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发展-发改委对三大产业过度投资的症状加以限制_投资论文

政策发展-发改委对三大产业过度投资的症状加以限制_投资论文

政策动态——发改委设限三大行业政策过度投资症候各不相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策论文,症候论文,三大论文,发改委论文,各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务院2月4日开会强调严格控制钢铁等行业“过度投资”,已并不出乎意料:去年11月,有关限制水泥、钢铁、电解铝盲目投资的“三大文件”,已经由发改委会同其他国务院部委发给相关部门。但据记者了解,当时,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钢铁企业,并不认同“过度投资”的观点。

不过,鉴于三大行业受电力、原材料等供应紧张以及国家控制的原因,其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可能会减缓,由此可能在一定程度抬高终端产品的价格;而未来的价格走势,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央对三大行业调控的力度。

此前,包括国家环保总局、银监会等部门又分别出台了限制此三大行业的政策措施。包括上海、山东、云南等省份,也分别召开了相关与中央精神一致的会议。但相关专家认为,政府调控力度有限,未来真正的结果可能是:某些产品层次低、规模小、经营成本高的企业被淘汰出局。

《财经时报》了解到,本次出台的政策,主要由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操作,并非由产业司或投资司。相关人士表示,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大行业的过度发展带来了其他一些相关问题,而不仅仅是行业本身。

政策非单纯限制投资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人士表示,此政策出台前,他们对行业的调研工作比较充分,但国家发改委主要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做工作,而不仅仅是简单的“限制”。

经济运行局一位处长表示,电解铝、钢铁、水泥这些行业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因为原材料、电、运输等跟不上。一些行业协会等“并无盲目投资”的说法不一定合理。从宏观角度看,市场需求本身就有不合理的因素存在,比如盲目建设工业园、科技园所带来的需求增长。

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的职能是,“监测分析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态势,组织解决工交行业经济运行的有关重大问题,研究提出工交行业经济运行方面的政策建议;组织重要物资的紧急调度和交通运输协调工作”。

此前,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强调,制止钢铁等行业过度投资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周三(2月10日)说,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重要关口。当前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和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一些城市建设规模过大、标准过高,能源、交通和部分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

记者了解到,在2月4日会议召开以前,国家发改委与10大部委等发布了关于防止水泥、电解铝、钢铁行业盲目投资的三个文件。发改委官员表示,限制这三大行业的投资,是为了整个经济的良性运行。比如,即使是非国有投资,依然会占用许多银行贷款,而一旦投资失误,银行坏账问题将进一步严重。

对过度投资看法不同

数据显示,目前三大行业的投资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市场人士和一些行业协会并不完全认同投资“过度”、“盲目”的说法。

一位水泥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仅华东地区新上马的水泥生产线就已经有150条,总量增产1.5亿吨;至于钢铁,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说法,目前产能已经超过2.5亿吨,预计2004年还将新增4000万吨,年末达到近3亿吨;电解铝则“目前在建、拟建氧化铝项目产能达到2000万吨,相当于中铝公司目前3倍的产量”。

发改委认为当前盲目投资严重,并主要考量了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现有的资源、能源、运输条件的约束作用,但市场人士还是另有看法。比如,上海某民间投资公司就认为,投资钢铁项目后,半年就可以收回成本;假如未来出现了“价格战”,倒闭的也只是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成本比民营企业高一倍。

记者向几家钢铁公司了解到,目前钢材的销路非常好,新上马工程也很快就要投产。实际上,一些大的钢铁公司产品几乎供不应求,现在只是部分供货。银河证券公司钢铁分析师田书华分析,2004年全年国内钢铁全部能够投产的大约2.5亿吨,但市场需求至少有3亿吨,供不应求的态势明显。实际上,钢材价格在春节后每周都有上涨。

三大行业各有症候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此前也说,钢铁企业的大部分投资都属于市场行为,但在部分地区的确出现了过度投资。因此,应将过度投资与理性健康的投资区分对待,在对钢铁行业过度投资进行引导和调控的同时,避免损害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

电解铝的情况则有所区别。一位专家表示,目前国民经济每年增长9%,但是电解铝增长达25%以上。中国有100多个电解铝厂家,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约100多家,每年总产量达2800万吨;中国目前有500万~600万吨的产能。其实从全球来看,电解铝总体供过于求。

但是,电解铝的上游产品氧化铝则完全相反。有数据说,2003年中国氧化铝总需求量1090万吨,国内产量为580万吨,缺口达510万吨;到2005年铝产量可能会增加到800万吨左右,但缺口有300万吨以上。

水泥的情况则属供大于求的态势一直未变,价格在去年却有所回升。但专家认为,今年水泥价格可能基本不变或微升。此前,国家统计局官员语惊四座,“2003年全世界55%的水泥都倒在中国的土地上”。

价格总体或呈上升态势

发改委可能难以控制企业的实际投资行为,因为一些官员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考虑,可能改明里支持为暗中支持

国内大部分专家认为,钢铁、水泥、电解铝的价格除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还会受到相关原料、能源、材料供应的影响,所以价格可能有所上升。

实际上,上述说法已经有所体现。目前,一些发达地区新上的生产线,因为受电力和原材料供应短缺的影响没有开工。国家发改委指出,2003年受电力供应不足的限制,浙江省一些新建成的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迟迟未能投产,全省约有20%(高峰时期50%)的水泥产能不能发挥。

电解铝的情况类似。目前平均每吨氧化铝会产生半吨的电解铝,而每生产一吨电解铝需要15000度电。中国铝业公司市场部刘世和处长说,从2003年的情况看,氧化铝价格上涨比较快,再加上电价上升比较快,吞噬了企业许多利润,因此一些新建的项目现在开工很不合算。中国电解铝生产企业的电费通常占其成本的30%以上。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专家徐连仲也指出,电力供应紧张,将影响水泥的生产供应,可能在局部产生供不应求的矛盾,引发水泥价格上涨。

中国铝业公司市场部刘世和告诉《财经时报》,目前,氧化铝每年产量增长率为10%~13%,而电解铝产量增长却在20%左右,氧化铝供应不足趋势渐显。如果国内氧化铝需求旺盛,势必也会刺激国际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表示,从房地产两位数的增长形势看,水泥、电解铝、钢铁的过剩产能是可以消耗掉的。但是问题在于,像2003年钢铁投资增长100%,显然会使铁矿石严重依赖国际市场。

也有专家认为,发改委可能难以控制企业的实际投资行为,因为对于私人投资,国家惟一可以控制的是审批权。但一些地方官员出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考虑,可能改明里支持为暗中支持。比如,过去某省份在1989年国家严控一些项目后,先是做了样子,后来看有市场,于是很快再上马,于是在1991、1992年获得了大的发展。

标签:;  ;  ;  ;  ;  ;  ;  

政策发展-发改委对三大产业过度投资的症状加以限制_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