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_消费水平论文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水平论文,调查研究论文,城市居民论文,我国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2)06-0740-03

目前,关于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研究匮乏,少见具有普遍意义的调查研究与定量分析。本课题主要对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情况、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进行比较详细分析与探讨,同时与1996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关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进行比较;分析4年来城市居民总体体育消费水平提高的幅度。通过本课题调查,旨在对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研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社会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为了科学、有效的调查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水平并与1996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采用了1996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第5阶抽样结果(北京、上海、福州、成都、吉林、广州、兰州、包头、郑州9个城市)。调查样本含量为1170人,调查时间1999.11.5-12.5。问卷回收率92.73%,有效率70.41%,经专家鉴定,信度和效度较高,符合本课题研究的要求。

2 结果与分析

2.1 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情况

2.1.1 城市居民家庭月均全部收入与支出的基本情况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月均全部收入明显不同,证明了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事实(表1)。但是,调查结果与文献资料略有出入,处在经济发展西部地带的兰州,城市居民家庭全部收入排位在中部地带的前列,这与今年国家统计局调查:西部省人均收入高于中部286元的结果基本吻合。从城市居民家庭月均全部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来看基本在50%~60%之间,说明了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全部支出与收入的比值没有特别大的差异,只有广州、郑州、吉林的比值偏高。从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发展来衡量,这三个城市是我们调查中比较特殊的城市。

表1 城市居民月均全部收入与支出的基本情况 元

2.1.2 城市居民家庭主要的消费支出情况 城市居民家庭主要消费支出是子女教育费,其次是买房子,体育消费排在第5位,其它消费占4.16%,从调查中了解到主要是医疗消费。对于形成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主要消费的这种现状,与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住房制度改革、高科技发展及医疗制度改革有直接的关系。说明政府的消费政策与家庭主要消费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家庭主要消费的内容有直接的影响。

2.1.3 居民家庭日常文化生活主要的消费支出情况 在居民日常文化生活消费中,图书报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体育消费排在第2位(表3)。由此可见,体育消费在城市居民的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进一步肯定了体育本身的健身、娱乐、消遣的价值功能随着我国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在人们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表2 居民家庭主要的消费支出(多项选择)% N=759

表3 居民日常文化生活消费(多项选择)% N=759

总体来说,与1996年《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的结果相比,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月均全部收入增长了49.93%。正是因为我国城市居民收入的增长作为强大的物质基础,使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居民摆脱了以生存资料为目的生活理念,开始追求发展和享受资料,使体育消费跃居城市居民文化生活消费的第2位。

2.2 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从1996年调查研究得到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383.83元,相隔4年之后,对相同的地区进行调查得到我国城市居民年家庭体育消费情况(表4)。

表4 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的比较 元

1999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559.73元,比1996年增加191.21元,增长率70.22%,年均增长率17.56%。在这4年间,体育消费增长比率最多的城市是:包头、福州、郑州。单一从1996~1999年间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增长率来看,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率,体育消费的增长率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再次肯定了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的需求十分迫切。

在1996~1999年间,我国处在一个非常的时期。1996年我国经济成功的实现了软着陆,两次调低利率,缓解经济滑坡的局势,然而1997年爆发了东南亚经济危机,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1998年国内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给人民的生活又带来了很大的灾害。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逐年比较,仍然呈上升趋势,这不仅说明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恩格尔系数降低,也说明我国在实施一系列改革:工作日改革,工资、利率的调整,医疗制度改革等对促进体育消费的重大作用。1999年体育消费出现的这种增长现象,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

2.3 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发展趋势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收入的增长将导致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表5可以看出,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总体水平随家庭收入、个人收入的增长呈上升趋势,1996年以来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总体水平增长了70.22%。但是,从不同城市分析,这种增长趋势各不相同,主要有两种趋势:北京、广州,系数1和系数2大约在0.5左右,表明收入增长约1%时,体育消费增长约0.5%,即体育消费增长速度慢于收入增长速度。吉林、包头、郑州,系数1和系数2大约在5以上,表明收入增长约1%时,体育消费增长约5%,即体育消费增长速度快于收入增长速度,这种大幅度的增长趋势与曾令华在《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一书中,论述“消费收入弹性具有的两个特征”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其实,这两种增长趋势完全是两类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城市,体育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相对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城市慢。也说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不会总是直线上升,会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会逐渐呈现一个临界水平。

表5 1999~1996城市居民收入增长率与家庭体育消费增长率的比较

注:系数1代表家庭消费的收入弹性:体育消费增长率与家庭收入增长率的比值;系数2代表个人消费的收入弹性:体育消费增长率与个人收入增长率的比值。

2.4 体育消费水平对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体育消费是社会大消费结构中—个不可缺少的分支,是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论述中,可以明确判断出体育消费有别于消费的最大特点是它不会与经济增长之间发生矛盾。因为,相对于消费,体育消费是—个很小的因子。本课题调查中统计得到,1996~1999年以来,城市居民体育消费增长了70.22%,年均增长17.56%,这种增长速度大大的高于城市第三产业GDP的增长指数,高于我国DOP的增长指数,也高于本课题调查统计的结果城市居民家庭收入(12.48%)、个人收入(14.58%)年均增长比率。可见,在其它消费处于低迷时期,体育消费异军突起,说明中国体育消费市场有巨大的经济潜力,体育消费对未来经济发展将会有巨大的拉动作用。

2.5 影响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因素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消费者都不是在真空中做出自己的购买决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同时,各种因素对消费者影响的程度又不同。

从这次调查结果中也可以得到有力的证明。在调查中,有79.58%的城市居民在1999年有体育消费支出,这个总体比例与朱洪辰在1997年对《北京市海淀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研究》中,有体育消费支出人数57.96%相比,提高21.62%,说明我国城市居民体育消费人口在猛烈增加。体育消费水平在1996~1999年之间,提高了191.21元,增长率70.22%。那么,从体育消费的小环境审视,激发和阻碍我国城市居民不同职业人群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见表6,表7。

表6 激发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多项选择)/% N=604

激发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日常生活工作影响,其次是周围朋友同志的影响。可见,体育消费已经走进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的氛围,与居民的生活、工作、家庭息息相关,而体育明星效应没有我们预想当中的那么高。

没有时间是阻碍城市居民群体育消费的最大因素,其次是价格因素,经济条件排在第3位,不感兴趣的阻碍影响最小。自1995年实行每周5天工作日以来,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增多了。但是,时间是阻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最大因素,说明城市居民生活节奏比较快。在本文的调查中,对没有时间作了专门调查,其结果是工作忙。价格因素是阻碍体育消费的第2大因素,再次证明了体育健身、娱乐场所价格高的事实。值得欣慰的是经济条件已不是阻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最主要因素。

表7 阻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多项选择)% N=759

3 结论

1)城市居民家庭主要消费是子女教育费、买房子,体育消费排在第5位。体育消费在城市居民日常文化生活消费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1999年我国城市居民家庭体育消费与1996年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其年均增长率大大高于我国GDP增长指数。3)城市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发展趋势不会总是直线上升。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将逐渐呈现一个临界水平。

4)阻碍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体育消费市场内部环境因素,经济条件已不是影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标签:;  ;  ;  ;  

我国城镇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研究_消费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