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量与数量的统一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_共产党员先进性论文

从质量与数量的统一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_共产党员先进性论文

从质和量相统一的视角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和量论文,共产党员论文,先进性论文,视角论文,相统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的基础。共产党员是否具有先进性,直接影响到党的领导和战斗力,甚至影响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很难想像,一个由思想落后、素质低下的党员组成的执政党能够把12亿人口的大国领导好。如此看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严肃课题。过去我们大都习惯于从质的角度去看党员的先进性,很少从量的角度去看党员的先进性。笔者认为,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从质和量及其两者统一的视角加以重新审视。

一、共产党员先进性有着质的规定性

质是一个事物成为它自身而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共产党员之所以是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先进分子,就是因为它与普通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质。共产党员先进性的质的规定性,就是胸怀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如果离开质的规定性去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就会束之高阁、空洞无物。

(一)共产党员必须胸怀共产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这是共产党员的根本标志。信念,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在奋斗目标方面的集中反映,是人们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它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执着追求的既定目标和一种巨大而持久的精神激励力量。人们的信念可以多种多样,但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就是一定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建立在对共产主义思想、理论、社会制度、经历阶段和自身运动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它坚信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特殊性,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执着的追求,自觉为共产主义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这种信念和理想一旦形成,就沉淀为人的思想意识的内核,成为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这种理想和信念,共产党员才会自觉地投身到改革开放的洪流当中,才会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正确地认识和分析中国在改革开放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会自觉地抵御各种落后、腐朽思想的侵蚀,才会意识到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和应有的精神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就成为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首要标志。

(二)共产党员必须自觉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质的体现。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人民群众中生长、成熟和发展起来,始终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所在。我们党所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任何自身的私利。如果说有私利的话,那也就是怎么样尽最大努力去服务于人民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尽管党所处的环境和所肩负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但这个根本宗旨没有变也不可能变。作为共产党的一个成员,他必须是从不同的社会分工的角度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真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共产党员必须始终遵循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立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大公无私,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努力实践的准则,实质上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价值观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看待利益的问题。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不仅是社会主义公民所倡导的道德规范,而且更应该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起码要求。共产党员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就是把党、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前。集体主义并不排斥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承认个人正当、合法的利益,是党的整体利益的内在要求,也是集体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首先,党的整体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或者说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是一致的。党、国家和集体利益是个人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党、国家和集体利益又包含了对个人利益的高度重视和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讲,共产党员遵循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立场,就等于在维护个人利益。其次,当共产党员个人的正当、合法利益与党的整体利益、国家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把党的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在必要时为了党的整体利益、国家和集体利益,共产党员个人还必须放弃、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献出个人的宝贵生命。共产党员的这种利益观、价值观就是一种精神准备,有了这种精神准备,共产党员的社会价值才会在共产党这个执政党中得到充分体现。

(四)共产党员应该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这是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战争年代继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不仅是解放生产力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精神力量。改革开放2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增强,但是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展生产力所面临的困难仍然存在。作为一个先进分子,他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必须艰苦奋斗,带头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改革的艰苦困苦中为其他人闯出一条新路,发挥榜样的作用。古人云:不进则退。如果不保持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和作风,共产党员就会自然发生退化或异化,退化或异化为享乐主义者、利己主义者。结合改革和工作实际,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和发扬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这是共产党员先进性又一质的体现。

二、共产党员先进性有着量的规定性

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序、速度以及它的构成部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的规定性是任何事物都不可缺少的。每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的质都有相应的量的规定性。共产党员先进性在不同方面的质都有相应的量的规定性,这种量的规定性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程度、构成等在时间、空间上形成了不同的排列组合。按理说,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任何共产党员来讲,应不存在量上的区别,只有质的相同。但是对于从事不同职业,担任不同职务的共产党员来说,其先进性在量上往往是不同的。如果否认这种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就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那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究竟有哪些量的规定性呢?简要地说,表现为层次性、阶段性和职业性。

(一)不同层次的党员先进性在量上有不同的规定性

这里所说的不同层次,就是指在党内存在担任一定领导职务与普通党员的层次区别。如果把党员领导干部和普通党员先进性放在一个层次上,那么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的起点就很低;如果把领导干部的先进性要求提高了,那么对他的起点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比如,大公无私、无私奉献是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做到的。首先这是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要求,然后对普通党员可以要求他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不损公肥私。比如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宗旨。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真正密切联系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对待和使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而对于普遍党员来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表现为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地把分配给自己的工作干出色,比一般群众干得更好,那就可以了。再比如,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对于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以上的领导干部来说,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他必须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精髓和全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这个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对于普通党员来说,他学习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就是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有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方法。如果对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先进性要求的层次性不加区分,按照同一个标准去要求的话,结果只会降低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使其表率作用和先进性体现不出来;对普通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提得过高,忽视了普通党员可能达到的觉悟程度,其先进性最终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二)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应分成不同的阶段性

党的十五大提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要体现时代的要求,这就表明在不同的时代,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有不同量的规定性。换言之,我们不能把共产主义社会共产党员的要求拿到现在去做到,也不能把对共产党员的理想性要求和现实性要求等同化。在现时代条件下,共产党员能够做到哪一步,在理想层次上提倡什么,向什么方向努力,现时代的先进性怎么体现出来,都要有一个阶段性的划分。如果把努力的方向与现实应做到的要求混为一谈,把现实要做到的先进性要求拔高了,结果谁也做不到,其后果是谁也不去做,这样无形当中就把共产党的先进性降低了。比如说“无私奉献”,过去我们把它讲到极端化,时时处处都要求党员去无私奉献,其实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党员也有其自身个人物质利益的需要,党员不可能做到时时处处都无私奉献,因为目前劳动还是谋生的基本手段,党员不劳动就不可能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只有劳动才能获得这些东西。如果连他应该得到的基本生活条件都没有,要求他事事无私奉献,这是不现实的。其实,我们讲到共产主义的无私奉献,是建立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的,那个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高度发达。当然,这不是否定无私奉献,而是说不能将它绝对化,要有一个阶段性要求。再比如说,胸怀共产主义理想,这是对共产党员理想性要求。客观地说,我们不分阶段地去要求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共产主义理想,结果就会让共产党员可望而不可及。如果我们把共产主义当作一种运动的事物的话,那么这种运动的事物要通过一定时空去实现,也就是分成阶段一步步地去实现。对于共产党员来讲,现实性的要求就是必须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全面准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扎扎实实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坚定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要共产主义理想了,这个理想目标是不能改变的,而要看现阶段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该体现到哪一步。

(三)从事不同职业的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有不同的量的规定性

共产党员都是双重身份,从政治上看是一个共产党员,是一个先进分子,是为党的事业而奋斗的先锋战士;从社会职业上看是一个个具体的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等。这种双重身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又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如果撇开党员的职业特点,笼统地去谈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在现实中根本说不清楚。对于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经营管理行业的共产党员,他的奉献精神应该贯穿到他的有偿服务之中去,在其职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怎样为顾客、为服务对象做得比一般人要好,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做得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在有利益冲突时,不能用一般商品交换原则去解决,而应该将无私奉献精神转化为无私奉献的行动。对于农村党员来说,他的先进性首要地体现在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上面。如果他只是带头致富,既使他是合法经营,诚实劳动,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好的劳动者,一个好公民,而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共产党员。他的先进性在这里就体现为敢不敢于和善不善于带领群众致富。一个“带头”,一个“带领”,一字之差,就体现了他的先进性。对于城镇企业下岗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分流人员来讲,他的先进性首先不是体现在无私奉献上,而是首先体现在能不能够理解党和政府的改革政策,敢不敢于投身市场,带头甚至带领他人积极寻找再就业的新路上。对于在文化、文艺、教育、科技、交通、邮电、医院等行业中的共产党员,他的无私奉献精神应该成为支配党员活动的出发点,把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兼顾行业和部门利益。如果只看到行业、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那再怎么样也不可能体现党员的先进性。对于党、政、军、公、检、法、司等部门工作的党员干部来说,无私奉献精神实质上就是他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因为这些部门的党员干部是吃“皇粮”的,他的职业只能是人民的公仆。作为人民的公仆,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的先进性关键体现在“全心全意”四个字上。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从人民的利益要求来制定政策、执行政策。在执行公务中,无私奉献就是他的职业,决不能掺杂个人的私心或私利。如果有私心或私利,他就不是合格的公职人员,当然也不可能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于他来说,不做到廉政勤政,就无先进性可言。以上只是从一个层面来分析不同职业的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不同量的规定,其实,其他方面的先进性在同质的前提下都有不同量的差别。

三、共产党员先进性是质和量的统一

任何事物都同时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在现实世界中,不存在有质无量之物或有量无质之物,质和量总是结合在一起的。共产党员先进性也是这样,是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的统一体。我们不能单从某一方面来说明共产党员先进性只具备什么,不具备什么。

对于质的规定性,任何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具备这些质的要求。如果脱离了这些质,去谈论共产党员先进性,那只能是一种实用主义者,就等于共产党员有了不同质的标准。这样,就等于完全抹杀了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最终只能把共产党员向一般公民那边越推越远,同时致使党组织丧失了严密性和统一性,很容易使共产党成为一个松散的组织集体。对于量的规定性,恰恰是在同质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党员先进性不同量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可以这么说,寻找和探索党员先进性的实现形式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是一种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如果忽视了量的差异性,笼统地去强调这种质,事实上会走向教条主义。这不仅不能够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党性原则,而且在实际党务管理工作中不利于分类指导和管理,从而导致党性原则的淡化。

在共产党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的过程中,执政党对他的成员的先进性不是降低了要求,而是更加严格了。怎样把这个严格要求更加科学化和具体化,从而使之更具有操作性,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标签:;  ;  ;  

从质量与数量的统一看共产党员的先进性_共产党员先进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