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关系_教育论文

试论高专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论论文,高专论文,关系论文,高职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从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以来,关于高专与高职教育的关系问题一直成为高教界,特别是从事高专教育与成人高教工作的同志们议论的热点之一。所谓“关系”,主要是指这两种教育在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应当发挥的作用;是不是相同类型和性质的教育;如果是不同性质的教育,那么,是否有联系?有交叉?以及高专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怎么样的作用等问题。本文拟就其中若干问题作一探讨。

一、高专与高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育

在我国,由于受陈旧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至今仍是阻碍教育改革深化的思想障碍之一。对于以岗位技能培养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必将落伍于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直接影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从低到高的职业教育系列,确实应当刻不容缓地列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职业教育与现有一些教育的关系问题。比如,高职教育与高专教育的关系就是大家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讨论中,有一种意见认为高专与高职都强调动手能力的培养,所以完全可以高职取代高专教育。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高专虽以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与高职却不是同种性质的教育。两类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各自的地位和作用。它们之间有联系甚至有交叉,但不可相互替代。

一般而言,人最终都要有或者希望有一份职业,以服务于社会,并获取报酬以谋生。但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两个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经任何教育与培训即可胜任的职业,即使有也是少得可怜的了,并且将越来越少,直至不存在。另一方面,各类职业对人的要求将会不断地提高。这既是时代进步的象征,又是教育发展的动力之一。

显然,不同的职业对就职者的要求是不同的。可是,在有些方面还是有共性的要求,比如思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交往能力、健康状况等等。因此,不妨可以把职业要求分为两类:一曰基本素质要求,二曰职业技能要求。前者反映为众多职业,至少是某些职业岗位群的共性要求。后者反映为某一职业,甚至还可能具体化到某一岗位的特殊技能、素养要求。任何求职者只有当他同时满足这两种要求时方有可能胜任工作。因此,即使从求职这一角度来说,人们也需要接受教育。并且,简单地可以把所接受的教育分为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两种。毫无疑问,后者即为职业教育。而前者,则应当主要由通常所说的“普通教育”来完成。高专教育属于普通教育范畴,所以是和高职教育不同性质的教育。

职业要求与两种教育的关系似可用座标表示(见图一)。

图中XOY面上的任何一点都相应于某一职业岗位,都对应着一定的素质与岗位技能要求。如岗位A,它要求具有小学毕业文凭,并具有,或者经培训、学习后具有相应于A(X)的技能。事实上,岗位对基本素质的要求并不一定都在学历水平线上。但由于普通教育的阶段性,一般均以学历文凭来代表基本素质的水准。

图(一)

由于不同职业岗位所要求技能的内容是千差万别的,因此图(一)仅仅只能起示意的作用,而不能准确反映实际上的那种一一对应的关系。

根据上述分析,为了说明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明显的不同,我们选择最容易与高职教育混为一谈、以应用性人才为培养目标的工科专科来作比较。

我国高等教育早有理、工科之分,分别满足科研、教育事业和工矿企业部门对高级人才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级人才需求的内涵同样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是工科大学教育,即使以最模糊的界线来区分,也可以把培养目标分为开发设计与工艺技术应用两大类。近年来,我国高工专改革目标的确立、专科特色的探索、成效的初步取得都源自现代社会对于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这样一种新的认识。高工专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生产一线工程师(亦可称作综合工程师、现场工程师、装置工程师等)所必备的知识、能力、思想素质,以及健全的体魄。并且,为了一线工作的需要,无论知识的传授还是实践技能的培养都突出“应用”二字,强调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但是,如果把这种“应用”能力理解为掌握某种岗位操作技能,从而把高工专教育与高职教育划上一个等号,那就有违高工专改革的初衷,同样不利于合理教育结构的形成。

高工专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比较表

二、高专教育与高职教育是有联系、有交叉的

在对高专教育与高职教育作了一番性质上的区别之后,还是要把目光投向丰富多彩的现实社会,因为毕竟是教育为社会需要服务而不是让社会需要接受教育框架的束缚。不难发现,在现实社会中,高专教育与高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交叉覆盖的。

一种情况是,对于某些职业岗位群来说,达到了一定素质教育要求的人,只需再接受简单的培训(即职业教育)就可上岗。或者说普通学历教育本身就能基本满足岗位的要求,反映了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交叉与覆盖。

更多的情况是,对于某些特殊的职业,职业教育的要求高、时间长。因此,往往与全面素质的教育结合一起进行。有的甚至已经过多年的实践完善,将两种性质的教育有机地交融在了一起,以至很难说清它是何种教育。这是更深层次的一种覆盖与交叉。

至于在深化高专改革和职教改革中出现的许多探索和尝试之举,交叉的情况就更多了。文中所列图(二)与图(三)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交叉与联系。

图(二)中,O′Y′纵轴对应于要求具有某种学历的职业岗位群,OY轴对应于具有相应学历文凭的人群。ABC曲线对应着不同岗位所要求接受的最低限度的职业教育。

例如,对于某一岗位P[,1]′来说,它不仅有学历教育的要求,还要求求职者至少经过M[,1]、P[,1]段的职业教育方可上岗。至于岗位P[,2]′,它对学历教育的要求与P[,1]′相同,但职业教育要求更高,求职者M[,2]需经M[,2]P[,2]段的职业教育方才具备上岗资格。

无论何种岗位,都还有熟练程度、水平等的高低之分。如钳工就又分为八级,教师尚有不同的职称。因此,即使上了岗的人,也还要接受终身教育、继续教育、高一层次的职业教育。如图中的M[,]、M[,]在上岗之后继续沿着P[,1]P[,1]和P[,2]P[,2]′的方向发展。如果把这种教育划成不同的阶段,就形成了职业教育的系列。显然,不同职业沿着OO′方向形成的教育系列恰好构成职业教育从低到高的主系列。

O′A′所对应的岗位群的情况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交叉覆盖情形。众所周知,大学教育的职业针对性是强于中小学的,所以如果同样以图(二)作示意,ABC曲线应向左平移。

如果把不同学历层次的图(二)叠加在一起就得到图(三),由此可以看到不同学历层次的人在谋职过程中的交叉情况。如某人M,仅仅具有中学文凭,但只要经过努力,达到岗位P对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要求,就完全可能胜任岗位P′的工作。

有交叉不等于可替代,当前在探索高职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高职普教化的倾向。如果高职教育不按自身规律办学,因而办不出自己的特色,那就形不成自己的优势,更谈不上形成系列,发挥应有的作用了。

三、成人高校应当成为高职教育的主力军

文化革命刚结束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有整整一代人要追回10年留下的教育“欠债”,使得成人高教曾一度辉煌。但是,随着“陈帐”的逐步偿还,需求趋于平稳、正常状态,出现了成人高校招收学历生不足的普遍现象。加上成人高校基本没有脱出普通高校的模式,使得工学矛盾难以妥善解决,特色与优势难以充分体现,导致办学效益不高、队伍不稳。有人甚至怀疑:红旗(成人高校)还能打多久?

近年来,在国家教委的正确领导下,成人高校积极探索,不断深化教育改革,配合现代企业制度和人才市场的建立,把重点逐步转向岗位培训、资格证书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从而正在逐渐走出低谷。不少成人高校重又人丁兴旺,夜晚灯火通明。分析其原因,除了在办学模式上更加适应成人学习的特点之外,还因为开展上述职业技能性质的教育,发挥了成人高校与行业、企业“血肉”相连的优势。他们对企业的需求最了解,教学内容最贴近企业实际,很容易组织起一支有理论、更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很容易解决学生下厂实习、培训等问题。充分显示出适应性强、调头快、效益高的诸多特点。

图(二)

高职教育既然要以岗位的技能培养为目标,那就必然要求在教学的内容上紧贴岗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岗位实际技能的训练;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要以优秀职业人员组成的兼职队伍为主;在实习内容上要尽可能逼近岗位实际。凡此种种,成人高校较之普通高校有着明显的优势。

图(三)

在美国,社区学院是成人高教的主力军,高职教育是其学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由于它们与社区的“血肉”联系,充分体现出在适需、灵活、高效、优质等方面的优势,几十年来与普通高校并存发展的势头良好。

由于高专教育在我国涵盖极宽,种类规格繁多,有些学校本来就以高职教育为主,或者具备举办高职教育的条件,自然亦可分流改建为高职校。但从总体而言,还是应当由成人高校来充当高职教育的主角。

在尚未充分占有材料的情况下形成的上述观点难免有不少谬误之处,但撰写本文的愿望旨在引起关于高专与高职教育的更多的讨论,以尽早求得共识,推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标签:;  ;  ;  ;  

论高校教育与高职教育的关系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