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直肠脱垂23例疗效分析论文_杨树宏,董国海,许方程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直肠脱垂23例疗效分析论文_杨树宏,董国海,许方程

(武警云南总队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11)

【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和肛提肌折叠术;直肠粘膜柱状缝扎术、消痔灵粘膜下及三间隙注射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PPH术结合直肠周围三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紧缩术三种术式治疗重度直肠脱垂疗效。方法:23例重度直肠脱垂病人分别采用上述三种术式治疗。结果: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5例术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直肠粘膜柱状缝扎术、消痔灵粘膜下及三间隙注射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9例中2例复发,治愈率77.8%;PPH术结合直肠周围三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紧缩术9例均治愈,治愈率100%。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三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病人采取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 重度直肠脱垂;手术方式

【中图分类号】R57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082-02

1995年10月~2015年4月我们对23例重度直肠脱垂(Ⅱ、Ⅲ度)患者,分别采用三种术式治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治重度直肠脱垂23例,男性16例,女性7例,年龄18~72岁,平均43.7岁。病史1~15年,平均5.3年;脱垂长度5~15cm;Ⅱ°19例,Ⅲ°4例。主要症状是排便或活动时肛门有包块脱出,肛管直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

1.2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于术前3天开始:⑴半流饮食;⑵口服甲硝唑0.4及庆大霉素8万单位,3次/天;⑶术前1天流质饮食,术前晚及术晨分别用温生理盐水清洁灌肠。

1.3 手术方法

硬膜外麻醉,取截石位,碘伏消毒术野及直肠腔。

1.3.1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和肛提肌折叠术。5例患者采用该术式:常规开腹,游离直肠至肛提肌面平;“U”型折叠缝合加强盆底肛提肌;适度上提游离的直肠并缝合于直肠侧韧带、临近的盆壁筋膜和骶骨岬前筋膜处;结、直肠冗长者,应切除相应长度肠管。

1.3.2直肠粘膜柱状缝扎术、消痔灵粘膜下及三间隙注射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9例患者采用该术式:从齿线上1.5cm处开始,顺直肠纵轴于3、6、9点位,分别用4号丝线“8”字柱状缝扎松驰的直肠粘膜;用消痔灵与2%利多卡因配成1:1溶液于未结扎的直肠粘膜下层呈点状或柱状注射硬化剂,总量20~40ml;另取硬化剂30mL,用硬膜外穿刺细长针头,以食指在直肠腔内引导,在距肛缘1.5cm3、9、6点位处分别刺入6~7cm穿过提肛肌达双侧骨盆直肠窝、直肠后间隙,回抽无血行扇行注射,每个点位注射10ml;于距肛缘1.5cm 6、12点位皮肤作小切口,沿括约肌间沟分离并引入一根“10”号丝线结扎,使肛门仅能通过食指(直径约2cm)。

1.3.3 PPH术结合直肠周围三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本组采用该术式9例,用PPH切割吻合器切除齿线上4cm以上松弛下垂的直肠粘膜;肛门括约肌紧缩术:在截石位3、9点距肛缘2cm处皮肤切开分离,外括约肌折叠缝合,检查肛门仅容两指尖。

2.结果

2.1 疗效标准治愈

症状及体征消失,肛门括约功能良好;好转:症状及体征改善;未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1]。

2.2 治疗效果

本组23病例患者,术后经3月~3年随访。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5例术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PPH术结合直肠周围三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括约肌紧缩术9例均治愈,治愈率100%。全部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

3.讨论

直肠脱垂属于肛肠科的疑难病症,成人发病率约占肛肠疾病的0.4%~2.1%[2]。目前直肠脱垂有两种学说:滑动性疝学说和肠套叠学。有人认为两种学说是一回事,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3]。直肠脱垂临床上分为三度:Ⅰ度直肠壶腹内肠套叠,即隐性直肠脱垂;Ⅱ度为直肠全层脱出,无肛门失禁;Ⅲ度直肠或部分乙状结肠及肛管脱出肛门外,肛门括约肌功能受损,伴不完全性或完全性肛门失禁[4]。治疗直肠脱垂的手术方法主要有经腹和经会阴两大类。

本文重点对我们采用的三种术式治疗重度直肠脱垂进行归纳总结。

(1)经腹直肠悬吊固定术和肛提肌折叠术。该术式的优点是矫正了异常的解剖结构,手术效果肯定,缺点是创伤大、手术复杂、易发生并发症。适用于重度直肠脱垂或其他手术方法失败的患者。

(2)直肠粘膜柱状缝扎术、消痔灵粘膜下及三间隙注射术、肛门环缩术三联手术:通过直肠粘膜柱状缝扎以达到固定松弛的直肠粘膜的目的;通过肛门环缩术以加强肛门括约肌张力。本组9例采用了该术式,2例复发。该术式费用低、操作简单、创伤小,可以作为Ⅰ、Ⅱ度较轻型直肠垂脱的主要治疗方法。

(3)PPH术结合直肠周围三间隙硬化剂注射加肛门括约肌紧缩术:PPH手术切除尽可能多的黏膜的同时部分肌层也被切除并吻合,通过瘢痕愈合使黏膜下层与肌层呈环形固定,使前突深度变浅,肠管得到解剖复位,联合硬化剂注射和以外括约肌折叠缝合的肛门括约肌紧缩术,治疗效果更为肯定。9例病人采用本术式,其治疗效果与经腹手术相当,且该术式微创、安全性高、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可应用于各型直肠脱垂,特别在治疗Ⅱ、Ⅲ度直肠脱垂患者更显其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笔者认为治疗重度直肠脱垂也需要做到个体化,应根据病人症状、直肠脱垂的程度、直肠镜及X线钡灌肠检查的结果来选择相应科学合理的术式,确保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新庆.直肠脱垂的诊断与治疗[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5,11(3):174-175.

[2]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377.

[3]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0,1182.

[4]李春雨,张有生.实用肛门手术学[M].沈阳:辽宁科学科技出版社,2005:181-182.

论文作者:杨树宏,董国海,许方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重度直肠脱垂23例疗效分析论文_杨树宏,董国海,许方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