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条件_利率市场化论文

论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力推进论文,有利条件论文,当前我国论文,利率市场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论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条件

2000年9月21日,央行宣布放开外币存贷款利率, 对外币利率管理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放开外币贷款利率;300 万美元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由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确定,小额外币存款利率由中国银行业协会统一制定,各金融机构统一执行。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由外币先行,开始了新的征途。本文从我国利率体制、金融市场、微观市场基础、宏观经济环境和金融监管机制等五个方面,阐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利率机制的完善

经过20年来的改革,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全面的进展,形成了比较合理的利率体系,理顺了利率结构,为利率市场化的深入进行创造了条件。

1.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利率体系

经过多年来的金融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中央银行利率为基准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等市场利率为基础利率,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允许在一定范围内浮动的利率体系。

首先,在基准利率方面。自从1984年中央银行体制建立以来,我国的基准利率由一年期银行存贷款利率变为人民银行对专业银行和各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它主要包括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1)在准备金方面, 法定准备金帐户与备付金帐户合并为一个准备金帐户用于支付和清算,准备金率由13%调为6%,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付息率由9.18%调为2.07%,使得商业银行从成本角度考虑不得不到同业拆借市场进行短期融资;(2)在再贷款方面, 商业银行更加注重通过同业拆借市场和再贴现来调整资金头寸,再贷款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它的作用仅局限于调节基础货币上;(3)而再贴现利率的生成方式也有所改变,作为一种基准利率,再贴现率与同期再贷款利率脱钩,并规定贴现率由再贴现率上浮生成。

其次,在市场利率方面。已经形成了同业拆借利率、回购利率、贴现利率等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利率。1996年取消了原按同档次再贷款利率加2.88个百分点确定的同业拆借利率最高限,由拆借双方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自主确定拆借利率水平,由此形成全国统一的同业银行拆借利率(CHIBOR),并成为利率体系中的基础利率;人民银行自1996年4 月开始以回购的形式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由商业银行按照资金的市场供求决定回购利率;随着再贴现利率机制的生成,贴现利率也与存贷款利率脱钩,而是由再贷款利率变动生成。

最后,在浮动利率方面。由于浮动利率能使利率机制更好的发挥作用,调节企业和居民的经济行为,引导资金按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流通。1994年,人民银行授权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利率的浮动权,流动资金贷款利率可上浮20%下浮20%。1996年,规定新的流动资金贷款浮动利率,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机构可上浮10%,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可上浮10%,农村信用社可上浮40%。1999年4月, 县以下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幅度又由原来20%扩大到30%;

2、理顺了利率结构

首先,理顺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从表1知,1995 年以来的利差调整逐渐为正,并与国际水平接近(美国1992年-1997年平均存贷利差约为2.8%),为商业银行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创造了条件,也为放开利率管制准备了条件。

表1

日期 1993年7月11日1995年1月1日

1995年7月1日

存款利率

10.98 10.98 10.98

贷款利率

10.98 10.98 12.06

存贷利差 0 0 1.08

日期 1997年10月23日1998年3月25日

1998年7月1日

存款利率5.67 5.224.77

贷款利率9.64 7.926.93

存贷利差2.97 2.7 2.16

日期 1996年5月1日

1996年8月23日

存款利率

9.18 7.47

贷款利率

10.9810.08

存贷利差1.8 2.61

日期 1998年12月7日1999年6月10日

存款利率3.78 2.25

贷款利率6.39 5.85

存贷利差2.61 3.6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4-1999年)

其次,理顺了某些市场利率、基准利率、存贷利率之间的关系。由于以前我国的再贷款政策往往行使的是政策贷款功能,这导致了同业市场拆借利率高于再贷款利率,从而出现一些金融机构利用廉价的中央银行再贷款资金在同业拆借市场套利的情况。鉴于此,人民银行于1998年3月1日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改革,下调了准备金存款利率和再贷款利率,规定同业拆借利率不得低于准备金存款利率,不得高于再贷款利率。我国国库券在发行时为了吸引投资者利率通常较高,常出现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国库券利率倒挂的现象,如1992年4 月发行的5年期国债利率10.5%,而同期银行存款利率为9%。自从1998年财政部发布第5号公告对发行利率及提前兑取的分档利率进行调整之后, 国债利率和银行存贷利率基本协调,1999年各期国债的发行利率均低于同期限贷款利率,大部分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总体来看处于合理区间,凭证式国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的差距有所降低。

二、货币市场的培育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尽管各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不尽相同,但都是由短期到长期从货币市场起步的。利率的传导过程总是先从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到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再到同业拆借利率,最后到有价证券利率,进一步传导到实物经济中去。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流动机制,而货币流动机制又取决于货币市场的发展状况,因而货币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中央银行的间接调控机制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建立了发达的货币市场,才能使利率调节机制发挥作用,激活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建立起市场化的利率体系。我国的货币市场从80年代开始发育,经过了十几年的规范和发展,已初步形成由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回购市场等市场构成的具有相当规模的市场体系。

首先,从同业拆借市场的发展来看。同业市场是商业银行调剂资金余缺的主要场所,中央银行通过同业市场储备货币的吞吐影响货币供给。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是在1984年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在全国普遍建立起来的,并逐渐成为中心城市之间重要的资金融通网络。1996年形成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结束了市场的分割状态,同时取消了同业拆借利率最高限,形成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同业拆借利率(CHIBOR),改变了同业拆借利率无序的混乱状态,矫正了扭曲的利率结构,从而使同业市场拆借利率真正成为反映资金供求价格的基本信号,存贷款利率也直接和同业市场利率相挂钩,同业市场拆借利率的期限结构也就成为预期将来利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次,从国债回购市场的发展来看。自1995年的清理整顿之后,回购市场才逐渐走上规范的道路,1996年以国债回购为交易形式的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正式启动。国债回购的规模逐年增长,到1998年国债回购总量已达15541亿。 由于国债回购市场是基于资金市场而产生的,回购利率也基本由市场供求力量而决定,国债回购价格的波动可以反映短期资金供求状况,因而国债回购利率的市场化程度也是比较高的。

最后,从票据市场的发展来看。自80年代初票据市场构建了雏形以来,以银行承兑票据的贴现为主要内容的票据市场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93年以来,人民银行不断扩大再贴现规模,期望借此推动企业间票据的推广,到1996年人民银行票据再贴现已达399.92亿。1996年以来,票据市场不仅规模扩大,票据承兑、贴现、再贴现的结构也有了较大的改善,1996、1997年人民银行再贴现额分别为商业银行贴现、商业银行票据承兑发生额分别为3545亿、4600亿,商业银行办理贴现额1995 亿、2749亿,人民银行再贴现额分别为1160亿、1332亿。再贴现、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之比分别为1:1.7:3.1:2.1:3.5。1998 年人民银行规定再贴现率作为一种基准利率,与同期再贷款利率脱钩,并规定贴现率由再贴现率加点生成,与同期贷款利率脱钩,1999年人民银行发布关于《改进完善再贴现管理的通知》,这些都为票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微观市场基础的转变

从利率调控的效果来看,利率机制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利率的弹性已经显出为正,微观市场基础包括居民的储蓄行为、企业的投资行为以及商业银行的存贷经营对利率都有较高的敏感性。

首先,利率的弹性为正,在引导居民储蓄存款方面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表2列出1991-1999各年储蓄余额、实际利率、可支配收入情况。

表2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储蓄余额 0.911 1.155 1.476 2.152 2.966 3.852 4.628 5.341 5.962

S(万亿)

实际利率 4.49 1.16 -5.43 -14.1 -6.02 0.79 4.52 4.99 4.23

可支配收入1.24 1.321 1.644 2.244 2.862 3.404 3.723 3.935 4.200

Y(万亿)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2-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199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注:1、其中利率变动年份取其时间几何加权平均。

2、可支配收入由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其人口数间接求得。

对储蓄余额S、实际利率R、可支配收入Y建立模型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实际利率和可支配收入均能通过t检验, 回归模型的拟合性良好。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居民的存储行为对利率有较大的敏感性,且具有一定的理性行为(这里的利率指的是实际利率)。这也可以解释人民银行几次通过降息来引导居民消费刺激需求,而效果一直不明显的原因:尽管名义利率下降,但由于近年的物价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并逐渐变为负值,实际利率表现为不断上升的趋势,加上经济不景气对未来预期不乐观等原因,居民储蓄反而呈上升趋势。图1 列出储蓄余额、名义利率、实际利率1994年-1999年变动情况。

其次,企业是利率调控的微观基础,只有当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之后,才能对利率信号作出灵敏的反映,并据此调整自己的经营决策。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逐渐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能顺应市场变化,并对资金价格变动作出灵敏反映。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不足,其盲目扩张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企业直接融资增多,利息支出成本的比重不断减少,对利率改革的承受能力增强。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宏观调控课题组(1996)对10个城市289家企业资金情况进行了调查, 提出的报告中证明了利率变动对各类企业的投资行为都有较大影响。

最后,近年来银行改革力度加大,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继续深化,银行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利润为经营目标,按资金供求规律经营货币信贷业务,风险意识普遍增强,盲目放款的现象得到了抑制,开始更注重贷款质量而非表面的贷款利息收益。商业银行初步建立了内控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和完善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贷款审贷分离和贷款抵押担保制度、信贷资产质量管理责任制。

四、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

从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情况来看,一国宏观经济状况的稳定与否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条件,一国财政赤字、国债规模、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物价水平、资金供求状况都会对改革产生很大的影响。

1、稳定的财政收支状况、国债外债规模。麦金农在1991 年分析亚洲国家和拉美国家金融自由化的成功与失败时指出,金融自由化的首要前提是中央政府的财政平衡,“资本市场上可以自由借贷之前,首先最明显的需要是平衡中央政府的融资。财政控制应优先于金融的自由化。政府的开支所占GDP的比例应限制在很低的水平上为宜, ”只有在财政赤字得到控制之后再进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才不至于引发通货膨胀等不良后果。

表3:

年份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亿元) 293.4 547.5

581.5 529.6 582.5 922.3

(亿元) 1572.5 2286.4 3300.3 4361.4 5472.0 约8000

(亿元) 835.7 928.1 1065.9 1162.8 1309.6 1460.4

GDP

(亿元) 34634 46759

58478

67885

74463

79396

/GDP

0.85%

1.17%

0.99%

0.78%

0.78%

1.16%

国债余额

/GDP

4.54%

4.89%

5.64%

6.42%

7.35%

10.1%

/GDP

2.4%

1.98%1.82%

1.17%

1.75%1.84%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2-1999年各期

从表3可以看出我国的财政状况良好,财政赤字、国债余额、 外债余额占GDP的比例都比较低,国债负担率即国债余额与GDP之比低于国际警戒线45%,更远低于《马约》规定的60%的标准。这无疑也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稳定的汇率、良好的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状况。

从利率与汇率的关系来看,利率和汇率是间接相互影响的,利率的变动会导致本币贷款的成本变动,影响本币的信贷数量,使外汇的供求关系变动,进而影响汇率;反之,汇率的变动会使外币的信贷数量变动,影响本币的借贷关系,进而影响本币的利率。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汇率是实行管制的浮动利率,虽然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实行了自由兑换,但对资本项目仍实行比较严格的管制。这种做法本身有利于汇率的稳定,即使市场上出现了本币高估或低估的情况,也不至于引起汇率的大幅度变动。从近年来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汇率一直非常稳定,1996-1998年汇率平均水平为1:8.31、1:8.29、1:8.27, 汇率没有出现过较大的变动。这样,放开利率后不会对汇率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状况来看,在国际收支平衡、外汇储备丰富的条件下进行利率改革,不至于引起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为改革的顺利进行创造稳定的条件。由表4知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顺差,国际储备也在不断增大。

表4:

年份 19941995199619971998

(亿元)76.58

16.18

72.34

293.23

297.17

(亿元)516.2

735.97 1050.29 1398.9 1449.6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5-1999)

3、物价稳中有降,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价格水平的稳定,就无法预测实际利率的变动,从而商业银行会无节制的借贷,导致银行体系风险增大。韩国就是在国内充分实现了财政控制,“实行了可信的国内价格水平稳定计划,以此作为全面经济自由化的先决条件”。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得到了抑制,物价水平保持稳中有降,经济处于通货紧缩状态,这无疑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4、买方市场形成,信贷资金供大于求。

在麦金农分析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状况时指出,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短缺而导致利率管制,以较低的利率水平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由此产生了金融抑制。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也是由于资金紧缺,放开利率后导致利率大幅攀升。而在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不仅商品市场供大于求,资金市场也出现了相对过剩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存款额明显大于贷款额。1999年底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08779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为93734亿元,存贷差额逾1500亿元。 利率放开后不会因为资金的剧烈竞争而产生大的波动。

五、金融监管机制的完善

斯蒂格勒(Stigler,1961)在其《信息经济学》一书中提出了“信息的不完全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因而需要对金融进行监管。利率管制放开后,实际利率往往容易攀升,有可能会出现实际利率大于边际利润率的情况,这时极容易产生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大,金融监管变得更加重要。从南美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失败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也可以看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金融监管机制的健全与否成为利率自由化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渐建立并完善了中央银行监管、金融机构自我约束、社会监督力量共存的金融监管体系,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首先,1995年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金融法规的陆续颁布实施,银行监管的法律基本框架已经形成。其次,根据分业管理的要求,人民银行将对证券业、保险业的监管交给证监会、保监会,而仅致力于银行业和证券、保险以外的非金融机构的管理。再次,人民银行的监管方式也由以前的合规性稽查变为以防范金融风险为核心的审慎监管,对监管对象进行全过程持续监管,设置市场准入、经营监管和退出监管三重防线。在商业银行中全面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促进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通过现场稽核检查和非现场监控的方式对商业银行业务进行监管,推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的办法核销坏帐,剥离和出售不良资产,使不良资产的比例减小。加大对有问题金融机构的查处力度,对严重经营不善和违法违规的金融机构进行接管和关闭。现在,我国已开始利用社会性监督力量,通过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对独立外部审计成果进行监管。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为我们在利率体制、金融市场和微观基础等方面奠定了利率市场化基础,宏观经济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进行,同时相关的金融监管机制已基本具备。因此,得出如下结论:我国已基本具备市场利率化改革的条件,应当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

标签:;  ;  ;  ;  ;  ;  ;  ;  ;  ;  ;  ;  ;  ;  ;  ;  ;  

论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条件_利率市场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