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教育的思想与实施_主体性论文

论主体性教育的思想与实施_主体性论文

论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教育论文,主体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是人的主体性产生、觉醒、成熟、弘扬的历史。对人的主体性及培养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就是在对人的本质及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它应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提出

人的主体性与教育的主体性、主体性教育是近几年来哲学界、教育理论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主体性教育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和现实背景。

首先,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潮中,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其重要课题。文艺复兴时,新兴的资产阶级率先发出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他们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指出人应理性地参与世俗社会,承担社会义务,享有应有的个人权利,提倡民主、自由、博爱。这是人类主体性的重大觉醒和发展,是对强加在人的主体性上的宗教桎梏的解放。随后从但丁的《神曲》到尼采的“上帝死了”,从萨特的存在主义到马斯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都认为人是自主、独立的,是其思想、意志、感情、行动的主宰,强调了人的主体地位及主体性的意义。尤其是本世纪50年代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他们强调人的价值和潜能、独立自由与创造性,把“自我实现”看成人的内在倾向,把人看成是自觉、能动的主体,因此,对人的主体性的重视与探讨是西方近现代哲学及文化思潮中的主旋律之一。而且,西方近现代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的主体性的唤醒、解放、发展的历史。西方哲学、心理学家等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理论研究,对我们提出主体性教育有重大启示。

马克思主义也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及其发展、弘扬的问题。马克思说“作为认为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和现实的人类”。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人的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中,就成了主体,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马克思还认为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而主体性是人的三种属性综合的最高表现,是人的本质特征。他把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依附人格、“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独立人格、“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人格〔2〕。 只有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能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真正确立了自己的主体地位,才能充分弘扬主体精神。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真正为人的主体性的研究、解放、弘扬指出了方向,成为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

其次, 我国理论界也十分注重对人的主体性问题进行研究。 尤其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从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到文学、艺术、教育、心理学都非常注重对人的本质、个性、主体性、人的价值进行思考和讨论。我们一方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的发展及主体性的思想,另一方面又批判地吸收了西方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等方面的人本主义思想和观点。我们力图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本土化)的社会主义的“人学”理论。我们认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21世纪的来临,为人的全面发展、个性自由,独立准备了现实条件,必须促进人的主体性充分发展与解放,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专门途径,应为人的主体性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些思想反映到教育之中,就有了对主体性教育和培养人的主体性等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再次,从我国的社会发展的现实来看,市场经济与民主法制的逐渐确立与发展,客观上要求每个公民应独立、自主、负责地参与社会生活,即必须确立自己在社会生活的主体地位。而在长期的封建思想及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人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都受到了压抑,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狭隘、片面的,依赖被动、唯上是从、“大一统”等成了人们习惯性行为方式,“无我”、缺乏独立性的人格是传统社会中的典型人格。因此改革开放对促进国民人格的发展,对确立人的主体性,激发国民的创造精神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认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完善,不仅为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弘扬准备了条件,而且对人的主体素质、主体意识、主体人格、主体发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人才预测学的观点,21世纪需要的是整体素质好、有特长、有个性的人才,需要的的是具有良好的适应力、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责任心和创造精神的人才,即人的主体性、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才,而我们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所欠缺的正是“一种内在精神,即创造精神、自主精神”,“我们的教育必须有一个大的变化才行,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是使人的主体性在教育中能得到充分发展。”〔3〕

许多卓有远见的政治家、学者、名人都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应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尤其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发展和弘扬学生的内在精神。而传统教育模式的根本弊端在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人的主体精神,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创造精神的发展。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青少年的整体素质,树立主体意识,培养主体型人格,就现实地摆在了教育的面前,成为教育基本任务。这就现实地提出了主体性教育问题。

最后,从现代教育科学成果看,实施主体性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基本途径。现代教育科学认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与创造性,即发挥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尤其要让学生乐学、善学、优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校中的一切环境条件及教学、德育措施都只是学生发展的外因,虽然它们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个内因就是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和主活动。学生正是在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在自我意识调节下,在学习动机的推动下,通过积极的各种学习活动,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其整体素质,在这些活动中体现人的主动性,完善人的主体型人格。而现代中外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和特点就是要探索能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弘扬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新型教育模式,如国外的人本主义教育、暗示教育、合作教育,我国近几年提出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等,都十分强调要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了许多成功的办学经验。然而,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关于主体性教育的研究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尤其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从而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丰富和发展准备第一手资料。

因此,探讨主体性教育思想及实践模式是十分必要的。

二、关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主体性教育中的主体

要理解主体性教育,必须理解主体、主体性及与教育的关系。

何谓主体?马克思认为,人有自觉地认为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人的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中,就成了主体,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的特征,心理科学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个性核心,也称自我意识,是指能够自觉、主动地认识和调控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体性越鲜明,越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而做,该怎样去做,而主体性不强,也称自我意识不成熟,他们往往被动、机械地适应环境。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有自主精神、创造精神、主体性鲜明的人,这正是教育应承担的培养任务。

我们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文化的主体、是自然(宇宙)的主体、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主体性是千万年来人类进化的结果,是千百年来社会文化在人类身上历史沉淀。个体的主体性是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在积极的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过程活动中,不断实现的对自身的改造和完善,是个体内在的、本质的人格特质。教育在人的主体性的确立、发展、弘扬中具有独特的功能。

教育与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教育要以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发展、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作为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又取决于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及作用发挥如何。要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使之“乐学、善学、优学”;其次,要发挥教师教育活动的主体性,这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最关键的外在条件,使教师“乐教、善教、优教”;再次,要发挥管理者的主体性,这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师生服务的重要条件,使学校管理者“乐管、善管、优管”;只有充分发挥管理者、教育者、学习者的主体性,才能使内因、外因相互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主体型人格的形成。

因此,从学校内部看,教育的主体包括学生、教师、领导干部。而从办好一所学校的要求看,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人的作用,而且要取得家长、上级教育行政领导、政府部门、周边社会环境公众的大力支持、关心。只有全社会都重视教育、关心教育,注意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才能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的主体,不仅包括学校内部成员,而且包括教育决策者、政府及社会大众。

(二)主体性教育的过程

从教育过程来理解主体性教育,其含义包括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两个方面,即我们习惯上讲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对教师的教学要求来看,教师要做到“乐教、善教、优教”,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应体现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包括:①诊断学情,即全面了解全体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能力、态度、个性特点、家庭情况等。②设计教学,即根据学情与教学要求(大纲)来制订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③教学激励,即通过有效有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④教学介入(教学实施),即介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引起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能力及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发展。在良好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借助师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愉快地体验、自觉地行动,从而实现三个转化:把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把蕴含于知识之中的社会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品德,把凝聚于知识之中的人类活动方式转化为个体的心理活动方式(人格),从而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文化、道德、心理),并在活动中养成独特的主体性人格。⑤教学评价,即对教学活动的准备、效果进行评价,以改进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这个过程是一种激励式的教育模式。

从对学生学习的要求来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乐学、善学、优学”,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应体现在学习的各个环节、各种形式、各方面的内容之中。包括:①了解自己及学习要求,即有自知之明;②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方法),即有自觉性;③自我激励即有学习积极性;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即有自主性,在课堂学习中能主动理解、思考、操作、质疑、接受等;⑤检查总结自己的学习,即有自控性,通过对作业、练习、实施、复习、考试、小结来有意识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策略、方法、内容,以提高学习效率。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式的学习模式。

因此,从教与学的过程来看,主体性教育是由“激励式教育”与“主动式的学习”的互动综合过程所组成。

(三)主体性教育的目的

从教育的目的来理解主体性教育思想,可以把它界定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主体型人格”。

何谓“整体素质”呢?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是自然性、社会性、精神性的统一。人的三种属性,也是人的三种素质,即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它们相互依存,是影响和制约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在因素。而人的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自然(生理)素质、社会文化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协调发展,即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完善。人的单方面素质的提高不教育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人的发展的真实含义。因此,整体素质是指学生在生理素质、社会文化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方面协调一致的综合水平。

何谓“主体型人格”呢?人格也称个性,是一个人在社会活动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本质的、独特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的。G.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指“个体内部决定其特征性的行为和思想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的动力组织”。〔4 〕人们常把人格看成是主体行为活动的内在根据。而教育要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动地认识和改造环境,就必须注意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几乎所有的人格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模式。G·奥尔波特提出了“成熟者人格”, 弗洛姆提出了“创造者人格”,罗杰斯提出了“完善功能者人格”,马斯诺提出了“自我实现者人格”,而马克思提出了“共产主义者人格”并身体力行。他们在理解、描述“理想人格”“健全人格”的特征时虽然有众多差异,但其中也有共同之处,即人格在支配、决定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时,应有利于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可见,人的主体性是心理学家、教育学家都重视和强调的人的本质特性之一。

因此,我们认为主体型人格是一种独特的、整体的,有利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的价值的人格模式。其基本特点应包括:自觉、自主、独立、自信(自我意识特征)、乐群、合作、友爱、责任、爱国(社会性特征)、进取、有恒、聪慧、创造、科学(智能性特征)等方面。主体型的人格与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是一致的。我们的教育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健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的人才(《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主体型人格的核心是自主性、独立性、责任心和创造精神。

三、主体性教育思想实施途径及要求

主体性教育思想应有实践性,必须能够应用到学校之中,指导学校教育的各项工作,以最终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主体人格的形成。这就要求构建主体性教育模式。它是一种有利于弘扬学生、教师、干部的主体性的综合办学模式,包括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主体性教学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学生心理辅导模式等方面。如何在学校中实施贯彻主体性教育思想呢?这实际上是对“素质教育”的一种尝试和探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完善学校的管理体制,端正办学思想,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构建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这是主体性教育实施的前提。

主体性学校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建立一套有利于充分发挥校长的办学自主性,能激发学校干部、教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学校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要使学校中的人(主体)与人、制度、机构相互促进、相互调控、相互保证,形成独特的、科学的学校内部管理模式。这就应加大学校管理改革的力度,进一步端正校长及广大干部、教师的办学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观和学校管理观,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尤其要培养一支高水平、高觉悟、有事业心的教师队伍。主体性的学校管理思想应始终以激发教师的主体性为核心,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因此,重视教师的思想工作、职业道德教育、业务学习,尤其是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促进教师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理论水平、教学能力、德育能力、教研能力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

(二)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建立主体性教学模式,这是主体性教育实施的关键。

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发展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尤其是在学校专门实施的教学活动中实现的,只有学生在课堂学习、课外活动,社会交往、家庭生活等多种形式,多种场合实践活动中都能表现出主体性,发挥个人的能动作用,才能更好地成长。而课堂教学是影响学生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最重要的情境因素,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教学活动模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并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学生的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校外活动为辅助,形成完整的教育活动体系。

如何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既是师生双边心理互动的过程,又是学生与周边环境(教材、教具、同学等)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因素(认知、情感、意向)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具体要求:

第一、要求教师树立科学的、整体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来指导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既要遵循知识的逻辑序列,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要把学习当成独特的人来因材施教,把学生当成能动的人来启发、引导、把学生当成平等的人来尊重。

第二,要求教师把教学活动从单纯的认知活动导向全面的心理活动,即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的认知、情感、意向及自我意识的综合活动过程,尤其要重视自我意识在个人心理活动中的调控作用。

第三、把教学活动从“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转向“学生中心”,让教师、教材、教学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能够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过去侧重教法的研究转向重视学生学法的探讨与指导。

第四、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亲密、融洽感情为纽带的良好师生关系,既是主体性教学活动的条件,也是其活动过程的特点结果。摈弃传统的“师道尊严”,确立“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改变机械、沉闷、呆板、严肃的课堂教学心理气氛,创设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心理环境,调动教师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革班主任工作为核心,构建主体性德育工作模式。这是主体性教育实施的重要保证。

主体性教育的实施,要求班主任在管理、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既发挥自己的指导、帮助、服务及榜样作用,更要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其它德育活动,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强不息”。

1、 班主任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和新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德育工作。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时期,尤其是中学生处于半成熟与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个性初步确立的时期。面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运行下的复杂社会文化环境,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改变过去单调呆板、简单说服式的班主任工作,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始终以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审美情操来引导学生。

②运用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方法于德育工作中。尊重、信任、关心学生,反对对学生压制、专横,或者放任不管,提倡民主、平等、鼓励的德育工作作风。

③注意发挥学生班集体教育功能,帮助学生建立和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和班风,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2、班主任要争取任课教师、家长、 学校其他部门的配合来进行学生德育工作。通过对学生学习、生活、社交、审美、劳动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主动、自觉地接受和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之中,在多方面支持帮助下,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品质。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包括了学校的物质文化、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包括了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优化校园文化心理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学校的隐性的和显性的资源,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以创造优美、整洁、舒适、文明的物质环境为基础。

②以建立健全学校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规范,形成团结和谐的人际环境,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为纽带。

③以养成师生的主体人格,形成自觉、自律,勇于创造、科学文明的良好校内为核心。

(四)引入心理辅导机制,发挥心理辅导的独特育人功能,是主体性教育实施的新特点。

心理辅导是助人自助的师生积极活动过程,正符合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要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活动课的形式为主,以依靠全体教师为主,以发挥学生自我调造、自我保健为主。通过多种正式形式、多种途径、多种内容、多种方法的心理辅导,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疾病,消除心理阻碍,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使其更好学习和生活。其具体要求:

1、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设立专门教师进行工作。

2、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智力水平、 人格特点、心理健康、职业取向等方面进行测验和分析,为中学生的教与学,为其个人的发展提供心理学的指导。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4、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5、注意在教学、德育工作引进心理辅导的方法。

因此,心理辅导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抉择,并追求自我发展完善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过程。

注释:

〔1〕参见马斯诺《动机与人格》、《人的价值和潜能》, 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2 〕转引自王道俊“关于教育的主体怀问题”《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第5页

〔3 〕孙喜亭“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教育研究》1995年第10期第34页

〔4 〕〖美〗赫根汉《人格心理学》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版第187页

标签:;  ;  ;  ;  ;  ;  

论主体性教育的思想与实施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