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_为人民服务论文

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_为人民服务论文

浅议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员干部论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是对思想道德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精辟概括。在新的形势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就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在新的历史时期,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无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领会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推动全党思想道德建设的发展,从战略上突出抓好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重要思想,也是跨世纪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历史的要求,而且是时代的期望。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党的性质。

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干部,首先就要明确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性质。什么是党性?刘少奇同志在《人的阶级性》中指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无产阶级党性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政治立场、革命精神、组织纪律等无产阶级优良的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其核心就是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江泽民同志,都反复强调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党性、加强党性锻炼修养。这就成为我们党的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必须坚持和掌握的一个根本性理论问题。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党之所以具备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就因为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是由工人阶级最有觉悟、最先进的分子所组成的。党性问题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不坚持党性原则,关系到能不能把党建设好,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国家的兴衰。所以,邓小平认为,对党的性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关键在于党的世界观、党的指导思想,在于党内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状况。如果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世界观、人生观扭曲,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甚至蜕化变质,从而腐蚀共产党的根基。近十几年,特别是苏东解体易帜以来,东欧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及其领导者抛弃马克思主义而导致党的变质与解体就是证明。邓小平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坚决反对那种妄图从改变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改变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入手,进而要“改造”我们党、“改变党的颜色”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主张。并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都面临执政的考验,面临改革开放的考验,面临腐蚀反腐蚀、演变与反演变的考验。只有加强领导干部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永葆青春,立于不败之地,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历史使命。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也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需要。

要使干部廉洁自律,不仅要加大纪律检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力度,关键问题还是要靠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觉悟,靠自觉的纪律意识和道德情操。也就是说,自律要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要有高尚的道德基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要牢记党的性质,牢记党的宗旨,要确立入党就要立党为公的意识,当干部就要当好人民公仆,而决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图享受,肥了自己,瘦了百姓。我们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从不否认个人的利益和追求。但这种利益和追求,必须放在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来考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开始,我们党十分注意从体制上保障个人和企业的自主权和积极性,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为更好地实现义和利相统一打开了道路。如果没有允许“先富”这一条,十八年来历史重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是不能设想的。同时又必须看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过份追求个人利益相联系而走向另一极端,这就使“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逐渐泛滥起来。它反过来又助长了那种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同社会主义、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道德相对立起来的观念。针对这些情况,邓小平同志从新时期一开始就反复强调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下必须讲理想、讲道德,批判“一切向钱看”的倾向。他指出:“我们提倡按劳分配,承认物质利益,是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每个人都应该有他一定的物质利益,但是,这决不是提倡各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决不是提倡各人都向“钱”看。要是那样,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还有什么区别?”(《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37 页)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糊涂,头脑不清醒,就必然会出问题。从现实生活当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来看,不少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诫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各级党的组织都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头脑,加强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时刻想着群众,不做侵害党和群众利益的事,树立党的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这样其身正才能不令而行。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是一名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要以公仆带人民,以党风带民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

值观和道德观。

江泽民同志指出:“提高干部和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的问题,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对每个干部和党员来说,都是首要的问题。”我们共产党人怎样对待和坚持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如何立党为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摆在当代所有的共产党员面前的重大现实课题。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处在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上,手中掌握有一定的权力。是执行为民、掌权为公,还是以权谋私、搞特权,是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还是当官作老爷,这对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我们应该从信仰的高度、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去认识和对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我们看一个人是否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看他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他用什么样的行动来回答江泽民总书记给我们提出的“参加革命为什么,手中有权干什么,人生哲学是什么”的问题。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要通过学习科学的理论来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要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平凡的工作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是党为人民谋利益的一部分,我们的工作为的不只是金钱价值,它还包含着精神价值和信仰价值。当前,有些党员干部不愿为老百姓做事,只顾自己捞实惠,行动上名为“公仆”实为“老爷”,其主要原因在于没有能从根本上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他们经不起这种考验,这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他们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是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和特殊化,从而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损害了党的威信,对此如果不坚决纠正,势必使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发生腐化。仅从这十多年来卷入经济犯罪的干部数量之多、职务之高、危害之大、影响之坏的情况而言,就促以说明干部队伍素质方面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紧迫性。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多种原因,但根本问题在于放松学习,放松思想改造,没有注意提高政治素质,头脑里缺乏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拜金主义、亨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蜕变。所以,邓小平强调,反对特权是“一场严肃的斗争”。而要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就必须要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努力恢复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破除剥削阶级的腐朽权力意识,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能够运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地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的道德标准,必须强调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真正树立群众观点,增强群众观念,坚持群众路线,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别人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经受住权力、金钱的考验。要认识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只有用其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以其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私利的权力。广大干部要珍惜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该看到,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人民的利益是我们作出价值判断的根本标准。因而,他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人民服务,既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又是我们党长期倡导的新的伦理道德观的核心。我们党长期实践和倡导,为人民服务已不仅仅是共产党人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而且已经逐渐成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普遍接受和认同的一条基本道德原则。《决议》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表明我们党对这一光辉思想的伦理价值认识,达到了新的境界。

标签:;  ;  ;  ;  ;  ;  

论加强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建设_为人民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