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王迅,

大庆油田四厂医院 黑龙江 大庆 163511

【摘要】目的:评价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11月结束于2019年8月,研究样本定义为56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评价患者心脏B超诊断灵敏率、有害反应。结果:经诊断得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45例,灵敏性80.36%。心脏B超诊断患者无有害反应,发生率为0%。冠状动脉造影有12例出现有害反应,发生率为21.43%(P<0.05)。结论:心脏B超诊断该病灵敏度高,有十分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且现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词】心脏B超;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临床疗效

现如今,冠心病患病率不断升高,患病人群越来越庞大。冠心病属于常见心脏病,病因为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机能障碍。该病与患者身体指标、生活习惯有直接关系,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可发生于心肌缺血、短暂性心肌缺血。心脏B超诊断该病便于患者及早确定病情,同时也是诊断冠心病重要根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8年11月结束于2019年8月,研究样本定义为56例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40--70岁之间,平均年龄(52.1±10.6)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20例、无症状心绞痛20例、稳定性心绞痛16例。

列入指标:(1)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心肌坏死标记物结果确诊为冠心病。(2)患者均自愿入组并签署同意书。(3)依从性较高患者。

排除指标:(1)患者年龄超过75岁。(2)伴有心肌梗死患病患者。(3)其他心脏器质性患者。

1.2方法

检查过程:患者均接受B超检查。在此之前,告知患者休息5min,保持左侧卧位。检查常用胸骨旁左心室长轴切面、心脏切面与短轴切面,左心室长周切面、心尖四腔、左心室两腔。左心室壁节段以供血关系为依据,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探头频率调整2.0--3.5MHz。观察患者切面有无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表现。疑似存在患者可通过以下方法调整:第一,冻结B超图像。第二,分析局部室壁运动状态、计算运动异常区部位。第三,计算射血评分、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评分。

1.3评价指标

(1)心脏B超诊断室壁运动异常灵敏性,包括:左房内径异常、左室舒末径异常左房、右室内径异常、右室流出道异常。(2),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B超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有害反应率。

1.4数据处理

SPSS22.0,计量资料,用t、平方差[()]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百分数(%)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分析心脏B超检查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灵敏性

经诊断得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患者45例、灵敏性80.36%,(P<0.05)详见表1。

2.2B超诊断与冠状动脉造影有害反应率

心脏B超诊断患者无有害反应,发生率为0%。冠状动脉造影有12例出现有害反应,发生率为21.43%(P<0.05),详见表2。

3讨论

关于冠心病诊断检查包括CT、彩色多普勒超声,不同检查方法优缺点不同。实践证明,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特征性表现。临床表现、心电图表现具有高敏感性。究其原因,心肌缺血时心脏局部收缩失衡,其后果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1]。为此,我院提出心脏B超检查确保诊断准确性。心脏B超检查指标为:主动脉根部内径20--37mmHg,左房内径20--40mm,左房横径、左室舒末径35--55mm、左室缩末径25--35mm、室间隔厚约6--11mm、左室后壁厚6--11mm、右室内径20--22mm、流出道20--30mm。

本研究中,心脏B超检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45例,灵敏性为80.36%。心脏B超检查无有害反应,优于冠状动脉造影。由此可见,该种检查方法灵敏性高,这在其他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2]。不过,心脏B超检查冠心病也存在不足如:穿透力不高,进行肺部等含器官检查难以深入,增加探测难度。颅脑检查也不及CT、X线检查,容易重复发射、受环境影响,可能导致漏诊、误诊。一直以来,心血脑疾病病发率居高不下,冠心病作为多发疾病对患者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为争取尽早介入治疗,及时检出,降低漏诊、误诊率,心脏B超成为临床研究重要课题,对该病检出率准确[3]。

综合分析,心脏B超诊断该病灵敏性高。但在今后临床研究中有待进一步优化,提升冠心病检出率,现已在临床检查中应用广泛。

【参考文献】

[1]韩宝华,罗晓婷.腺苷负荷心肌核素显像、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室壁运动对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价值比较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10):1495-1497.

[2]刘晖,胡涛.心脏远程监护技术、超声心动图及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准确性[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10):90-93.

[3]潘贵钦,陈燕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功能分级与心脏超声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8,20(09):65-67.

论文作者:王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5

标签:;  ;  ;  ;  ;  ;  ;  ;  

心脏B超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疗效评价论文_王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