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教育科研体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_社会改革论文

改革教育科研体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_社会改革论文

改革教育科研体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科研论文,体制论文,水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的教育科研虽然有了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基础研究薄弱,不少研究脱离社会经济实际,就教育论教育,远未跳出“行政权力意志”束缚的“怪圈”,究其原因是教育科研沿用并强化了旧体制的弊端!

社会的基础是经济,体制为经济基础即社会经济关系(制度)决定。建国初期我国是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三大改造”后,虽说是计划经济,但实际上是国家垄断的商品经济,是由国家直接掌管经济和分配社会利益与相应权力,形成国家权力与资本权力和所有权力融为一体,并高度集中的体制。国家权力具有绝对强制性,国家垄断商品经济社会的体制,把“社会各部门国家化”,一律实行层层绝对服从而没有相应制约权力的制度!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其他领域突破了旧体制的束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唯独教育科研领域依然沿用并强化着旧体制的弊端!是什么原因所致,其中重要的一点是不断有大批首长(主要是“退下来”的官员)涌入教育科研领域,并被任命(选举只是形式)为领导者。(实际已成为制度,故而有人戏称“养老院”)他们之中,确有一些富有经验和有从事教育科研的能力,但也有不少人并不具备这种条件,只是为补偿其心理失衡而作的“安排”。其中有个别人,也许并非有意,但“习惯”遵循旧体制按行政命令办事,以官职高低“看水平、论是非”,只会发号施令,要求所属人员绝对服从自己的权力意志,并且认定这是唯一正确的!同时,由于已经“退下来”,不再“繁忙”,便要“亲自过问”所有具体事情,从而使首长权力意志干预、干涉教育科研的程度不断强化!例如:

某些首长坚持旧体制高度集中、统一的等级制度,力图把以自己为领导的组织凌驾于其他组织之上,下指示,发号令,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同时,迫使所属人员绝对服从自己的权力意志,不容忍任何反对意见!

有的首长在论文和著作评奖中,按行政命令办事,甚至强行推翻全体评委决议,迫使评委顺从首长的权力意志确定得奖者。对持不同意见者,采取解除其评委职务,不让参加评选工作的武断措施!

在科研课题的立项和审批中,虽然也说“平等竞争”,但实际是“首长”说了算。是否批准某个研究项目,不是考察学术水平如何,而是看有无“长”参加和“长”的大小决定。高级“长”可任意选课题、选人员,既不参加“平等竞争”,也不经过任何组织评审、批准。首长们垄断着那些容易做、又可得到更大荣誉的项目,还被封为重点或重点之重点课题,得到充足的经费!不少所谓研究,实际上是科研人员作为首长秘书,为首长的权力意志寻找“理论”根据,以“证明”多么正确和重要。

诸如上述情况到处可见,但现职官员既无精力,又“不好意思”干涉“老领导”的行为,一般人员更无能为力,除了顺从别无选择!只要遵循首长权力意志办事,有首长支持(最好是亲自挂帅),就会得到课题。在调查情况、收集资料中,也必然会受到“高规格”接待,既可安排公费旅游,又可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接待部门少收或不收食宿费,并送“小礼物”等),研究成果亦必然会顺利通过鉴定,并得到高度评价和奖励。首长因此增添光彩,参与人员因此可能被提拔重用!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于是,在教育科研领域中,“两多”、“两少”日渐盛行!即:联系实际少了,紧密联系首长多了;真话少了,“八话”多了!(“八话”,即假话、大话、空话、虚话、玄话、胡话、瞎话和狂话)所以如此,原因很简单,只要“紧密联系首先”便会名利双收,无需联系实际!但苦在要“紧密联系首长”,必须赢得首长欢心。这样,大讲“八话”则是最佳手段!在这种利益机制驱使下,首长随便说句什么话,或者仅仅表示某种意向,就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照办”,还要无限拔高、加码,兴师动众“掀高潮”,常常会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狂热和极端!首长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想听什么,就说什么;首长点头的,就被宣扬得好得不得了;首长摇头的,必然说得坏得了不得;首长挂名文章、著作发表,出版、得奖,自然不成问题,还会被宣扬为“新的突破”,“填补了空白”,甚至是对人类的新贡献和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上述种种,不能认为是正常和正确的!稍有常识的人,便会深刻了解,权力不等于真理,权力大,绝不意味着科研水平必然高!不论什么首长,都是人,不是神;就是神,也不会什么都正确!教育科学研究是探讨教育自身及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关系规律的,其成果是“精神产品”,既不能靠执行首长权力意志,也不会因首长“亲自”如何如何,而取得成果!

我国教育科研领域所以存在种种问题,并非只是个人行为所致,主要的是体制弊端造成的,必须随着社会经济改革而改革教育科研体制!

(一)关于教育科研机构体制的改革

当前,教育科研机构不少,但绝大多数人力、物力严重不足,难以承担重要项目的研究,只是低层次的重复。为此,必须把体制改革与整顿、加强结合起来进行。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冲破旧体制的桎梏、羁绊,真正贯彻“双百方针”,“解放”教育科学研究的“生产力”,从制度上保证使所有研究者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遵循客观事实而不是首长权力意志进行研究,并有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个人见解的机会与权力。为此,要从体制上保证做到:

1.国家权力与教育科研学术权力相对分离。教育科研机构不能拥有任何具有国家权力性质的权力,但它必须具有独立自主决定和处理自身一切问题的权力。教育科研部门,遵循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国家法律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国家和政府对科研机构的领导是方针、政策的指导,不得以任何理由干预和干涉其自身的任何事宜!

2.改变教育科研机构“想干不行,欲罢不能”的状态。教育科研机构不在多,而在精。对国家和政府办的科研机构,必须从法律和制度上确保其有长期稳定的经费来源,课题费只能作为一种补充。教育科研的实践性很强,研究人员不能脱离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教育研究机构应当根据研究的需要附设学校!

3.要特别注意加强基础教育科研,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更好地为绝大多数人服务。

4.科研机构实行专家委员会领导制,由专家委员会聘任主持常务工作的负责人,实行任期制。专家委员会由两部分人组成:国家和政府委派的代表,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余成员由科研人员选举产生。

5.国家和政府不建立任何全国性的教育科研的领导机构。社会各部门和民间所办教育科研机构的经费自理,并依法进行活动,国家和政府不干预其内部事宜。各科研机构的地位、权利平等。

6.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需要研究的课题,向社会公开招标,凡具备条件者均可申请,经专门评审委员会审查,并以无记名投票决定。其研究成果经专门委员会审查认可后方可结题。

专门评审委员会成员由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聘请。其中,有关部门的代表不超过三分之一;其他成员,为具有高级学术职称、且不担任任何公职的专家。由委员选举产生的主任主持日常工作。

(二)关于学术组织体制的改革

现在,学术组织既多,又乱,有的并不从事学术研究,但负作用却不少:(1)影响政府转变职能的改革进程;有的名为学术组织,实为“变相”政府部门。(2)阻碍了干部制度的改革,使干部终身制实际上继续维持。(3)压制了年轻新生力量的成长,因为老领导“拿走了帽子(职称、荣誉),占了位子(领导岗位),抢了空子(机会),花了票子(首长所用经费比一般人多得多)”。(4)在相当程度上助长了腐败,借学术研究之名,请客送礼、吃吃喝喝、公费旅游和高级娱乐消费等等绝非个别,行政无法开支的许多费用,以学术研究之名报销的不在少数!(5)严重污染和毒化了教育科研领域,使有些人不是脚踏实地地进行科学研究,而是力图通过盲目吹捧、拉拢关系,大讲“八话”等不正当手段,实现追逐名利之目的。

为此,应当整顿现有学术组织,并从制度上解决以下基本问题。

1.国家和政府部门不建立任何形式的所谓从事学术研究的学会、研究会之类的组织。任何人都不得凭借担任或担任过行政长官,利用掌握的权力(或已经退下来但还保持的“余权”)和关系,以任何形式成立全国或全省(市、区)性质的学术组织。

2.一切学术组织,依法由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建立和进行活动,国家和政府不干预这类组织依法进行的任何活动,对于它们评选出的奖励或荣誉称号等,既不确认,也不否定,由社会公众评价并决定是否接受,认可……

3.任何学术组织,不得以任何形式与国家和政府部门“挂钩”。

4.现职和退下来的公务人员,只能以个人身份,而不得以公务员身份或以国家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参加学术组织及其活动。

教育科研体制改革,是社会经济改革的组成部分,同样涉及权力与利益重新分配和社会力量重新组合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的召开,使教育科研体制改革有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我们抓紧时机,努力奋斗,为实现教育科研体制的改革而共同努力。

标签:;  ;  ;  ;  ;  

改革教育科研体制提高教育科研水平_社会改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