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临床意义论文_张莉莉,王焕明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实施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随机选取66例,依照患者临床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单纯实施药物治疗,观察组33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上认知行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及BPRS、SANS、TESS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差异对比显著P<0.01;同时,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PRS、SANS以及TESS评分均偏低,差异对比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裂症;恢复期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037-02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during recovery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treatment of convalescen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66 cases in our hospital in July 2014 July -2016, will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clinical treatment, including 33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mple implementation drug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3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and BPR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ANS, TESS score.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linical cure rate of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P<0.01;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BPRS, SANS and TESS scores were low,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of 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i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during recovery treatmen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Schizophrenia; Convalescence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科疾病之一,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其本身具有的明显功能损害对患者生活质量也具有严重影响。其中在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精神药物能够对患者症状起到显著改善作用,但是也容易发生严重副作用,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因此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药物结合心理治疗在临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其中心理治疗则主要包括有家庭干预、社会技能训练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等等[2]。认知行为治疗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证据最为充分的心理治疗方式之一。本文则结合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实施治疗的6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对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治疗的66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其中所有患者均满足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断标准,依照患者治疗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32~65(平均56.3±4.8)岁。观察组33例患者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32~66(平均57.2±4.9)岁。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全身性疾病。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对比结果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则选用常规药物治疗,其中分别为:其中利培酮用法为:初始剂量为1mg/d,每日一次给药,3天后再增加1mg,此后每隔一周增加1mg,直至每日4mg。如果疗效仍不满意,可以增加到6~8mg/d。治疗期间严禁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躁狂药物及电休克。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还给与认知行为疗法,首先,对患者实施行为训练,每天可以对患者进行两次体位锻炼,30min/次,以能够对患者的懒散生活不良习惯起到良好的纠正作用,音调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其次还可以在了解患者兴趣、爱好等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相应的认知训练,制定合理培训方式;再次也要积极引导患者对认知训练重要性有正确认识,可以将矫正目的及意义详细讲给患者,其中包括和疾病相关的基础知识;最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患者的健康宣教,可以采用录像、图书和知识讲座形式,让患者对自身病态表现有正确认知。另外在患者认知行为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次用小组模拟练习对患者进行社交训练,以提升患者的外界应激能力,并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估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在BPRS、SANS、TESS评分基础上评定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另外还需要在依照传统疗效判定标准,将患者临床效果分为痊愈、显著好转以及无效三个等级,最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变化及副作用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实施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标准差,检验方式为t检验,标准为P<0.05,代表两组数据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差异无意义。

2.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差异对比显著P<0.01,其中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60.6%,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为93.9%,具体数据见表1。

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BPRS、SANS以及TESS评分均偏低,差异对比P<0.05。具体数据见表2。

结果在临床治疗中,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患者,不良反应少,能够促进患者临床治疗取得良好效果,这一治疗方式和常规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从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值得推广。

3.讨论

据统计,目前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其不但能够对患者精神分裂症状起到显著改善效果,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对患者的慢性功能残缺具有显著改善作用[3]。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得到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进行对比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行为矫正及技能训练能够促进患者临床取得良好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治疗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表2 两组患者临床康复效果评分对比

分组 BPRS评分 SANS评分 TESS评分

对照组50.20±1.25 86.27±0.6520.11±0.35

观察组38.01±0.42 70.02±1.086.92±1.32

t4.0435.0704.002

P<0.05<0.05<0.05

【参考文献】

[1]李艳莲,熊爱莲,侯凌峰,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应用行为治疗的作用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21(3):430-432.

[2]张丹宁.认知行为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及执行功能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3):193-195.

[3]李艳莲,忻丽云,侯凌峰,等.1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联合认知行为治疗报告[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5,(2):214-216.

论文作者:张莉莉,王焕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  ;  ;  ;  ;  ;  ;  ;  

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临床意义论文_张莉莉,王焕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