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认识时间》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韦盛权

基于微课的《认识时间》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韦盛权

(东兰县兰木乡兰木中心小学,广西 东兰 547403)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势下,“互联网+教育”成为新的教育业态,由此催生出了许多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微课就是其中之一。充分利用微课优势,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具有自主性,这对提升学生知识、技能与思维水平有积极作用。本文以小学数学《认识时间》为例,讨论了微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微课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主要指的是一种以微视频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共同参与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碎片化、直观化的特点,能够将整体知识体系细分开来,帮助学生逐个突破重难点,同时又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来认识并学习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然而,微课也具有双面性,也可能会对教学产生消极影响。基于微课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应用微课辅助教学,从而让教学更加适应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分析

《认识时间》这一课是对一年级《认识钟表》内容的拓展,学生已经知道指针式钟表上有十二大格,比较短且走得最慢的指针走一格大格是一小时。《认识时间》就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指针式钟表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每一大格有五个小格,比较长走得比较快的指针走一格小格是一分钟,走得最快的指针走一小格是一秒,并通过指针式钟表正确读写时间,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学会换算时间。时间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抽象的,他们虽然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通过指针式钟表看时间,但大多并不会说出准确时间。而且现在学生所拥有的手表基本都是电子表,不需要去认真辨别时间,这就给学生认识时间造成了影响。因此,基于微课的《认识时间》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应当给学生接触指针式钟表的机会,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感知时间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制定

根据以上对教材内容与学生学情的分析,结合三维教学目标,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观察指针式钟表,认识钟面的格子数与时、分、秒,理解时、分、秒之间有何种关系;(2)基于已有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通过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思考辨析等过程,正确读写时间;(3)探索时间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珍惜时间、合理使用时间的意识。在观察、认识与读写中,正确读写的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重难点制定上,以正确读写为教学重点,以读写非整点时刻(特别是类似于某时32分、48分等这样的时刻)以及区分各个指针为难点。

三、微视频与学习任务单设计

微视频与学习任务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物质基础,他们是否具有问题性、合理性,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微视频设计上,笔者认为可将微视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情境导入,可借助有关认识时间的动画导入教学,通过动画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意识到这一课的学习内容与时间有关。具体来说,就是借助动画人物对时间的探讨给出指针式钟表,从而引入时、分、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部分为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运用学校所发的学具制作简易小钟表,同时进行演示,让学生进行观察,理解时、分、秒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正确读写,教师先随意给出某一个或几个时刻,然后在小钟表上进行拨动操作,并要求学生一起来,再展示自己拨动的时刻,让学生看他们所拨动的时刻是否正确,最后让学生将学习结束后的时间记录下来,并画一个钟表,在旁边写上时间。

学习任务单与微课保持同步,具体任务如下:(1)钟面有()个大格,一个大格分为()个小格,共有()个小格;(2)1小时是时针走(),1分钟是分针走(),1秒是秒针走(),1小时=()分钟,1分钟=()秒;(3)在建议小钟表上拨出以下几个时刻:6时45分、7点半、9时13分、10时25分、11时48分,并将其滑下来,然后自己任意拨几个时刻,将相对应的时间以及学习结束的时间写下来。

设计完成后,通过网络学习空间或者班级群推送给学生,由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四、小组学习突破重难点

由于学生课前已经对课上知识有了基本了解,课上再创设情境导入教学就会造成教学重复,浪费教学时间。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直接与学生谈话,了解学生微课学习情况,基于谈话结果,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指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思考辨析等过程突破重点难点。活动中,小组成员针对任务单的第三小任务进行互相批改,看谁的读写有问题,并进行讨论与辨析。教师倾听学生的讨论过程,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根据学生微课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点拨。在学生已经掌握时间的相关知识后,教师针对争议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钟表上的6时55分是不是7时55分、11点半,以学生的错误为基础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巩固知识。

五、分层练习与适度拓展

为了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同时促进学生能力与思维的发展,教师可开展分层练习与适度拓展活动。对于分层练习题,重点分三个层次进行设计。第一层次为基础题,以教材练习题为主。第二层次为提高题,以时间认识错误纠正为主。给出不同的钟表时刻以及小动物所说的对应时刻,让学生判断小动物说得对不对,如果不对,那么就将其纠正过来。第三层为拓展题,以生活化的问题为主,旨在发展学生能力与思维。拓展题设计如下:(1)小华要来医院探望小文,他告诉小文7点半来医院看他,但是时间已经到了7点半,小华还没有来,为什么?(小华是一个守信用的人)(2)小华晚上8时20分给小文泡杭白菊、削苹果,假设洗杯具花1分钟,烧水5分钟,洗苹果2分钟、削苹果5分钟,那么小华最快用几分钟做完这些事?小文什么时候才能吃到削好的苹果、喝到杭白菊泡的水?学生完成分层练习后,互相批改,教师对于学生不太懂的部分进行深入讲解。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相适应,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内容与学情的分析,制定好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设计好微视频与任务单,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实施分层练习与适度拓展,充分发挥微课优势实现课堂教学的增质提效。

论文作者:韦盛权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  ;  ;  ;  ;  ;  ;  ;  

基于微课的《认识时间》教学设计研究论文_韦盛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