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技术和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仅是工程建筑能够顺利完成的有效保障,同时也是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在追求高效、高质量的工程建筑时必须时刻加强对工程技术和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并且有针对性的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管理工作做出相应的改善,任何不健全的施工技术手段都有可能成为整个工程的安全隐患,为了防范企业只为了追求利润而采用不良技术手段进行施工,所以加强对施工技术和现场的管理是保证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探讨
引言
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和有效地施工管理可以进一步让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从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相关建筑单位,需要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工艺,提高整个施工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1.1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最多的一项工程就是混凝土施工工程。在混凝土施工工程中,需要科学计算水灰的配比,确保混凝土的抗压的能力[2]。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加强管理水泥的标号,因为在水灰比例一样的情况下,水泥的标号越高,抗压的能力就越好。
1.2钢结构工程化施工技术
目前,钢结构建筑施工主要有轻型、高层中型、钢筋混凝土组合、大跨度等几种类型。工厂可以对钢结构进行大批量的生产,而且钢结构具有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等优点,所以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得到了普及与推广使用[5]。但是同样钢结构也有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不足之处就是易燃,非常容易发生火灾,容易堆造成毁灭性的损害。所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需要根据工程的施工方案对钢结构采取一定程度的防火措施。
1.3软土地基的应用分析
在我国,不同的地区在环境、地质和气候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软土地基问题是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又缺乏足够的承载力,要想避免出现建筑不稳和沉降等情况,就需要合理解决和处理好软土地基问题。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来进行,因为地质情况不同,在技术选择上也就不同。在我国,目前最常见的软土地基的处理方式有三种,分别是化学加固板、强夯法和置换法等。工作人员在处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类型和地质情况,选用适合的处理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地基不出现安全隐患,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4防水建筑技术的应用分析
水是人类生活的保障,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在进行建筑工程的设计时,防水工作同样重要。特别是对厨房、洗手间和浴室等进行的防水设计,这是建筑整体防水性得到保证的重点。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防水卷材和防水技术来进行合理施工,不要出现渗水情况,防水卷材的选择一定要合理,必要时要进行取样分析,这样才能将整体的工程质量保证好。
2提高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分析
2.1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施工现场是工程进行的地方,所以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其中不仅包括水电设施的安全使用方面的管理,同时也包括确保道路和通讯的畅通等基本环节的管理,还包括对尚未进行拆除工作的建筑物能够废物利用成临时指挥办公室的管理工作,还有施工现场的污水排放和处理工作也是确保施工进程的重中之重。
2.2强化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优化进程永远没有最好,只有将行业优化的更好。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有不断的完善自己,持续进步才能使自己在这个日益激烈的竞争 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必须从监管人员入手,强化监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意识,做到在工程建设的监管过程中一丝不苟,不放过每一个监督细节,确保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在整个监督过程中全覆盖、无死角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工程的质量得以强化,施工单位必须建立严格且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将监督工作的具体细节落到每个监管人员身上,建立岗位责任制,确保监督工作层层落实,从根源彻底避免安全隐患的产生。
2.3不断引进新技术
如果一个企业一直墨守成规,缺乏创新精神,那么这个企业终将会被市场所淘汰。因此,与时俱进奋勇创新才是企业发展和立足的重要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施工企业应该大胆的在施工过程中引进先进的技术,在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也能将施工的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新技术的引进不仅仅对工程效率和工程安全质量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原动力。
2.4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问题一直都是建筑施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所以应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好,在工程的实际操作中,施工人员须严格遵守工程的安全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对于安全意识的宣传工作,施工企业要做好,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严谨性,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在工程实际操作中的技术水平,确保在工程施工期间不疏忽不出错。同时掌握好预防的安全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将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上去,才能切实将施工安全落实到位。
2.5 强化现场管理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要落实好建筑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将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是通过管理机构能确保有序性,所以需要将监管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进行积极的监督和管理,这样以来,既保证了工程的质量要求,又让监管的权威性得到有效的发挥。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管理机制,管理方式应具备一定的时效性和合理性,这样工程的合理需求才能得到满足。管理工作是繁忙的复杂的,尤其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指导和管理,不论是在人员的管理上,还是物料的管理上,还是在资金的管理上,都要经过管理人员来进行监管。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以及有效的监管部门,对施工质量有着很大的保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奖励,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和成绩进行鼓励和表扬,并根据他们贡献的多少来进行分层次的奖励。将奖励机制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员工的工作热情会得到极大提高。施工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这样可以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同时工程也能得以顺利完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和奖励机制是进行现场管理最为有效的方法,奖励措施要建立并完善,将考核体系建立并健全,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等级评定标准,根据标准对员工进行 奖励,将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将施工管理人员的性质从根源上解决,这样才能将工程的整体效益提高。
结束语
通过对建筑工程技术的现场管理,使建筑企业的工程发展得以顺利进行,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的保障。科技在发展,国家在进步,建筑工程行业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但也面临众多的问题。要想施工质量能切实得到保证,需要不断开发和研制新技术,同时将现场管理策略做好,这样建筑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江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江西建材,2016, 02:90+94.
[2]于伟.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剖析[J].江西建材,2016,07:109.
[3]陈波.试析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四川水泥,2016,04:197.
[4]瞿伟.有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分析[J].智能城市,2016,07:137-138.
[5]吴覃雄.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36:10-11.
论文作者:余跃康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9
标签: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现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