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加强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的措施论文_申志华

探讨加强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的措施论文_申志华

(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公园 455000)

摘要:电气设备用电的安全关系着人民生产、生活的运行,在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出现用电事故,究其主要原因,大多是因为人们不重视电气设备的用电安全,所以有必要进行探讨以引起人们的警觉。

关键词:电气设备;用电安全;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目前,电气设备安全用电技术基本上还是沿用传统的安全措施,如接地、接零、绝缘、安全距离、安全电压、安全操作规程、电工安全用具、防雷接地、报警装置以及漏电保护等。这些措施经历了几代人的实践总结修改完善,确定是行之有效的,即使在今后很长的时期内仍然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电子技术、自动检测技术、传感器技术、微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功能齐全、性能良好、有智能功能的漏电保护器。使安全用电技术有了一个新的发展动向。本文详细介绍了电气设备的通用安全措施,保护接地保护接零以及电气设备的防火灭火规则等。

1加强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的重要意义

电气设备的电气操作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因此,必须做好电气设备用电的安全保障措施。有资料统计显示,电力施工中的各种事故,绝大多数不是施工技术能力低造成的,而是由于其没有安全意识所造成的,这表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防止事故的关键。由此可见,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员工中树立安全意识,着力制定并完善企业的事故防范机制及长效管理机制。监督部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的存在,确保电气设备用电的安全性。

2电气设备用电安全技术对电气设备要求

电气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由于电气设备的结构有缺陷,安装质量不佳,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而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很大。因此,为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在安全技术方面对电气设备有以下要求:(1)对裸露于地面和人身容易触及的带电设备,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2)设备的带电部分与地面及其他带电部分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3)易产生过电压的电力系统,应有避雷针、避雷线、避雷器、保护间隙等过程电压保护装置。(4)低压电力系统应有接地、接零保护装置。(5)对各种高压用电设备应采取装设高压熔断器和断路器等不同类型的保护措施;对低压用电设备应采用相应的低电器保护措施进行保护。(6)在电气设备的安装地点应设安全标志。(7)根据某些电气设备的特性和要求,应采取特殊的措施'>安全措施。

3电气设备安全用电的防护措施

3.1保护接地。保护接地是指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与接地极之间做可靠的电气连接。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如果人体触及此外壳时,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体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人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一般不大于4Ω),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但是在TT供电系统中,这种保护方式的设备外壳电压对人体来说还是相当危险的。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只适用于TT供电系统的施工现场,按规定保护接地的电阻不大于4Ω。

3.2保护接零。在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力系统中,将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系统中的零线或专用零线直接做电气连接,称为保护接零。它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带电时,短路电流经零线而成闭合电路,使其变成单相短路故障,因零线的阻抗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一般大于额定电流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这样大的单相短路将使保护装置迅速而准确的动作,切断事故电源,保证人身安全。其供电系统为接零保护系统,即TN系统。保护零线是否与工作零线分开,可将TN供电系统划分为TN-C、TN-S和TN-C-S三种供电系统。

3.3设置漏电保护器

1)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作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开关箱中必须设置漏电保护器,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除作保护接零外,必须在设备负荷线的首端处安装漏电保护器。

3)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

4)漏电保护器的选择应符合国标GB6829―86《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开关箱内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使用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小于0.1s。

3.4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接触时对人体各部位不造成任何损害的电压。我国国家标准GB3805--83《安全电压》中规定,安全电压值的等级有42、36、24、12、6V五种。同时还规定:当电气设备采用了超过24V时,必须采取防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措施。

4.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4.1电气设备的防火措施

电气火灾通常是因为电气设备的绝缘老化、接头松动、过载或短路等因素导致过热而引起的。尤其是在易燃易爆场所,上述电气线路隐患危害更大。为防止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经常检查电气设备的运行情况,检查接头是否松动,有无电火花发生,电气设备的过载、短路保护装置性能是否可靠,设备绝缘是否良好。

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安装使用电气设备时,应选用防爆电器,绝缘导线必须密封敷设于钢管内。应按爆炸危险场所等级选用、安装电器设备。

保持必要的安全间距是电气防火的重要措施之一。为防止电气火花和危险高温引起火灾,凡能产生火花和危险高温的电气设备周围不应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保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电气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和危险高温是引起电气火灾的重要原因。为控制过大的工作火花和危险高温,保证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应由经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

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运行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通风,以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其通风系统应符合有关要求。

在易燃易爆危险场所的接地比一般场所要求高。不论其电压高低,正常不带电装置均应按有关规定可靠接地。

总结

近年来,电气设备的安全用电技术发展很快,已出现了由微机和各类传感元件组成的自动电子检测装置,能准确预报绝缘降低、漏电,接地电阻减少、过载、短路、断相触电及导致事故发生的地点、部位,以便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和处理。同时人们在实践中也逐步完善了安全管理系统的内容,出现了现在安全保证体系,这对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人们运用系统工程及反馈的理论、建立安全信息网络,做到超前预防及控制,使电气安全技术更完善、更可靠、更周密和更安全。电气安全工作中,一手要抓技术,使技术手段完备,一手要抓组织管理,使其周密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气系统、设备和人身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2005,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蒋礼堂,包立芳.三相过电压保护断路器保护死区不可忽视.建筑电气,2006,1.

[3]苑尚尊.浅谈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安防科技,2006,10.

[4]关光福.建筑应用电工[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申志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  ;  ;  ;  ;  ;  ;  ;  

探讨加强电气设备用电安全的措施论文_申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