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空间生产研究:原理与理性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空间生产研究:原理与理性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空间生产研究:原则与理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路论文,历史唯物主义论文,视野论文,原则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 (2013)07-0001-08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话题。研究取得了诸多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空间生产理论的进展引人注目,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当代发展的重要理论论域。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可以在不同的理论视阈下进行,不同理论视野中的研究立足于各自不同的理论立场,遵循着各自不同的理论原则和研究方法,会得出各自独特的理论结论。这些不同类型的理论研究是把研究推向深入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注意不同类型研究之间的原则差别,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进行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有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规定和原则要求。既不能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特定的原则和观念,也不能把其他各种类型的研究都说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现有的研究中,许多被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不完全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念。本文拟在这方面谈谈浅见,期待能有更多的讨论,从而以更合理的规范和方式来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空间生产问题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种唯物主义理论,是唯物主义的一种特定具体形态,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研究空间生产问题首先应该遵循唯物主义理论的规定和要求。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唯物主义哲学又不同于其他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在唯物主义哲学内部,与其他类型的唯物主义哲学形态相比,历史唯物主义又有自己特定的理论规定和理论原则。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不仅要遵循一般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还必须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特殊的理论要求。

关于唯物主义的问题,似乎是一个老得掉渣的问题。在当代理论研究中,如果谁还奢谈或纠结于唯物、唯心的问题,即使不说是思维僵化也意味着知识结构的老旧,好像唯物、唯心的问题不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话题,谈这个问题就脱离了时代。拒斥形而上学是现代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基本倾向。从当代中国理论界来看,尤其在经历了思想僵化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严重教条化的时代之后,唯物、唯心的讨论似乎是和思想守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具体的理论研究中大家都有意无意地避开这一问题。但事实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不仅代表两种基本的观点更代表两种认识路线,在具体的理论研究中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我们总是会遭遇这两种世界观和认识路线的对立,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我们同样会遭遇两种认识路线的原则差异。关于唯物、唯心的争论的确不应该再成为当代哲学讨论的中心问题,但不能由此就忽略两种认识路线之间的原则差异而在两条路线之间游离。在当前中国理论界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中,唯物、唯心之间的这种模糊、折中、矛盾与混乱状况极其明显地表现出来。这里,我们并不打算就两条认识路线的合理性问题展开讨论,而只是想指出,在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讨论中,应当把理论逻辑贯彻到底,保持思路的统一性。研究者完全可以不同意唯物主义现有关于空间的理解和界定,而提出质疑和批评,指出原有理解的局限,并提出自己认为更合理的见解。但是,如果认可并使用唯物主义的空间概念就应该在整体理论逻辑上保持唯物主义的理论传统,不能既坚持唯物主义空间概念的界定又背离唯物主义的原则要求。

所谓唯物主义,是指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哲学观念。我们知道,观念与方法是统一的,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因此,唯物主义不仅指称一种基本的理论观点,同时也指称一种思维方法和认识路线,即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1]的认识路线。结合理论界现有的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研究的状况和理论观念,我们认为,以唯物主义的方式研究空间生产问题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上坚持明确的唯物主义立场和理论原则,也正是在这些方面一些研究者经常表现出这样那样地偏离唯物主义或者在唯物、唯心之间游离的倾向。首先,坚持在“物质的存在方式”的意义上理解和使用空间概念。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空间与物质不可分。谈到物质,总是具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谈到空间,总是指物质形态的空间。空间要通过物质来表达和度量,离开物质的空间是不存在的。在这样的意义上,空间是客观的,承认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就必然承认空间的客观性。那种认为空间具有主观性的观点就偏离了唯物主义的理论原则,是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观念相矛盾的。有学者就认为空间具有主观性,“一切空间都是质料与形式、概念与实在、感性与理性的统一。空间作为自然界最初和直接的规定,总是既具有实在性、抽象的普遍性,也具有主观性、历史性、社会性和实践性”。[2]其次,与此相联系,不能离开物质抽象地理解和讨论空间生产。在唯物主义看来,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我们只能改变物质的具体存在形态。同样的,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客观的空间本身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空间生产的实质是通过具体物质形态的改变和创造,形成新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在生产出新的物质形态的同时也就生产出了新的空间,即物质形态的新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没有离开物质生产的纯粹的空间的生产。进一步来看,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这些多样的物质形态有些是人类生产创造出来的,有些是自在的,是自然形成的,因此,把一切空间都看作是由人创造的这种观念是绝对错误的。“从自为性上看,一切空间又都是人造的、有组织的,且与特定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3]人类出现以前以及目前尚未被人类改造过的事物,它们的空间形式绝不是由人类创造的。把一切空间都理解为是人创造的,在最终的理论逻辑上必然否定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再次,区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空间与物质不可分,谈到空间生产,实质上是指物质的空间形式的生产,是通过物质资料在自然物理空间中的重构和重置来完成的。我们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是来讨论空间生产对于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作用的。但是,我们有时还在另外的意义上使用“空间”这一术语,比如“精神空间”、“理论空间”、“文化空间”等等。这时,这些“空间”的含义只是空间概念的引申或者引喻的意义。就其实质而言,“精神空间”只是物质空间的反映,是现实空间的观念表现。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精神、观念、理论,不具有空间形式,不能把“精神空间”理解为与物质空间并列的空间形式。把“精神空间”理解为与物质空间并列的空间形式,认为空间生产不仅有物质空间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空间的生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空间生产对社会生活的基础性作用和意义,不仅是巨大的理论混乱更是对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原则和立场的背离。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讨论空间生产问题,不仅应该遵从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和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进一步体现历史唯物主义特定的理论原则,是对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概括而言,历史唯物主义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世界的唯物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目标就是探寻社会生活精神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历史唯物主义一方面肯定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另一方面强调经济因素是促进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首要因素。从物质生产方式出发理解和分析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是历史唯物主义把握社会历史的根本理论图式。一切社会现象归根到底要由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来说明。就此来看,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研究空间生产问题必须遵循几个方面的原则要求:(1)空间生产研究不能避开、更不能取代生产方式问题,相反,空间生产的状况必须由社会生产方式的状况来说明。物质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社会历史的理论起点,不能离开物质和物质生产来看待和讨论空间生产问题。其一,如同上文所指出的,空间与物质不可分,离开物质生产也就没有所谓的空间生产。其二,也不能把空间生产理解为与物质生产相并列的社会生产类型,空间生产首先是一种物质生产,空间产品首先是一种物质产品。空间产品的特殊性在于,和其他类型的物质产品相比,相对于人的生活目的而言,产品的空间属性被突显出来,成为首要的利用指向。空间生产是以产品的空间属性为首要目标指向的物质生产。其三,由此也表明,在分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时候,不能用空间生产取代物质生产来解释社会历史。试图以空间生产的分析图式取代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分析图式,既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原则的遮蔽,客观上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消解。(2)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是要探讨社会生活中空间现象和空间问题背后的物质动因,其中首要的是经济动因。撇开物质因素去探讨空间问题的根源,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则的背离。比如列斐伏尔,当他强调空间生产的现实实践基础的时候,是和历史唯物主义原则一致的;但是当他把“空间看作是创造性自由这一人的属性的作为,是人的愿望的自发表现”[4]的时候,就走向了歧途,远离了历史唯物主义。在这方面,在当代理论界尤其是西方理论界,比较普遍的倾向是从人性、从个人的主观性出发来理解和阐述空间问题。(3)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空间生产问题研究的重大意义在于探讨空间因素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明历史发展在空间方面的基础、机制和动力。但是,一方面要辩证地看待历史发展中的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不能遮蔽时间维度而片面强调空间因素的作用,把空间因素作为社会发展根本的甚至是唯一的动力机制来看待;另一方面,空间生产本身的发展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需要历时性的阐明。深入把握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发展才能更加透彻地指明空间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视野中,从空间生产视角审理当代一些重大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才有更为合理和深入的澄明。

上述理论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空间生产问题研究应当遵循的一些基本理论原则,不符合这些原则要求就不能说是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但是并不意味着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只限于这几个方面的理论原则要求,这些主要是针对现有的研究中存在的理论倾向和理论问题做出的阐明。只有遵循了这些基本理论原则,才能使关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推向深入。

关于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原则的讨论暗含着一个前提,即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探讨空间生产问题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没有这一前提,无论是关于研究原则的讨论还是关于研究理路的追问都失去了依据和意义。事实上,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视角的空间生产问题研究的学者都在逻辑上对这一前提作了肯定性指认。尽管如此,现有的研究对这个问题尚缺少详细的阐明。一些学者(无论是国内的还是西方的)虽然不同程度地论及了这个问题,但都不是全面的和系统的。就研究的整体构架而言,应该在指明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基础上,再来讨论研究应遵循的理论原则和研究的具体思路问题。考虑到这一点,在阐明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具体思路之前,我们首先要澄明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进行空间生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的空间生产研究既是客观实践发展的要求又是理论逻辑发展的需要,既是空间生产的当代发展所提出的时代理论任务又是历史唯物主义实现当代出场的根本要求。空间生产实践的当代发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特质共同造就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必要性。

从空间生产实践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尽管空间生产的实践是与整个人类的发展历史相伴随的,但是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水平的相对低下,在此基础上所造成的自然村落的分散性和基于自给自足经济的相对孤立性,使得空间生产的问题还无法真正进入人们自觉的理论视野。随着世界历史的形成及其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城市化发展的大规模展开,空间生产才真正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在理论上被自觉地加以反思。在当代深度全球化的条件下,空间生产更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城市化的规模和水平进一步地拓展和提升,更重要的是,随着现代交通、信息、网络等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生产以空前的规模和显示度成为当代社会发展一个重大的、基本的时代现象。空间成为经济、文化、政治、伦理等等多种矛盾的交叉点,空间资源、空间权利、空间利益、空间正义等等问题成为社会意识关注和聚焦的中心,围绕空间展开的竞争和斗争成为社会矛盾、社会风险和社会危机最为集中的领域。理论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换言之,实践的状况需要理论的概括和说明。空间生产和空间问题的当代发展当然也需要理论上的把握和透视,这也是当代空间科学和空间理论大规模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在透视和阐释当代空间现象和空间问题的各种理论中,不同的理论会有不同的理论视野、理论方法、理论路径,即各自独特的理论特质。姑且不论各种理论研究的视阈范围以及合理性程度问题,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空间问题的当代性需要各种理论视阈的阐释和说明。就此而言,空间生产的当代发展不仅需要其他各种理论的概括同样也需要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的审理。更为重要的是,审理时代现象与时代问题的根本目标是要洞穿时代的历史本质,在这方面历史唯物主义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就是强调在生产方式的整体历史发展中来看待和评价一切社会现象的唯物主义理论。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进行空间生产研究,不仅是由于空间生产当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本身的理论特质所决定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看,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既是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出场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本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在空间生产的当代性日益凸显,空间生产日益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中心现象和重大问题的前提下,历史唯物主义要保持自己的理论生命力和话语权力,要保持自己对时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就必须密切关注这些重大的时代现象和时代问题,对这些重大时代现象和问题作出自己的审理和回答。历史唯物主义一旦在重大的时代性问题面前失语,就会造成历史唯物主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历史性退场。正是由于这样,在当代历史条件下,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发展而言带有根本性的意义和必然性的要求,是实现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出场的根本路径。另一方面,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发展来看,空间生产研究也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逻辑的整体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在经典社会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一个根本性的理论倾向,即在探讨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时,时间向度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阐发,而空间向度的阐释则相对缺失,空间问题在经典社会理论中是时隐时现、若有似无的。这当然是与空间生产实践的历史发展程度相关的,在空间实践相对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的理论阐释也必然相对缺少空间维度。正如福柯强调的,“空间以往被当做是僵死的、刻板的、非辩证的和静止的东西。相反,时间却是丰富的、多产的、有生命力的、辩证的”。[5]随着现代社会里空间生产实践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现代性问题反思的不断深入,在社会理论研究中,空间问题的基础性与核心性日益展现并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和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空间成为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个主要的基本的议题,空间维度成为社会理论研究的一个根本维度。社会研究中空间理论的凸显是社会理论研究中带有必然性的理论逻辑发展进程。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历史唯物主义在创立的时候构成了经典社会理论研究的一种理论形态。由此,历史唯物主义和其他经典社会理论一样,对社会的空间向度的阐释缺少足够的重视和发掘,如同哈维所指出的,“马克思、马歇尔、韦伯和涂尔干均具有以下的相同点:他们在考虑时间、历史与空间、地理的问题时,总是优先考虑前者,而认为后者是无关紧要的,往往视空间和地理为不便的语境和历史行为发生的地点。”[6]在社会理论的空间化成为社会理论研究发展的方向和潮流的宏观背景下,强调空间维度的社会研究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逻辑发展进程。换句话说,重视和强化空间问题的研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传统理论体系中空间缺失现象反思和批判的直接结果。不仅当代空间生产实践的发展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要重视空间问题,作为理论逻辑的发展进程,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发展也要求重视和强化空间问题的研究。

上述两个方面的讨论表明,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进行关于空间生产的研究是必要的,那么,这样的研究是否可能?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关于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可能性可以从研究对象、理论目标、分析图式、批判指向等几个方面来说明。

首先,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论,其中心内容是从人的实践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来说明人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状况及其规律,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唯物主义直接的研究对象。空间生产是人们生产活动的一种特定类型,根本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特定方式。在这样的意义上,空间生产本身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其次,从理论直接的研究目标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理论把握,在社会有机体的整体历史运动中来审理一切社会现象,洞彻各种社会现象的历史本质。从社会研究的空间转向来看,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全面阐述空间与社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强调并阐明空间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把社会历史的辩证法阐发为一种“社会空间辩证法”。在这方面,空间生产研究的理论目的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目的是一致的,或者说空间生产研究的目标指向并没有超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设定,历史唯物主义完全可以在其理论目标构架内把空间生产的研究纳入自己的体系。再次,从具体的理论分析方式即理论阐释的具体图式来看,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物质生产方式为基本的理论诠释构架来说明社会形态及其历史更替的。物质生产不仅有历时性的发展进程,同样也需要共时性的空间条件。就此而言,生产方式分析图式内在地包含着空间向度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尽管没有系统的空间生产理论,但是内在地包含空间生产分析图式的要素与可能。历史唯物主义在阐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时候并没有完全遮蔽空间维度的理解与思考,只是空间向度的理解没有得到系统化的阐释和叙述。在这样的意义上,空间生产分析图式与生产方式分析图式并不冲突,相反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当然,由于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关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空间向度的理解没有得到充分的阐释,空间线索只是隐性的逻辑,在当代理论发展中就需要呈现这种逻辑并给予充分的阐发。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我们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空间生产研究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拓展、深化和丰富,凸显了社会发展的空间向度,填补了原有理论中社会发展空间向度阐释的不足。最后,就理论批判的现实指向来看,当代社会研究的空间转向在深层理路上指向当代资本关系批判。尽管理论家们在理论立场和政治立场上并不是完全一致,但都看到并强调当代空间生产发展和空间问题背后资本关系因素的作用,对当代社会危机和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这些观念是当代资本批判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对于把握资本关系当代发展的形态、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而言,资本批判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足点与核心指向。历史唯物主义是通过对政治经济学研究特别是对资本关系的考察和反思而得出的理论,与此同时这种理论一经获得马上就用于指导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贯彻于对现实资本关系的批判。[7]要指明资本存在的历史性和暂时性,就必须指明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阐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在整体历史进程中审理资本的历史本质。而一旦呈现了历史发展的整体线索,资本的历史性和暂时性也就暴露无遗。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在现实的落脚点上正是基于资本批判的需要。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说唯物史观的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首要理论根基。就此而言,进行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当的。历史唯物主义在深入展开对当代资本关系的历史批判的时候完全可以而且应当把当代各种资本批判理论纳入到自己的理论视野,空间生产问题的研究是开展当代资本批判一个基本的理论路径。

问题的根源通常也暗示着解决问题的途径。明确了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进行空间生产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理论原则和理论要求之后,对于如何开展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的空间生产问题研究我们也就获得了一个宏观上的思路。我们认为,关于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可以从空间生产与物质生产逻辑关系的理论阐释、空间生产视角的生产方式分析图式的重构、当代空间生产视阈中资本批判三大基本的方面展开,这也构成了空间生产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基本研究构架。

(一)空间生产与物质生产逻辑关系的理论阐释。物质生产是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人类历史的出发点。而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目的在于阐明空间生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探讨空间生产问题,首先必须在逻辑上阐明空间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就指涉的内容而言,包括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空间和空间生产?“空间”能否生产?空间的生产与物质的生产是什么样的关系?空间生产与物质生产是否是两种并列的生产?如此等等。关于这些问题,理论界已经有了一些相关的讨论,这里只是概括性地简要叙述总的理论观念而不再作详细的论证。第一,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任何物质形态都具有自己的空间形式(包括空间关系)。生产了物质资料同时也就生产了这些物质资料的空间形式。“空间”能够被“生产”出来,即创造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空间形式,这种创造是通过具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来实现的,物质生产过程也是生产、创造这些事物的空间形式的过程。物质生产越是发展,物质产品的具体空间存在形式越是远离自然界的原初状态。物质生产不仅生产、创造具体事物的空间形式,也改变、创造着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是符合人的生活需要的属人空间。人类的现实生存空间都不再是自然的原初空间状态,而是经过人的实践改造,是由人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就是从自在空间向“为人”空间转化的过程。在这样的意义上,人类发展史也可以看作是生产、创造生活空间的历史。第二,空间生产与物质生产并不是并列的两种“生产”。空间生产首先是物质生产,不存在独立于物质生产之外的纯粹“空间”的生产。一方面来看,空间的生产是通过物质资料的重置或重构来实现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改变了原有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另一方面,空间生产的结果首先是一种物质产品而非单纯的“空间”,是具有新的空间属性的物质产品。空间产品首先是作为物质产品而存在的。第三,空间生产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是特殊类型的物质生产。一般说来,尽管物质产品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属性,即一定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但是我们在生产和消费这些物质产品时的主要利用指向不是其空间属性,而是物质产品的其他属性。空间生产则不同,空间产品尽管首先是一种物质产品,但其空间形式和空间关系成为生产的主要目标指向而非其他属性。在这种情况下,即当物质产品的空间属性及其所表现的空间关系成为我们主要的或者首要的利用指向时,区别于其他的物质产品,这种物质产品可以称为空间产品;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物质生产,这种物质生产就称为空间生产。把空间生产从物质生产系统中凸显出来,一方面突出了作为空间产品的物质产品所具有的空间属性和所体现的空间意义,另一方面强调了这种空间属性和空间意义对人而言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

(二)从空间生产的视角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方式分析图式。既要看到关于空间生产分析图式与生产方式分析图式之间的差异性和区别性,又不能把二者看作是分裂的、对立的、非此即彼的。空间向度的理解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原有分析方式的丰富和发展。第一,空间生产的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构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空间生产的发展程度展现并标示着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一方面,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生产,空间生产的结果是空间产品,也就是以一定物质资料表现出来的空间;另一方面,任何物质生产都需要一定的空间基础和条件,而且物质生产越是发展,所要求的空间条件就越高,就越是无法直接利用自在自然的空间条件来达到目标而必须对原有空间基础进行不断地改造和提升。就此而言,空间生产构成了其他物质生产的前提条件。空间生产越是发展,就越为物质生产的发展提供可能和条件;反之,物质生产越是发展就越是对空间生产提出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我们说空间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空间生产制约着其他社会生产。换个角度而言,空间生产的发展就构成了物质生产发展的路径,亦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路径。第二,空间的生产和消费构成了社会生产关系建构和发展的一种基本途径和方式。社会关系的存在需要依托一定的物质载体,换言之,社会的存在需要一定的空间基础和条件。就此而言,空间生产为社会关系的建构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更为重要的是,空间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直接影响着社会关系的建构。“远亲不如近邻”的俗语深度暗示着空间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与作用。怎样生产空间产品、怎样消费空间产品,就会形成怎样的社会关系,在此意义上空间生产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一个根本路径。第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在社会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辩证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在空间生产中,这种辩证关系表现为:空间生产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再生产的途径,另一方面又受到社会关系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在自然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关系因素成为空间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正如列斐伏尔所强调的,“空间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8]什么样的主体,该主体的地位、需要、目的、利益、价值选择、认知水平,如此等等,都成为空间生产和空间产品最终完成的直接影响因素。概言之,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不同,在空间生产活动中所拥有的权利就不同,空间生产的具体状况也就存在各自的差异。空间生产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复杂辩证关系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都表现出来。

(三)空间生产视阈的当代资本关系批判。如同前文所指出的,资本批判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足点和现实指向。历史唯物主义视野的空间生产研究在深层理路上也必然指向对当代资本关系的历史性批判。事实上,这也是当代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兴起的一个根本理论动因。第一,资本发展顺应并促进了空间生产的发展进程。资本的历史本性是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利润,即增殖。资本的增殖是通过生产形成的,最终通过交换和消费来实现自身。从生产方面来说,空间生产在社会生产系统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空间化拓展和扩张成为资本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生产的发展,资本的增殖无从产生。从交换和消费方面来说,实现自身的本能促使资本不断地扩大交往空间,从而在另外一个向度上促进了空间的生产,因为空间不仅影响生产,也影响交换和消费,空间是资本运动周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正如历史唯物主义创始人所指出的,“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9]第二,从资本空间化到空间资本化是资本发展的必然进程。无论是发展物质生产还是扩大交换和消费,都需要相应的空间前提,资本空间化是资本发展的必然要求。资本的空间化发展根本上来说是同质性的扩张,通过具体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消费来获得利润是资本的主要增殖方式,空间生产只是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服务的。然而,资本的这种增殖方式不可避免地要遭遇自然的和历史的界限,即物质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和市场的相对有限性的限制,从而造成一浪高过一浪的资本经济危机。这时,资本创新的本能和冲动促使它进行增殖方式的转换,即从单纯对具体生活资料生产的关注转向了对生产条件的生产——空间生产的关注。这时,空间生产本身就成为资本增殖的直接途径,换言之,空间被资本化。这意味着一切现实空间要素都被纳入到了资本运动的整体逻辑,成为资本生产和增殖的直接要素和手段了。正因为如此,空间规划和空间建构已经成为当代资本运动的轴心,空间生产变成了资本生产的主导历史形态。第三,资本关系的历史狭隘性。资本对空间生产的推动和扩张在客观上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一面,但是,资本的本性在于实现自身最大限度的增殖。资本关系一方面顺应并促进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在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上资本逻辑又是对空间生产历史逻辑的背离。从社会生产方面来看,空间重构被单纯当做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中介和手段。从社会关系方面来看,资本主导下的空间生产在造就社会关系丰富化的同时又造成了社会生活关系的物化。空间生产与资本关系遵循着不同的历史发展逻辑。第四,空间生产视角的资本批判还需要进一步揭露并批判资本的空间意识形态。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资本关系不仅找到了新的增殖路径和存在形态,同时也发展出意识形态的新神话。这主要表现为相互联系着的三种观念,即人的抽象发展的观念、空间的中立性神话和技术的意识形态化。“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10]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当代资本的意识形态神话的要害在于把人的发展仅仅理解为自然生命的发展,突出空间资本化对于人的自然生存的价值而遮蔽和掩盖了这一进程的社会关系实质及后果。人的发展变成了“抽象的人”的发展。与此相联系,空间生产的过程被看作是纯粹客观的过程,强调空间生产的经济、技术意义却遮蔽了空间生产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复杂辩证关系。与此同时,单纯的技术建构的理念把空间生产的过程理解为一个纯粹技术的过程而非社会的过程,掩盖了空间生产在生产关系再生产方面的作用和实质。在空间生产中科学技术就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

上述几个方面只是大致概括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空间生产问题研究应当具备的基本理路,并不意味着这一研究只局限于这几个方面,也不意味着每个方面只局限于研究上面所提及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问题又是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进行空间生产问题研究所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澄明构成了空间生产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宏观理论构架。遵循着这一构架理路才能真正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式把空间生产问题的讨论推向深入。

标签:;  ;  ;  ;  ;  ;  ;  ;  

唯物史观视野下的空间生产研究:原理与理性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