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乡镇企业西进:最具特色的“西进现象”_中西部地区论文

烟台乡镇企业西进:最具特色的“西进现象”_中西部地区论文

烟台乡企西进:最具特色的“西进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进论文,烟台论文,最具论文,现象论文,特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调查报告

自今年初中国最高层吹响了进军开发中西部的号角之后,许多完成了资本积累初始阶段的企业大军,纷纷策马奔向中西部贫穷地区,形成了空前的“西进热”。其中,素有“半壁江山”之称的农村乡镇企业,凭借着自身机制灵活、资金雄厚的优势,一马当先地杀向西部的最前沿,被当代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刘诗白先生称为“最具特色的西进现象”。

西进企业 无一亏损

中国乡镇企业是以农民为主体兴办的企业,自1984年改革开放以来,烟台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8万余个企业、129万从业人员的企业大军,年实现产值1141 亿多元人民币,利税111亿元,每年以25%的速度快速增长, 工业产值占该市工业产值的76.8%。农民靠握锄把子的手,创下了全市工业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奇迹。

随着烟台乡镇企业规模的迅速膨胀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些潜在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布点密集的各类企业对资源、资金、劳力、技术和原材料的巨大吞吐量,在本地区已无法得到满足,重复建设、争抢原料及市场的恶性竞争开始萌发。在这种形势下,一些有远见的企业家纷纷把发展眼光投向了欠发达的中西部省区,以新的市场取向寻求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烟台市决策层充分肯定了农民企业家们的这一明智选择,并不失时机鼓励更多的企业策马中西部省区创业,使东西合作的星星之火很快形成了燎原之势。目前全市在市外办企业800多处, 总投资达30亿元。其中在省外的西部地区办企业121处,设立各类办事处93个, 总投资达到10.2亿元,去年这些企业实现产值24亿元,利税2.1亿元, 有95%的企业都盈利,无一家亏损,许多企业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盈利。鉴于烟台乡镇企业在西进中敢为人先,并取得了大面积的示范效应,去年岁末,国务院扶贫办和农业部决定把烟台市列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东部沿海地区唯一的示范市。最近,国务委员陈俊生作出批示,对烟台乡镇企业西进办合作企业并取得显著成效给予高度评价:烟台市乡镇企业经济很好,说明东西合作方针是对的,像烟台到异地办企业无一亏损的经验应当大力宣传。

领域宽阔 形式多样

烟台挺进中西部创办的企业,有独资、合资、合作的,也有联营、承包、租赁、设分厂的。这些企业分布在河北、河南、湖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17个省市区,投资领域涉及冶金、化工、食品、建材、机械制造、交通运输、商业贸易、文化旅游、农业开发等十几个行业和门类,其中投资最为集中的是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和矿产开发。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就有23个,投资1000 万元以上的有16个,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有3个。

利用中西部省区未开发的自然资源,建立初加工或深加工企业就地生财,这是烟台市乡镇企业西进的主要形式。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邢台和临城两县境内,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企业——邢台新牟钢铁有限公司,这是烟台市牟平区新牟里村农民投资3.8亿元巨资兴建的。 这个企业去年部分投产,今年将形成年产生铁、钢、钢材各15万吨的规模,创产值4亿元、利税6000万元,成为当地生产规模最大、经济效益最好的企业。像这样被当地称为“资源开发型”的企业,占烟台市西进企业的35%以上。

“市场导向型”也是烟台市西进办企业的一种有效形式。与“资源开发型”不同的是,这种类型是利用自己的产品优势,直接到中西部地区去建分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以此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显而易见,这种形式不仅可以减少运输成本,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开拓中西部市场。

此外,烟台市企业西进的形式还有:利用沿海技术优势到中西部省区承包或合作开发的“技术输出型”;利用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开办粗加工厂,以满足大型企业巨大加工吞吐需要的“原料基地型”;利用中西部省区原有的厂房、设备、劳力等条件,通过租赁、合资、购买有限产权等形式,迅速提高企业档次和市场竞争力的“嫁接改造型”,等等。专家分析认为,这些形式大多都是外商在沿海发达地区已经实践,并证明是有效的,因而这也是烟台市乡镇企业西进无一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

市场调控 生命力强

烟台市乡镇企业西进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下的产物。改革开放前的七十年代,国家“以投资向内地倾斜”为基本特点的发展战略实施后,因沿海地区发展的迟缓而使包括内地在内的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中期,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战略出台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经济均得到了快速发展。进入九十年代,由于各地的条件和优势不同,东部与中西部的绝对差距呈加速扩大趋势。如何逐步缩小东、西部差距,尽快实现“共同富裕”?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要求,东部地区要帮助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会议不久,在全国掀起了东、西对口支援的热潮,东部地区的扶贫物品、扶贫资金纷纷流向西部。但扶贫潮流过后,西部地区面貌依旧,起色不大。烟台市决策者分析局势后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扶贫式”帮助中西部发展是不行的。必须用市场经济的法则来调动东部与西部双方的积极性,先进的与落后的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这样经济才有活力和生命力。烟台市西进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灵活多样的合作形式使西进的烟台乡镇企业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了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中西部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大大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牟平新牟国际集团公司在河北省邢台建设的钢铁厂,吸纳了当地2300多名劳动力就业,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起一批与之配套的铸造厂、水泥厂、石灰厂、五金厂、选矿厂和运输企业。钢铁厂所在地的邢台县南石门镇西门村,由于承揽了钢厂的部分运输任务,两三年内骤然发展起近200辆汽车和拖 拉机,仅运输费一项每年就收入几十万元,从而率先成为邢台县的“小康村”。

烟台市乡镇企业遵循市场经济法则西进创业开发,赢得了中西部地区的普遍欢迎。近期,山西、黑龙江、甘肃、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的政府或企业一批又一批奔赴烟台举办招商洽谈会,邀请有意西进的企业家前去投资办厂。这一现象大有当前沿海省市迎接外商投资的阵势。对此,烟台市的乡镇企业反响也相当热烈。山东鸿达建工集团在已向新疆投资近千万元建立建筑机械分厂的基础上,今年将再投入1600万元,扩大乌鲁木齐分厂的建设规模,以达到年产塔式起重机1000台、混凝土搅拌机1200台的生产能力,争取今年利税超过千万元。

外资介入 渐成气候

烟台乡镇企业在中西部开发创业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许多外商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再也坐不住了。尤其是那些在烟台“淘金”的外商,更是急不可耐,他们一方面有强烈的西进愿望,另一方面又苦于对西部的不了解,怕碰钉子。在这处情况下,一些有远见的外商便毅然决定将烟台作为跳板,与乡镇企业结成“盟友”,纷纷加入西进队伍。香港励勇实业有限公司与莱阳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投资400万元, 在河北省正定县建立一处食品加工厂,建成2000吨恒温库、500吨低温库和2000 平方米的加工车间,年加工能力5000吨,去年完成产值1.2亿元,利税 1028万元,出口创汇1228万美元。由于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和资源便宜,励勇公司获得了比东部沿海地区高1.5倍的回报率。

外商与烟台乡企联手进军投资环境还不甚理想的中西部,客观上存在有一定的风险性。于是,一些明智的外商便转变策略,将资金直接投向已在中西部扎住脚跟、效益好的企业。山东鸿达建工集团公司先后两次投资1100万元在新疆乌鲁木齐筹建了建筑机械厂分,两年来获得了丰厚的利润,成为烟台最好的企业之一。台湾友鸿实业有限公司于年初投资765万元与该公司合资,制造的建筑用活动板房畅销全国各地, 当然友鸿公司也获得了可观的回报。

在烟台市,乡镇企业联手与外商开发中西部地区就有20多家企业。行内人士分析称,由于外商资金相对充裕,乡企地域和人情又较熟,这种“联手”趋势将会越来越显著,并渐成气候。

西进受阻 呼唤政策

为了顺应乡镇企业西进的潮流,有序、有度地推进企业西进,烟台市乡镇企业管理局最近制定出了今后五年的“西进计划”:2000年以前,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1000家产值超千万、利税过百万的乡镇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年利税达到60亿元, 经济总量达到目前镇村两级水平,在中西部地区再造一个“烟台”。这一“西进计划”描绘了烟台市乡镇企业寻求发展空间的广阔前景,但由于西进是一种具风险性的市场行为,且东西跨度大,涉及面广,经济差异、地域差异、观念差异都比较大,这都预示着烟台市西进的道路并不平坦。从笔者调查看,除了中西部投资环境不尽人意和个别地区出现地方市场保护主义外,目前困扰“西进”的最大难题,就是一大批合作项目等待实施或急需加大投入,但又缺乏资金。据悉,为扶持西部开发,中国农业银行从去年开始,每年安排5亿元资金,用于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的专项贷款。 而全国各地申报到农业部的项目,每年的资金总需求量都高达200亿元。 另据农业部规划,今后五年列入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工程的项目达1000个之多,这些项目大部分指望贷款,实在是“僧多粥少”。鉴于资金供求的巨大反差,去年农业部与中国农业银行确定的首批东西合作贷款项目只有72个。数以百计的示范项目和数以千计的“编外”项目,只能是“望钱兴叹”。

眼下,烟台市一批在建的西进项目在正在处于“等米下锅”的状态,为筹措资金整天四处奔忙。山东新牟国际集团公司由于上马了全国最大的乡镇企业西进项目——邢台新牟钢铁有限公司,倾注了10多年的积累,共投入3.8亿元巨资搞建设,眼看就要全面投产, 但数千万元的流动资金却没有着落;被誉为“飞轮大王走西口”的西进示范工程——山东莱阳信发集团投资山西生产铸件系列项目,去年9月已在太原签字, 但至今这项工程的1500万元贷款仍然没有到位。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影响着东部地区西进开发的步伐。

值得庆幸的是,日前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中西部投资洽谈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透露,中国目前正在制订促进中西部地区利用内外资金的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其投资环境,预计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矿产资源开发、原材料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劳动密集型工业等领域都将加快发展。可以预见,在不远的时期内,全国一个更大规模的西进热潮即将涌来。

标签:;  ;  ;  ;  ;  ;  

烟台乡镇企业西进:最具特色的“西进现象”_中西部地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