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挝铁路建设对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效应研究论文

中国—老挝铁路建设对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效应研究

王新哲,阿努萨(Anousa SENSOMBATH)

(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6)

[摘 要] 中国—老挝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通向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重要国际大通道的连接线。它的建设与通车不仅有助于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同时对也中老两国高铁沿线地区的经济空间布局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点轴开发理论和地缘战略理论,分析中老铁路的建设对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效应,研究表明:中国—老挝铁路的投资建设通车对老挝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中老铁路;经济空间布局;效应研究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被中国、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五国所包裹,一直处于“陆锁国”的状态。老挝境内多山少路,交通极不发达,全国仅有一条铁路,起于泰国廊开,止于老挝首都万象,全长仅3.5公里,其里程在全世界拥有铁路的国家中微不足道。因此,中老铁路的投资、建设和通车对于老挝来讲,是其由“陆锁国”变为“陆联国”的第一步,同时也将带动中老两国之间贸易合作、沿线地区就业及旅游业等相关行业发展。对于中国来讲,中老铁路是其通向南亚,如泰国、新加坡的“链接站”和“第一站”,是实现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贸易更好合作的基石,同时也将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及促进GDP的增长。

因此,以跨国铁路中国—老挝铁路为例研究其投资建设对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效应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中国—老挝铁路建设的学术探讨也将丰富和拓展点轴开发理论和地缘战略理论。

一、文献综述

高铁的兴起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助推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综述相关的研究成果,大致可以划分以下三个维度:其一,高铁与区域的可达性;其二,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三,高铁对区域发展机制的影响。

(一)高铁与城市可达性

20世纪60年代Hansen首次提出了“可达性”一词,他认为“可达性”是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概率的大小。多数研究肯定了高铁在城际时空中的压缩角色,高铁的开通提高了高铁线路上各城市之间的联系度,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欧洲为例,研究高铁引发沿线区域可达性的变化,从绝对性的变化来看,距离中心城市较远区域是可达性提升中最显著的受益者,但从相对性变化来讲,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区域难以形成连续的可达性岛屿,此时中心大城市收益较多[1]。Monzón A(2013)以西班牙高铁线路为例,研究了高铁可达性效应,研究结论表明:高铁的开通显著改善了西班牙境内城市之间的可达性,且从高铁的空间分布来看,全国各个区域的通达性处于相对公平的状态[2]。姜博等(2014)以哈大高铁为例,基于可达性模型GIS,测度了高铁开通前后沿线城市之间通达性及空间布局变化,研究表明:高铁开通后的时间和空间压缩效应显著,沿线城市之间的通达性显著改善,同时铁路沿线地区的经济活动逐渐聚拢,逐渐由“点”成“面”[3]

(二)高铁对沿线区域增长的影响

关于高铁是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综述现有的相关文献,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两个维度:一是高铁对沿线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不显著,具有一定短期效应;二是高铁开通会使沿线区域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打破原有经济空间布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对经济的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

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提出的人体暴露风险模型对道路灰尘样品进行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本研究中Pb、Cd、Cu、Zn、Cr、Ni 6种重金属均有慢性非致癌风险,同时Cd、Cr、Ni具有致癌风险。根据道路灰尘在环境中的迁移循环方式,确定手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3种主要的人体暴露途径。不同暴露途径下重金属的暴露量(average daily dose,ADD)以单位时间、单位人体质量的暴露污染量表示,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Hall P(2010) 探索了城际铁路开通前后,铁路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研究结论表明:城际高铁开通后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内信息化协同发展[4]。Ahlfeldt G M、Feddersen A(2010)以德国的高铁系统为例,研究发现,长期来看,开通高铁的区域相较于其他区域经济增长显著[5]。Chen G等(2014)研究英国城际高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得出城际高铁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双重促进作用[6]。李红昌等(2016)研究高铁建成前后城市内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变迁,研究发现,高铁建成后明显提升的区域之间的通达性,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沿线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了城市的多样化和空间溢出效应,从而带动了区域整体的经济效应[7]。而Ortega E、López E、Monzón A(2012)则认为高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有区域限制和短期性的,长期来看极有可能抑制整体经济的增长[8]

综述相关的研究发现,大部分学者认为高铁能够加快生产要素的集聚,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

(三)高铁对区域发展机制的影响

⑤成为应用、服务和管理三者间的桥梁,服务人员依托平台提供的服务受理窗口,以统一、标准的服务方式为所有网络用户提供一站式、规范化的服务,全部互动轨迹在平台中以流程方式接受监督、评价和记录,力求每个服务申请者都能感受良好的IT服务体验。

Melibaeva S(2010)认为高铁促使沿线城市之间的可达性增加,从而形成相互联系相关作用的经济带,进而促进沿线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9]。马涛等(2012)研究发现,京津冀高铁加强这三个城市的职能分工,促进其深度合作,充分提高了区域发挥产业的竞争力,但在“同城效应”下也使河北的人才、资金流至北京和天津,因此对于河北本土的发展的促进和辐射作用不明显[10]。王雨飞等(2016)认为,高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表现为增长效应和结构效应,其增长效应表现为高铁开通后促使区域间生产要素联系频繁,经济溢出进而实现经济增长,而结构效应表现为高铁开通后对区域内经济空间布局的重塑[11]。来逢波等(2016)研究发现,高铁加速资本、人力及信息等要素的联系,同时对高铁沿线区域的时空压缩效应,促使区域间相互作用的指数和引力增大,进而带来区域经济增长[12]

综上,前人关于高铁的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来源和参考依据。但对于跨国高铁的建设是否对沿线区域经济空间布局产生影响并未涉及,因此,本研究以中国—老挝跨国铁路为例,应用点轴开发理论和地缘战略理论分析高铁的建设对中老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

二、中国—老挝铁路建设的理论阐释

(一)点轴开发理论

点轴开发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是由波兰经济学家玛利士和萨伦巴提出,中国地理经济学家陆大道院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展,将其中国化。点轴开发理论中“点”指各级居民点或中心城市;“轴”多指交通、通讯、能源以及水源通道连接起来的“基础设施束”。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点轴开发理论是对增长极模式的延生,并在此基础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丰富。点轴开发模式首先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选择开发前景广阔、交通基础设施较好地带作为发展轴。其次在各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区域,使尽快形成增长极,这里所说的增长极是指通过吸收区域周围的生产要素,形成的兼具区位优势以及区内各种优势的集合区域。最后,规划发展轴和中心区域的等级,加大对高级别、重点发展区域的投资,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带,进而带动周边较低的发展轴和其他中心城镇的发展,最终促使中整个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点轴开发理论集聚了增长理论的聚点突破和梯度理论的线性推进的优点[13]。铁路的建设就会形成由点(站点)—轴(铁路沿线)—面(沿线区域)构成的区域增长极。

(二) 地缘战略相关理论

1.形成“一轴、三核心、多发展带”的南北经济空间布局

三、中国—老挝铁路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中国—老挝铁路的基本情况

中国—老挝铁路由中国段和老挝段两部分构成,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首个以中国为主要投资方,采用中国技术标准、中国设备,由中老共同运营的跨国铁路。

中国段内的铁路为“玉磨铁路”,北起云南省玉溪市,南止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全长509公里,由中方独立投资516亿元,于2016年4月全线正式开工建设的国家I级电气铁路,预计2021年通车,整条铁路包含隧道93座,桥梁136座。

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复杂,通过对矿石进行X衍射分析、光片、薄片鉴定、人工重砂等综合方法鉴定,已查明矿石中有20余种矿物。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铁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自然金、辉银矿,自然银、碲化物(包括自然碲、碲铋矿、碲铅矿、辉铋碲矿、碲铜矿、碲金矿、碲金银矿),自然金大多颗粒微细,肉眼难以辨识,偶尔也可见到明金;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方解石、白云石、绢云母次之。

截至2019年4月底,铁路全线累计投资294.81亿元,占总投资额的近60%,隧道累计开通完成93座,共计397.982公里,完成率近80%,桥梁建设折合30 672米,完成率61%。老挝段内的铁路为磨万铁路,北连云南省中老边境磨憨口岸,与玉磨铁路对接,南至老挝首都万象,与泰国廊开与曼谷的铁路相连,中间途径孟赛、琅勃拉邦、万荣等老挝重要城市,全长414公里,由中老按7∶3的比例投资,共投资374亿元建设的客货通用国铁I级铁路,已于2016年底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与玉磨铁路同期建成,并完成对接,未来从老挝万象到中老边境口岸磨憨只需5个小时,到云南昆明的车程也只需10个小时。

由于中老铁路磨万段的修建,老挝境内磨万段的沿线城市可达性得到极大优化。优化前后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如表1所示。

(二)对于老挝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

对于中国来讲,中国—老挝铁路是中国通向中南半岛经济带的重要环节,更是“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铁路走出的“名片”。对老挝来讲,是其由“陆锁国”转变为“陆联国”的关键所在,更是推动老挝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老铁路的建设和通车不仅对中老两国经济空间布局产生影响,对沿线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样有积极的作用。

大到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小到乡村旅游景点、建筑风格、美食文化、传说故事,好的文化营销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等城市标签不仅代表了城市形象,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方向。

地缘战略理论又称“地缘政治学”,源于政治地理学,是由古希腊军事家狄米斯托克利首次提出。他将一国或一定区域内的地理区位现状视为影响国家政治行为的要素,依据一国或一定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和相应政治格局,来分析该地区的战略形势及其领国的政治行为。美国地缘政治学家Nicholas John Spykman在《和平地理学:边缘地带的战略》一书中指出:地缘政治学的独特之处在于,国家可以根据地理要素来调整该国经济政治发展的相关政策[14]。地缘战略理论中的“地缘”是地理的区位、边际关系以及地理延伸出的战略关系的综合表现[15]。地理的位置及环境是构成“地缘”的两个基本要素,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往往固定不变,但地理环境却在不断衍化,产生超出地理边界的溢出相应[16]。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更是认为,世界新的地缘政治地图不再是国家之间的边界线,而是信息流动的轮廓线。国内学者关于地缘战略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大多数学者认为地缘战略是指根据国与国之间的地缘关系,为国家争取相应的利益。地缘战略的出发点是一国的地缘现状,最终的落脚点在国家政策的设计,正如国内学者后巨涛所说:“地缘政治是地缘战略的理论基础,地缘是研究国际形势和国际国家关系的钥匙。”跨国铁路的建设本身就意味着地缘政治、国内经济及信息流动的溢出。

根据点轴开发理论,中老玉磨铁路和磨万铁路建成通车后对于老挝来讲,铁路的沿线有助于形成“一轴、三核心、多发展带”的经济空间布局,其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图 1中老铁路经济带“一轴三心多带”空间布局

这里的“一轴”是指中国段的玉磨铁路和老挝段磨万铁路共同构成的中老铁路。中国—老挝铁路北接云南省中老边境磨憨口岸,南止老挝首都万象,沿线经过世界文化遗产地琅勃拉邦市,铁路的建成通车后将明显改善老挝“陆锁国”的现状,打破交通运输瓶颈,进而形成以磨万铁路为基准的一条铁路经济带,也是未来老挝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这里“三核心”是指老挝磨万铁路开通后,铁路沿线形成的以磨憨为中心的边境贸易区、以琅勃拉邦为中心的旅游商贸区和以万象为中心的综合产业贸易区。磨憨是中老两国重要的边境口岸,也是磨万铁路的首站,其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老挝面向中国的边境贸易、物流、加工制造业及旅游服务业的链接中心和门户城市,未来将成为磨万铁路经济发展轴上的北部贸易发展区。琅勃拉邦市位于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面积约为10万平方公里,是老挝的佛教中心,1995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历史遗产名录。琅勃拉邦市民风纯朴,自然生态保护完好,旅游资源极为丰富,仅市区就有大小寺庙30多座且保存良好,其中帕维逊摩诃维汉寺、玛莫塔、金塔山和王宫等最为著名。中老铁路老挝段磨万铁路的开通,将明显提高中国游客通往琅勃拉邦旅游的便捷性,进一步推动老挝旅游业的发展,未来其将成为磨万铁路经济发展轴上的中部旅游核心发展区。万象作为老挝的首都,是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中老磨万铁路的开通将强化万象的交通枢纽地位,未来也将成为老挝面向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铁路门口,是磨万铁路经济发展轴上的南部核心发展区。

区域可达性的衡量指的是对各地区之间的交通通达程度进行衡量。本文通过查找沿线各地区之间的平均出行时间,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来分析中老铁路磨万段沿线城市的通达程度。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指的是在最短出行时间的基础上以某地区的一种规模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一个城市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越高,其通达性指数越低。

2. 提升老挝面向中南半岛经济圈的地缘优势

中国—老挝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南至老挝经济政治中心万象,而泛亚铁路中线还将向南延伸至泰国、马来西亚直至新加坡。因此,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打破老挝“陆锁国”的现状,成为东南亚交通运输的中转站,同时还将推进与西亚、中亚、南亚等亚洲国家之间一体化的进程,对老挝地缘价值的提升具有明显的助推作用。铁路通车将明显提升中老两国之间的运输效率和可达性,一定程度降低中老两国贸易往来的物流成本,间接推动老挝与铁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推动老挝本土贸易的发展

(三)中国—老挝铁路对区域经济可达性及经济联系动态演变分析

(1)区域可达性动态演变分析

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Furin的蛋白表达水平。主要仪器有Trans-Blot SD Semi-Dry半干转膜仪(Bio-Radshang分子量Marker(NEB公司,美国);电泳仪及电泳槽(Bio-rad公司,美国);VC13OPB型超声波震碎仪(Sonies公司,美国);Cocktail (Roche公司,德国);Furin抗体(Santa Cruz Biotechnology公司,美国);1N NaOH(Sigma公司,美国)、MTT和山羊抗兔和山羊抗鼠二抗;BCA蛋白质定量试剂盒(Pierce公司,美国)。

(1)区域可达性的衡量

这里的“多带”是指以中老磨万铁路为发展轴,优先发展磨憨、琅勃拉邦和万象这三个城市,已逐步形成资源集聚、特点鲜明和经济发展区,随着发展进程的加深,发展水平的提高,还将进一步辐射周边区域,最终形成经济距离适中、功能互补、层次分明的多个增长带。老挝磨万铁路的开通将改善老挝南北线的交通状况,提高南北向要素流动效率,进而助于经济稳定发展。

式(1)

式(2)

式(3)

其中:A代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i代表城市i ,Ai表示城市i的加权给平均出行时间;a代表最短出行时间,aij 城市i到j的最短出行时间;p代表城市人口数量,pj表示城市j的人口数量,n则为该区域内i以外的城市数量;Si则是我们所求的目标指数—城市通达性,它与加权平均出行时间成反比;Bi则表示城市通达性变化率,即2015年至2021年之间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变化值。

(2)经济联系强度

本节采用引力模型来表示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探究经济格局的空间变化,结合GIS平台进行综合分析,而时间距离引力模型表达式为:

项目县应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现场督察,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引进竞争激励机制,在标段之间定期开展观摩评比活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对评比质量好的施工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切实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监理人员、设备和措施必须按合同要求落实到位,对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原材料、半成品、机具以及施工工艺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对关键的施工环节要加强监测,对隐蔽工程要有详细的施工记录。让项目乡村的干部和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的监督,整个建设过程要公开透明。

式(4)

其中:T 表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Tij表示城市i和j之间的经济联系全强度;S表示人口规模,Si则是城市i的人口规模;F表示地区生产总值,Fi城市i的地区生产总值;T表示对外经济联系总量,Ti则是城市i的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单位为“万经济度”;P表示时间距离,P ij 表示城市i到j的时间距离。

2.实证分析

本节将以中老铁路磨万段沿线城市磨丁、孟赛、琅勃拉邦、万荣、万象等5个节点进行研究,研究指标最短出行时间及城市人口、地区生产总值数据来源于《老挝统计年鉴》《老挝旅游统计报告》。

1.理论模型

Arzberg在 1920 年末与Hermann Gretsch大师合作推出新系列“1382”而名垂千史,该系列产品从1931 年便炙手可热,有一位评论家给“1382”极高的评价,称之“实用、朴实,简洁的风格比肤浅的时尚更具经典意义”。

表 1中老铁路莫万段开通前后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比较

由表1可知,中老铁路磨万段开通后,沿线城市从391~716的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缩短至106~180分钟之间,加权平均出行时间在磨万铁路开通后减少率都达到70%以上。由此可见,该铁路的修建对该区域各城市可达性效果提升明显,对该区域内要素流动性匮乏有一定缓解作用。同时扩大时空收敛效用,丰富城市周边流动要素的种类及范围,增强对外的经济联系。

(4)使用数值模拟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教学。运用ANASYS和SolidWorks进行建模,运用UG进行数字化造型,运用ABAQUS和ANASYS等软件进行有限元模拟实现对材料性能的分析和虚拟制造加工等,如材料的冷加工及其再结晶、材料的模拟铸造等。计算机的运用既能吸引学生兴趣,又能够带给学生最前沿的知识[4]。使学生“能在工程应用中制定典型零件的热处理工艺路线”,“解决机械工程领域零部件材料选用及热处理相关问题”。

在继电保护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的建设当中时,必须要对多个问题来进行考虑,从根本上实现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磨万段沿线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中老铁路磨万段的开通,使沿线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大幅提高,有效收敛地理空间,提高经济正向效应。由表可知,万象作为沿线中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经济联系强度提升尤为迅猛,均有10倍以上的变化。

表 2磨万铁路开通前后沿线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比较

注:“/”前数字为中老铁路磨万段开通前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后数字为中老铁路磨万段开通后城市之间经济联系强度。

(3)结论

中国—老挝铁路的开通,极大地优化了沿线城市的可达性,对于老挝境内的各城市来说,其平均出行时间的缩短,对于可达性水平的提高,能够进一步加强时空效应、大城市极化效应以及扩散效应。由表1可以看出,磨丁、孟赛、琅勃拉邦、万荣、万象5个城市的可达性优化明显。

⑮对此,有学者对信息删除权做了系统的构建,包括删除的内容、边界等。参见余筱兰《民法典编纂视角下信息删除权构建》,《政治与法律》2018年第4期。

磨万段的开通将老挝境内区域经济格局重新整合,形成三核心模式,经济联系强度和辐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磨万段铁路的修建打破老挝铁路匮乏的历史,将极大改变老挝旅游经济的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区域同城化效应的实现。在中国—老挝铁路的带动下,琅勃拉邦、万象的旅游资源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中国—老挝铁路磨万段开通之后,万荣至万象的出行缩短至仅40分钟,相当于同城内的出行时间,其经济联系强度得到跨越式的提升。

(四)对于中国经济空间布局的影响

1.使“一带一路”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获得质性进展

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改善中国通往东南亚国家的交通运输情况,提升中国面向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实现也有促进作用。通过铁路中国与老挝紧密相连,充分发挥沿线区域内人才、资金及贸易的集聚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中老铁路是这一新增长极的地理载体,其开通将提高中国面向老挝及东南亚国家旅游出行和物流的可得性,促进区域之间劳动力、技术、资金等资源禀赋沿中老铁路的集聚,客流、商流和信息流将进一步加快中老铁路中国云南端流量经济的形成,各种资源的汇总融合将推动区域旅游、地产、商贸及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整个中南半岛的影响力。

坚持党的领导,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必须坚持的一项重大政治原则。党的重心在基层,活力在基层。面对新时期党组织的重大任务与责任,以抓重点、多举措、重实效的工作思路,探索将“活力党建”落细于企业管理,传递活力、动力、能力,逐步形成体系、形成文化,让党建成为生产经营的源泉和永动机,从而实现以党建活力提升率先发展活力,凝聚科学发展合力,激发创新发展动力[1]。

2.实现中老优势资源互补

中国—老挝铁路的建设对于中国西部的开发无疑是一个新的机遇。中国广西、云南两省与老挝山水相连,云南拥有边境线4 000公里,广西拥有边境线也超过1 000公里,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中国—老挝高铁的开通,极大程度满足了东南亚国家在人才、产业、技术尤其是自然资源方面与中国的互补。与此同时,铁路的开通一方面会刺激中国西部地区经济腹地扩张,为中国西部地的经济发展创造新的条件;另一方面,将显著改善我国广西云南为代表的西南省份较为闭塞的区域条件,使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西出战略的桥头堡,有望成为中国连接南亚、西亚甚至欧洲等国家的陆路大通道。

四、中老铁路经济带发展建议

中国—老挝铁路的开通将显著加强老挝北中部与中国西部的联系,促进铁路沿线区域内人力、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关作用,组合后使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加速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一)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老挝本土基础设施的滞后,明显地制约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老挝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逐步完善全国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通畅便捷的国内交通网络运输体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加大对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信息基础实施能力,为老挝提供更为优质的通信服务,从而进入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

(二)发挥资源优势

老挝境内矿产、森林及水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资源达20多种,且存储量丰厚,开发前景良好,其中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且珍贵的木种数量众多。而中国—老挝经济发展带应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通过建设具有国际标准、规模适中、管理规范的加工生产基地,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形成特色鲜明、竞争力良好的出口产品,同时注重延农产品产品产业链,形成开发合理、经济前景良好的产业结构。

此外,对询问进行录音录像能起到保障证人权利的作用。虽然与讯问被调查人不同,询问证人一般不会出现刑讯逼供的问题,但是原先实践中出现过侦查机关采取威胁、恐吓等方式非法获取证人证言的情况,这也是对证人权利的侵犯,对询问过程录音录像有助于约束办案人员的上述行为。不仅如此,我国法律规定了证人的相关权利义务,监察机关办案人员在证人作证之前就需要明确告知其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尤其必须告知其作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我国《刑事诉讼法》(2018年)第125条要求办案机关在询问证人时有义务告知其应当如实作证,以及故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法律后果。对询问过程录音录像也有助于了解办案人员是否履行了相关义务。

(三)共筑中老合作平台

以项目为依托,搭建中老经贸合作平台。老挝相较于中国,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期,相应的技术、管理水平并不高,因此,中方通过向老挝输入技术、资金、人才,充分发挥老方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达到共赢。两国政府应积极引导,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核心,配套相关的扶持激励机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合作顺利进行。同时,通过“以产育人”的方式,培养老挝本地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

(四)强化中老铁路经济带沿线开发的顶层设计

首先,从实地出发,因地制宜地确定中国铁路经济带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中国—老挝沿边口岸和边境地区的特点,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同时注重国际化视野战略的规划,多点布控、充分合作、协调共进,进一步塑造具有发展潜力的主导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和文化产业。其次,中老双方政府相关部门应健全高效的行政服务环境,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创新融资渠道和融资模式,完善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和相关人才兼备的劳动力市场。最后,中方投资企业与老方相关部门,共同搭建信息服务平台,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的环节,制定可持续的开发策略,明确利益主体。

为了响应现代生活对竹建筑的诉求,中国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8年设计建造了2个具有“批判地域主义建筑”特点的竹建筑案例。一个是位于湖北的竹桥项目,另一个是位于山东的薰衣草生态园南大门项目。2个项目地点在地理上相隔约上千公里,前者当地拥有丰富竹资源,而后者当地缺少竹资源,2个项目均说明了竹建筑对乡村旅游及乡村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GUTIERREZ J, GONZIAEZ R, GOMEZ G. The European high-speed train network-predicted effects on accessibility pattern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06,4(4) :227-238.

[2] MONZN A, ORTEGA E, LPEZ E. Efficiency and spatial equity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extensions in urban areas[J]. Cities, 2013, 30(30):18-30.

[3] 姜博,初楠臣,王媛,等.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城市可达性测度及其空间格局模拟分析:以哈大高铁为例[J].经济地理,2014,34(11):58-62.

[4] HALLl P. Magic carpets and seamless webs: opportunities and con-straints for high-speed trains in Europe[J]. Built Environment, 2009,35(1):59-69.

[5] AHLFELDT G M, FEDDERSEN A. From periphery to core: economic adjustments to high speed rail[J]. Lse Research Online Documents on Economics,2010(38).

[6] CHEN G, SILVA J D A E. Estimating the provincial economic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in Spain: an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11:157-165.

[7] 李红昌,TJIA L,胡顺香.中国高速铁路对沿线城市经济集聚与均等化的影响[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11):127-143.

[8] ORTEGA E, LPEZ E, MONZN A. Territorial cohesion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at different planning levels[J]. 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2012,24(4):130-141.

[9] MELIBAEVA S. Development impacts of high-speed rail: megalopolis forma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Portugal’s lisbon-porto high-speed rail link[J].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010.

[10] 马涛,高田娟.高速铁路建设与京津冀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2(9):45-46.

[11] 王雨飞,倪鹏飞.高速铁路影响下的经济增长溢出与区域空间优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6(2):21-36.

[12] 来逢波,刘春梅,荣朝和.高速铁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及实证检验[J].东岳论丛,2016,37(6):120-127.

[13]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4.

[14] 斯皮克曼.和平地理学:边缘地带的战略[M].刘俞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15] 沈红烈.地缘政治学概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

[16] 小罗伯特.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M].5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中图分类号] F299.23;F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7349(2019)05-0111-07

DOI: 10.16601/j.cnki.issn2096-7349.2019.05.018

[收稿日期] 2019-07-02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南沿边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研究”(2013XMZ003)

[作者简介] 王新哲(1964— ),男,河北任丘人,博士,博士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泰国兰实大学中国国际学院客座教授,研究方向:城镇化与国际经济合作;阿努萨 (Anousa SENSOMBATH)(1985— ),男,老挝万象人,广西民族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引用格式] 王新哲,阿努萨(Anousa SENSOMBATH).中国—老挝铁路建设对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效应研究[J].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5):111-117.

[责任编辑:许春慧]

标签:;  ;  ;  ;  

中国—老挝铁路建设对两国经济空间布局的效应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