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当下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来看,必须达到绿色环保的标准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正好适合当下建筑行业的革新需求,使施工时间极大地缩短,使施工安全和质量得到有力保障,施工中的材料消耗科学减少,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运用。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1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的概念综述
一般来说,预制建筑是通过使用预制混凝土施工技术与常规施工技术相协调而建造的。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就是将工业化加工制作的各类混凝土构件进行现场装配。在此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生产制造混凝土主体结构的梁、板与柱体,尽可能的使用预先装配完的构件进行阳台、楼板等大面积结构的拼装;在装配构件的运输环节,要尽量选择专业运输车辆,避免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机械性损伤;将这些预制构件运达指定施工区域后,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吊装与拼接;而后,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运送至指定位置,进行灌浆浇筑作业;最后,把独立预制构件组合拼接成完整且连续的构件体系,使建筑结构的整体强度更大。对于预制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而言,这种大规模集成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其综合性能。
2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常规建筑施工技术来说,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更为明显,不论是在压缩工期方面还是在压缩工程成本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在传统的施工技术中,施工人员很少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原材料的轻质技术,导致工程的施工进度缓慢,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是施工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然而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就是原材料的轻质技术,在整体的工程墙板中中将质量较轻的墙板所占的比例大幅度的提升,避免了在传统施工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且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发现,采用传统施工技术建造的工程与采用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所建造的工程质量并无区别,但是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在缩短工程施工周期以及降低工程建造多周边地区所造成的影响,则是明显低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并且,传统的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的人员数量、施工材料等因素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并且工程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取决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的。然而对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有一定的施工经验的技术人员十分匮乏。但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对人员数量、施工材料等因素的要求相对较低。
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积极响应了我国的绿色环保发展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将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种类都进行了分类处理,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并且,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由于不采用集成装配环节,造成的建筑资源浪费较少,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建筑垃圾的数量。
3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要求
3.1提高重视程度
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发展,必须对不同的影响因素,开展科学的应对、处理,不能总是按照固定的路线和标准来完成,应坚持对多方面的内容,保持足够的协调性,这样才可以确保后续工作的进行,不断的得到更好的成绩。本文认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应用,必须在自身的重视程度上大幅度的提升。第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初期应用,要坚持在周边区域的考察、调研力度大幅度的提升。不同工程的自身特点,以及局限性的影响因素,存在很大的差异,按照固定的标准和手段,或者是单纯的理论化操作,都容易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方向,存在严重的偏差,而且在技术的综合效果上,并不能良好的保障,这一点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上,保持高度的关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技术方案组建,必须对多方面的动态因素,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趋势等,做出深入的考虑,这样操作的好处在于,可以将细节上的隐患及时的解决,而且对未来的工作进步,不断奠定坚实的基础。
3.2预制部件的运输,储存和吊装施工技术运用
因为预制构件的运输,储存和吊装贯穿于整个预制建筑。所以,建筑单位对此非常重视。施工单位必须针对预制构件的数量和质量选用科学适当的运输方法,同时注意预制构件的装卸。在运输的时候,运输人员必须在运输车辆上填充运输和储存预制构件的相应缓冲材料,来保护预制构件,同时规划预制构件的运输路线,以避免突然刹车对预制构件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施工人员必须保证预制构件储存空间的地面平整,避免造成预制构件外部损坏。建筑单位必修确保预制构件储存空间的干燥和封闭,避免预制构件储存的时候出现潮湿现象。简而言之,建筑单位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防止预制构件在存放的时候被破坏,保障预制构件的质量符合设计标准规范,为预制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物质基础。预制构件的吊运安装也极其重要,一般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一种是湿系统,另一种是干系统。湿系统运用的基本流程是:规划安放预制构件,吊运安装预制柱,吊运安装预制梁,吊运安装楼板,吊运安装建筑物外墙,吊运安装阳台,吊运安装楼梯,浇筑混凝土,在建筑物中配置电气设备,以及灌浆建筑物。在湿系统的条件下,预制装配式施工一般用以下施工方法:在建筑墙体上预留锚杆,必须保证锚杆能够插入叠合现浇层;在楼板的混凝土浇筑时,必须用现浇混凝土浇筑方法将建筑物的上部与楼板紧密连接,建筑物的下部必须与铁件连接,建筑物的下部跟铁件之间务必保持科学适当的间距,确保在地震时建筑物的下部可以在铁件的有效范围内发生稳定的震动。
3.3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施工技术运用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有许多连接预制构件的方法和技术。科学合理的连接方式和高质量的连接直接影响整体建筑的施工质量和功能。现在主要选用以下三种重要的连接方式,一种连接方式是机械连接,另一种连接方式是现浇连接,还有一种连接方式是预制内剪力墙螺栓连接。机械连接即是指利用简单的机械连续套筒完成预制构件的连续灌浆作业,同时在其中运用强度好且无收缩性的水泥,从而实现预制构件的科学高效连接,使其连接位置更加稳定,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更高,更加安全,特别要高度关注这种连接对预制构件的内部加固要求标准比较高。现浇连接方法的运用主要针对需要连接但连接位置较小的预制构件,可是此种连接对混凝土浇筑模型标准要求很高。施工队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时候依据建设项目的质量要求,必须选择相应的科学有效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以确保预制构件的连接能够满足建设项目的强度要求。
结束语
近几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同时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关人员对该技术也进行了研究,确保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预制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成为我国建设行业中的主要建筑技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结合施工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建筑设计。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关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的论述。
参考文献:
[1]王润华.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20):203-204.
[2]王永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剖析[J].江西建材,2018(12):101+103.
[3]李拓.新型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3.
[4]梁家远.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83-184.
[5]韩建成.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7(22):56.
论文作者:高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预制构件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混凝土论文; 建筑物论文; 构件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