效分离的一种处理工艺。[1](P.199)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污水中的有机氮转化成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该工艺运行比较成熟,适用于污水量大,水质高且波动不是很大,对氮磷去除要求高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9、MBR工艺

膜生物反应器技术(MBR)是膜分离技术和污水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被普遍认为是性能稳定,效果良好,和极具发展潜力的污水处理技术。特点是以超、微滤膜分离过程取代传统活性污泥处理过程中的泥水中立沉降分离过程,可以保持很高的生物相浓度和非常优异的出水效果,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与氨氮等污染物质。

MBR工艺适用于经济条件好,出水水质要求高的地区。

10、土地快速渗滤法

土地快速渗滤法是指在一些土壤渗滤较好的地方投放部分生活污水,其中一部分的污水通过蒸发到空气中,进行大气循环。而另外一部分的污水则沿着间隙渗透到地下,在渗滤的过程中发生一些化学、生物反应使污水得到净化。[2](P.18-22)

土地快速渗滤法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有可供利用的渗透性能良好的砂土、沙质土壤或河滩等场地条件,地下水位大于1.5m的地区,进行灰水处理或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的再处理。快速渗滤应因地制宜的采用防渗措施。在集中供水水源防护带、含水层露头地区、裂隙性岩层和溶岩地区,不得使用土地处理系统。

11、人工湿地法

人工湿地技术是模仿天热湿地生态自净效应的一类污水处理工程净化技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土壤-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统中,污水在该系统内沿一定方向流动过程中,在土壤和耐湿植物联合作用下使污水得到净化处理。湿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沉淀物、截留物以及剥落的生物膜,需要定期排出。人工湿地种植的植物衰败后应及时收割。

人工湿地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进水污染负荷不高或出水需进一步深度处理的地区。

结语: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以上介绍的几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可在实际工程建设中根据用地条件、地形、生活习惯、排放标准、经济条件、规模等因素合理选择,组合使用。

参考文献:

[1]赵素.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比对和推荐[J].广东化工,2017.7:199.

[2]梁祝,倪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政策选择[J].中国地质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8-22.

论文作者:李宏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广东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讨论文_李宏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