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ACS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的探索论文_王凯君,侯立川

基于PACS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的探索论文_王凯君,侯立川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整骨医院放射科 264400

摘要:以对基于PACS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进行构建为目的,对其中构架设计、会诊流程、数据传输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远程会诊;医学影像

PACS即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1]。由于当前包括超声、磁共振、X线摄影与CT等等的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相关技术的持续进步,其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作用也日渐重要,现在对于疾病进行相关诊断与预后判定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医学影像检查结果[2]。近些年,我国的许多医疗机构为对内部影像信息进行统一管理与共享都建设了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对于医学影像的信息化管理有了初步实现。但由于现今一些政策与机制等等因素的影响,影像信息的互联和共享还不能在医疗机构之间实现,怎样才能以目前医疗机构所拥有的PACS为基础,在其之上将远程影像会诊系统构建起来并对远程影像管理平台进行搭建是如今的热门话题[3]。本次研究将以对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进行初步搭建为目的,对医学影像远程会诊过程中的相关机制与具体流程进行研究与探索。

1.系统整体架构

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医学影像远程会诊系统应采取三级会诊架构模式。首先,应设立一个远程会诊中心A,由其向下对接多个远程会诊分中心B,再由每个分中心进一步向下辐射对接基层医院C。这些会诊分中心B与基层医院C均可对患者进行直接服务,如果患者有会诊需求则有会诊分中心B或基层医院C将会诊请求发至上级医院,会诊中心会对其自身专家资源进行利用,将远程影像会诊服务提供给下级医院。

2.远程会诊数据的接入方式

可利用给予“前置网关服务器”解决方案对远程会诊平台和医院现有影像信息系统或影像设备的对接进行实现。由于并不是每所医院都具备PACS系统,现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2.1具备PACS系统的医院

通过对“前置网关服务器”的部署,可使与医院PACS系统无缝对接得以实现,可采集、传输与共享病人相关数据。PACS系统和前置网关服务器对接、影像双向传输可通过DICOM3.0协议当中的DICOMQ/R协议实现[4]。HIS与电子病历等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可通过Web Service实现,达到获取患者相关基本信息与检查信息的目的[5]。

2.2不具备PACS系统的医院

可与符合DICOM标准的影像设备通过“前置网关服务器”进行直接连接,其中前置网关服务器可充当与发挥PACS系统的部分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会诊流程

当下级医院有疑难病例发生,需请求上级医院专家对相关诊断进行协助时,申请会诊的医生需提交会诊申请并将患者相关影像资料从PACS系统发送到远程会诊系统当中,此时也可利用光盘对相关资料进行导入。上级医院接收到远程会诊通知后会登陆会诊平台,依据患者实际病情将患者分配至相应专家,由专家会对会诊平台所提供的影像阅片功能进行运用,而后对患者进行诊断。若申请会诊的医生对专家意见存在疑问可发起实时会诊,此时会诊平台可同时发挥其影像浏览、处理以及音视频实时交互功能。会诊医生与应诊专家可以同时对影像进行操作,并作全面沟通,以统一意见。

4.质量控制

为对各种因素潜在影响图像质量情况进行避免,保障远程会诊过程中患者相关影像质量,应严格实施以下三点质量控制标准。

4.1影像设备质量控制

应在摄影钱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影像设备进行调试与校准,使其状况与国家以及欧共体相关标准要求相符合,如此才能保障所有影像设备所生成的影像均符合相关诊断要求。

4.2摄影技术质量控制

应对X线摄影、磁共振以及CT的摄影与操作技术进行统一与规范,对因摄影技术参数选择不同导致影像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予以避免,对参加研究的不同医疗结构操作标准的一致性进行保证。

4.3远程会诊系统的质量控制

远程会诊系统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三点,即选择压缩算法,选择显示设备与选择传输协议。

4.3.1压缩算法的选择

对图像进行压缩的时候应统一选择无损压缩算法,此种算法对增加图像传输速度有利,又可对图像解压缩后和原有图像质量一致性进行保障。

4.3.2显示设备的选择

远程会诊系统的显示设备均应选择与DICOM标准相符合的医学影像显示器。

4.3.3传输协议的选择

在对影像进行远程传输的过程当中,应采取DICOM3.0标准。影像中所有非DICOM格式的影像会自动转换为DICOM格式标准影像,以对会诊要求进行符合,对医学影像空间和时间的一致性要求进行保证。

5.相关应用成果

已有部分医院对远程会诊平台进行部署,医院均利用公共通信网络对前置服务器进行了访问,并利用光盘对相关数据进行导入,会诊的具体流程与质量控制标准均与本次研究相符。取相关医院应用远程影像会诊系统开展的远程影像会诊相关资料200例,其中涉及神经、骨关节与胸腹部等各系统疾病,会诊成功率为100%。

结语:

为对目前医疗改革的要求进行适应,医学影像区域医疗与远程医学发展了起来,并在我国一部分医疗机构当中投入了应用,并在应用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都会随着各种政策、机制以及规范的完善而得到妥善解决,此种医学诊断方式与我国具体国情相符,日后必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闫雄伟,王剑,常军章等.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在县级医院的应用价值——附150例肺动脉CT成像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6):1051.

[2] 李仁战,陈翔,徐敬峰等.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J].浙江医学,2015,37(2):156-158.

[3] 张虹,严静东,蔡荣杰等.医学影像协同诊断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广东科技,2014,25(8):212-213.

[4] 王可铮,赵东亮,张令波等.IMPAX PACS在黑龙江省区域化医疗远程会诊中的初步应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158-162.

[5] 欧敏健,陈金龙.基于区域共享的医学影像传输与存储系统研究[J].大众科技,2014,17(6):150-152.

论文作者:王凯君,侯立川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1

标签:;  ;  ;  ;  ;  ;  ;  ;  

基于PACS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的探索论文_王凯君,侯立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