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超越--对中国电视剧质量的思考_电视剧论文

跨世纪的超越--对中国电视剧质量的思考_电视剧论文

跨世纪的超越——关于中国电视剧质量问题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质量问题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电视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创立于1958年的中国电视剧艺术事业,以本世纪最伟大的电视科技发明为载体,伴随着新中国风雨历程,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搏击,走向了世纪之交。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已经成熟,它正以最为得天独厚的生产、管理、创作、传播手段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独占鳌头。然而,正是因为载体的博大,搏击的迅猛,优势的突现,恰恰给中国电视剧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波。他给中国电视剧带来了危机感、落差感和紧迫感。出路在哪里?——抓质量。那么,作为精神产品生产的中国电视剧解决质量问题靠什么?我认为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行为的科学管理;二是艺术创作的质量追求;三是质量检验的客观评定。本文试图从上述三个方面对中国电视剧的质量问题作一个思考。

一、生产行为的科学管理

电视剧的生产行为过程,决定电视剧艺术生产是一个复杂的精神产品生产过程,同时又是具有严格工艺要求的物质产品生产过程,并且物质和精神从开始到完结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复变过程。每生产一部电视剧都必须是一次心智和体能的劳动创作,而不是简单的、机械的、模式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因此,整个过程就应该强调生产行为中的科学管理,组成具有生产行为协调功能的高水平的生产机制构建,除物质因素和技术因素外,尤其应当调动生产创作成员的自身动力,将责任心、主动精神、个人创造力凝聚在一起。使每个成员获得思想和个性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往电视剧生产中,对创作人才和作品质量的呼唤不可谓不高,但没有把握关键的科学管理问题。使得目前电视剧生产管理体制状况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

根据我国目前电视剧制作队伍,大概可以划分为这样两个群落,三种运作方式。所谓两个群落:一是国家队群落,包括国家所属电视剧制作单位或者是生产电视剧的国有制单位。另一群落为民间群落,此乃国家注册或登记的公司或民间团体等。两大群落的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傍,形成了目前我国电视剧生产形态上的三种运作方式:第一种方式为,国家直接投资式,这种运作方式基本是投资、制作、播出、回收,“四位一体”式。比较而言,基本是在一种无风险的状态下运作,这种运作方式的最大优点是可以保证重点题材作品的创作“安全着陆”,以保证其社会教育功能,审美教育功能等方面的最佳体现。比如像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然而,像这样的电视剧创作就目前我国的人力和物力来说尚属凤毛麟角,我国目前相当一大部分电视剧的运作生产是松散联盟式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种方式,所谓松散联盟就是指,电视剧的国家生产单位与社会资金的融合、吸纳,这种融合与吸纳是合作双方以互惠互利、风险共担为前提的,在投资——生产——播出——回收“四位一体”的生产过程中,伴随始终的是利益和风险。而恰恰也是这种利益与风险的润滑,才使得这种电视剧的生产方式更接近市场经济规律的运作,更具活力。同时,这种风险与利益的驱使反馈到电视剧的生产运作上,就出现了许多既不“砸牌子”又不“赔本”的双丰收的电视剧,像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宰相刘罗锅》、《儿女情长》、《婆婆、媳妇和小姑》等。纵观目前的电视剧创作,还有一种正顽强崛起的制片方式,那就是纯民间组织融资式的电视剧生产运作方式,这种运作方式对于中国电视剧的生产创作而言,是一个新的事物,它在经历了几番磨砺之后,正逐渐被接受和完善,伴随这样一种电视剧运作方式的出现,电视剧“独立制片人”应运而生。这种状况具有轻装上阵,优化组合的优势,同时也带来“草台班子”、“一哄而散”的负面效应。面对电视剧的多种生产体制,多种运作方式、多种销售渠道相互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局面,这就提出改善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健全管理体制的重要课题。电视剧生产引进市场机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以承担经济压力来实现对电视剧产品质量的承诺,这应该是一种有效的,科学的管理手段。

二、高质量的艺术追求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要求:“创作出更多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优秀作品。”这就给电视剧的质量追求奠定了目标。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电视剧应该是深刻的。真诚与充实的作品才谈得上深刻,但真实不见得都深刻。长期艺术实践告诉我们,剧作的深刻必然要求作家对生活体验的深刻,如果对生活浅尝欲止或莫不关心,只是闭门造车,专注于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必是吟之无力和者甚寡。重建理想,是艺术家的神圣使命,有理想才会深刻。把表现个性与表现时代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追求个性与时代性的完善统一,才能引发心灵共鸣,体现深刻的艺术创作魅力。

思想性与艺术性统一的电视剧,应该是有创造性的。创造就是开拓进取。抱残守缺,单纯的临摹,盲目效仿,强求一律,趋时迎合都是电视创作的大忌。这种毫无生气的创作,只能是周而复始的对生活、对艺术、对自我的复录,这样的作品只能视为对观众的愚弄,到头来失却的还是艺术本身。

思想性与艺术统一的电视剧还应该是愉悦人们心灵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中审美需求。电视剧创作者应时时为亿万电视机前的群众考虑,必须是能引起他们情感共鸣,拨动他们心弦和满足他们精神生活需要的东西,与群众一道同喜同悲,同在一起脉搏共振,同在心灵对话。

三、重视电视剧质量检验的客观尺度

如何衡量电视剧质量优劣,除上述所谈的主观上的努力与把握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重视质量检验的客观尺度。电视剧客观质量的评价应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原则。作为电视剧的社会效益,可以从收视率、影响层面和设奖来进行判别。首先谈收视率,收视率是全世界的电视剧制作单位非常关注的信息。从观念收视的数量去判定作品的质量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准确依据。关注和研究观众的热心、兴趣、心理和反应,并据此作出切合实际的判断。其二是影响层面,作为一个艺术品、面对亿万观众,观众层面和欣赏品味纷呈复杂,实在是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有些电视剧收视率虽然较高,结果是哈哈声中得不到更多的艺术启迪。也有一些电视剧收视率相对来说并非最佳,却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这是观众档次欣赏习惯问题,也有艺术思考和传递方式等问题,但这些作品往往也有轰动效应或持续效应。其三是奖项参赛活动,真正意义上的获奖,是电视剧创作者十分看重的事情。拿“大众电视金鹰奖”来说,亿万观众的参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给心目中的认可和肯定的作品投上一票,这种观众对创作者特殊的评判方式十分难得。

电视剧还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客观评定质量的标准。要注重市场经济效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讲究效益。电视剧的生产发展已步入市场,融资于社会各方的生产制作逐步加大。承担巨大的经济风险,这种投入与回报的市场经营机制,带有极强的客观标准,如果一部电视剧因为高投入、高消耗而换回的却是效益低或造成经济亏损,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不能不对产品的质量表示怀疑。本来就是商业文化的产物又利用商业运作的电视剧,一旦进入流通领域,就只有借助市场经济这一手段才能有效地、快速地推动中国电视剧创造优质艺术的奇迹。

世纪之交的质量思考,是中国电视剧重大而深刻的主题。只要尊重科学管理,遵循艺术规律和市场规律,具备精品意识,强化质量观念,就能创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精神产品,赢得世纪交替的机遇,使中国电视剧的质量实现跨世纪的超越。

标签:;  

跨世纪的超越--对中国电视剧质量的思考_电视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