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兼论现代人力资源与传统人力资源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兼论现代人力资源与传统人力资源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人力资源开发观——兼谈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传统人力资源开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力资源开发论文,素质教育论文,与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6201(2000)05—0080—06

素质教育一般认为是一种就业前的基础教育或普通教育,而人力资源一般认为是就业后的事情,一般人们很少把这两者联系起来考虑。实际上个别有识之士已经认识教育与人力资源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人力资源的奠基工程,是人力资源的第一次开发。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当前素质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谈谈我们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素质教育不要与应试教育相对立

什么是素质教育,虽然众说不一,但比较权威的解释认为,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否定。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相对立的,应试教育则是以考试得分为手段,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上大学为唯一目的、片面追求升学的教育[1]。 这种解释与观点也为绝大多数的学者与教师所接受,也是目前我国教育行政部门推行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纲领。然而这种解释有些地方似乎值得商榷:其一,学校教育是否只限发展而非选拔;其二,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是否非素质教育。

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事实显然要对其予以否定。我们国家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尚未完全普及,高中与大学只能允许少数人进入,尤其进入大学和研究生学习的人数就更少了。如此看来,初中教育、高中教育以及大学教育目前都肩负着选拔的重任,国家将要启动的全国1000所高中示范校(北京市大约30所),其教育的选拔功能可能将重于发展功能,因为将来人们评价这些学校的重要指标仍然是看它的升学率,这部分学校无论怎样管理,其教育的主要目的必然是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把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相互区别开来送上不同层次的大学为己任。如果这些学校不以升学教育为特点,它们就失去存在的价值。至于其它一般高中,虽然它们升学教育的力量不如示范校,学生中能选出上大学的人不如示范校多,但是它们仍然不甘落后,会积极努力,尽可能争取多从广大学生中选拔一些人上大学,争不到全国示范校,争取到地方示范校也可以,再从地方示范校慢慢与全国示范校竞争。

再说初中学校,虽然要求与示范校的高中脱钩,目前采取的办法是,扶持薄弱校建设,学生实行就近入学,以缩小与拉平校际差异,实际上这种拉平与缩小差异的做法更会激起校际之间的相互竞争,因为初三升高中要进行统考,学生可以择校,优等生进入示范校,二流生进入一般校或职业高中,三流生将被淘汰。任何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初三之后能上示范校,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顺利进入大学深造。家长的这种要求与希望将迫使任何一所初中学校追求升入示范校的人数与比例。由于薄弱校得到大力扶持,校际之间的差异缩小,办学条件与实力相当,因此初中学校之间的竞争将会比今天更趋激烈。初中教育将仍然是选拔学生进入级别不同的高级中学接受不同层次的教育,因此高等教育没有普及之前,学校的选拔功能依然存在,选拔功能依然存在,应试教育就依然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如果把素质教育看作是应试教育的对立面,那么同一学校就难以同时存在不相容的两种教育,最后我们只能说小学教育是素质教育,而其它阶段的教育将很可能还是应试教育。

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解释中,似乎只把素质教育限于基础教育之中,而把高等教育、中等职业与专业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因为基础教育的通常解释是指普通中小学教育。这样就产生了文中所提出的第二个问题,高等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是否非素质教育?对于这个问题,理论与事实也将要予以否定。众所周知,终身教育的观念早已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提出,每个人的教育并不是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的完成而结束,大多数人不再认为所接受的中等职业教育或高等教育将是自己最后一次教育机会,并由此去为任何专业或职业选择课程。因此参加工作后的继续教育也并不只限于提高职业能力,而是要教育人们怎样做好一个父母与公民,怎样以艺术的方式进行消费与生产,怎样正确地理解世界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影响[2](P2-3)。由此可见, 素质教育将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我们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或专业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应该说它们至多是一种专业素质教育,仍然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从大学生与中专生或职高学生毕业后求职的现状来看,许多学生所从事的职业也并非自己所学的专业,许多学生一生中要变换好几种职业,尤其在当前或今后我国产业结构需要不断调整的市场经济形势要求下,中等或高等教育更不应该成为狭窄的专业教育,而应该成为一种比较宽泛的职业素质教育。因为教育培养人才的长期性与相对市场需要的滞后性,决定着学校教育永远难以满足现实社会瞬息万变对人才的需求,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变化永远是一条难以填平的鸿沟。用非所学、用非所长在所难免,而且许多有成就的军事家、政治家、管理专家与学者也并非出自自己所学的专业。因此在1998年5月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江泽民主席提出, 高等学府尤其是象北京大学这样的高等学校要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在我们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与明天,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要以培养职业素质与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意义非常明确。我国主管教育的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也一再强调,作为步入社会工作而准备的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学校教育无法为学生一生准备一切,学习应伴随人的一生,学校主要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3](P219 )因此就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来解释什么是素质教育,难以走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迷谷,难以走出素质教育即为中小学教育的误区。有些人总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是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专业教育,因此专业越分越细,教育越来越专,最后有的专业大量学生分不出去,有的专业学生供不应求,供求矛盾越来越尖锐,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人力资源论的角度来分析与问答什么是素质教育的问题。

二、素质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

从人力资源论的角度看,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途径与方法,素质教育即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素质与潜能开发与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升学教育与发展教育同时并存于学校教育之中,学校教育一方面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提高个性修养,另一方面要帮助与指导学生通过各种考试,升迁到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学校与班级中,接受自己所想受到的教育,使自己获得优化与充分的发展。在这里,学校教育中的发展与选拔功能同时得到确认而并非自相矛盾。学校教育建立在承认学生先天素质存在差异的客观现实基础上,要求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群施教、因班因校施教,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班级与学校,最大限度地得到发展与改变。素质教育在这里被认为是一种按照人力资源结构理论与要求对学生身心进行塑造与改造、使之更具人力资源价值与功能的过程。中小学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则是人才资源职业定向开发的基础工程。

所谓人力资源开发,即是对一个人劳动能力的培养、促进、改进与作用发挥的过程,是生理控制、心理培养、人事结合与管理的整体发展。开发被认为是终身的过程,是从胚胎优育到夕阳工程的过程,这种人力资源开发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解释有所不同。传统人力资源开发观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定区域范围内16岁以上的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因此人力资源开发的对象是健康完整的劳动力人口,年龄要求16岁以上,残废人与16岁以下的人口,不能参加劳动的服役军人、在押犯人与在校学生均不属于人力资源对象范畴。因此人力资源开发被认为是对16岁以上具有劳动人口的使用、调配与在职培训的过程。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观点带有一定的狭隘性,缺乏经济活动的整体观、现代观与人力资源的基础观,把中小学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排除在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之外。实际上军人及其工作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一方面没有军人的国防与保卫作用,社会经济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部队直接参加交通工程建设,在水灾、火灾等灾害到来时发挥了突击队作用,保卫国家财产,直接挽回了许多经济损失,从反面来看他们也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有的部队直接办企业与农场,自给自足,减少国家财政拨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监狱犯人也有许多直接参加了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一边改造自己,一边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中小学生与在校的中专与大学生,虽然他们不属于劳动力的范畴,但他们的身心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毕业后参加社会工作的效益与质量。人力资源理论研究表明,接受不同层次与水平教育的人将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就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所产生的收益率(对提高农民生产效益所作的贡献)而言,据1980年世界银行统计,韩国为7%~11%,泰国为14%~15%,马来西亚为25 %~40%。由此可见,同样是初等教育,但由于教育的思想与要求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不尽相同的。即是在同一国家中同样的学生,因在不同水平的学校与教师下接受不同的教学,最后在工作中也将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实践表明,同样的工作由不同素质的人去操作,最后产生的效益是大不一样的。人的素质及其基本能力的形成大部分在中小学时期就基本确定而并非16岁以后。就人力资源论来看,舒尔兹认为,读写能力是任何民族人口的人力资源质量的关键成分。[4] (P260,272)“印度狼孩”的事实表明, 中小学时期是形成读写等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一旦这一时期没有打好基础,则以后任凭人们怎样努力也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中小学形成的基本素质又是16岁以后直接劳动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应及早进行。从小孩开始,把中小学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来抓,把整个教育纳入到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中,这样教育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将更为明显。素质教育将会为更多的人接受并深入人心,我们教育中的无效行为也将大为减少,有利增强每个教育工作者、家长与学生本人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责任感与自觉性,有利提高他们自我开发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传统人力资源观把16岁以下的人口排除在人力概念之外,认为一个人只有成年之后,他的劳动能力才开始形成,此时进行开发才有意义。这种观点有它的合理之处,然而这种人力资源开发观多少带有被动性,它把人力资源的形成看作一种自然现象,看作自然过程。树木只有成材后才能利用,人也只有成年后才能开发。这种成年后的人力资源开发观使我们的人力资源开发长期徘徊在低谷中,出现人力资源数量过多质量不高的反差现象。大家知道,中国国情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口众多,基数过大。人口众多素质不高,对于经济发展来说是一种劣势,是一个包袱。人口具有消费性与经济性的两重性,只有高素质的人口才能把我国人多负担的劣势转化为经济性人力的优势。要改变这种现象,也要求我们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及早开始,从娃娃抓起,从遗传基因的控制与优化配置开始,充分发挥家庭基因、学校教育的前期开发作用,集生理系统开发、心理系统开发与能力系统开发为一体。人力资源的形成不同于自然资源,它具有关键期与最佳期,许多素质形成的关键期与最佳期都在成年前期,应及早促成,主动开发。因此我国许多有识之士早就提出重视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问题。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就提出了相当深刻的见解。康有为、梁启超曾明确指出:“才智之民多则国强,才智之民少则国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富强的原因,“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说”。中国所以贫弱,主要是教育不良,缺乏人才。因此“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欲求新政,比兴学校,可畏知本矣。”认为学校教育任务有十,一立志,二养身,三治身,四读书,五穷理,六学文,七乐群,八摄生,九经世,十传教。

目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竞争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归根到底是人才及其素质的竞争。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国力标志是看所拥有的人口与土地数量,工业经济时代国力的标志是看所拥有的铁矿、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多少,那么今天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力标志,则主要看所拥有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多少。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并非大学所能为,主要靠中小学教育之基础,要从小抓起,从中小学素质教育开始。因此,中小学素质教育是把12亿人口变成中国经济发展人力优势的基础工程。

素质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是对学生现有素质的改造、组合、重塑与创造的过程,要力求在素质培养上多花功夫。在注重创新素质教育的同时不要去否定传统的“双基”教学,在取消统考的同时不要放松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在注意教师学历提高的同时更要注重创新素质的培训。如果取消统考不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教师仍然是老方法老方式教学,那么我国的教育质量将可能出现滑坡;如果只取消初中升学考试,而对高考中考不作根本改革,创新性素质教育终将受挫;如果仅仅拉平校际差异,忽视人际差异,缺乏人才素质测评与激励机制,那么我国的大批优秀人才将很难脱颖而出。

三、建立人才素质测评机制,实行教培用酬一体化的人事管理

素质教育并非对以往基础教育的全盘否定。笔者认为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尽快建立人才素质测评机制,实行教培用酬一体化的人事管理制度。素质教育的效果最后应该沉淀与体现在人才素质上,而人才素质的多少与高低,只能依靠测评加以认识。类似品德、学习能力与创新才能,依靠目前的考试形式是不行的。目前的考试形式只适合于知识理解、判断、分析等简单能力的浅层测试。

所谓人才素质,是人才完成一定任务与改造具备的基本条件与基本特点,是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包括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在心理素质中包括文化素质、品德素质[5]、 智能素质与其它个性素质。人才素质具有稳定性、模糊性、综合性、可塑性、差异性、表出性、可分解性等特点。[6](P2-6)人才素质测评则是通过量表、 面试、评价中心技术、观察判定、业绩考核等多种手段综合评判人才素质的一种活动[7]。

在美国,一些大学录取新生除知识考试外,常采取测评的方式考查学生的素质。例如哈佛大学招收学生,一般采用面试方式来测评学生的素质,并以此作为录取与否的依据。面试考官并不懂考生所报考的专业,他只是跟考生们单独面对面地聊天,让他们有个愉快的谈话经历,同每个人大约谈一个小时,然后写出面试报告,包括考生的知识能力、课外特长、个人品质以及与众不同的特点等。考官在面试中看重的不是考生的考试分数,而是整体素质,例如看是否有组织领导才华、是否热心公益、积极参加造福人类的社会活动,是否知识面宽,爱好广泛,有特长,能吃苦,有独立生活能力,有进取精神等。所以面试后有的原来考试分数第一、二名的考生未被录取,而有的考试分数仅是中上水平的反而被录取了。我国有些高校对保送生的录取也进行过一些“综合能力测试”,试验表明这种素质测评比考试更为有效。

邓小平同志早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指出:“考试是检查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当然也不能迷信考试,把它当作检查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要认真研究、试验,改进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使它完善起来”。笔者认为完善当今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方向就是尽快建立起人才素质测评的科学机制。人才素质测评与目前的统考不同,其测评结果并不意味着对与错,是与非,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不可,它是一个舞台,能让每个学生的素质与潜能都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展现。有了科学的人才素质测评机制,还要实行教培用酬一体化的教育体制与人事制度。所谓教培用酬一体化的教育体制与人事制度,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要拉开教学水平的差异,承认学生素质差异,实行双向浮动选择制,鼓励学习竞争,既允许学生与家长根据素质测评结果选择适合的教学水平与学校,也允许学校与教师根据素质测评结果选择学生与适当的教学水平与培养方案。既允许从低水平向高水平选择流动,也允许从高水平向低水平淘汰流动,实行优生优教,差生适教,以优促差,整体优化开发。学生毕业后,则要根据素质测评结果实行优生优用优酬,差生适用适酬,改变目前人事管理中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力轻实力,重文凭轻素质的用人制度与晋升制度。要依据人力资源理论,高素质的人委以高职位的工作,给以高水平的培养与付以高水平的报酬,既要论功行赏,又要论人论质行赏,既要论能提拔又要因人开发。笔者曾访问过一些中小学教师与专家,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对学生的品德体质智能不建立起科学的测评手段,仍然像目前这样,招工晋级评优升学最后都是以学生考试分数为标准,那么素质教育就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口号而落实不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规律就只能任人践踏与违背。因此尽快建立人才素质测评的机制,实行教培用酬一体化的人事管理是解决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与保证。

[收稿日期]2000—01—03

标签:;  ;  ;  ;  ;  ;  ;  

素质教育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兼论现代人力资源与传统人力资源的开发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